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泾源史话
19040500000010

第10章 汉代萧关瓦亭城(1)

铁骑突出刀枪鸣

瓦亭古城,历史悠久。

萧关是西汉雄关,东汉时萧关之名湮没,却出现了瓦亭,到唐代称陇山关。瓦亭城构筑在蜿蜒曲折的金佛峡三关口上口,依山环水,群峰环拱,深谷险阻。

萧关瓦亭,古城遗址尚存,保存比较完好,位于泾源县大湾乡瓦亭村。瓦亭城分内外城。外城,为秦城,建于秦汉时期,呈东西向不规则椭圆形,今依稀可见残存墙体;内城,为明清古城,位于外城南部,四周城墙保存较完整。

内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515米,南北宽130~330米,城墙残高5~10米,基宽9米,顶宽3米,墙体夯筑而成。东、南、西各有城门遗址。北城墙依山而建。东城墙位于山脊上,两城墙之间各筑一个突出的腰墩,城墙衔接处有角台。南墙有4个马面,南、东、西面辟门。城外有护城壕,水深1.5米,宽约12米,有吊桥方能入城。2004年,瓦亭古城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瓦亭古城现建置有瓦亭村,全村总面积30390亩,其中农耕地3188亩,总人口1200人,其中回族300余人。5个自然村其中3个位于古城内,为汉族村;东门外为回族村。回汉群众同城安居,丰富了瓦亭古城的宗教文化内涵。

萧关,是西汉时期著名关隘,是关内通向西域和塞北必经之路上的重要军事屏障。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大将军蒙恬收复河南地之后,在北地郡的乌氏县(今瓦亭城)设萧关。

秦汉时期的萧关就在瓦亭。史籍中最早记载萧关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大军14万入朝那萧关,《孝文帝本纪》记:“攻朝那塞,杀北地都尉卬。”“匈奴列传”记:“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卬。”

三国魏人如淳说:萧关在安定郡朝那县也。朝那,为西汉县名,初属北地郡,后隶安定郡。然而,古人之言并非完全准确。从记载可知,朝那、萧关应为两地。朝那,是“龙”的别读。“陇山”谐“龙山”之音,即六盘山。因此,朝那塞因山而名,并非一定属朝那境。

瓦亭地处泾水源头的颉河岸边,东、西、南三面环山,河水绕城流过,依山傍水,地势险要,符合设关条件。汉时,古原州雄镇西北,西吉至彭阳一线的长城防卫了北部边境。就固原地区来说,匈奴从茹水入长安,六盘山是第一道屏障,而瓦亭萧关是第二道屏障。

唐时,关有上、中、下之分,陇山关为上关。《大唐六典》卷六:“京城四面有驿道者为上关。上关六:京兆府兰田关,华州潼关……原州陇山关。”《括地志辑校》卷一:“原州……平高县,萧关,今陇山关,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入朝那县之地。”《史记·吴王濞传》卷一百六:“……燕王北定代、云中,搏胡众入萧关。”

唐《括地志》“原州条”中认为萧关在固原东南:“萧关今陇山关,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入朝那县之地也。”唐人张守节引《括地志》注释萧关:“萧关今名陇山关,在原州平凉县界。”中唐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原州条”中说:“萧关故城在县(平高县)东南三十里,《汉书》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萧关,杀北地都尉卬此地也,汉亦谓之彰关。”自《元和郡县志》后,史籍对萧关的记载,都比较具体,有三关口说、瓦亭说、牛营说、开城说、古城说以及甘肃庆阳说、镇远说等,统统认为萧关在固原东南。笼统认为在固原东南的著述还有《大清一统志》《通鉴辑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辞海》等。

宋曾公亮《武经总要》载,“瓦亭砦,控陇山一带,即汉唐朝那地,古萧关也”。明《嘉靖固原州志》:“瓦亭关,在州(固原)南九十里”,“汉文帝时,匈奴入寇至朝那萧关,疑即今瓦亭关也”。《万历固原州志》《万历平凉府志》《新修固原直隶州志》《清平凉府志》都这样记载。

清代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认为,“萧关在平凉镇远县西北四十里,关中四关之一”(卷五十二)。慕寿祺在《甘宁青史略》正编说:“萧关在(镇远)县西一百四十五里”,“今割入固原,称萧关”。依照这些里程推算,萧关应在今瓦亭古城。清代驻固原的陕甘总督魏光焘《重修瓦亭碑记》载:“瓦亭者,据陇东陲,为九寨咽喉,七关襟带。北控银夏,西趋兰会,东接泾原,南连巩秦,诚冲衢也。”

《甘肃通志》记载:“萧关在州(固原)东南,镇远西,华亭西北……”并引申说:“今俗名三关口,其峡曰金佛峡。”(《甘肃通志·舆地志》卷九关梁)我们可以理解为:三关口在固原、平凉交界处,即金佛峡,就是《水经注》所言的弹筝峡。“都庐峡之内尝有弹筝声,故名弹筝峡。”(《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九引《水经注》)

萧关在以后的岁月里被逐渐遗忘,正是匈奴被远逐的说明。萧关在史书中的最后出现是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武帝后至整个东汉时期,固原一带发生过许多战乱,始终没有再出现过这一著名关隘。

大量历史资料可以证明:今天的瓦亭城,就是秦汉时期的萧关城。今泾源县瓦亭即汉萧关所在,这也被大多数史志专家所肯定。

2005年9月16日,在地方志专家学术成果基础上,固原市人民政府在瓦亭城南,树立了一块令人追古思幽、肃然起敬的“萧关碑”。碑正面刻“萧关”二字,左下角篆刻图章“古道”。碑石背面有碑文:

