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部骑兵二十团从盐池县城突围后,首先向西逃窜,被埋伏在聂家粱的解放军西北野战兵团一纵队(司令员张宗逊,政委廖汉生)迎头击回。敌人又改向北逃,一纵队在后面紧追。当敌骑逃至土沟村附近时,又进入了回汉支队的伏击阵地。一时间枪炮齐鸣,弹片横飞,敌人被打得纷纷落马,相互冲撞着退了下去。马敌连续几次冲锋都没有成功,在前有回汉支队堵击,后有一纵队追赶的危急情况下,狡猾的敌人突然滚鞍下马,举起了白旗,佯装出一副要投降的架势。就在回汉支队停止了射击,准备接受敌人投降的一刹那,训练有素的敌骑兵们迅速紧了一下马肚带,然后一声呼哨飞身上马,一个马冲锋突破了回汉支队的包围圈,一溜烟尘向西逃窜了。在这次战斗中,回汉支队初露锋芒,打得勇猛顽强,受到了西北野战兵团副司令员、一纵队司令员张宗逊的赞扬。
7月7日,盐池县第一次收复,失陷了三个多月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又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中共盐池县委政府机关随军进城,马上开展工作。党政干部深入全县各地,访问群众,清理组织,恢复被敌人破坏了的区乡基层政权,摧毁敌伪保甲组织,逮捕镇压在盐池失陷期间投敌叛变,为敌效劳,破坏革命的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使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同时组织扩大县游击队,组建可能被敌重新侵占地区的区乡武工队,做好坚持游击战争的长期准备。
三边地区全境收复后,西北野战兵团在定边城内北大操场召开了祝捷大会,展出了缴获敌人的各种火炮、枪支,大大提高了三边人民的胜利信心,三边失陷期间一度悲观失望的情绪为之大振,对敌斗争从此迸人了一个新的阶段。7月31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西北野战兵团正式定名为西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简称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副司令员张宗逊、副政委习仲勋、参谋长张文舟、政治部主任徐立清、副参谋长王政柱、后勤司令员刘景范。下辖一、二、三、四、六5个纵队。在西北野战军成立的同时,中央军委为了加强西北地方军区和人民武装的建设,决定统一晋绥与陕甘宁两解放区的领导,将晋绥军区划归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建制(1948年2月改称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司令员贺龙,政治委员习仲勋,副司令员王维舟、阎揆要,副政委张仲良,参谋长张经武。下辖晋绥及陕甘宁边区各军分区。其中三边军分区司令员曹又参,政委郭炳坤。
第一次收复盐池后的组织整顿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取得陇东大捷,然后挥师北上三边,于6月30日收复定边,7月7日收复盐池。中共三边地委在《关于恢复政权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在恢复工作的步骤上,首先要摧毁保甲组织,恢复民主政权,才能有力地发动群众进行各项工作。政权恢复后的紧急任务是:(一)进行各种战勤工作,动员人力物力支援部队,求得军事上的彻底胜利;(二)清查户口,镇压公开与暗藏的反动分子;(三)收缴反动分子及溃散逃兵等的武器,并寻找我退出时遗留的枪弹;(四)吸收青年积极分子,成立地方武装,扩大游击队;(五)由于干旱之象特别严重,且敌人骚扰搜刮,人民受苦甚深,必须组织生产,提倡节约,防旱备荒,保证民食军粮;(六)进行救济慰问工作,对受了敌人各种灾害的群众,予以物质上及精神上的救济和慰问。
肃反工作宁夏马鸿逵重兵侵占三边之后,三边军分区警备八团在定边暗门战斗失利,十一旅一团叛变投敌,跟着发生了安边保安营、定边民兵和盐池王玉林带领民兵叛变等接二连三地事件,加上敌人特务、暗探到处活动,反动豪绅地主造谣破坏,情况复杂,局面混乱。为了打击敌人的破坏活动,稳定干部群众及部队的不安情绪,停止当时的混乱局面,三边分区在肃反方面曾一度采取了以镇压为主的政策,逮捕、处决了一批敌特、便衣暗探及反动分子,严厉打击了敌人的破坏活动,教育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政治警惕性,有力地巩固了后方,维持了革命秩序,巩固了地方武装及人民政权。但由于强调了镇压,忽视了争取、感化、教育,因而产生了严重的“左”的偏向。主要表现在对杀人问题不够慎重,强调了镇压坏人而忽视了保护好人的原则,产生了滥捕滥杀的现象,把罪不至死的人杀了不少。
