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怀孕做得好,宝宝智商高
19029500000019

第19章 孕期饮食保健(4)

58.孕妇应补充多少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对胎儿、婴幼儿大脑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脑细胞分裂增殖和体积增大的物质基础。一般来讲,成人每公斤体重每天需要1克蛋白质,而胎儿每公斤体重每天需要3克。从事轻体力劳动的孕妇,每天膳食中应供给的蛋白质为85克。从事中等体力劳动的孕妇,每天需要的蛋白质则相应提高到90克。孕期供给足够的蛋白质,不仅是胎儿生长发育和母亲健康的需要,也是为孕妇子宫、胎盘和乳腺的增长做准备。孕晚期更需要贮存一定量的蛋白质,为分娩和产后哺乳做准备。

59.孕妇补充蛋白质时应注意什么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肉、鱼、蛋、奶、豆类等。在膳食中,除了蛋白质数量的摄入之外,还应注意蛋白质的质量。孕妇进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合理搭配。不能单一地吃动物蛋白而不吃植物蛋白,也不能只吃植物蛋白而不吃动物蛋白。

(2)孕末期和产后,要多吃一些富含氨基酸尤其是组氨酸的蛋白食物,如瘦的牛、羊、猪肉,带皮的鸡肉和鱼。因为孕末期的胎儿和出生后的婴儿按每公斤体重所要求氨基酸明显高于成人的需要量,特别需要组氨酸的供给。

(3)重视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两种或三种含不同氨基酸的食物混合进食,则能互补单一食物所缺少的氨基酸。例如:单一吃牛肉或单一吃豆腐,其营养价值(亦称生理价值)为60%~65%;如果牛肉煮(烧)豆腐两种食物混合进食,其营养价值就提高到89%。又如:小米、玉米、黄豆三种食物,如果只用其中一种煮稀饭,其营养价值只有57%~65%,倘若按合理的比例将小米与玉米、黄豆合用煮稀饭(40%小米,40%玉米,20%黄豆),则三种食物都能互补其自身所缺的氨基酸,从而形成多种必需氨基酸相互保持平衡,这三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就可提高到77%~80%。

60.妊娠早期的孕妇需补充钙吗

孕妇由于体内生理代谢和胎儿骨组织生成发育均需要大量的钙,所以怀孕的女性钙的需要量增加。胎儿所需的钙是从母体获得的,即使母体缺钙时,胎儿仍然要从母体吸取一定的钙。如果孕妇仍维持怀孕前钙的摄入量,就会引起孕妇缺钙。

孕妇缺钙时容易出现小腿肌肉痉挛,即抽筋。严重时母体骨骼和牙齿就会脱钙,引起腰痛、腿痛、骨头痛、手足抽搐及牙齿脱落等,甚至导致骨质软化症、骨盆变形,造成难产。缺钙对胎儿来讲危害也很大,胎儿缺钙致胎儿骨骼发育不良,产生新生儿先天性佝偻病,因此孕妇应适当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61.钙是越多越好吗

有的孕妇误认为钙吃的越多越好,不仅吃了大量含钙食品,而且还吃了很多钙片,这样对胎儿并没有好处。胎儿摄取了过多的钙使胎儿骨骼坚固,在临产过程中不利胎头塑形,如果宫缩过强可引起新生儿颅脑损伤,因此钙的摄入不能过多,以不发生孕妇抽筋为合适。

62.怀孕后需要补充碘吗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新陈代谢的作用,又是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胎儿发育的第10~18周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孕妇缺碘,甲状腺素合成不足,可致子代永久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听神经损害,造成智力障碍、痉挛性瘫痪、耳聋、甲状腺肿等。孕期碘缺乏也可致流产、早产,因此,孕妇需要预防碘缺乏。目前我国居民大部分食用的是碘盐,可以有效预防碘的缺乏。在孕期可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等,也可服用碘油丸。需要注意的是,碘盐中的碘是附在盐粒表面上的,遇水易被洗脱,遇光遇热易挥发,所以购买碘盐时应买袋装盐,装瓶后应加盖防受潮,烧菜时在起锅时才加盐。

