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泾源史话
19040500000018

第18章 丝绸之路经瓦亭

商队繁忙驼铃声

唐代丝绸之路,长安至凉州(今甘肃武威市)的北道,其大致走向是:东起唐代长安(今西安),沿泾河西北行,经陕西的咸阳、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及甘肃的泾川、平凉进入宁夏的泾源县境;过三关口(古弹筝峡),由瓦亭折向北,经青石嘴至开城抵达固原城,沿苋麻河至海原县西安州、干盐池,复入甘肃境,由靖远县东北的石门附近渡黄河(唐代在此设会宁津,有渡船50只),经景泰县抵凉州,全程约425公里。这段道路沿途平坦,多数地段沿泾水、蔚茹水而行,山不险峻路不陡,可通行大车。这是丝绸之路东段南、中、北三道中,由长安抵河西凉州最近的一条,较南道近100公里。这条通道开辟的时间比南路、中路要早,从北朝开始即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域各国使节、商队、僧侣通过这条道路进入京城。隋唐以来,伴随着唐与外界交往的不断加强,丝绸古道愈显重要。

唐代,长安城中的外国人中以波斯人为多,波斯富商遍布各地,有的长期居留中国,波斯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转运站,唐朝的丝绸、瓷器、纸张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波斯,再由波斯向西转运到其他国家。后来的大食国(唐人称阿拉伯人为大食)在唐高宗时就遣使来长安通好,此后的100多年里,入唐使节近40次之多。大食商人由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也很多,不少人定居长安,有的还中了唐朝的进士。这些到长安的西域和中亚人,有不少是经过瓦亭这条丝绸古道到内地的。今固原地区发现了许多文物,如南北朝古墓中出土的萨珊银币、萨珊金币仿制品、东罗马金币仿制品和北魏墓葬中出土的异域风格的金花饰、黄金覆面、器物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唐代宁夏境内的驿道规模最大、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长安至凉州经过原州的北路,它在今宁夏境内经固原、海原两县约140公里。这条驿道因经萧关,所以又称“萧关道”。它既是驿道也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

安史之乱后,吐蕃占领河西、陇右地区,丝绸之路凉州以东的传统道路被迫中断。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年),张义潮率沙州民众驱逐吐蕃势力,收复河西走廊,由长安至河西的传统道路复通。不过宁夏境内不再走萧关道,而是走灵州道了。其具体走向是:由长安经今陕西咸阳、彬县和甘肃宁县、庆阳、环县北至灵州,再由今青铜峡等地过黄河,经中卫到甘肃武威,或经今银川,西越贺兰山,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至凉州或肃州(今甘肃酒泉市);再西,即接传统丝绸之路。

宋夏瓦亭多战事

北宋设置安化县

宋代,尤其南宋时,辽、金、夏、蒙古政权与宋朝鼎立相持,政治危机四伏。西夏占领了六盘山大部分地区以后,宋夏之间也发生了许多战事。

宋泾原路体量安抚使王尧臣的《言五事疏》,分析仪州(华亭)山川形势,多涉及泾源县:“仪州地控山险,制胜关西五里有流江口,东二十里至白岩河,南有细巷口,又有安化峡一带止隔陇山,并通水洛城生户八王等族,即唐吐蕃出入之路。”

这一时期,宋在县境北部地区瓦亭寨、六盘关寨(泾源县六盘山镇西部六盘山峰顶)、木波寨(泾源县六盘山镇)、山河寨(泾源县六盘山镇蒿店村)等,与相邻地区几十个堡寨共同构成了抵御西夏军队的防线。

据《宋史》记载,当时安化县仅瓦亭寨就驻守番兵共4族,兵马591人,分为4甲,编为19队。宋、金、西夏时期,萧关古道成为宋夏两国运送兵马粮秣及征战行军的重要通道。

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金国右副元帅完颜宗辅率军攻下渭州,继而进军瓦亭,驻守瓦亭的宋经略使刘败走,泾源所在地区随后陷入金统治区。在此前后,南宋的一批爱国将领刘、吴璘、吴玠、吴挺等人,都曾率军驻守过瓦亭等地,与金兵交战。宋朝为加强防守,又为减少军备开支,在当地招募弓箭手组成乡兵。那时,县境内久遭战乱,民不聊生,大量的土著居民都当了“弓箭手”。

宋沿袭上朝军事策略,继续加强六盘山地区的防御。行政建置为路、州、(府、军、监)、县。县下设城、寨、堡。

泾源县当时处于宋、夏争夺冲突的前沿地带,军事地位更加重要,因此,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在泾源境内设置了安化县。安者,取平安之意,化者,化险为夷,借以表达当时地处两军冲突前线的官府民众渴求和平环境的心情。

北宋分割华亭县西北辖地,设置安化县,管辖白岩河镇及3乡(乡名无考),县治初设在安化峡(今泾源县新民乡杨堡村),属秦凤路仪州。熙宁五年(1072年)废仪州,改属渭州平凉府。安化峡是泾水最远的源头,是关山与六盘山(狭义六盘山)分界地。安化峡有古道,古称安化道,是一条贯通六盘山南北的险道、捷道。鸡头道自崆峒山进入泾河河谷后,再沿泾水上源穿安化峡,可以到达甘肃庄浪县通边寨。早在唐贞元三年初,为防御吐蕃取捷道突袭陕地,唐朝将领伐木堵塞安化峡,后被吐蕃烧毁。

