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研究
19014900000043

第43章 参考文献

一、著作

[1]世界银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蔡克勇.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周远清.迈问新世纪的高等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杨继瑞等.高校独立学院市场化动作的经济学分析.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5]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邵金荣.非营利组织与免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袁振国,周彬.中国民办教育政策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谢安邦,曲艺.外国私立教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陈永明,胡东芳,郭继东,白芸.比较教育行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马廷奇.大学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二、论文

[1]李德显,梁丽萍.美、日私立高校办学模式对我国民办教育的启示.辽宁教育学学院学报,1997(5)。

[2]尹丽.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1999(2)。

[3]江林海,曹仁清,吴向明.高校民办二级学院:高教改革的新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3)。

[4]周济.历史性的跨越,新征途的重任——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近期回顾和展望.中国高等教育,2002(17)。

[5]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03(8)。

[6]郑造桓,顾建民.发挥名校名城优势,探索创新办学体制——浙江大学创办独立学院的实践与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3(11)。

[7]上海市教科院发展研究中心.独立学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模式.教育发展研究,2003(8)。

[8]张彬,韩玺英,肖江.高校独立学院办学探索.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

[9]邹晓东,徐波.用新的机制和模式办好名校独立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3(13-14)。

[10]刘尧.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教育研究,2004(9)。

[11]刘群志.独立学院新机制和新模式初探.高教管理,2004(4)。

[12]刘继荣,杨潮.独立学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

[13]宋秋蓉.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教育与现代化,2004(2)。

[14]张亮,郭柏春.敢问路在何方?——独立学院发展相关问题探讨.教育发展研究,2004(7-8)。

[15]方耀楣,夏晓鹏.独立学院的体制与模式:分形论的观点.教育发展研究,2004(3)。

[16]王媛媛。关于公立高校独立学院制的若干理论问题.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17]詹腾芳.关于独立学院发展的思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1)。

[18]邹晓东,斯荣喜.独立学院的管理创新探析.教育发展研究,2004(10)。

[19]董泽芳.论独立学院发展之道.教育发展研究,2005(18)。

[20]张剑波.正确处理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六个关系.高等教育研究,2005(2)。

[21]朱振国,李海明.独立学院“热”发展“冷”思考.光明日报,2005-08-03。

[22]陈新忠,李忠云.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对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启示.理论月刊,2005(7)。

[23]马争,郑清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学质量在改革中提高.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24]阙海宝,王冲.关于独立学院发展的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

[25]陈新忠,李忠云.独立学院的经营战略.现代教育科学,2006(9)。

[26]阙海宝.独立学院契约的合理设计.教育评论,2006(6)。

[27]张丽,郭金美,陈良凤.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其改进办法.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5)。

[28]张剑波.论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的政府分担.大学教育科学,2006(6)。

[29]王佳媛,李慧民,吉军.独立学院办学效益理论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

[30]卢妹香.从日本私立大学看中国独立学院的定位与管理创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

[31]张月,锹福军.民间资本投资我国公立高校问题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7(7)。

[32]严燕,魏训鹏,费坚.独立学院的外部权力关系研究.中国高等研究,2007(12)。

[33]辜胜阻,易善策.优化我国独立学院的对策思路.教育研究,2007(7)。

[34]李华.独立学院办学定位问题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35]王金安,黄董良,冯睿.紧抓“优”字探索独立学院特色发展之路.中国高等教育,2008(17)。

[36]赵志强.浅析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以独立学院为例.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7)。

[37]王文源.规范和引导独立学院发展的新举措.中国教育报,2008-04-07。

[38]刘尧飞.“公办高校+异地政府”型独立学院的发展战略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1)。

[39]黄兆信,周湘浙,李远煦.论经济发达地区独立学院民营化发展模式——以温州的独立学院为例.高等教育研究,2008(12)。

[40]楼锡锦,吴丽玉,周树红.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教育发展研究,2008(6)。

[41]龚剑,何茂勋.论独立学院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性问题.高教论坛,2008(2)。

[42]朱健,刘巨钦.印度附属学院治理模式对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的启示.理工高教研究,2009(4)。

[43]李智干.关于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若干思考.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