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回族经济研究
19030200000034

第34章 哈锐与近代天水城市发展(1)

李志刚

城市发展受自然、经济、人文和社会诸方面因素影响,而人的因素则起着主导作用。位于陇中黄土高原、有“羲皇故里”之称的天水市,其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景观的形成,更是得益于诸多经济建设先驱和历史文化名人光辉业绩的积淀。哈锐,便是在天水开创甘肃近代民营工业先河、推动文化教育等公益事业、从而促进城市发展的一位回族杰出人物。然而,这样一位富有人文精神、对近代天水发展起过重要推动作用的回族杰出人物,似乎并不为当今从事西北城市发展史研究的学人和投身城市化建设高潮的实践者所了解。基于对哈锐的敬仰和对西北城市文化研究的兴趣,笔者于2004年2月赴天水调研,查考文献志书,追访哈锐后代,从而对哈锐的生平业绩和他对城市发展的贡献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一、回族史上唯一的翰林,政绩颇著的蜀中清官

哈锐(1862~1932),字蜕庵,回族,甘肃秦州(天水)人,出生于医世之家。祖籍福建,康熙初年西迁天水。自曾祖父以下相继行医,其父和叔虽均为清朝贡生,却仍以行医为业,其弟乃秀才兼名医。哈锐19岁肄业于陇南书院,21岁乡试中举,31岁赴京参加光绪壬辰科会试成为进士,朝考授翰林院庶吉士,获得了科举场中很高的荣誉,成为中国回族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翰林官[1]。

1894年(光绪甲午年),哈锐33岁,散馆任刑部四川司主事,开始步入仕途,在京为官12年。当时正值戊戌变法期间,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影响,他接受了维新派兴学堂、办实业的思想,默认此救国救民之主张断不会因新政挫败而止步。1910年,被选任四川璧山知县,1910年,调任宜宾知县,次年摄篆乐山。在蜀中任知县数年,抑制豪强,赈济贫民,自始至终操守廉洁,明断秋毫,颇著政绩,民众称颂“哈青天”,并得朝廷嘉奖。《天水县志·人物志》载:“璧山宿称难治,县官岁数易;锐至,人不敢私。在官5年,遐迩颂其清,大吏褒其能。调署宜宾,考最。朝旨嘉奖。”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于1912年辞官挂冠,买舟携眷东下,寓居重庆至1917年。哈锐东行重庆,“濒行绅民鸣鞭结彩,并以商团壹百名护送至渝”[2],可见民众拥戴之情。正如他在《己巳早春感言》诗中写道:“一生不饮盗泉水,薄有廉名在蜀中。”[3]在渝十余年,四川民用工业兴起,哈锐目睹重庆自辟为通商口岸以来轻工业飞跃的景象,顿感耳目一新。面对时局急剧变化,他厌弃宦海生涯,益觉办实业是利己利人、报效乡民之途径,遂萌发了回乡办工业的意念[4]。

二、返故里办企业、兴教育,推动地方经济和公益事业

哈锐寓居重庆期间,恰遇在渝经商的乡人胡子瞻、王鼎山,后二人也有志于实业救民,三人引为同道,相与磋商,达成回乡共同创业之共识。1913年夏,胡子瞻和王鼎山在渝州各厂家考察并调研商品经营,发觉唯有创办火柴厂适于家乡山区,在天水最有发展前景。1913年末,三人商量制订了以“炳新”为名的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规划[5]。但由于战乱,此规划迟至数年后三人都离川返里,才得以付诸实施。此后,哈锐走上了弃官办实业、致力天水地方发展的后半段人生历程。

(一)创办天水炳新火柴股份有限公司

1917年夏,哈锐于离川返甘途中[6],进一步与胡子瞻和王鼎山议定利用天水小陇山林区木材资源开厂生产火柴,决定胡、王再度深入重庆附近火柴工厂了解生产管理诸环节及物色技工,并先期回天水做准备工作[7]。当年9月,哈锐携眷辗转归里,随后,筹集股金、选址建厂、招募技术人员的活动全面展开。哈锐早以前清翰林入官,学博识广,在家乡久著声誉,加以胡子瞻精通商情,素孚人望,因而筹备工作进展极其顺利,地方富商巨室闻风响应,1918年底就募得股金白银(当时通用货币)三万二千两(每股50两,共640股)[8]。购得市区合作巷原黄家烟房为厂址;在小陇山林区党家川设立山厂,生产火柴梗、火柴盒片;在甘泉寺元店附近建外厂,加工、运送山货原料[9];派人去重庆聘请技师、购买生产设备,研制出黄磷火柴。1919年3月召开第一次股东会议,决定设立董事会,选出张仲武为董事长,哈锐为经理,胡子瞻为副经理,王鼎山为监理,同时报请立案注册,成立“天水炳新火柴股份有限公司”,以“雄鸡”为注册商标,1920年正式投入生产[10],时哈锐已57岁。

