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常见病自测自疗
19033800000007

第7章 内科(6)

甲状腺功能减退

【病症特征】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合成或分泌甲状腺素不足所造成的疾病。早在胎儿期或新生儿期就有人产生功能减退,称呆小症;而始于发育期或儿童期,称为幼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始于成年期,才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幼年型、成年型病情严重时可引发身体水肿,故又称黏液性水肿。成年型女性多于男性。

【自测要点】

1.一般表现有甲状腺手术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怕冷,四肢乏力,头昏嗜睡,食欲不振,便秘,月经紊乱,少汗,关节疼痛,甚至关节腔内积水。

2.全身症状说话无力,行动迟缓,皮肤干燥、增厚、粗糙并有脱屑,面色蜡黄,没有光泽,眼睑和面颊部浮肿,眼神呆滞,表情淡漠,呆板,体重增加,血压偏低,心动过慢,不思饮食,腹胀,肌肉酸痛,性欲减退等。

【自疗要点】

1.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保暖,不要着凉,预防感冒。

2.避免创伤被感染,以免引起黏液水肿等其他症状。

3.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精神放松,尽量控制急躁易怒的情绪。

4.宜食清淡的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5.戒掉烟酒,忌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肥肉等。

6.饮食疗法

猪腰陈皮汤:猪腰1只,陈皮20克。将猪腰洗净切成片,和陈皮一起煮熟,加佐料一起食用。

丹参瘦肉羹:瘦猪肉150克,丹参25克,煮熟佐餐。

【理化检查】

1.基础代谢率检查低于正常

2.血清检查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抗体阳性,为原发性甲减。

3.X线检查可见心脏扩大,并有心包积液。

4.生化检查血脂增高,血糖下降。

【临床治疗】

西医一般采取代替疗法;激素疗法;对症治疗,吸氧、利尿等治疗。

中医临床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属于脾肾阳虚和心肾阳虚等病症的范畴。

缺铁性贫血

【病症特征】

缺铁性贫血是因体内铁元素缺乏,影响到血液中血红蛋白合成而引起的病症。本病发生的几率非常高,是贫血症中很常见的病症,各年龄段都有发病的可能,其中妇女(特别是孕妇)和婴幼儿中的发病率最高。

【自测要点】

1.一般表现病势较慢,脸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慌意乱,耳鸣,失眠,记忆力下降,气短乏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昏厥等。

2.全身症状皮肤黏膜发白,浮肿。严重时可出现口腔及舌部发炎,嘴角皲裂,皮肤干燥裂开,头发干枯,脱落,指甲扁平易断或上翻,皮肤泛黄等。

【自疗要点】

1.积极治疗慢性失血性疾病,如痔血、胃溃疡出血、钩虫病、月经过多等。

2.先调整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再进补。

3.加强营养,不仅仅指多食用补血食物,有色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也不可少,因为缺乏维生素C、叶绿素等营养素,也会影响铁质的吸收。有助于治疗贫血的食物有:橘子,广柑,油菜,酸枣,番茄,黑木耳等。

4.用铁锅炒菜、煮粥对缺铁性贫血有疗效。

5.并发胃病服用抗酸剂时不应与补铁补血药物同时服用。

6.补血药同四环素会相互影响吸收,因此不能一起服用。

7.一些药物有阻碍造血的作用,如西咪替丁、氯霉素、保泰松等。治疗贫血期间不要服用。

8.饮食疗法

黄芪黄鳝煲:黄鳝300克,黄芪50克,加调料后烧菜食用。

红枣木耳汤:黑木耳30克,大红枣20枚,红糖少许,煮熟后食。

【理化检查】

1.血象检查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血红蛋白减低。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下降。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均下降。

2.骨髓检查红细胞系增生活跃,幼红细胞体积小。

【临床治疗】

西医治疗多服用补铁剂,对于严重的贫血或心功能不全者,应少量多次输血,并对造成贫血的病因对症治疗。

中医临床将缺铁性贫血分为心脾两虚、脾肾阳虚等型。

【建议】

此病较普遍,主要应在饮食方面多加注意,并应治疗非营养原因造成贫血的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症特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又称再障,可缩写为AA,是由众多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改变,造成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主要病理改变为骨髓中的脂肪化。主要临床表现是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各年龄段都有发病的可能,青壮年发病率较高,且男性多于女性。

【自测要点】

1.一般表现皮肤蔫黄,黏膜泛白,神疲乏力,头昏眼花,耳鸣,记忆力下降,食欲不佳,运动后心悸气短,鼻齿出血,月经过量,皮肤黏膜上有瘀斑,重者有呕血、吐血、咯血、大便色黑等表现。严重时,常觉头痛并伴有呕吐。口腔黏膜,牙龈,扁桃体,咽喉等处容易发生感染,引起炎症反应如发热等。

