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泾源史话
19040500000023

第23章 龙女忍辱泾河滩(1)

柳毅传书洞庭湖

柳毅与龙女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出自唐朝人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

故事讲的是唐朝仪凤年间,有个湘乡落第书生柳毅,从京城长安到泾阳探友,遇见龙女在荒野牧羊。龙女诉说了受泾川君次子——丈夫泾河小龙和公婆虐待的情形,托柳毅带信给她父亲洞庭君。柳毅出于同情和义愤,替她传书送信。洞庭君之弟钱塘君闻知此事,大怒,飞向泾阳,把侄婿杀掉,救回了龙女。钱塘君深感柳毅为人高义,要把龙女嫁给他,但因言语傲慢,遭到柳毅的严词拒绝。其后柳毅续娶范阳卢氏,实际是龙女化身,两人终于结成恩爱夫妻。

《柳毅传》出自唐人陈翰所编《异闻集》,由李朝威撰写。《柳毅传》故事的原型素材来自于民间文学,是陇山地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在唐代,关于龙女受难凡人相救的文本故事还有《广异记》中的《三卫》篇和《灵应传》。《灵应传》可称为《柳毅传》的姊妹篇,它把龙女遭弃、钱塘君吞泾河小龙一事当成史实来叙述,故事的发生实有其地,即文中的“朝那镇”“朝那湫”。

在《柳毅传》中,有多处“泾川”之语。“泾川”为水名,即“泾河”。“泾阳”为地名,即今甘肃平凉的安国镇。

《汉书·地理志》载,泾阳县秦始皇置,隶属北地郡。西汉元鼎三年改隶安定郡,辖今固原、泾源及甘肃平凉交界地区。东汉废,北魏复置,为陇东郡治所。

泾河源头出自六盘山泾源县境内老龙潭,上源为二龙河,经龙女峰(相传为龙女的身影),流入老龙潭。老龙潭是泾河老龙王的龙宫,因唐代“魏征梦斩泾河龙君”而名扬天下。

《柳毅传》作者李朝威熟悉陇山地域文化,所以在他创作的《柳毅传》中,曾出现泾水、泾阳、朝那湫等实有地名,说明《柳毅传》与泾水文化的渊源与联系。

《柳毅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唐代高宗皇帝李治仪凤年间(676~679年),有一位书生柳毅,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取,准备回湘水边的家乡。他想起有个同乡人客居在泾阳,就去辞行。走了六七里,马忽然受了鸟群的惊吓,向前飞奔,跑了好久才停下来,却见有个女子在路边放羊。他觉得奇怪,仔细打量,这位牧羊女非常美丽。可是她双眉紧锁,面带愁容,穿着破旧,像是等待着什么人。柳毅忍不住问她道:“你有什么痛苦,把自己委屈到这种地步?”女子沉默了一会儿,但最终哭着向他说:“我是个不幸而蒙羞的人,今天蒙您关怀下问,又怎能回避不说呢。”

“我原是洞庭龙王的小女儿,父母把我嫁给泾河龙王的二儿子,但丈夫喜欢放荡取乐,受到了奴仆们的迷惑,一天天厌弃、鄙薄我。后来我把这情况告诉了公婆,公婆溺爱自己的儿子,管束不住他。等到我恳切地诉说了几次,又得罪了公婆。公婆折磨我,赶我出来,弄到这个地步。”说完,抽泣流泪,非常悲伤。接着又说:“洞庭离这里,相距好远啊,无边无际的天空,无法传通音信,心用尽,眼望穿,也无法(使家里)知道我的悲苦。听说您要回到南方去,您的家乡紧邻洞庭湖,也许可以把信托您带去,不知道您能够答应吗?”