萧关,地处固原东南,古代著名雄关。北靠瓦亭长峡,南衔三关要塞,六盘横亘西侧,泾水蜿蜒东去,翠峰环拱,深谷险阻,易守难攻,实乃关中通往塞外之军事屏障。

秦时明月汉时关。昔秦皇一统六国,取道陇西越六盘进萧关首巡天下;汉武六度北出,驻跸塞外巡边地察疆域祭山拜岳。马萧萧,东辚辚,苍茫萧关古道,尽染历史风云。汉武帝十四年,汉与匈奴酣战萧关,司马迁《史记》为证,金戈铁马,鼓角犹闻;班超凭吊古战场,传世佳作《北征赋》开东汉抒情小赋之先声;尽现萧关古道之苍凉雄浑。沧桑萧关,历代文人墨客诗文不绝于世,历史故事广为传颂。佳气在此,胜迹犹存。真可谓行天下而不朽,历岁月却常新。

山河依旧在,萧关可追溯,今喜逢盛世,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经济繁荣。感念历史伟人之功绩,追念历史文化之盛景,于依山傍水瓦亭古城之侧立碑勒石,前思古人,后启来者,以重播萧关之威名,再振六盘之雄风。是为记。

历史上的瓦亭,以及所处的萧关道,都曾经是“铁骑突出刀枪鸣”的古战场。这里,金戈铁马旌旗裂,战鼓隆隆杀声急。

萧关道因秦汉萧关而得名,指瓦亭峡这一险要地段。处在这一防御地段上的瓦亭,就是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关口。

萧关道由平凉安国镇入泾源县境内蒿店村,西北行至瓦亭,可到达原州(今固原)。县境内路段长约30公里,道路虽平坦易行,可通车马,但始终处在高山峡谷夹峙之中,周围环境险恶,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道是秦汉时期关中通向高平(今固原),越六盘山西去或北上通道中最为险要的一段,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东汉隗嚣长期割据西北地区,反叛汉廷。建武八年(32年)春,汉光武帝刘秀亲率大军前往征讨,隗嚣遣大将牛邯万余人驻守牛营、瓦亭。东汉羌族起义声势十分浩大,汉王朝派兵镇压,双方交战于瓦亭城下,颉河两岸。晋太元十二年(387年),前秦主苻登与后秦主姚苌两军对垒于瓦亭。

唐至德元年(756年),唐肃宗李亨逃奔灵武,曾途经瓦亭。唐大历九年(774年),唐与吐蕃争夺原州地,郭子仪率唐兵11万,其中3万军队驻扎朝那(今彭阳县)和瓦亭。

唐代“丝绸之路”分南、北两线:北线由长安出发,沿泾水至泾州,循泾水支流颉河至瓦亭,过原州,出石门关(今寺口子),在会宁津(今甘肃靖远县西北)渡过黄河,经乌兰县(今甘肃景泰县)到达凉州(今甘肃武威市),当时里程1600里。此线比渭水流域的长安至天水,至兰州再至凉州的南线(秦州道)近400里。在元代开通六盘山道之前,萧关道一直是关中通往陇西地区最繁忙、最重要的驿道。历代文人墨客对“萧关道”多有描述。唐边塞诗人王昌龄《塞下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明代赵时春《弹筝峡》诗曰:“筝峡唐时道,萧关汉代名。”

宋代,瓦亭为宋、金两军反复争夺之地。宋初置瓦亭寨,属渭州平凉县。宋建炎四年金兵攻陷原州,宋军大将刘锜退守瓦亭,凭据有利地形整顿军务,以图再战。宋军名将吴玠与金人会战于瓦亭。

明置瓦亭驿,筑内城。

清代,瓦亭也是屯兵守卫的要地。清乾隆四年(1739年),瓦亭驿划属原州。陕甘总督左宗棠为了镇压金积堡的回民起义,确保军队粮道安全,从平凉经瓦亭、固原至灵武900余里间,接连屯兵30多个营,曾在瓦亭“设重防,通馈运”。

瓦亭城外瓦亭河,属颉河之上游,古代被称为“陇头水”。瓦亭河水映照着金戈铁马,咏唱着征夫血泪。

汉安帝永初五年(111年),羌人南下,东汉王朝自秦川发兵,交战于颉河两岸,刀飞戈舞,鼓声低沉,战马哀鸣,横尸河旁。汉乐府哀声叹道:“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

唐朝官兵与吐蕃亦交战于此,狼烟烽起,战马嘶鸣,刀光剑影,血染铁衣。正如诗人李白所写:“陇水何年有,潺潺道路旁。东西流不歇,曾断几人肠。”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将士疲惫,战马锐减,而朝廷还不断增兵于陇头颉河之岸。车辚辚,马啸啸,行人弓箭各在腰。

“借间陇头水,年年恨何事。金凝呜咽声,中有征人泪。”诗人罗隐的这首诗,具体地写明了颉河两岸远征之人的哀叹之状。为戍卫边塞,无论炎热酷暑,或天寒地冻,或大雨瓢泼,或风沙弥漫,远征之人沿河北上,河里水声潺潺,岸上人声哀泣。

诗人王建叹道:“陇水何年陇头别,不在山中也呜咽。征人塞耳马不行,未到陇底闻人声。”

宋时,颉河上游的支流瓦亭河畔战事吃紧,宋与西夏交战不息,瓦亭成了重要防御关口,城墙加固,兵员增加,昼防夜守。众将士望着东去的河水,无不思念远方亲人,对此诗人陆游曾写诗:“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晚缘枕枪。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坐起泪数行。”明时,朝廷屡屡出兵与瓦剌、鞑靼交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