2.全身症状除了上述症状外,严重者心脏增大,可见心慌意乱,胸闷气短,呼吸短促。但肝、脾、淋巴结一般不会肿大。

【自疗要点】

1.要合理作息,注意防寒保暖,努力找出致病因素,积极地进行治疗。

2.保持口腔和皮肤的卫生,避免各种感染。

3.多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品,可适当食用鸡汤、排骨、水果和蔬菜。

4.忌食用辛辣、刺激、肥腻的食品及烟酒,如辣椒、肥肉等。

5.不要滥用对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6.克服精神障碍,保持心情愉快,积极配合治疗。

7.饮食疗法

羊肝粉:羊肝1副,蒸熟,切片,焙干,研粉;黑芝麻1100克,炒至微黄,研细粉,与羊肝粉搅拌均匀即可。每天早晚各服10克,25天为一个疗程。若见发热症状要暂停食用。

牛骨髓蜜膏:牛骨髓、生山药、蜂蜜各300克,冬虫夏草、紫河车各50克,一起捣碎放入罐中,放锅内蒸35分钟即得。每次服用10克,每天2次。

【理化检查】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均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血小板显著减少。全血细胞减少。

2.骨髓象急性者,骨髓增生不良,红细胞系细胞减少。慢性者,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多,骨髓液中有较多油滴。

3.骨髓检查红骨髓减少,脂肪组织增加。

【临床治疗】

西医治疗:注射雄性激素,或者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对症治疗,如控制感染、出血。必要时进行输血。出血较重者可考虑脾切除手术。

中医临床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阴虚、阳虚两种类型。

脑血栓

【病症特征】

以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为基础,由于血流缓慢,血压偏低,血液中的有形成分附着在脑动脉的内膜上形成血栓称为脑血栓。

偏瘫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自测要点】

1.一般表现发病前可见肢体麻木,运动不便,口齿不清,头目眩晕,视物不清等症状。常在睡眠或早起发病,患肢无力或不能活动,失语,喝水会发呛。多数病人意识不清或有轻度障碍。

2.全身症状面神经或舌下神经麻痹不仁,肌张力和腱反射减弱或病理性增强,病理反射呈阳性,眼球震颤,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甚至消失等。

【自疗要点】

1.起居正常,保证充分的睡眠,注意防寒保暖。

2.保持皮肤清洁护理,避免产生褥疮。

3.饮食应富含营养,以利于消化;以低盐、低胆固醇、低脂肪为最佳,另外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4.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参加一些娱乐体育活动,但不要使自己感到疲劳。

5.为保证脑部供血充足,睡觉时最好平卧或头部略低。

6.忌抽烟饮酒。

7.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忧虑。

8.饮食疗法

桃仁粥:桃仁15克,生地15克,粳米50克,红糖75克,共熬粥。

冬青炖猪蹄:猪蹄2只,毛冬青50克,炖至熟时食用。

【理化检查】

1.脑电图检查两侧不对称,病灶侧呈慢波。

2.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狭窄、闭塞等。

3.脑超声波可见中线波移位。

【临床治疗】

西医给病人应用脑血管扩张剂,血栓溶解剂和抗凝剂治疗。

条件符合者可以做动脉吻合手术。

中医临床将脑血栓分为气虚血瘀、阴虚阳亢两种类型。

【建议】

这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平时要多注意饮食和起居及精神心理卫生,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要做好预防工作。

单纯性肥胖症

【病症特征】

人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引起的体重明显超过标准者为肥胖病。

标准体重用下列公式计算:男性的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女性的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2。除了肌肉特别发达和水肿等病症的情况,以超过标准体重的10%为过重,超过20%以上者为肥胖。40岁以上的中年男女易发此病,并与遗传、饮食等因素均有关。

【自测要点】

1.一般表现怕热,汗多,气短乏力,心悸,腹胀,头晕,头痛,下肢浮肿等。

2.全身症状免疫力降低,体质虚弱,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与学习。严重者活动受到限制。

【自疗要点】

1.养成合理的饮食作息习惯,早睡早起。

2.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3.尽量少吃或不吃脂肪类食物,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应严格控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也应尽量减少。

4.不能暴饮暴食,少吃甜食,晚餐应少吃。

5.不要饭后即躺倒,饭后应散步几十分钟以助消化。

6.尽量多吃富含纤维素食品和各种可减肥的食物,如卷心菜、芹菜、胡萝卜、香菇、番茄、柑橘、韭菜、大豆、冬瓜、大蒜、苹果等。

7.可以试试药浴疗法,日光浴疗法,茶疗等;避免禁食疗法或饥饿疗法。

8.饮食疗法

荷花粥:粳米50克,鲜荷叶2张,菊花10克,竹叶10克,共同煮粥吃。

薏苡仁莲子粥:粳米50克,薏苡仁40克,莲子25克,茯苓20克,共煮粥。

【理化检查】

无并发症者无阳性体征。

【临床治疗】

西医多采用药物治疗,但不能长期服用药物或单纯依赖药物。

中医临床认为肥胖属于痰浊、瘀血、虚损等范围。

【建议】

如果有什么最简单也是最好的减肥方法,那就是:少吃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