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成电科研团队风采
19002600000051

第51章 铸就天网神盾

记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雷达系统仿真科研团队

雷达,被称为“战争的眼睛”,是各国军事防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地探测飞机、导弹和卫星等各类战术和战略目标。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雷达系统进行监视和预警,敌人的飞机或导弹将轻而易举地撕破防线,国家安全将失去重要的屏障。

随着现代雷达系统越来越复杂与昂贵,雷达系统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为雷达系统的研究、设计和验证节省了大量的费用,使得雷达系统的性能得到保证,因而成为雷达系统分析、设计、试验、评估和作战训练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技术手段。雷达系统仿真(Radar System Simulation)就是通过建立雷达系统模型,利用软件和硬件的手段来复现雷达系统的动态工作过程。当今世界,美国的某雷达系统是其近20年来最复杂、耗资最巨的一个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分析它,仿真它,从而超越它。”我校电科院雷达系统仿真团队负责人张伟副研究员说。轻松的话语背后,是2004年至今的艰辛工作,是项目进展的成绩斐然——不久前,团队负责的雷达系统仿真项目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军方验收,相关负责人评价说:做得很有特色,考虑得很全面,各种因素都涉及了,走在了国内的前沿。

中国的雷达仿真系统,中国的天网神盾,又一次烙上了成电人的名字!

2004年至今,雷达系统仿真团队主要从事雷达系统仿真、目标及环境建模、目标成像与识别技术研究、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等研究工作。团队已经成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分布式雷达仿真系统,创建了一套适用于系统仿真的软件仿真平台和系统仿真方法。团队三个课题通过了验收,在研项目6个,年均经费约300万元,发表一级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6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18篇,申请专利6项。团队还承担建设教育部“综合电子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任务。

这样的成绩是几个年轻人组成的一个更年轻的团队打拼出来的。目前,团队从最初的1个人发展成固定成员12人,包括博士后1人,博士3人。他们年龄最大的37岁,10个人都是30岁以下。

电科院贾宇明副院长说,这个团队,是目前电科院人员最多、项目最多、科研经费最多,富有创造力的团队,是电科院最重要的团队之一。

从“三无”到“三最多”

2004年,刚刚成立的电科院备受关注。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成立,是我校在拓展科技工作领域、开拓科研新局面和创新科研体制方面的重大举措。在我校“一校三体”的办学理念中,电科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肩负着人才培养、学科拓展、学科汇聚、科技体制创新、扩大社会影响力等使命。

作为电科院较早组建的团队,雷达系统仿真团队却面临着这样的窘境:要人,只有负责人张伟自己;要钱,要项目,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没人、没钱、没项目,负责人张伟当时就是“三无人员”,怎么办?

本科、硕士、博士都从事雷达系统仿真研究方向,张伟知道这个方向大有可为,但该项研究在国内起步虽早,资料却很少;国外研究涉及国防机密,想看也看不到,连一个面目清晰的模仿对象都没有。张伟勇挑重担,把团队的组建视为自己工作的大机遇,他相信电科院搭建的平台是自己大展拳脚的舞台。这位刚刚毕业的博士,挽起袖子一点一点干——什么都没有,我还有刻苦、勤奋、钻研!

在导师向敬成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张伟查找资料,拜访专家,一点一点地积累学术资源,借助校内其他院系的力量,慢慢开始申报国家的相关课题。此时张伟还面临另一个难题——雷达系统仿真是一个多学科项目,涉及雷达成像、目标特性分析、目标识别和计算机仿真等多个方向,组建之初的团队在各个方向的人员配置不齐,每个方向没有一个人能独当一面,怎么开展研究工作?

张伟静下心沉下气来钻研,不但从事总体设计布局,同时深入每一个相关专业方向研究了解。“雷达系统仿真涉及的所有的方向,我都需要把握,在电科院的平台下,我校多个学院的在计算电磁学、雷达成像处理和雷达信号仿真等方向有专长的教师都伸出了援手。”电工学院的汪学刚教授、张晓玲教授等多位老师在张伟提出合作,或者是请求帮助的时候给予了及时的支援,为张伟的项目解决了很多难题。

2005年5月,电科院建立了与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一批优秀研究生到雷达仿真团队里参加研究,其中就有专业为信号与信息处理的贾海涛等研究生,跟随团队两年后,随着项目的进展,他们凭借出色的成绩留在团队继续工作。2006年,团队影响力逐渐扩大,从北京理工大学等学校引进了两位博士。目前,团队成员在雷达信号处理、目标特性分析和识别、计算机网络和仿真技术、SAR成像、飞行器设计与控制、DSP及EDA设计等专业方向均有分布,成为专业配置较为合理的团队。在张伟的带动下,这群勤奋、年轻、有冲劲的年轻人在短短时间内打开局面,成为电科院“人员最多、项目最多、经费最多的团队”。

