书城历史边缘、族群与国家:清末西北回民起义
18999300000023

第23章 回民起义的地区性分析(10)

④左宗棠:“刘提督明灯等禀请就湖南原藉招募勇丁由”,《左宗棠全集·札件》,页207。

①注按:口述原文语颇粗俗,本书不直接引用,参见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49。

②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88、410、102、207。

③张集馨同治三年(1864)十二月廿一日日记,《道咸宦海见闻录》,页401。刘蓉之无知无能,亦可于同治五年十二月三十日上谕见一斑:“……刘蓉在陕有年,一味宽纵,致令将士毫无畏惮,屡奉谕旨出省剿贼,并不亲临前敌督战,以致诸军进止不齐,有此大挫,深堪痛恨。本日已明降谕旨,将刘蓉革职。”载《左宗棠全集·奏稿三》,“附录上谕陕省糜乱至极谕普国藩等严檄鲍超等部兼程赴陕并将陕抚刘蓉革职回藉”,同治五年十二月三十日,页353。

④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79、206、208及页215附马光启之《陕西回教概况》。《清稗类钞》册十五宗教条有“回教徒不食诸(猪)肉”条:“然回教人自谓,不食猪肉者,厌其秽耳。凡以回籍服官者,存擢至三品,即须出教。以例得蒙赏吃肉,不能辞也。”若如此,以皇帝的名义使出身回民的官员无奈之下吃(猪)肉(当然,也可能是牛羊肉,但烹煮并不清真),已成国家惯例。在回民起事的非常时期,这种做法则施之于一般回民。

①Dru.C.Gladney:Muslim Chinese: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pp120-122.

②汉民常食猪肉脂肪丰富,烹制时气味浓烈。经常食用和生活于此环境中,身体、呼吸、衣物会有明显的气味。回民因从不接触,极易感受到。相应地,回民常食用的羊肉,却有膻味。乡人缺乏调料,不擅烹煮,久食并生活于此环境中,身体衣物及口气均有此种气味,固不为怪。根据笔者生活于西北的记忆,“膻”,甚至是“骚”、“腥”等字眼,常常成为汉民骂回民的话。由于汉民多接触以贩卖牛羊为业的回民,其奔波来去,衣衫袖口满是油污,汉民便嘲讽回回很脏,甚而极端的会以极其恶毒的“回回猪”这类字眼污骂回民。但这类情况不见于征引史料中,故不赘。

③举例说明:回民可以用单独的、招待客人用的器皿以茶、果、牛羊肉食来招待汉民,但是汉民却难以同样的热情予以回报,即使出于最忠诚的好意也是如此。即使汉民刻意准备新鲜的牛羊肉和新置器皿(这种情况绝对不能经常持续),回民恐怕也只能拒绝,因为汉民宰杀牛羊的方法肯定不合教法。

④如西北常见的油炸面饼,汉民称为“油饼”,但回民称为“油香”,尽管二者从原料、制作、食用上都是完全一样的。同时,“油香”在回民的经堂教育中,被指代为“束修”的代称,其宗教意义非同小可。类似的还有类似佛教的念珠,回民称为“数珠”,以示不同于偶相信仰者。

①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89。

②杨毓秀:《平回志》卷一,《回民起义》册三,页59。

③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21。

④参见Raphael Israeli,Muslim in China: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Introduction”,p5.

⑤傅统先:《中国回教史》,页119-120。

①刘迎胜先生的指导意见。

②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同州改同州府,共管辖八县一州一厅,即:大荔、朝邑、合阳、澄城、蒲城、韩城、白水、华阴八县及华州、潼关厅。今渭南地区多为同州府故地。参见吴镇烽:《陕西地理沿革》,页486-487。

③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03。按:所谓“金粮”者,应是当时县府征粮时的等级划分,同书载:“从前县里的粮税分别为金粮、银粮、铜粮、铁粮、锡粮五种,‘金粮’最高,‘锡粮’最低。把沙田经营成‘金粮’的产区,是很不容易的。”同揭书,页103。

④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纪录》,马长寿“序言”,页24。

⑤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20。

①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一,《回民起义》册四,页215。

②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03。

③徐法绩:“奏陈陕西回汉械斗情形并防禁事宜疏”,收入柏坤《泾献文存》,载《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08。

①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59-60页。

①刘东野:《壬戌华州回变记》,《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65。

②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04、124。

③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75、238。

④如同州八女井、渭南南刘村都是如此。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36-37、41。

咸丰九年岁次己未三月初七日

仓头镇回约蓝德全、蓝均显暨合镇回民等立碑记:

尝谓合则安,相反则变,古之道也。但北焦村与仓头相去咫尺,向分回、汉。自有古迄今,余回民并无纵放羊马扰害禾苗之踪,昔年立有条规。兹于咸丰八年二月间北焦村演戏酬神,张收布施,至期,因仓头回民节外生枝,竞来戏场滋事,致将所收布施银钱失没,并将村外坟内柏树、庙宇墙垣砍毁。当经北焦村首事人控县兴讼,又控上宪辕下,批县讯详问。旋经乡约等从中调处,令回约蓝德全、均显与北焦村补赔银钱,修庙筑城,立碑牵羊上庙,鼓乐认非,以息此讼。嗣后不许羊、马扰害。诚恐事后有变,愿勒石碑永垂不朽。亦正堂程谕:邻里有守望相助之义,辄因一朝小忿,雀角鼠牙,滋浸不息,可见吾民良莠,深为致□。今据各村乡约从中调处,各愿息讼,并议立碑,词前采本县已为阅悉。以后务敦和睦,悉守乡规。汉、回具是国家赤子,本县以理分曲直,断不以汉、回别歧视。各宜守分,安业世□,遵循勿赞,毋稍违纪,是□□要切切。①