两年后的熙宁七年(1074年),县境内唐代开始设置的制胜关被废弃,安化县治所迁移到了关地旧址(今泾源县城西2公里、永丰村南)。安化县旧地改设安化镇。安化县城址呈方形,边长500米,开东、西二门。东门有瓮城,长49米、宽38米。20世纪70年代,地表残墙尚存,地面散布唐宋砖瓦陶片,今已夷为平地。

南宋时归入金辖地,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称化平县。

金国主大兴土木

张中彦巧运林材

在这茂密的森林里,有许多浅浅的沟道,这就是“古溜套”。“古溜套”是古人用来运输木头、烧柴的溜套,从山顶一直通到河岸。据有关史料记载,六盘山林区从春秋战国到明清,至民国时期,采伐的林木都从溜套溜到泾水或泾水支流的河岸,然后扎成木排从泾河水道运出去。汉武帝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的木料大都是采伐六盘山区的林木,从泾水运到长安去的。宋张中彦是固原张易堡人,初仕宋为泾原路副将,知德顺军。《金史·张中彦传》里就有记载:“正隆时,金于汴京营造新宫,中彦采运关中材木……开六盘山水洛之路,遂通汴梁。”到了元代,蒙古人在六盘山建造避暑宫,大量的木料也都采伐于六盘山林区之中。

到了清末民初,山林里大树基本上采伐光了,林区周边居住的山民上山将山林里的树枝、灌木砍回家当柴火烧。他们把砍好的树枝、灌木扎成捆,也从古溜套溜下去背回家。

古溜套是六盘山区山民运输砍伐树木、柴火的古老生产方式,一直保留了几千年,是古代山民劳动的智慧,是他们用一滴一滴汗水冲刷出来的。从保存完整的古溜套中我们看到了几千年来山民们劳动的艰辛与智慧。

张中彦(生卒年月不详),字才甫,南宋、金国将领。原州(固原)张义堡人,张中孚胞弟。文武兼备,多才多艺。其父张达在宋朝做官,封庆国公,在宋金战争中以身殉职。张中彦依靠“父荫”做了宋将,可谓少年得志。初为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今隆德县),后出任知镇戎军兼安抚使,秦凤经略使。

宋建炎四年(1130年),与其兄泾原路统制张中孚、镇戎军知事李彦琦一同降金。在参加金军征伐熙(今临洮县)、河(今临夏市)、阶(今武都县)、成(今成县)等州的一系列战斗中有功,授彰武军承宣使,由本路兵马钤辖升为都总管。以后又代替李彦琦为秦凤经略使。金天会末年(1137年),任凤翔经略使。天眷元年(1138年),金以河南、陕西地归还南宋,张中彦与兄张中孚一起回归宋廷,被留在宋京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历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靖海军节度使。金皇统初年,金兵再次占领河南等地区,兄弟二人又被金廷诏征索回,先后担任金国静难军节度使、彰化军节度使、凤翔尹、庆阳尹兼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和宁州刺史。

张中彦精通土木工程技术,颇具智巧。金正隆年间(1156~1161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营建新宫殿,张中彦负责采运了大量关中木材。金正隆三年(1158年),金国海陵王决定大兴土木,营建汴京新宫殿,张中彦自告奋勇,在六盘山的原始森林中“构崖架壑,起长桥十数里,以车运木,若行平地,开六盘山、水洛之路,遂通汴梁”。当时六盘山的青峰山巨木最多,但山大沟深路险,唐宋以来均无法采伐运输。张中彦令人建栈道、跨桥数十里,以车运木,行若平地。又开通六盘、水洛之路,直通汴梁京城。次年二月,张中彦在黄河中架设浮桥,打造大船,为从黄河水路向汴京运送巨木进行准备工作。他亲自制作船模,“长仅数寸,不用胶漆而首尾以卯自相钩带,称为‘鼓子卯’,诸匠骇服,仿照制造”。造好的大船如何运送到水中一时难倒大家,他又想出一个巧妙的方法。即在船旁的河岸边,先铺土修筑斜坡,再覆盖上新收割的秫杆泼上水,用巨木固定两侧,乘早晨冰霜冻结之时,乘霜滑顺利地把船拖拽入水,省工省力,圆满完成了运送木材的任务。这也是船舶下水工艺的一大创造。

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张中彦病故于金朝廷熙秦路兵马都总管任上,享年75岁。史载张中彦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梁郁是远乡人,因家贫没有一个能上告官府的人,张中彦竭力为其伸张正义,依法处置了凶手,得到群众称赞。以后张中彦又改任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

史家对张中孚、张中彦兄弟有所评论,认为他兄弟二人身为“宋大臣之子,父战没于金”,却甘心事金称臣,又给金国儿皇帝的齐王刘豫称臣。南宋收回陕西地,又回南宋做官。后来金又夺回陕西,再把兄弟俩索要回金国,再“比肩臣金,若趋市然,唯利所在……岂复知所谓纲常也哉”。认为张中彦虽然智巧,但是唯利是图,反复异常,没有一点纲常义气,这真是做人的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