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泾源史话
19040500000026

第26章 “归儒书院”读孔孟(1)

三关大道通文明

泾源县明清学校大多和孔庙建在一起,故称为儒学或庙学。学校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规定在校学生必须兼读《御制大诰》及本朝律令,以强化封建专制。

同治十三年(1874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命提督喻胜荣在化平川直隶厅创办了一座专为回族子弟读书学习的书院,左宗棠亲笔提名为“归儒书院”。“归儒”的意思,就是要用孔子的封建礼教、伦理纲常教育儿童。学校读的书也由左宗棠亲自审定,他自己编写了《学治要言》,作为学校课本之一。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下诏改书院为学堂,归儒书院改为化平县小学堂。

同治十年(1871年),清政府将起义失败的陕甘回民安插在化平川,由于贫穷及宗教习惯的原因,回族子弟多入寺念经,而读书者甚少。同治末年提督喻胜荣捐资在县城创建归儒书院,聘请有学识的生员担任教师,学习科目有四书五经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称两等小学堂。至宣统元年(1909年),全县有贡生7名(马秀儒、秦君现、马玉德、张元泰、王宾、秦境川、于建功),武举2人(刘殿喜、喜登举),副贡3名(杨作舟、李发秀、郭南浦),附生26名,增生2名,优生1名。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通判左寿昆创办义学12处,分设于香水、化临、圣谕、白面四里,聘请外地教师,积极动员回族子弟入学,并酌情发给笔墨伙食费。后因经费困难停办。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义学为小学堂,同时将县城东关清真寺改为初等小学堂,并建崇义、官庄、白面三所初等小学堂。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五言杂字》《孝经》《千字文》《名贤集》《弟子规》《幼学琼林》等。

民国5年(1916年),恩贡禹建功建安良镇(新民)初级小学,学生14人,校长禹建功。同年,大园子建初级小学,学生6人。民国7年(1918年),改县城两等小学堂为百泉小学校。民国11年(1922年),下胭脂川初级小学建立,学生17名。是年,全县在校学生282名,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2%。民国23年(1934年)后,实施新教育,办学兴起。当年增建女子学校4所(东关、百泉镇、城关保、崇义保),入学女生共17名。民国24年(1935年)全县有学校23所,设学区4个:第一学区有百泉小学校和清华、乌家嘴、大园子、车村、沙南初级小学校;第二学区有崇义村、官庄、下胭脂川、二道卡、惠家台、西峡、下堡子、红土梁、沙塘川初级小学校;第三学区有黄林寨、兴和村、下金初级小学校;第四学区有白面、涝池、九社、朱家峡初级小学校。民国25年(1936年),兴建短期义务小学校16所,设四区:第一区辖县城、乌家嘴、杨家滩、沙南村义务小学校;第二区辖红土梁、暖水河、杨家店、崇义村义务小学校;第三区辖兴和村、兰大庄、黄林寨、兴盛庄义务小学校;第四区辖白面镇、赫家村、涝池沟、九社村义务小学校。民国28年(1939年),废除女子学校,男女同校。民国34年(1945年),全县公立小学18所,村办小学19所,在校学生315人,平均每校学生8人,多则30名,少则1名,1~2名学生的学校有13所。民国37年(1948年),由于抓丁要款,民不聊生,学校降至10所,其中完全小学5所,初级小学5所,在校学生395人。学制为六年制,初小四年,高小两年。开设课程有国文、算术、自然、历史、修身、图画、唱歌。民国期间,全县高小毕业生47名(女生1名),肄业生170名(女生1名),初小毕业生18名,肄业685人(女生22名)。

三关口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中原的咽喉之地,也是通向文明的一条大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峭壁夹流,石径耸立,蛟龙出没之薮,豺狼丛伏之区也。”在地理环境如此险峻荒凉的地段,道路的平坦畅通与否显得十分紧要。可是,经过关口的道路却是年久失修,“春冬则冰凌滑折,夏秋则雨潦汹涌,而地当冲要,往来如织,马蹄车轮,辄事倾蹈,是以行者苦之”。

作为外籍在固原为官的魏光焘,他是湖南邵阳人,清同治末年与光绪初年以庆、泾、平、固观察使就任于固原。在任期间,他重修了三关口东道和瓦亭关。

1874年和1877年,魏光焘先后两次修复三关口车道。三关口,在弹筝峡口,总控瓦亭关、制胜关、驿藏关,故名三关口。

魏光焘看到这种情形,决定恤民力顺民情,动员百姓,与自己的部下合作,重新修筑这条道路。他带领民众于1874年春动工,历时四个月完工,从今天平凉市的安国镇向北一直修到三关口,长三十余里,使过往行人“差免阻滞之患”。吴大澄立碑颂扬,“行人蒙福,去就安稳”。1877年,魏光焘路过三关口时,发现关口之处的一段车道仍然崎岖危险,不便于车马通行,便决定再次增筑关口道路。从春天开始,他与部下“循北傍南,辟共石根,叠石为拦,顺其水性,依水成浍”,冬天竣工。新筑的道路,长约1500米,高出水面5米,边沟深1米多,宽度达到两轨并驱。魏光焘此举,为泾源县甚至固原地区交通史添写了值得称道的新的一页。