①西北汉民、回民对此戏争之故都有同样的追述。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409、425。

②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41。

①载高泽:《清同治西北回民起义概述》,载徐梦麟主编:《西北文史荟览》,页79-80。

②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页241-242。

①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51。

②王生吉:《关陇思危录》卷一,《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1。

③高泽:《清同治西北回民起义概述》,载徐梦麟主编:《西北文史荟览》,页56。

④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41、200。

⑤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5。

⑥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46。

①David G.Atwill:The Chinese Sultanate:Islam,Ethnicity,and the Panthay Rebellion in Southwest China,1856-1873,p44.

②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34。

③参见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序言”,页25。

①如吴万善:《清代西北回民起义研究》,页59-61。

②参见David G.Atwill:The Chinese Sultanate:Islam,Ethnicity,and the Panthay Rebellion in Southwest China,1856-1873,p80.

③参见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页298。

④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一,《回民起义》册四,页215。

⑤联捷奏,《方略》,册八,卷一百五,页三十四。

①清廷在法律上存在着对回民从重处治的专门条例,见高文远:《清末西北回民之反清运动》,页162-165;[美]乔纳森·李普曼著,王建平译:《论大清律例当中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回族研究》,2002年2期,页96~102;张晋藩主编《清朝法制史》中有“有关回族的法令”一小节内容,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清朝对回族的立法。余振贵著《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一书对清政府的回族政策与法规也多有涉及;胡云生1998年提交给“首届回族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论清代法律中的回回问题》,从清代文献,特别是《刑案汇览》中挖掘大量典型案例,分析了清代对回族立法的民族压迫特征。相关转述参考王东平:《大清律例回族法律条文研究》,《回族研究》,2000年2期。

②上谕,《方略》,册二,卷十四,页五。

③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一,《回民起义》册四,页215。

④张集馨:《临潼纪事》,《回民起义》册三,17页。

⑤乾隆四十六年,陕西巡抚毕沅以长安回民械斗案件颇多上奏,载王安定著,朱纯点校:《湘军记》,卷十七,页264。

⑥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一,《回民起义》册三,页250。

⑦刘东野:《壬戌华州回变记》,《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68。

①王生吉:《关陇思危录》卷一,《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6。按:王生吉本为陕西高陵人,亲自经历并参与镇压了回民起义,他的观点带有较多的主观判断,以至认为回民“叛逆之心,未尝或泯”,页5。

②刘东野:《壬戌华州回变记》,《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65。

③杨毓秀:《平回志》,《回民起义》册三,页107。

④杨毓秀:《平回志》卷一,《回民起义》册三,页59。

⑤邵宏谟、韩敏:《陕西回民起义史》,页37。

①回勇砍竹,高文远仅认为“作为挑担之用”(《清末西北回民之反清运动》,页121。),大陆学者则认为“准备制造武器”。至于纠纷原因,原定每斤铜钱20枚,但次日回民取竹时,园主王老儿子回来,趁机哄抬价钱,强行阻挡,纠团打死二名回勇(邵宏谟、韩敏:《陕西回民起义史》,页35。)就当时的情形来说,由于团练普遍以竹子作为武器,回勇买竹,难免被汉民怀疑制造武器。

②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回民起义》册四,页216。

③刘东野:《壬戌华州回变记》,《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65。

④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回民起义》册四,页216。

⑤李启讷:《忧愤疾书》,《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68。

⑥李启讷:《忧愤疾书》,《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68。

⑦曾毓瑜:《征西纪略》,《回民起义》册三,页24。

⑧东阿居士:《秦难见闻记》,《陕西回民起义资料》,122页。

①李启讷:《忧愤疾书》,《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68。

②《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卷一七三,“纪事七平定回匪一”,页三十。

③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纪录》,页450。

④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回民起义》册四,卷一,217页。

⑤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一,《回民起义》册三,页250。

⑥《穆宗毅皇帝实录》(一),卷三十,同治元年六月上,页八二四。中华书局《清实录》影印本第四五册。

⑦上谕,《方略》册二,卷十三,页五。

①东阿居士:《秦难见闻记》,《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23。

②瑛棨的奏折,《方略》,册二,卷十三,页十。

③林纾的序,载张兆栋《守歧纪事》,《回民起义》册四,页271。

④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一,《回民起义》册四,页219、220。

⑤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册一,卷一,页7。

⑥东阿居士:《秦难见闻记》,《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22。

⑦东阿居士:《秦难见闻记》,《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25。

①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一,《回民起义》册三,页254。堡首自焚事,《咸宁长安两县续·忠节传》亦载,参见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03-204、209。自然,六村堡之战也是学者宣扬回民起义军伟大战绩必书的事件,但同时向来忽略其间的屠杀之惨。

②魏丙:《琐尾集》,《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74。

③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一,《回民起义》册四,页215。

④成明奏,《方略》册二,卷十七,页十二。

⑤焦云龙修,贺瑞麟纂:《三原县新志》,卷八“杂记”,页七。

①瑛棨奏,《方略》册二,卷十四,页一。

②参见吴炳南、刘域修纂:《三绪华州志》,卷九“人物志下一·列女·烈”,页三十一至四十四。

③酉山书痴:《咸京被难述略》,《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13。

④周铭旂纂:《大荔县续志》,“足征录”卷一“事征”,页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