哈锐、胡子瞻等为火柴生产朝夕谋划奔走,锐意经营,生产扩展迅速。“雄鸡”牌火柴投入市场后,先以质量优于陕西宁羌“松鹤”牌火柴而占领陇南市场,渐次扩及陇东、河西一带。半年后,又开发出发火迅速而相对安全的“山羊”赤磷火柴,更受消费者好评。炳新声誉日增,产品销路日旺,行销陕西、青海,在西北市场占有很大份额。1921年到1930年10年间,由日产7箱到20箱上下(每箱100包,每包6小封,每封72盒,每盒100枝火柴),年总产值达15万元以上[11]。

(二)拓展工业门类,开展多种经营,建立城市地域企业体系

随着业务扩展,炳新公司在天水城市周边新办了多处相互关联的工厂、企业,尝试建构合理的城市地域产业布局体系。例如,在外厂附近红崖创办铁厂,生产铁锅、铁铧;在三岔(今吴訾镇)设立炼磺厂、煤矿;在高桥办有造纸厂;在甘泉寺设立有杂货店;利用本公司骡马、胶轮车等组成运输车队,发展运输和商贸。另外,还购置水磨、田地多处。通过建立企业体系和发展多种经营,积极巩固公司经济地位[12]。

(三)办学校,兴教育,弘扬地方文化

哈锐认识到要想办好厂,必须提高职工业务水平;要想使地方经济发达,必须提高民众文化素质。1926年前后,他在公司内开办职工文化培训班、业务培训班、职工子弟讲习所,以夜校形式使职工及其子弟学技术、学文化,并在公司附近创办“炳新小学”,免费招收街道居民儿童入学[13]。“翰林办学”至今在天水传为佳话。

他还被推举为社长主持“从古学社”。该学社是由当地一些文人自筹资金举办的群众性业余文化教育团体,位于市区伏羲庙内,由学员唱诗写文,优者授奖,并予刊印。一时间文化活动搞得轰轰烈烈[14]。哈锐还主持编写志书,延续天水历史文化[15]。

(四)受任官府顾问,推动地方建设

哈锐离川归里后,时任陇南镇守使的孔繁锦“惜名誉礼士绅”,多次“情意恳到”地聘请哈担任镇守使署顾问,对哈“七八年如一日”的尊重[16]。哈受任顾问一职,“遇事尽言,多见采纳”[17],积极支持孔繁锦从事地方建设。孔“好兴土木”[18],他在任期间天水城市建设面貌发生了显著改观[19],这与哈锐的作用不无关系。当时完成的城市建设工程主要有:开通天水通往周边12县的大车道,道路总长2800多里,打通了天水城的四面出入口,对外交通有所改善[20];对大城通西关的南向迂绕街道裁弯、直达西关后街,俗称新街,整修大城路段,用石子砌成街道,使大城路面宽达6米,可通私人轿车;1919年,在东校场(现岷山机械厂附近)第一次引进发电设备,后迁至秦州东大街,修厂房、装设备,定名为天水开明电灯公司(亦称电灯电话局),发电容量30千瓦,向城内主要公馆、商户及衙门等168户包灯593盏供电照明,并第一次在大城一带街道架设了路灯137盏[21],使天水成为甘肃省第一个出现路灯的城市[22]。

(五)维护民族团结,保城市安全

作为回族,哈锐对回汉团结有诸多贡献。当时西北地区灾荒严重,战乱迭兴,民族矛盾激化,而哈锐则从大局出发,倾力保全天水地方安全和回汉民族团结。1928年,河州回族马仲英率众攻天水,吉鸿昌将军以奇兵挫其锐,使此陇上名城得保无恙,地方父老,感戴颂扬。哈锐亦衷心感动,断然捐弃民族偏见,为吉将军写下了发自肺腑的赞颂之辞[23]。当吉将军将俘虏数人交于哈锐处置时,哈锐又能宽厚为怀,对俘虏教育开导,待事平后发放盘缠予以放归[24]。充分体现了他开明大义、维护民族关系的高远眼光。十数年中,每遇回族军队攻打天水城,为不致城市遭毁、民众遭难,他总能在关键时刻奋身前往,以其学识和威望劝说围攻者,晓以利害,努力化解干戈。

三、对哈锐之天水城市实践的认识与评价

(一)总体评价

处在清末民初时代的旧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和城市发展十分滞后。此时的甘肃,除早在洋务运动时左宗棠于1872至1880年曾在兰州先后办过官营兰州制造局和甘肃织呢总局外(这两个洋务企业由于管理和技术等问题均于1883年停产停办)[25],几乎没有民营机器工业。而创建民营工业企业、兴办教育文化、发展城市,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和开拓精神。哈锐恰恰在这样的时代和地域背景中,于晚年开始立志创业,呕心沥血,在灾乱缝隙中致力于天水开发,聚集民营资本创办天水炳新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甘肃股份制民营企业先河[26],企业发展规模位居当时西北少数民族工业之首[27],并以此为依托全面振兴城市经济和文化,促进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