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泾源史话
19040500000002

第2章 地质时代滨湖相

六盘远古水茫茫

六盘山平均海拔2200余米,它的最高峰——泾源境内的米缸山高达2942米。但是,据地质和历史学家考证,现在看起来雄伟高耸的六盘山,在远古地质时代其实是一片汪洋大海。

有一则流传在六盘山地区的远古神话传说可以作为其历史的佐证。传说很久以前,六盘山地区是片汪洋大海,六盘山还没有形成。大风暴雨袭来时,海水上涨,海浪滔天,生活在海边的生灵就会遭受一次大灾难。犀牛、野马、大象等动物没地方躲藏,一个个被海水吞噬了生命。一天,玉皇大帝驾一朵祥云巡视天界,突然祥云翻抖起来,他定神向下一看,原来是狂风卷起巨大的海浪,冲打他的祥云翻抖个不停。玉皇大帝十分生气,他知道是北风作孽。他顺手一指南方,刹那间一座大山横亘海岸,山上白云缭绕,如白凤展翅,习习暖风拂面。恶浪平息了,六盘山地区从此又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地质年代,六盘山地区属于盆地,盆地范围包括大罗山—云雾山以西、香山—南华山以东及米缸山一带,呈南北向展布。白垩纪的末期,在燕山运动中形成六盘山主体,分布范围遍及同心、海原、固原、西吉、隆德、泾源等广大区域。1921年,地质学家谢家荣在甘肃东部做路线地质调查时,首先把六盘山区第三系之下这套红色地层命名为陇山系,时代确定为白垩纪。1925年,地质学家袁复礼将其改称六盘山系。

六盘山主脉即狭义的六盘山,又谓大关山,海拔一般在2500米以上。山地分水岭平坦,山坡陡峻,峡谷深潜。山地被多条南北走向和西北走向的断裂带分割,形成典型的阶梯状山地。

据地质考察研究证实,和尚铺期沉积物粒度很细,多为细砂岩、泥岩、页岩、薄层泥晶灰岩等。灰岩中有双壳类化石。它的沉降(沉积)中心在和尚铺、李洼峡一带,为水动力较弱的浅湖沉积,盆地边缘砂粒度变粗,局部粉砂岩中含钙质结核,有植物、鱼、昆虫类化石,为河流滨湖沉积区。李洼峡期沉积物粒度较细,岩石中有植物及昆虫化石,灰泥石灰岩中有浮游鱼类化石,为半干热、半温湿气候下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沉积环境。晚期出现鲕粒灰岩,为搅动的浅湖沉积。盆地东西边缘沉积物粒度变粗,砂岩增多,灰岩减少,为河流—滨湖相沉积。

马东山期岩性为蓝灰、灰绿、灰黄色泥岩、页岩,灰泥石灰岩互层夹鲕粒灰岩,透镜状砾屑灰岩、油页岩,上部夹少量薄层石膏。页岩具水平层理,有植物化石,为水动力作用弱的浅湖环境沉积。灰泥石灰岩产介形成虫鱼类化石,为深—半深湖沉积。油页岩代表闭塞的深湖环境,主要分布于湖心地带。鲕状灰岩,砾屑灰岩代表水动力作用较强的搅动环境,为温湿气候下的浅—深湖沉积,晚期曾一度咸化,沉积了薄层石膏。空间上,沉降中心大致在马东山一带,而沉积中心在泾源县沙南一带,沉积了厚21米的油页岩。故马东山—泾源沙南一带应为深湖相,向四周过渡为浅湖—滨湖相。

乃家河晚期地壳逐渐抬升,湖水变浅并过渡为咸化湖泊。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厚度变小,湖盆是东深西浅,南深北浅。气候逐渐转向以干旱、炎热为主。期末,燕山运动使地壳上升,从而结束了六盘山盆地的沉积。

六盘山盆地形成的初期(三桥期),盆地内地势差异较大,气候干旱炎热,以山麓相沉积为主。和尚铺期逐渐发展为河流—浅湖相沉积,沉积与沉降中心大致在和尚铺、李洼峡一带。气候由干热逐渐向温湿转变。李洼峡期则为湖相沉积。马东山早、中期以浅深湖沉积为主,沉降中心北移至马东山一带,而沉积中心南移至泾源县沙南一带,晚期变为以干热为主。从早白垩世早期到晚期,沉积物由粗到细,沉积物颜色由紫红—紫与蓝灰交替——以紫红为主,沉积环境由氧化—还原—氧化,气候由干旱炎热—干热与温暖交替——以干热为主,沉积相由山麓—河湖相—湖相。晚期曾一度为咸化湖泊,在有利部位沉积薄层灰质白云岩及石膏层。这反映了六盘山盆地的形成、发展到结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泾源县在地质时代处于深湖地带,和尚铺、李洼峡一带为河流—浅湖相沉积、沉积与沉降的中心。1998年6月,泾源县黄花乡沙塘村村民,从村庄东侧漫湾的沟谷当中,采挖出的大量古生物鱼类化石和沙塘河北岸漫湾发现的大量属中生代的鱼类古化石,都为六盘山地区古代的地质地貌、气候特征、生物分布和环境状况提供了珍贵的证据。六盘山地区曾发现三叶虫、贝壳等海洋生物化石,证明3亿年前中石炭纪时期,六盘山地区曾经就是海洋环境。

六盘山是我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海拔2000~2400米,南北逶迤200余公里,山体狭窄。它由东西平行的两列山脉组成:东列称小关山,西列称大关山。大、小关山之间,是一条堆积于早第三纪始新世、渐新世红层及第四纪黄土的新生代断陷谷地。米缸山是六盘山的最高峰,海拔2942米,位于泾源县香水镇米岗村。

六盘山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渭河、清水河、葫芦河、茹河均发源于此。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78万公顷,包括泾源、原州、隆德三县(区),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区内有高等植物123科382属788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资源植物150种;脊椎动物25目62科213种,其中有158种鸟类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等;昆虫资源17目123科905种,其中有珍贵稀有的金蝠蛾、丝粉蝶、黑凤蝶、波纹水蜡蛾等。六盘山同时又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基地、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

六盘山山地是宁夏降水最多的地区,年降水量达600~700毫升,气候湿润凉爽,历来有“春去秋来无盛夏”之说。满山松栎桦杨,遍野菌苗花草,蓝天白云,碧水淙淙,故有黄土高原上的“湿岛”“绿岛”之称。登上主峰远眺,朝雾迷漫,云海苍茫,日出云开,只见重峦叠嶂,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