魏光焘同时又修葺了著名的瓦亭城。瓦亭城也称瓦亭关,是驰名中外的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一个重要关隘,军事位置十分重要。鉴于此,光绪三年二月,魏光焘巡察陇东时到达这里,看到关隘破坏严重:“旧制七百四十七步,坍塌五百四十余步,瓮洞叶楼,悉帧圮无存”,他要求重修,并于当年动工。“新筑六百九十五步有奇,补修一百八十八步行奇。高二丈七、八尺至二丈六、七尺不等,面阔丈三尺,底倍之。为门三:曰镇平、曰巩固、曰隆化。上鉴敌楼,雉堞五百二十四,墩台大小八座,水槽七道。”把原来坍塌的城墙补全,基址加宽增厚,新修的关隘焕然一新。

瓦亭城及道路修好后,清同治七年进士、陕甘学政吴大澄有感于此,亲笔题写《重修三关口峡道记》,立碑以记。碑文的名称标题,在不同时期的地方志史料上有着不同记载。清宣统元年的《固原直隶州志》为“重修三关口峡道记”。民国《固原县志》为“重修萧关车道碑记”。

三关口车道碑,以青石为质地,整体是由四块石碑组成,碑身高1.27米,宽3.04米,厚10厘米,基座高13厘米,宽31厘米,厚8厘米。碑的正面刻有文字,看上去很有气势。整个碑文由正文和“跋后”两部分组成,四块石碑排列中的前三块,正文有五列览字,每行11字,每块碑共有55字,第四块碑除了刻有三行正文外,余则为杨重雅写的“萧关车道碑记跋后”,颂扬魏光焘的功德。

吴大澄(1835~1902年),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清代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善画山水、花卉,书法精于篆书。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光绪十二年(1886年)擢广东巡抚。历任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广东、湖南巡抚等官。公事之余,喜书法金石研究,于古籀独有心得,撰写的《说文古籀补》是一本重要的古文字学著作。吴大澄不仅在学术上颇有造诣,而且擅长篆刻和书画,尤擅篆书,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据史料记载,他在固原留下的书法墨迹,除上述碑文外,还有一篇“补春榭题跋”,这块碑文,至今未发现。

据清代驻固原陕甘总督魏光焘《重修瓦亭碑记》载:“瓦亭者,据陇东陲,为九寨咽喉,七关襟带。北控银夏,西趋兰会,东接泾原,南连巩秦,诚冲衢也。”正因为有这样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历史上还曾经是“铁骑突出刀枪鸣”的古战场。清代,瓦亭也是屯兵戍守的要地。

明清之际,此地摩崖刻石甚多,大部分毁于清末及以后劈山开路。摩崖碑大字约1米见方,小字约30厘米,分布在100平方米的山崖上。另有明代修建的杨六郎祠堂,面积约100平方米。山崖下有玉皇阁,阁下为杨六郎祠及娘娘庙,均依山而建,原有铁钟一口。祠、庙、铁钟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时期。近几年,周围群众集资重修杨六郎祠和娘娘庙。

由于瓦亭城历代驻有军队,这里得到了开发。特别是到了清代,周围的荒山得到开垦,之后栽种杨柳。葱郁的山峰,坚固的城池,依依杨柳,潺潺流水,相映成趣。每当雨后放晴之际,游人若登高俯视,但见一幅云蒸霞蔚、烟岚轻妙的图画,烟雨相聚相离,成为佳境。故而清《宣统固原州志》称其为八景之一的“瓦亭烟岚”。清人韩国栋诗曰:“六盘俯瞩接三关,斗大孤城万仞山。不断云根横雁齿,每当雨霁拥螺鬟。画图犹待倪迂写,旌旗常逢汉使还。试向萧关一回首,依依杨柳水潺潺。”

瓦亭城历经千百年风雨,如今仍然身影绰绰。古时的回中道、萧关道以及丝绸之路由此通往西南和西北地区。如今的公路、铁路贯通东西,相连南北。银平公路(101省道)、西兰公路(312国道)、宝中铁路、福银高速从此处经过。

民国初年化平县

一座旧城半道川

历史上的泾源县一穷二白,经济社会面貌十分破败,可谓是山荒地薄屋瓦单,一座旧城半道川。

民国初年化平县的县情怎样呢?甘肃省图书馆珍藏的民国早期《化平县各项调查表》,从中可以反映出民国初年泾源地方经济社会情况。

这份1921年的调查表为官方文书。从“人口状况”“民族状况”“工业、手工业生产状况”“农业生产状况”“畜牧业生产状况”“林业和副业生产状况”等六个方面作调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