柳毅说:“我是个讲义气的人,听了你的话,心里非常激动,只恨我身上没有翅膀,不能奋飞到洞庭,还说什么答应不答应呢?可是洞庭水深啊,我只能在人世间来往,怎能到龙宫里去送信呢?只怕人世和仙境有明暗之分,道路不通,以致辜负了你热忱的嘱托,违背了你恳切的愿望。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给我引路吗?”女子一边悲伤地哭泣,一边道谢说:“希望你一路上好好保重,这些话不用再说了。要是有了回音,即使我死了,也一定感谢您。方才您不曾答应时,我哪敢多说?现在您既然答应了,问我如何去洞庭龙宫,洞庭龙宫跟人世的京城并没有不同啊。”柳毅请她说说。女子说:“洞庭的南岸有一棵大橘树,当地人称它社橘,您到了那里要解下腰带,束上别的东西,在树干上敲三下,就会有人出来招呼您。您就跟着他走,不会有什么阻碍。希望您除了报信之外,还要把我告诉您的心里话都说给我家里的人,千万不要改变!”柳毅说:“一定听你的话。”女子就从衣襟里拿出信来,向柳毅拜了拜,然后把信交给了他。这天傍晚,柳毅到泾阳告别了他的朋友。一个多月后,柳毅回到家乡,就去洞庭访问。洞庭湖的南岸,果然有一棵社橘。他就换下腰带,在树上敲了三下。一会儿有个武士出现在波浪中,向柳毅行了礼问道:“贵客刚从什么地方来的?”柳毅先不告诉他实情,说:“我特来拜见大王。”武士分开水,指出道路,带着柳毅前进。对柳毅说:“要闭上眼睛,很快就可以到了。”柳毅依照他的话,便到了龙宫。只见高楼大殿一座对着一座,一道道门户数也数不清,院子里栽着奇花异木,各式各样,无所不有。武士叫柳毅在殿角里停下来,说:“请贵客在这里等着吧。”柳毅问:“这里是什么地方?”武士说:“这里是灵虚殿。”才说完话,宫门大开。一群侍从像影子跟随形体,像云气聚拢似的簇拥着一位身穿紫袍、手执青玉的人出来了。武士跳起身来说:“这就是我们的大王!”立刻上前报告。洞庭君打量着柳毅说:“这不是人世间来的人吗?”柳毅回答说:“是。”便向洞庭君行礼,洞庭君也答了礼,请他坐在灵虚殿下,对柳毅说:“水底宫殿幽深,我又愚昧,先生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有何贵干呢?”柳毅说:“我是大王的同乡,生长在湘水边,到长安去求功名。前些日子没有考上,闲暇间驱马在泾水岸边,看见大王的爱女在野外牧羊,受着风霜雨露的吹打,容颜憔悴,叫人看了十分难受。我就问她,她告诉我说:‘被丈夫虐待,公婆又不体谅,因此弄到这个地步。’悲伤得泪流满面,实在使人同情。她托我捎封家信,我答应了,今天才到这里来的。”于是拿出信来,交给了洞庭君。洞庭君把信看完,用袖子遮住脸哭泣起来,说:“这是我做父亲的过错,我看不明,听不清,因而同聋子瞎子一样,使闺中弱女在远方受陷害也不知道。你是个不相关的路人,却能仗义救急,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说完,又哀叹了好久,连旁边的人也感动得流泪。这时有个在身边伺候的太监,洞庭君便把信交给他,让他送进宫去。过了一会儿,听到宫里发出一片哭声。洞庭君慌忙对待从的人说:“快去告诉宫里,不要哭出声来,恐怕让钱塘君知道了。”柳毅问:“钱塘君是谁啊?”洞庭君说:“是我的爱弟,以前做过钱塘长,如今已经罢官免职了。”柳毅又问:“为什么不让他知道?”洞庭君说:“因为他勇猛过人。早先唐尧时代闹过九年的洪水,就是他发怒的缘故。最近他跟天将不和睦,又发大水淹掉五座大山。上帝因为我历来有些功德,才宽恕了我弟弟的罪过,但还是把他拘禁在这里,所以钱塘的人每天都盼他回去。”话未说完,忽然发出一声巨响,天崩地裂,宫殿被震得摇摆簸动,阵阵云雾烟气往上翻涌。顷刻有一条巨龙身长千余尺,闪电似的目光,血红的舌头,鳞甲像朱砂,鬃毛像火焰,脖子上拴着金锁链,链子系在玉柱上,无数的霹雳和闪电直飞过去。柳毅吓得扑倒在地。洞庭君亲自把他扶起,说:“不用害怕,没危险的。”柳毅好一会儿才镇定下来,就告辞说:“我愿意活着回去,躲避它再来。”洞庭君说:“一定不会这样了,它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的时候就不这样了。希望让我稍尽点情意。”于是吩咐摆宴,互相举杯敬酒,以尽款待的礼节。不久忽然吹起了微微的暖风,现出了朵朵彩云,在一片和乐的气象里,出现了精巧的仪仗队,跟着是吹奏着动听歌曲的乐队。无数装扮起来的侍女,有说有笑。后面有一个人,天生的美貌,身上佩戴着华美的装饰品,丝绸衣裳长短相配。柳毅走近一看,原来就是以前托他捎信的那个女子。可是她又像喜欢又像悲伤,眼泪断断续续地掉下来。一会儿红烟遮在她的左边,紫云飘在她的右边,香风袅绕,已到宫中去了。洞庭君笑着对柳毅说:“在泾水受苦的人回来了。”说完,向柳毅辞别回到宫中去了。一会儿,又听到抱怨的诉苦的声音,久久没有停止。过了一会儿,洞庭君重新出来,和柳毅饮酒吃饭。又见有一人,披着紫袍,拿着青玉,容貌出众,精神饱满,站在洞庭君的左边。洞庭君向柳毅介绍说:“这个就是钱塘君。”柳毅起身上前,向钱塘君行礼。钱塘君也很有礼貌地回拜,对柳毅说:“侄女不幸,被那个坏小子虐待,靠您仗义守信,把她在远方受苦的消息带到这里,要不然的话,她就成为泾陵的尘土了。受您的德,感您的恩,难以用言词表达出来。”柳毅谦让地表示不敢当,只是连声答应。钱塘君又回头对他的哥哥说:“我方才辰刻从灵虚殿出发,巳刻到达泾阳,午刻在那边战斗,未刻回到这里。中间赶到九重天向天上的玉帝报告。玉帝知道侄女的冤屈便原谅了我的过错,连对我以前的责罚也因此赦免了。可是我性情刚烈,走的时候来不及向您告别问候,惊扰了宫里,又冒犯了宾客,心里惭愧惶恐,不知多大过失。”退后一步,再拜请罪。洞庭君问:“这次伤害了多少生灵?”回答说:“六十万。”“糟蹋庄稼了吗?”回答说:“方圆八百里。”又问:“那个无情义的小子在哪里?”回答说:“给我吃掉了。”洞庭君露出不快的神色说:“那小子存这样的心,确实难以容忍,可是你也太鲁莽。靠玉帝的英明,了解我女儿的奇冤,不然的话,我怎么能推卸责任呢?从今以后,你别再这样鲁莽了!”钱塘君拜了两次表示敬服。这天晚上,就请柳毅留宿在凝光殿。第二天,又在凝碧宫宴请柳毅,遍召亲友来会,堂前排列着盛大的乐队,席上安排着美酒,陈设着佳肴。