根据三边分区1948年4月20日给西北局《战争以来肃反工作初步检讨》与1948年7月9日《三边分区一年来肃反工作检讨总结》称:战争以来,三边分区共处决反革命分子226人,其中盐池县35人。以上人犯在1947年6月第一次收复三边以前处决76人,其中盐池7人;1947年12月底以前处决137人,其中盐池28人;1948年7月以前处决12人。由于执行处决的权限不明,纪律不严,发生了错杀的和不应该杀而杀了的现象。执行处决人犯,虽然还是以司法机关出面的,但在制度和权限上很不严肃。如定边县将处决权交给游击队和各区,不经过县长知道就杀了人,并用萝卜刻成县长的印章,盖在布告上,因而被错杀的最多。赵儿庄有个贫农李万生,因为和家里人淘气而出走,碰上了游击队,被认为是敌探而杀掉;有一个叫高明亮的老百姓,被游击队捉住说是敌探,高不承认,一直到被拷死还没有任何口供。1947年11月三边专署通知各县,处决人犯一定要经过分区批准,但定边在通知后未经批准又杀了7人。
盐池县警卫队战士冯世财,一度因情绪不高,思想有些动摇,县上负责人认为问题很严重,准备处决。但因部队驻扎在边界,情绪很不稳定,怕引起恐慌,因而解送分区要求处决。后经分区考察,并无严重问题,留在分区警卫队当兵,结果工作很好。
盐池县还杀过两个小商贩,说是敌探,但并无充分证据。马鸿逵部进攻之前,驻防盐池的十一旅一团团长赵级三送了3个犯人,没有任何材料,赵说在情况紧张时就处决掉。后来情况紧张,就将3人处决了。赵级三叛变后,人们才觉察到,赵交押的人不一定就是坏人。
1948年3月,三边分区召开了各县书记、县长联席会议,学习了西北局关于处决人犯的决定,在干部中进行广泛地教育,使干部正确地掌握政策,认识了滥捕、滥杀的极“左”偏向。通过审查、研究、讨论,认为在已处决的226个人犯中,有134人根据当时的情况及犯罪事实是该杀的,有91人是不该杀的。其中盐池共杀了35人,就有11人是不该杀的。全分区有8人是根本无罪而被杀的,包括盐池县被杀的两个小商贩。
县书县长联席会议以后,三边地委、专署对于1948年7月对过去一年来肃反工作的情况,再次进行了逐一审查和登记,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并向西北局检讨了工作中的错误、偏向。
八盐池第二次失陷
盐池收复后的7月21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毛泽东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首次提出用五年时间(从1947年7月算起)解决对蒋介石的斗争,对全国人民鼓舞很大。会议还提出了“打到外线去”,“举行全国性的反攻”的口号,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打到国民党区域。会后,西北野战军于8月初发动了第一次榆林战役。榆林是国民党军在晋、绥、陕边境的重要军事据点。这里北依绥远傅作义部,西连宁夏马鸿逵部,南接延安胡宗南部,形成互为犄角、相互呼应之势。榆林的得失,对国民党军队关系甚大。西北野战军经过一月激战,共歼敌5200余人。鉴于敌人援军到达,遂于8月14日撤出了战斗。就在西北战场的解放军主力奉命向榆林转进的时候,卷土重来的马鸿逵部,乘机于8月9日再度进犯三边,19478月12日进犯盐池、定边。
对于马鸿逵部队第二次进攻,中共三边地委和盐池县委接受了第一次撤退的教训,事先都作了妥善的安排部署。8月12日,当侦察到马鸿逵部大军压境、先头部队到达距县城六七十里的白记井、曾家畔一带时,盐池县党政干部、武装基干民兵、警卫队人员等共计120多人,有计划、有步骤地安全撤离县城,准备与敌人进行长期的游击战争。宁马军队第二次侵占了盐池。
县委政府带领干部和县警卫队转移到盐池县南部山区,有时将县委、政府机关设在李原畔村(今属麻黄山乡),有时设在堡头村(今属大水坑镇)的土窑洞里。以李原畔、堡头周边的刘峁庄、苏堡子、上禾场、唐平庄、孙崾崄、冯前庄、史家湾、包家原、史堡子一带为根据地,建立了李原畔、苏堡子两个巩固乡,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为了适应战时需要,便于开展斗争,根据三边地委指示,县委政府干部、县警卫队与民兵大队,合并成立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指挥,对内是党的工委,对外是县政府,军事行动是游击大队。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
1947年10月27日,西北野战军打响了第二次榆林战役。榆林守敌急忙向蒋介石呼救。按照蒋介石命令,宁夏马鸿逵部队整编十八师、骑兵第十旅及宁夏保安团共3.5万余人,组成“宁夏援榆兵团”,经盐池、定边东进。在距榆林西南60里的元大滩,宁马援榆兵团被西北野战军歼灭4000余人,但敌宁夏援军主力却绕道进入榆林。西北野战军则以第四纵队(司令员王世泰,政委张仲良)向三边挺进,准备断敌援军侧后,连续攻克柠条梁、安边等地。敌援榆兵团恐后路被断,遂撤回宁夏境内。
