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及其在四川的实践
19012400000041

第41章 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贡献(7)

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和非农就业人数的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和社区的收入也相继增加。改革开放30年来,柳市镇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令全国、全世界为之瞩目。近年来,柳市经济更是呈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之态势。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75亿元、财政总收入7.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4698元。自1994年以来,柳市镇一直稳居温州市综合经济实力三十强镇第一位,列浙江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大强镇第三位。2004年入围全国千强镇,排名为第21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导致农民寻求新的致富途径,特别是寻求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愿望不断增强。同时,由于受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意识的冲击,农民要求转化身份享受城市生活的愿望也日益强烈。但是,在仍受城乡户籍制度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农民向城市迁徙的愿望仍很难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农村社区分别利用本地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商业优势,坚持以工兴镇,以商兴镇,摸索出了一条小城镇特色的发展之路。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从加强农业、搞活农村、致富农民入手,率先推行农村改革,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工业化、城市化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这既是一个有利于“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容易忽略“三农”问题、导致社会各类矛盾凸显的社会敏感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针。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高度重视农业问题,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首位。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在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指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他一再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如果农业不能健康发展,特别是粮食问题不能解决,就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邓小平还从中国的全面现代化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出发,提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中国的稳定;农民不能摆脱贫困,我国就不能富裕等思想。纵观邓小平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我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一件大事。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必须重视农业的作用,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加快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第二,农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第三,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生产是重中之重。当前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是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前提。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仍然要以邓小平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首位的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农业的地位,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财政性投入,增加农业、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促使农业、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为建设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的提出及付诸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最应启动內需的地方就是农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创造需求,有效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然而,“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让先富起来的部分地区和人群停止发展,它的核心是“共同”,是使所有人能够共同参与发展的机会,共同提高发展的能力,共同促进发展的水平,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赋予广大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发展能力,平等的享受发展的成果,弥合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其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涌现出了很多有代表性的辉煌实例。华西村建于1961年,截至2006年有人口约30340人,面积30平方公里。40多年来,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华西特色发展之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示范和表率。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县,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全村共有80户人,面积0.96平方公里。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华西村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现已形成钢铁、纺织、旅游三大产业,拥有固定资产62.77多亿元,8家上市公司,1000多个产品,2004年国税开票销售260.31亿元,今年将超300亿元。华西村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全村都是富裕户,同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资产最少100多万元,最多1000多万元。全村实行农村养老、医疗保障和免费教育、口粮补贴、职工送股等制度措施,实现“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优教不忘小,生活环境好,三守促勤劳,小康步步高”。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把周边16个村纳入大华西,实现共同发展,还建立了两个省外华西村,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华西村坚持“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努力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村里各种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还建立了全国独一无二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华西特色艺术团、华西之路展廊等宣传教育载体,抓好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技能培训和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村民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文明新风吹遍全村。华西村坚持环境优先、和谐发展,通过优化环境、绿化环境、净化环境和美化环境等途径,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国际环境质量认证的村庄,被誉为“中华环保第一村”。华西村坚持依法治村、民主建村,运用法律手段和民主程序,做到依法办事,制度管人,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广泛调动村民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规范有序、协调稳定、人心所向的社会局面。

这是一个闻名全国的天下第一村,被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华西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教育农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华西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了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它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支持农业的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要正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二元结构,突破城乡发展中的种种制度性障碍,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需要在以下三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切入口在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要尽快建立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功能全、辐射面广、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形成一个融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龙头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对龙头企业应实行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的战略,保证它能真正发挥开拓市场、引导生产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融为一体,增强城乡产业的关联度,促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

第二,打破城乡制度藩篱,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破除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障碍,就必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制度。第一,要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按照国际惯例,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赋予全国公民平等择业和生活的权利。第二,培育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统筹城乡就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成本,提高全社会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尤其要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问题。第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拓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把具有一定工作年限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同时,探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和模式,逐步在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实现城乡统筹,最终实现城乡保障一体化。

第三,加强文明生态村建设,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之一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而文明生态村建设正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切入点,尤其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生存环境的差距。文明生态村建设可以尝试城乡互动、城市带动农村的模式,尤其是文明城市与文明生态村建立帮扶关系,城市帮助农村进行村落规划和建设,帮助农村提升文明程度,既加强了城乡间的交流,又发挥了文明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再如地处横山脚下柏条河畔的成都郫县唐昌镇战旗村,处于郫县、都江堰和彭州市交界地带。全村面积2.06平方公里,耕地2158.5亩。全村现有各类生产、加工企业12家,其中村集体企业7家。2006年,郫县县委、县政府将战旗村列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经营体制改革试点村和农村思想文化建设试点村。2008年被列为全省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重点推进村之一。

以战旗村的成都集凤公司为龙头,注入集体资金,动员广大农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了战旗村农业股份合作社。由农业股份合作社逐步集中全村耕地,交由成都集凤公司整体打造,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行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按照这种模式,持股农户可从农业股份合作社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战旗村的土地整理、拆院并院,引来了成都市小城镇建设公司的关注。2007年8月,由成都市小城镇投资公司投资近1亿元,在郫县唐昌镇战旗村新型社区打造全市首家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这是成都市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探索打造的第一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示范点。

(3)坚持城乡统筹,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互相吸收先进和健康因素、摒弃落后因素,逐步形成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的过程。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努力改革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坚决摒弃先城市后农村的传统发展理念,树立统筹城乡发展观念,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扭转了重工业轻农业偏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的财政偏向依旧没有改变;体制转轨为城市工业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农村经济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弱势产业,没有得到国家财政的足够支持,城乡差别发展的态势并没有得到扭转。只有坚持城乡统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彻底纠正城市和工业偏向的发展观念,才能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