勤奋是成功的基石

在雷达系统仿真团队的发展过程中,电科院院长田忠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团队组建之初,没有项目,田忠院长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学校总体科技优势,与团队多次会商讨论,寻找长处和突破口。在申报课题最紧张的日子,团队上午把上百页的申报材料送到田忠的手里,田忠院长当天就会看完连夜商量修改。团队成员贾海涛博士回忆说:“很多次修改材料都是从晚上11点多忙到凌晨,田院长一直和我们一起。记得有两次,田忠院长上午乘飞机离开成都到外地开会,下午就飞回来和我们商量工作。”

负责人张伟博士更是把一颗心和全副精神都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来。组建之初百废待兴,张伟一方面要考虑研究的进展和课题的申报,另一方面要考虑人员的管理和项目的进程。他每天都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团队的人员轮换率高,人员进出频繁,为了让工作能够顺利交接,张伟规定了严格的文档制度,而每一个人的文档,他都要认真审核。刚当父亲那段时间,家里人需要格外照顾,但张伟仍旧每天按时上班。“5·12”地震的第二天,余震不断,张伟就独自一人回到在9楼的实验室查看损失,第三天,大家就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在张伟以身作则的带动和严格、细致的管理下,团队里的年轻老师工作热情很高,多难的问题交给他们都从不打折扣不讨价还价,想方设法也要解决好。可以说,团队三年内完成三个大项目,在研项目六个,这些都是张伟带领老师和同学们抢时间“抢”来的。

团队也非常注意学术交流和团队建设。2007年下半年,项目攻坚阶段,课题难,任务重,进度吃紧,两个月内团队相继有三个人离开,大家的情绪很受影响。张伟发现这个不好的苗头急在心上,他邀请了业内一位专家来给大家鼓气。专家看了团队的工作后说,我拒绝给你们鼓气,因为你们做的事本来就很好,很有发展前景。专家的态度给了大家很大的鼓舞。团队成员普遍年轻,知识积累和视野均有所限制,为此,张伟常常利用各种机会邀请业内专家来与团队交流,鼓舞大家,活跃学术气氛。

采取每周集中学习也是团队的惯例。“由于我们每个人的学科方向不同,大家要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交流沟通和相互信任非常重要。在小组学习中,我把我的问题展示出来,大家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回答我的问题,相互学习,对每个人的促进都很大,也极大地促进了项目开展。”2007年加入团队的张顺生博士说。

心照不宣的“一家人”

“5·12”地震时,9楼办公室桌子上的东西“乒乒乓乓”地晃动、往下掉,桌椅在地板上前后滑动着,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墙壁似乎要倒塌下来,人很难站得稳。有人大叫“地震了!”,大家在那一刻都慌成一团,张伟大声喊道:“你们先走!”,大家就拼命往楼下跑,当大家站在楼前空地缓过神来,才看到张伟下楼。

在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看来,领头人张伟不仅仅在危难时刻先考虑别人,平时也特别关心大家。张顺生博士刚刚从北京来成都时,人生地不熟,找房子就弄得焦头烂额。张伟得知以后,东奔西跑,为张顺生找了价格适中、位置也比较近的房子,连中介费都帮张顺生付了。贾海涛家里出了一些事情,虽然项目紧张,但张伟二话不说,允许贾海涛回家,自己默默地承担了贾海涛的工作,让他安心处理事情。令贾海涛尤为感动的是,为了不影响课题的进程,张伟老师做了两个人的工作,非常忙,但是他还常常打电话问贾海涛需不需要帮助。团队每个成员生日,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庆祝,送上每个人的祝福,没有专门经费,常常是张伟自掏腰包。贾海涛说,“我为什么会留下来?就是被张老师、被这个团队吸引。”

对这些,张伟均付之一笑:同事之间帮帮忙,是小事。

团队的老师有一个共同点:大家都比较腼腆,不爱说话。在这样“心照不宣”的氛围中,张顺生博士说,我能感觉到,我们是一家人。

一路走来,张伟也非常感谢团队里的其他年轻老师。他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都有相同的特点:沉静,敬业,喜欢琢磨新技术,对新事物敢于思考、摸索,对自己要求严格,面对难题,都会想尽办法去解决……这些特点让我们走在了一起并且相互欣赏。我们想做事,我们能做事,我们的目标是,把团队打造成国内知名的雷达仿真科研平台。”

(安澜 莫尚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