西野第二次榆林战役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战役结束后,西北野战军转入新式整军运动。
1948年,盐池游击四大队发展到150多人,以县委书记孙璞为总指挥,白天章任大队长,张光祖任副大队长(三边地委1948年10月25日任命)。白天章1933年在华池县加入共产党,随同刘志丹、高岗、习仲勋干革命,1934年2月25日,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在陇东南梁地区小河沟四合台村再次成立时,习仲勋当选为革命委员会主席,白天章、贾生秀曾任副主席。游击四大队下设三个中队:一个骑兵中队,中队长周景海;两个步兵中队,一中队长叶瑞林,指导员石生斌;二中队长陈万。郝兆明、刘正、朱正祥、田枝叶等,先后担任过中队长或指导员。
1948年8月,盐池游击队建立起8个乡的巩固区,即五区的南5个乡及四区的一、二、三乡;建立了3个乡的游击区,即四区的四、五、六乡。
在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进攻延安的前夜,中共中央机关于1947年3月18日撤离延安。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人并没有离开陕甘宁边区,而是在西北野战军及忠诚的陕北人民掩护下,带领中央机关与警卫部队转战陕北,一边与铺天盖地的国民党军队“捉迷藏”,一边继续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几次化险为夷,绝地逢生,历经了1年零5天的转战陕北的艰苦斗争生活。在共产党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最精彩的传说。
1948年3月23日清晨,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到达吴堡县川口村渡口,迎着灿烂的霞光,分乘3艘木船渡向河东。从此,中共中央离开了战斗工作和生活了13个春秋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船到东岸,毛泽东恋恋不舍地回首遥望着陕北连绵起伏的群山,满怀深情地对周恩来、任弼时和身边的同志们说:“陕北是个好地方啊!”
九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
马鸿逵部侵占三边后,英雄的盐池人民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并没有被吓倒,没有屈服。在党的领导下,在保卫盐池、保卫家乡、保卫边区的号召鼓舞下,他们拿起了武器,英勇的向敌人作斗争,顽强的打击敌人,保护群众,并且以人力、物力大力支援了宁夏解放战争。盐池游击队与宁夏工委领导的回汉支队、定边县游击队、环县游击队密切配合,相互支援,遵照毛主席“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略方针,声东击西,神出鬼没,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盐池游击队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他们一面跟敌人打仗,一面宣传动员群众,鼓舞人民群众的战斗意志。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盐池游击队克服了灾荒和敌人封锁的重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到1948年,游击队由原来的4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
马鸿逵部侵占三边之后,一边拼凑县乡保甲各级反动政权,一边网罗流氓地痞组织清乡团,专门与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回汉支队为敌。盐池游击队面对的除了马部正规部队重兵器营(驻扎大水坑)和骑兵团之外,东有定边的张廷芝清乡团,南有环县的敬明君、赵清彦、李阳贞、李林武等清乡团,西南有韦州、惠安堡国民党盐池县的王子强、张瑞兰、杨子英等清乡团,东有盐池县的刘占金、张万镒清乡团,形成对盐池游击队的四面包围之势。这些清乡团均受宁夏马鸿逵指挥,由马鸿逵封给头衔番号,并配备武器弹药。盐池游击队初期因兵力单薄,仅活动在五区四、五乡一带山地。1947年11月14日榆林袁大滩战斗后,马部骑兵营逃进安边,盐池游击队即在红井子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建立秘密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