几天后,柳毅告辞回家,洞庭君夫人又特意设宴于潜景殿为柳毅饯行。男女仆妾都出席了宴会。夫人唏嘘着对柳毅说:“小女受到您的深恩,可惜还没有好好表白我们对您惭愧感激的心情,就这样离别了!”又让从泾阳归来的龙女当筵向柳毅再拜致谢。夫人又说:“这一分别,不知以后还有相见的日子吗?”宴会完毕,柳毅辞别,宫里所有的人无不难过。赠送给柳毅的奇珍异宝,千奇百怪,很少叫出名堂来。柳毅于是又循原来分开的水路出湖登岸,只见有十多个仆从,挑着满载珍宝的行囊跟随在他后面,一直陪送他到家才辞别回去。柳毅来到扬州珠宝店里,卖掉他在龙宫所得的宝物,还没有卖掉百分之一,已经得到超过百万的钱财。原来淮西的富家,都自以为比不上他。他娶了个姓张的妻室,不久,妻子就死了。又娶了个姓韩的姑娘,几个月后,又死了。他于是把家搬到金陵。鳏居单身的柳毅常常因为没有妻子而感到寂寞,想再找一个新的配偶。有个媒人告诉他说:“有一位姓卢的小姐,原籍范阳,父亲名叫卢浩,曾做过清流县县令,晚年喜欢学道,独自布袜芒鞋,遨游云水,现在不知到哪里去了。母亲郑氏前年把她嫁给清河张姓,不幸过门不久丈夫就死了。母亲可怜她年纪轻轻,又聪明美丽,不忍眼睁睁地看着她寡居,想选择一个有品德的人做她的配偶,不知道你可中意吗?”柳毅答应了这门婚事,择定吉日,举行婚礼。由于男女两家都是富贵之家,婚礼排场,极其盛大,金陵人士没有不羡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