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的思想。邓小平同志及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新鲜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同步发展的思想。他认为,乡镇企业是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型蓄水池。我国农村要走以乡镇企业为骨干,以农村城镇化为主要载体的农村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他的这一思想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2)关于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思路。邓小平同志的农村改革思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的杰出贡献。他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对传统的僵化的农村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是必然选择。他指出:“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并高度评价了农村改革的深远意义。早在1984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这几年进行的农村的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把改革同革命联系起来,使我们对农村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村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走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主要依靠农民自己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道路。尽管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具体道路不同,但其基本的共同点都是走工业化道路,通过发展城市大工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在城市工业化方面我国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尝试。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走的基本上是城市工业化道路,即主要是国家投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利用工农产品剪刀差积累的)建设一些重工业项目,资本密集,吸纳劳动力较少,结果工业化搞了几十年,连城市本身的新增劳动力都吸纳不了。实践证明,这种把广大农民拒之门外的孤立的工业化道路在我国是走不下去的,因为全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农民不进入工业化进程,整个国家的工业化也就无法实现,而我们农村有那么多的剩余劳动力要依靠国家、依靠城市工业来吸纳安排,既不现实,也不可能。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发生了历史性转折。乡镇企业在短短的15年间,不用国家投资,农民用自己的钱搞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数万亿元的产值,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以乡镇企业为依托实现农村工业化是农民的伟大创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独特道路。
(4)走发展小城镇、建设星罗棋布的农村小城市实现农村城市化的道路。农村工业化必然带来农村城市化,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国情决定了我国城市化道路不可能走一般发达国家发展大中城市的城市化道路,而是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和建设小城镇,让转移出来的农民进入这些城镇,允许职业和身份的变动,逐步增加城镇人口的比重,减少农村人口比重,搞好农村小集镇的建设,有计划地将一批县城建设成为中小城市,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5)关于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同步发展的思想。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发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乡村人口为72750万人,占总人口的55.1%,有数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这是一个跨世纪的严峻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实际上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长时期里,我们走了一条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发展道路,结果连城市自身的新增劳动力都消化不了,而数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被长期强制性地滞留在14亿亩土地上,全国工农业产值之比已达7∶3,而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之比却是倒三七开,形成一种畸形的城乡人口结构,成为农村乃至全国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
邓小平同志及时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新鲜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农村应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同步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这是邓小平同志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树的一座极为重要的丰碑。邓小平同志认为,乡镇企业是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型蓄水池。邓小平同志指出:“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决不能老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大地上,那样有什么希望?”他非常满意地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虽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
在秉承邓小平的城市化理论基础上,党中央新一代领导人开拓创新,不断开辟城乡一体化发展新纪元。
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军号角,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要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可以说,这是继5年前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后,首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总动员。
当前,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较大,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村资源要素持续外流。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6∶1,扩大到2007年的3.3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总体上相差10年左右。推动科学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迫切要求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在统筹城乡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速形成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我们党对广大农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表明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更加重视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并作出了具体部署:“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可以预见,随着一项项措施的陆续出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将不断加快,统筹城乡机制将逐步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崭新格局将逐渐形成。
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5/content_2549827.htm
4.李曙雁,李桂兰.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探索与选择,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10)
5.顾益康.对乡镇企业——小城镇道路的历史批判,农村经济问题,1989(3)
6.辜胜阻.中国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8(3)
7.何念如.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1979~2005),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
8.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理论教育处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邓小平文选〉〈陈云文稿选编〉学习提要,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9.倪翌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注释本),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0.庄福龄.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线,2004(6)
11.王小鲁.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秘密,财经,2008(13)
12.乡镇企业发展30年的十大启示,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10-31
13.余惠芬,唐波勇.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意义及其建构,光明网,2006-02-16
14.黄金辉.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5)
15.李社军,朱忠旗,张平.突破制度障碍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光明日报,2005-12-06
16.郫县:现代科技出效益产业聚集促增收,农民日报,2008-12-15
17.曹晓峰,杨丽.浅析城乡关系与小城镇建设,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辑刊),1997(4)
18.曹敏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领域的立法及其特征-以城市规划,建设和公共管理三方面为探讨对象,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8)
19.戴均良.中国城市化的回顾与思考,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1999(4)
20.中国农村:30年变革与生发,农民日报,200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