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文拟稿
19025200000047

第47章 拟稿修改润色(1)

公文拟稿完成后,必须进行认真修改润色。修改润色是拟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公文质量的有效保证。所谓拟稿,只是公文的”毛坯“,修改就是对这一”毛坯“进行润饰和再加工。一篇公文稿件,不需修改润色,一次成文,即可下发执行,是难以想象的。其实,许多有影响力的公文,一挥而就是很少见的,多数都是经过反复修改润色的产物。”文字频改,工夫自出“(吕本中:《吕氏童蒙训》),从某种意义上讲,好公文都是修改润色的结果。

拟稿修改的意义

一、修改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拟稿是公文的雏形表现形态,是拟稿人根据领导意图拟写的公文“草稿”,不可能没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世人著书,不能无病”(曹植:《与杨德祖书》),所以,修改就成为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我国著名文论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文章全借改窜”。北宋著名散文家欧阳修常常把写成的文章草稿贴在墙上,朝夕观看,不断修改,他的文章大都经过了多次反复的修改,有的甚至改得不剩原稿一字,据宋代《曲洧旧闻》中记载 “欧公作文,先贴于壁,时加窜定,有终篇不留一字者。”相传《醉翁亭记》听了一个樵夫的意见改为“环滁皆山也”,成为千古名文。曹雪芹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现代文学巨匠巴金:“写到死、改到死;用辛勤的修改来弥补自己作品的漏洞”。在巴金的书桌上,始终放着三样东西:放大镜、收录机,还有一本经年翻阅、已经破旧的《新华字典》。据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江曾培回忆说,就在他生命最后一息,他还在听取编辑的修改意见,编辑每解释清楚一条,巴金便点头答道:“改”,“依然保持着这样一丝不苟的职业习惯”(《文汇报》2005年10月24日),巴金的道德文章已为世人所敬仰。

公文拟稿涉及政治、经济和政策等问题,必须反复修改。周恩来总理精益求精修改公文稿件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和楷模。他不仅对拟稿内容反复修改,而且对用词也是再三斟酌“推敲”。比如,1949年12月,周总理对《政务院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稿的修改就多达几十处,其中“引起各级人民政府更高度的重视,重视为是关系到几百万人的生死问题”一句就有两次修改。一次把“重视”改为注意,一次把“重视为”划掉,改为“认识到生产救灾”。1955年3月4日,周总理在修改完毕一份国家计委文稿上写道:“文字含糊而不清楚,笼统而不明确,错误而不准确;文法混乱而无条理,错误而不通;文义常不合逻辑,更缺少辩证;文风则生硬僵化,不生动活泼。这是今日一般文件的通病。”凡是经过周总理修改的文稿,无一不是字斟句酌地“推敲”修改,使每一份文件都达到了几乎完美的境界。

我党著名理论家胡乔木同志长期在中央和毛泽东身边工作,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著述,党中央的重要文件、中央主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有许多都出自他的手笔,经他修改的重要文件不计其数。五十年代中期,为周恩来起草《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的报告》稿,在会议召开前一刻钟胡乔木还在对讲话稿进行最后的文字润色。为纪念党的七十周年,他拖着重病之躯“拼老命”修改完成了《中国共产党怎样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稿。据胡乔木的夫人谷羽回忆说:胡乔木病重期间,“在清样上作了许多修改,有的地方成段地补写,还写了许多小纸条,就某一事件或论断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李秀芹:《胡乔木秘书研究》,《秘书之友》2000.9)。经他修改定稿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成为我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光辉文献。

实际上,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都是在中央领导主持下,组织专门写作班子写成初稿后,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几上几下,反复修改,直到其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都达到比较完美的境界,才提交有关重要会议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又加以必要的修改,再经过全会审议通过才正式公布实施。例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了三次专题会议,对《建议》稿进行讨论和审议。此后,中央还广泛征求了党内外各方面的意见,起草小组对《建议》进行了800多处修改,其中涉及内容修改的就有近300多处,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已是九易其稿,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建议的说明》中所说:“《建议》形成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的过程,比较好地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

俄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契诃夫说过:“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的不好的技巧。”德国著名诗人海涅也说过:“优秀作家的成就,很少是经过他所写下的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他所摈弃的表现出来。”

好的公文离不开修改。只要时间允许,就要反复修改。修改的过程,既是对文稿完善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修改是文稿通向精彩的必由之路。

二、修改是升华认识的重要过程

修改不仅可以进一步精粹文稿,更重要的是通过修改可以重新审视观点,使认识得到升华。修改的过程就是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

公文多数是“奉命”拟稿,既有所熟悉的事物又有所不熟悉的事物,不熟悉的事物,认识它不容易,反映它更是困难。即使熟悉的事物认识也不可能一次完成,这就决定了拟稿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拟写出符合客观事实的稿件。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的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准确、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需要有一个反复思索,逐步深化认识的过程。从不够准确、恰当到比较准确、恰当的表达,必然是一个认识不断升华,表现形式不断增色的过程。

修改就是对事物进一步明确、深刻、全面的认识过程。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尽可能要删去的内容?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只有反复修改,才能达到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对实际情况理解不深,认识不足在所难免。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诗这样写道:“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就是说百战百胜的将军,也不一定能够清楚地认识敌人,多次折断过胳膊,自己就会懂得医治折臂的方法,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经历过失败和挫折,那能暴露出自己的不足而有所认识呢?这里说的就是“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