63.怀孕后怎样补充叶酸

育龄妇女体内普遍缺乏叶酸,这主要与膳食中摄入不够及烹调方法不当而使得食物中的叶酸大部分被破坏有关。孕妇体内缺乏叶酸时,就会患巨幼细胞贫血,在受精后的3~8周关键时期,进一步诱发胚胎发生神经管病变。神经管前端封闭不良会形成无脑儿,造成死胎;神经管后端封闭不良会形成脊柱裂,部分虽可救活,但却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补充叶酸应该从孕前开始,一般在怀孕前1个月至怀孕后3个月内服用叶酸增补剂,往往可使孕妇体内叶酸缺乏的情况得以纠正。但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国家目前批准孕妇服用的叶酸增补剂只有“斯利安”片,每片斯利安片含有叶酸0.4毫克,孕妇每天服用1片(0.4毫克)即可。有些人去药店购买“叶酸片”,它与斯利安片完全不同。“叶酸片”每片含叶酸5毫克,其叶酸含量是“斯利安”片的12.5倍,它主要用于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若长期服用大剂量的叶酸片,不但未起到预防胎儿畸形的作用,反而会给孕妇和胎儿带来其他不良作用。因此,一定不要将这两者混淆。

64.为什么说孕妇不宜摄入过多铝

在美国长岛地区,长期流行着一种震颤麻痹性神经系统疾病,后经过科学家试验,发现当地土壤中含铝的成分高得惊人。又有人用含铝高的饲料喂养动物或直接把铝注入猫的脑内,结果这些动物都变成了痴呆。也有科学家解剖了一些因痴呆而死亡的病人,同样发现其大脑中含有高浓度的铝元素,最高者可达正常人的30倍以上。由此判断铝的超量对人的大脑是极为不利的。

65.孕妇缺铜有什么危害

胎膜由羊膜和绒毛膜组成,羊膜中有胶原纤维和弹性物质,它们决定了羊膜的弹性、脆性和厚薄。近年来随着对微量元素的重视和检测方法的改进,发现胎膜早破产妇的血清铜值均低于正常破膜的产妇。这说明胎膜早破可能与血清铜减少有关。

铜在胶原纤维的胶原和弹性蛋白的成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胶原和弹性蛋白又为胎膜提供了特殊的弹性与可塑性。如果铜元素低就极易导致胎膜变薄,脆性增加,弹性和韧性降低,从而发生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对胎儿的影响很大。首先,可引起早产。其次,胎膜早破可直接导致胎儿子宫内缺氧,因为胎膜破裂羊水流尽后导致子宫直接作用于胎儿,易引起胎儿缺氧。如果胎膜破裂时间较长,胎膜绒毛发生炎症,也极易导致胎儿窘迫。胎膜早破还可增加新生儿感染的机会,破膜时间越长胎儿感染的机会越多,出生后最常见的感染为肺炎。最后,胎膜早破可导致胎儿体重低,这可能与营养不良、代谢缺陷导致铜不足有关。由此可见,铜对孕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含铜量高的食物有肝、豆类、海产类、贝壳类水产品、蔬菜、水果等;若孕妇不偏食。多吃上述食物是不会发生缺铜症的。

6.胎儿为什么不能缺铜

铜为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为体内各种含铜酶的必需成分或维持某些酶的活性所必需,缺铜时各种酶活性显著降低,从而导致多系统功能紊乱。胎儿缺铜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良,出现胎儿小头畸形、智能及运动障碍,易发生动脉瘤和主动脉破裂;缺铜还可使胎儿骨质中的胶原纤维合成受损,骨骼发育受限,从而出现骨骼变形、关节畸形、发育停止;由于缺铜还可造成铁利用障碍,胎儿出生后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67.缺乏各种维生素对孕妇有着怎样的危害

(1)维生素A

孕妇对于维生素A的需要量比平时多一倍多。维生素A有保护皮肤黏膜,增强对细菌的抵抗力的作用。维生素A不足,胎儿骨骼发育就会不足,易患夜盲症。同时维生素A不足还会造成孕妇流产。

(2)维生素B1

孕妇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也是平时的两倍左右。维生素B1不足,孕妇会出现浮肿、脚气、食欲不振、便秘、心脏肥大、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造成早产、死胎,或胎儿虽生下,但很虚弱,难以存活。维生素B1不足,还会造成孕妇的分娩时间长,或在分娩时出现心脏方面的问题。维生素B1的不足也是产生奶水不足的原因之一。

(3)维生素B2

维生素B2是使机体生存和发育及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物质。维生素B2不足,容易引起妊娠中毒症、口腔炎、角膜炎、皮肤病以及胎儿发育不良。

