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回族经济研究
19030200000045

第45章 跨世纪的中国清真食品(2)

方便食品:随着中国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方便食品需要量越来越大。方便食品有方便、卫生、安全、便宜、艺术、可口和保鲜期长等特点,清真方便食品主要包括:第一,方便面、方便米粉、麦片、粥、玉米片等主食,各种肉禽蛋蔬等熟食制品以及调味品;第二,速冻食品,如饺子、包子、面条、春卷、烧卖、馒头、花卷以及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吃等;第三,方便半成品,如加工成不同风味的肉、禽、蛋、米、面等供烹饪用的半成品。据有关材料来看,目前,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方便面已成为第二大面食品,年销量达300多亿包。1995年人均消费量,亚洲的韩国为80包,日本42包,印度尼西亚和泰国30包以上,马来西亚17包,新加坡23包,越南12包,中国10包……在中国现有的3000条方便面生产线中清真方便面生产线只有10多条,有“乡佬”“华丰”“华祥”“伊兰”“天坛”“鹿兰特”“傻大哈”“天方”“张傻子”“新月”“河湟”“万寿山”“尼阿迈”等十多个品牌。从质量而言,以北京长劳食品集团的清真方便面处于领先地位,专门生产中低档华丰牌清真方便面的宝鸡清真食品厂从生产量、管理、把关、营销等方面占优势。风味以牛肉味为主,鸡汁、三鲜味次之。值得庆幸的是,宝鸡市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现有31条生产线(含清真生产线),具有年产3000万箱的生产能力。据专家分析,21世纪国内外方便面品牌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方便面调料的竞争,方便面需“加强营养”。随着速冻干燥、微波干燥和真空干燥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肉块、蔬菜等配料有飞跃性提高,清真面食中的一些传统食品竞相开发成方便食品。最近伊兰鲜牌清真方便牛羊肉泡馍试制成功、批量上市,不久,人们还可吃到方便拉条子、方便面片、方便秃秃麻食,……

中国的清真食品市场是不可忽视的天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时,穆斯林人口仅800万多人,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时,1759万多人,而今天已近2000万人,据人口学专家分析,到2040年,仅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口将达到3000万左右[5],不能低估这个市场。

肉食制品:肉食业是中国穆斯林的传统行业之一,它包括生、熟两大部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至今各地相继建起清真牛羊肉专用的大小冷库约几百个,储藏量约10多万吨,其中北京市清真食品公司的冷库储量为1500吨,有一条日加工活牛500头、活羊2000只的现代化生产流水线。1994年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仅新疆、宁夏、青海、甘肃的牛肉产量19.19万吨,羊肉29.957万吨。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清真肉食企业的品种结构有重大变化,从传统粗放性向工业化、规模化发展,出现一批集屠宰、预冷、分割、速冻、冷藏为一体的现代牛羊肉、禽肉加工企业。清真熟肉食制品分酱卤制、腌腊制、熏烤制、油炸、干制、罐头、灌装制等多类风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食品位的要求更高。营养、卫生、低脂、多样、味美、方便是今后发展清真熟肉食制品的主旋律,春都清真食品公司、北京清真食品公司月盛斋熟肉制品厂,在这方面一马当先,为广大穆斯林吃上现代工业肉食品,作出了贡献。专门生产熟肉食制品的北京长营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紧随其后,以最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将陆续生产酱煮、灌装、烤制、干制、油炸等类现代包装食品系列,品种将达到40多种。现有的“正阳门”“春都”“康圣”“双汇”“王光”“乐星”“迪可”“贾永信”“中航”“星辰”“哈吉”“万事吉”“雪山”“柴达木”“月华”“京华”“保宁”等清真熟肉制品品牌竞相争辉,时代的潮流促使它们更上一层楼,推向规模化、集团化,以高质量营造出中国更多的清真熟肉食的品牌和名牌。清真熟肉食制品市场打破酱牛肉、牛肉干和散装品百年一贯制的局面,出现一个多风味、小包装、新兴菜肴、牛羊肉、禽、水产、野味综合开发、药膳食品等丰富多彩的局面。据说中国牛肉年产量近500万吨,出口居世界第三位。随着中国民族地区牧业、育肥基地的发展,发展清真肉食业大有可为。尤其是近期内,作为中国三大肉牛基地之一的“冀鲁豫皖”四省是全国养牛最多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200多万回族群众,经营肉食是其传统行业之一,又具资金、技术优势,清真肉食制品将有大发展。“清真”和“质量”将成为和平地占领国内国际食品市场最为有力的武器。

面食和肉食是清真食品企业永远做不完的两篇文章,在国家的指导和扶持下,随着这两篇文章的越做越好,工业食品越来越丰富,千百年来,穆斯林出门旅行路窄、吃饭难的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营养保健食品:也叫功能食品,是泛指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和纤维含量较高的食品。中国卫生部发布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解机体功能,不以治病为目的的食品。”是用来防病、抗病和强身的食品。保健食品和绿色食品被誉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专家认为“21世纪是营养保健食品的世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饮食观念发生了变化,保健意识增强,吃饭不只为了填饱肚子,更为健康、去病延年、更富青春活力,对保健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内外保健食品市场前景广阔。中国穆斯林具有注重保健又善于经营保健食品的传统,早在1000多年前,“用香药配制的药茶甚至一度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时尚,皇权贵族之间也视药茶为馈赠佳品”[6]。如今的盖碗茶是其传承和发展,西北有“金茶银茶甘露茶,不如回回盖碗茶”之美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近年加工八宝盖碗茶之点林立,有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忽视质量,缺乏严格而科学的工艺,造成了有损“盖碗茶”声誉的后果。按穆斯林祖传秘方特制的西安“咏真”牌健身密及“绿潮”牌枸杞鲜汁类的营养保健食品将逐步增多。

