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及其在四川的实践
19012400000066

第66章 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在四川的实践(二)(8)

在广安大步迈向现代化都市,推进城市化的具体实践中,广安提出“中心城市-县级城镇-小城镇”战略方针:首先,按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加快广安中心城市的东南片区、西溪西区、奎阁片区等开发建设,迅速扩大城市建成区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其次,建设各具特色的县级城镇,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支撑产业的基础上,到2010年力争把邻水、岳池、武胜三个县城发展形成15万人口、华蓥市发展形成8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再次,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重点对前锋、代市两镇进行规划,使之成为集聚产业和人口的重要载体,推动其他10个重点小城镇的发展。

小城镇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变广安整体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促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合理布局,推动劳动力和人口转移实现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市域经济的重要阵地。为顺利实施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1994年以来,全市先后有50个镇被列为省级试点小城镇,4个镇被列为省级重点镇。各试点镇坚持“依托城镇促经济,发展经济建城镇”的指导思想,围绕“引农入镇,以商活镇,以市兴镇,以工建镇,以农促镇,以镇聚财”的发展思路,把完善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增加财政和农民收入作为小城镇建设的着眼点,强化领导,完善规划,加速建设,使全市小城镇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实例]广安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效益凸现

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是雅安探索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唯一的市、区共建试验区,涉及护安、观塘、代市、虎城、新桥、前锋、小井、观塘8个乡镇,幅员308.13平方公里,覆盖216个村(居)委、83466户、289542人。

自2007年8月启动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以来,广安区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主攻方向,按照立足“一线”、依托“两区”、发展“两镇”的思路,不断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和社区院落集中。目前,试验区工业集中区快速发展,城镇建设不断加快,基础设施较大改善,现代农业初具规模,体制探索迈出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全面摸清试验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该区分别委托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成了《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总体规划》和《前锋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及各项子规划,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初步实现了城乡发展规划一盘棋,建设管理一张图。按照“突出特色,连片发展”的思路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优质粮油、蔬菜、畜牧等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启动区新引进规模经营50亩以上的业主12户,依托中央储备粮广安直属库通过“租赁土地、反租倒包、农户入股、保底分红”的形式发展订单优质粮油1114.83亩。

按照“功能配套,提升形象,城乡互动,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城镇建设思路,探索MU土地配置模式,快速推进代市、前锋城镇建设和农村社区院落建设。今年以来,两个镇已完成场镇建设投资1.2亿元,拓展场镇0.334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31.9%,比上年提升了两个百分点。

依托广安市广(门)前(锋)一级公路,在观塘启动区投资720万元修建9.6公里“四纵一横”山重四级油化环线公路,现已全面竣工通车,启动区8个村实现互联互通、相融互动,辐射带动周边20多个村,彻底解决农民出行及农副产品运销难题,涉及观塘镇9个村14920亩、总投资达1764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已全面完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完成了对虎城乡苏台初中的改建,制定了前锋中学、代市初中等8所学校的改扩建方案。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首次建立8个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创建12个“充分就业村”。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参合率达96%,标准化村级卫生站覆盖率达92%。

(信息来源:广安日报2008年10月13日)

第五节打造旅游城市,带动城乡发展——雅安

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核心,是聚集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等生产要素的最大载体,城市综合实力是区域经济整体提升的发动机,完善城市功能和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增强所在区域的经济竞争力。雅安选择以融入成都经济圈作为加快自身城市化进程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将城市功能定位为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和服务于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的三个附中心、两个枢纽,即成为成都的旅游附中心、会议附中心、度假附中心、形成成都至海螺沟世纪冰川、攀西和乐山等风景名胜区黄金旅游线上的客源枢纽和交通枢纽。雅安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中,实践探索出一条“以旅游兴经济,以城市带农村”的统筹之路。

雅安市产业特点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其中,旅游产业是重中之重。雅安市着力于加快以休闲度假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深入挖掘以熊猫文化、茶文化、汉代文化、三雅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内涵,切实打造“精、美、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成乡村生态度假旅游和自驾车旅游地。在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及文化产业方面,雅安市重点抓好“一个中心、一个城郊游憩带,三条发展走廊、散打旅游板块”的发展。

“一个中心”:以雅安城区为中心的旅游城支撑中心和口岸旅游区,是雅安旅游中心服务枢纽和集散地。

“一个城郊游憩带”:围绕雅安市区形成的一个城郊游憩带,是雅安旅游业的支撑系统。其主要包括市区周边的周公山、碧峰峡,与蒙顶山连接的中峰万亩生态观光茶园、茶马司、百丈湖,与周公山连接的望鱼古镇和通往天全飞仙关、芦山、荥经的茶马古道和汉代文化旅游点等。

“三条发展走廊”:由城郊游憩带向外透射,沿公路交通系统向西、北、南三个方向形成的旅游走廊。其中,北向发展走廊指向夹金山旅游板块,也是联通阿坝州、甘孜州旅游的轴线;西向发展走廊指向二郎山旅游板块,是以雅安茶马古道旅游起点的精品干线,是联通甘孜、西藏旅游的轴线;南向发展走廊指向大渡河旅游板块和攀西阳光之旅板块,亦是联通甘孜州、乐山和凉山旅游的轴线。

“三大旅游板块”:以三条发展走廊联动的夹金山旅游板块、二郎山旅游板块、大渡河旅游板块。

以上形成了雅安的旅游体系和旅游产业规模,对拉动旅游产业经济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此外,雅安以“熊猫家园”、“世界茶源”和“魅力城市”等品牌为重点,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文化兴旅,不断提升景区档次,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以此带动金融、信息、会展、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制定扶持现代流通业发展的政策,完成商业网点规划编制,促进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和规范咨询、评估、会计、经济、法律服务等中介组织。加速打造“川西物流中心”,积极发展会展经济,进一步提升茶质量,规范酒类等流通秩序。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

[实例]旅游经济助跑城乡统筹

素有“雨城”之称的雅安统筹城乡发展的优势正在凸现,并已初步形成了“城区带动近郊乡镇,中心场镇带动边远乡镇”的整体发展布局,具备了城镇化的基本条件。当前,按照“一中心,两走廊,多结点,五大片”格局,进一步打造建设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片区中心镇为支撑,以国道和旅游公路为轴,以产业园区、风景区和中心村为结点的城镇化体系。

雅安深入挖掘雨城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打造生态休闲区,发展星级农家乐,建设城市“后花园”。其具体做法是:首先,继续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果,推进碧峰峡、蒙顶山等老景区的上档升级;其次,着力打造夹金山、龙苍沟等新景区,推动喇叭河、上里古镇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启动东拉山大峡谷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及天全紫石乡“生态民俗村”,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作;再次,承办会展会议,打造旅游城市名片,活跃本土旅游市场。

2008年雅安已成功举办“首届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芦山雕刻、荥经砂器、雨城藏茶等工艺品获得四川省特色旅游产品和设计金奖桂冠。全年接待游客65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24.86亿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顺利推进,新建452家农家店。

(信息来源:《关于雨城区城镇化的调研报告》)

文献

1.成都城乡统筹“六三三五”样本分析,政协领导参阅,2007(12)

2.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2007

3.聂荣贵.城市建设新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4.双流县人民政府.双流县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2004

5.邓全忠.成都城市发展报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6.绵阳市政府办公室.2007年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2007

7.2007年攀枝花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panzhihua.gov.cn/pzhs/zwgk/zfgzbg/49511.shtml

8.辛文.四川城市发展与结构功能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