许多认识往往是在修改过程中获得思想突破的。改革开放初期,胡乔木为邓小平起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稿,初稿写好后感到不满意。据谷羽回忆说:“乔木在家中将收集的那些重要材料和有关文件摆了一长条桌,仔细翻阅、思索,着手修改时,没日没夜地伏案工作,作了很多修改,有的地方进行了大段的增删。”(李秀芹:《胡乔木秘书研究》,《秘书之友》2000.9)邓小平看了修改稿后非常满意,中央当即给予了肯定。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这样评价邓小平的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认为讲话的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公文拟稿从本质上说是一个认识过程,是认识在修改中得到不断升华的过程,是由客观事物到人的主观认识的“意化”过程,再从主观认识到书面表现的“物化”过程。在意化过程中常常出现“意不符物”,在物化过程中又容易发生“言不达意”,这是公文拟稿实践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作家老舍说:“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写成一大篇,又快又好。”公文拟稿一般都是在被动的情况下仓促上阵的,思路往往被领导定势化了,修改正是为走出思维定势提供了审视的机会,修改可以高屋建瓴地对观点、结构、层次进行总体把握,从容地调整结构,组织材料,琢磨段落和语句,使文稿趋向完善。

因此,拟稿完成后,要进行认真的修改,反复的推敲,“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不断升华认识,使“意化”和“物化”趋向融和,逐渐达到完美的表现。

三、修改是提高公文质量的保障

修改是拟稿成功走向公文的最后一道工序,没有修改就难以保证公文质量。培养严谨的修改态度,是提高公文质量的保障。

拟稿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公文的,拟稿以己昏昏,必然使受文者昏昏。认真修改拟稿,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负责精神。毛泽东痛恨那些不做认真修改的文章,他说:“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就马马虎虎地发表出来,其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他不仅要求别人修改文章,他自己的文章也常常是反复修改,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初稿写好后,毛泽东征求各方面的修改意见长达半年时间,修改的地方就有100多处。郭沫若在《关于文风问题》中说:“有些同志写文章就存心不要人家懂,而毛主席写文章却是连标点也不放过,存心要人家懂。正因为苦心孤诣为读者着想,才写得出这样的文章。”毛泽东这种严谨的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和对社会高度负责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优秀的公文都是修改的结果,没有修改就没有公文的质量,或者说公文的质量就难以保障。认真修改拟稿,严格把关,是对职工群众负责、对工作和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

拟稿不加以认真修改,抱残守缺,敝帚自珍,不肯修改,或依赖他人修改,不负责任地把“病稿”送审,只会给领导或机关造成误导或制造麻烦,不但贻误工作,而且会造成政治或经济损失。

修改文稿,必须抱着高度的负责精神,要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在实际工作中产生效应为出发点,认真推敲和琢磨每一个观点,每一个词语,千斟万酌,以求完美。

四、修改是提高拟稿能力的有效途径

提高拟稿能力,既要多写,更要多改。拟稿有什么问题,哪些地方写的不好,怎么修改?修改对了,就是拟稿能力的一次进步。

修改的过程就是感悟的过程。据宋代朱弁在《曲洧旧闻》中记载,相传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初学文章不得要领,“屡写屡蹶”,十分苦恼。有一天去相国寺偶然得到一本宋祁的《唐史稿》,爱不释手,反复揣摩经大师修改的地方,终于感悟到了真谛,成为文章大家。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在《词集自序》中说:“为文须千斟万酌以求一是,再三更改,无伤也。然改而善者十之七,改而谬者亦十之三,乖隔晦拙,反走入荆棘丛中去。要不可以废改,是学人一片苦心也”。郑板桥把修改作为“学人”,“以求一是”的重要条件,他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反复修改,“此中酸甜苦辣备尝而有获者亦多矣。”正是在一次次修改中悟出了写作的“秘诀”。

鲁迅说:修改是“极为有益的学习方法”,修改一次就会有所心得和体会。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修改就是对“失败”的总结。我党理论家胡乔木在《关于提高文化修养问题的一封信》中说:“我虽也常写些文章,却深感自己语法修辞逻辑的训练不足,以至写出来的东西每看一次,就发现许多疵点。”五十年代中期,他起草第二次文代会讲话稿,“至少看过五遍”,以审读者的立场客观地、从容地对自己的文稿进行反复自评,每看一遍都要总结,每总结一次就有所收获。

只有对自己的文稿不断进行修改,才能发现拟稿的“许多疵点”,每修改一个疵点,就会有一次新的提高。不断修改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高拟稿能力的过程。反复修改,拟稿方能逐渐地得心应手起来,从而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修改是拟稿能力的表现,会不会修改,可以说直接关系文稿的生命。俄罗斯作家契柯夫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可见修改也是一种能力,是拟稿的一个组成部分,秘书学家把修改叫做“改定功夫”。所谓改定功夫,就是修改能力,拟稿人必须具备这种改定功夫。拟好一份公文稿件不易,改定就更加不容易。

改定功夫,实际上是认识和能力的反映,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把好稿件改成坏稿件的不在少数,让坏稿件起死回生也屡见不鲜。改好改坏全在于认识和修改能力。

培养修改能力,只能在修改的实践中才能获得,不但要会写,而且更要会改,通过修改不断提高修改能力和技巧。

拟稿修改的内容

拟稿修改的内容很多,一般主要包括主题、观点、结构、材料和语言的修改。

一、主题修改

主题是公文的核心,关乎拟稿成败的关键。主题不正确,就得必须下大力气进行修改,有必要时不妨伤筋动骨。所以,修改首先要考虑构建正确的主题,以避免导入推倒重来的覆辙。

1.主题修改要以高度的负责精神,认真审视文稿的立场、观点和提法,坚决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文件精神相一致,这是修改要注意的根本问题。

2.主题一般都具有说明和要解决什么问题的鲜明特征,主题修改要抓住重点问题,看拟稿是否针对重点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全文是否紧紧围绕重点问题展开。把分散的隐藏的重点问题,修改为一个鲜明突出的中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