清真保健食品也有可能在药膳食品、野生植物食品、牛羊提取物食品方面辟出新路。开发营养保健食品要考虑到不同的人群,如婴幼儿、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人等。有关资料表明,中国每年新生婴儿2300~2500万,三周岁以下儿童9500万,14岁以下儿童3.1亿,高血压、高血脂患者9500万,糖尿病患者近1500万~2000万人[7]。据有关资料,1985年人口普查时,新疆的百岁以上老人占全国百岁以上老人总数的22.5%,而新疆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3%。百岁老人中穆斯林所占比例达99.08%,尤以维吾尔族最多[8]。清真食品企业家们也将从中国穆斯林延年长寿的事实中得到开发营养保健食品的灵感。

我们又有开发营养保健食品的动、植物丰富资源优势。仅以牦牛为例,中国有牦牛1700多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5%,有“牦牛王国”之称,牦牛肉以含低脂肪、高蛋白而著称,浑身是宝,有待开发。

在关专家提出,大力开发第三代保健食品是中国保健食品发展的方向。国际上的保健食品主要是用生物高新技术开发的,中国也开始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出SOD(歧化酶),MT(金属硫蛋白)、人造冬虫夏草粉等保健食品,国家卫生部两次审批公布的164种保健食品中不少是生物技术的产物,日本学者将生物技术列为世纪“五大技术革命之一”。生物技术将对食品工业的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

清真糕点业正在酝酿一场技术革命,它将再创辉煌。

总之,继承、发展传统食品和开发现代食品已成为时代的声音,这也是各族穆斯林群众的呼声,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必然,关键的问题是抓住问题的实质,严格按清真食品的要求,做到清真,不能含糊。一要坚持“清真”原则;二要坚持清真食品的内涵、本质;三要坚持严格的范围。人类在前进,穆斯林也应有权享受大自然、时代赐予人类的现代食品。

五、发展出口清真食品

食品作为人类第一需要的东西而成为经济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地区、国家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尽管民族食品比物质文化的其他方面,如居住、服饰等的民族特点有着无可比拟的稳定性,但在社会发展中,民族食品也跨越民族界限,不断交流。中国是茶的故乡,在唐代茶作为食品通过维吾尔族的先民(回鹘人)传到其他民族,出口到中亚、西亚、欧洲,成为当代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同样,西域的许多食物和食品经丝绸之路传到中国。2000多年来,今日中亚、西亚、非洲等地区食用清真食品的各民族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商贸历史传统,加之,中国穆斯林在信仰、食律、生活习俗、消费方式等方面与这些地区的穆斯林有着共同的地方,在发展出口清真食品方面具有有利条件。多年来,各地出口的清真食品品种增加,除食物原料等之外,有肉制品、酱类食品(番茄酱、辣椒酱……)、罐头类、茶制品、奶粉、糖果、蔬菜类(脱水蔬菜)、方便食品、保健食品,等等,清真食品的出口创汇,刺激相关养殖、种植业的活跃,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因此,随着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解决,清真食品业也有一个大的发展。清真食品企业瞄准国内大市场,也盯着国际市场。据有关专家分析,到2000年,世界食品贸易额将达到3500亿美元,其中加工食品贸易可达1000亿美元。产品主要为:粮食、肉蛋类、水产、蔬菜、水果、饮料、加工食品。

国际清真食品市场广大。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地区的穆斯林人口达10亿多,据估计食用清真食品的人口覆盖率在20亿上下,联合国的一份最新报告预计,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94亿。据《1990年大不列颠统计年鉴》,全世界穆斯林人数在1900年为2亿,占同期世界人口之12.4%;1970年为5.5亿,占同期世界人口之15.3%;1980年为7.23亿,占同期世界人口之16.5%;1990年已达9.348亿,占世界人口之17.8%,目前,约占世界人口之五分之一[9]。又据有关材料:穆斯林人口增长幅度相当于非穆斯林人口的4倍[10]。人口的如此增长,无疑将给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但市场在扩大,目前,清真食品的最大进口国为沙特拉阿伯,其次是埃及、马来西亚、伊朗和阿尔及利亚……东南亚清真食品市场价值100亿美元,占世界清真食品市场的12%强。当然,仅此也不足以说明,只要是清真食品就可畅通无阻地打入国际市场。出口除具备一定的条件外,产品必须是有竞争力的工业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产品。许多出口食品,首先是在国内市场上有声誉的产品,而且从生产工艺、产品内在质量到包装等方面做到“清真”,达到出口条件的食品;对路的食品,“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了解世界食品发展的趋势、世界清真食品市场的不同需要,是生产对路产品的条件。在国家经济建设规划和投资政策的倾斜下,21世纪民族地区作为市场经济前提的交通和通信将大大改善,信息业发展,清真食品信息企业将竞相出现,为清真食品企业生产对路产品提供最好的服务。

“全球食品市场上每年出现约2.5万种新开发生产品,其中大部分维持不到一年就在市场上消失,而存活率较高的产品则多为方便(速食)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口味变化多的食品。”“安全”“营养”“卫生”“保健”“方便”将是21世纪世界食品发展的总趋势。认识这一点,对我们远谋今后的出口清真食品事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