(4)维生素B6不足,易引起皮肤病、呕吐、妊娠中毒等。

(5)维生素C

维生素C不足,维持妊娠的激素分泌不充分,就会造成胎儿发育不良,而导致死胎、早产、流产以及妊娠中毒症,还会造成母体牙出血及分娩时大出血。

(6)维生素E

缺少维生素E会发生胎盘发育不良,引起流产。日常生活中维生素E的获取并不困难,所以缺乏维生素E的情况并不多见。

(7)维生素K

缺少维生素K不足,就会出现分娩大出血,新生儿也有可能难以存活。

68.孕妇在春季应如何选择饮食

春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春季饮食宜清淡,饭菜温热,品种多样,容易消化,不宜食油腻烹煎之物,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干果等,多食鸡、鱼、蛋、瘦肉、猪肝、豆制品等。此时需养阳,要选择一些能助阳的食品,如葱、荽、豉等。脾胃虚弱者,注意吃点姜,喝蜂蜜水。中医还主张:“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饮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

69.孕妇在夏季应如何选择饮食

夏季,万物茂盛,开花结果,气候燥热,酷暑多雨,人们的食欲降低,消化力也减弱,因此,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消化为主,少食高脂厚味及油腻辛甘燥烈之物,以免过分伤阴;多食清凉消暑、甘酸清润之品。清淡的饮食能清热、祛暑、敛汗、补液,还可增进食欲。但不宜过食生冷、寒凉之物,这对孕妇尤为重要。在夏季,常食绿豆粥,有解热毒、止烦渴的作用;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如西红柿、西瓜、黄瓜、苦瓜、冬瓜、丝瓜、乌梅以及豆制品、瘦肉、鱼和蛋等,既能保证营养,保持钾钠平衡,又能保持身体对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需要,还能预防中暑。夏天气温高,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因此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70.孕妇在秋季应如何选择饮食

秋季凉爽、干燥,瓜果成熟,草木萧条,是阳气收敛下降的季节,人们的食欲也逐渐提高。秋季饮食宜清淡,少食煎炸之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蔬菜宜选用大白菜、冬瓜、黄瓜、白木耳;肉类可食鸭肉、鱼等。秋季降雨较少,空气干燥,应多喝水、豆浆及牛奶;多吃些萝卜、莲藕、梨、香蕉、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尽量少食或不食葱、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热之品以及油炸、肥腻之物;宜多食芝麻、核桃、糯米、粳米、蜂蜜、枇杷、甘蔗等柔润食物。要特别注意“秋瓜坏肚”,立秋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意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

71.孕妇在冬季应如何选择饮食

冬季气候寒冷,虽宜热食,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冬季常易鼻干唇干、口渴咽干,皮肤干燥,易患风湿、感冒、咽炎等疾患,应多食养阴生津的食物,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肉等;应多吃滋阴润燥、清心安神的食物,如芝麻、豆制品、蜂蜜、土豆、白菜、胡萝卜、油菜、绿豆芽、荸荠、雪梨、苹果、香蕉、葡萄以及莲子、山药、白扁豆、藕、黄鳝、栗子、胡桃、花生、红枣等。冬季饭菜口味可适当浓重一些,有一定的脂类,如炖肉、熬鱼等。红色果蔬,如红辣椒、红苹果等,含有较多维生素C抵抗感冒病毒,加速感冒康复,可常食。此外,冬季饮食还要“少辛增酸”,少辛指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蒜、韭等;增酸是指适当多吃有酸味的水果,如杨桃、柚子、柠檬、广柑等。在冬季还应食用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黑菇、魔芋、乌骨鸡、乌龟、乌贼鱼、海带、紫菜等。食用黑色食品,能够益肾强肾,增进人体免疫功能。对孕妇而言,冬季也是饮食进补的最佳时机,可经常吃些益气助阳的食物,如羊肉、狗肉、大虾、鸡汤等食物;也可适当食用人参、鹿茸、附子等温补药品。在冬季切忌食黏硬、生冷食物。

72.孕早期饮食如何安排

孕早期(第1~3个月,即1~12周)是胚胎着床到发育成为一个胎儿的初级阶段,合理饮食对优生有重要影响。在这一阶段饮食应如何安排和注意些什么呢?

(1)营养全面而合理

在妊娠早期,胚胎各器官逐渐形成,3个月时胎儿骨骼和牙齿开始钙化,五官四肢出现雏形,心脏开始微跳,因而需要多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孕妇要避免偏食,谷、肉、果、菜多样食用,以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补充。

(2)蛋白质

蛋白质缺乏会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使脑组织细胞数量减少,可引起胎儿生长缓慢,身体过小,甚至畸形。因此,孕早期食用优质蛋白质的食品如肉类、乳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类等是很重要的。每日应摄入蛋白质80克以上,才能满足母体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