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泾源史话
19040500000028

第28章 红军翻越六盘山(1)

二十五军红旗展

1930年10月,蒋介石在结束中原大战后,开始对苏区进行大规模军事围剿。在毛泽东正确路线指导下,红军粉碎蒋介石的四次围剿。由于中国共产党内“左”倾错误路线占据统治地位,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向根据地外转移。

从1932年10月至1934年11月,国民党军队用15个师的正规军和大批地方武装,对鄂豫皖苏区进行连续“清乡”“清剿”和“围剿”。红二十五军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斗争。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王明“左”倾错误的危害,加之国民党的疯狂“围剿”,红二十五军损失很大,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指示红二十五军进行战略转移,建立新的苏区。1934年8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派程子华赴鄂豫皖苏区工作。11月11日,红二十五军进行整编,由程子华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任政治委员,徐海东任副军长。是年冬,红二十五军由鄂豫皖根据地转战至鄂豫陕交界地区,开辟革命根据地。1935年春,蒋介石调动国民党军队,两次围剿鄂豫陕根据地。是年7月,红二十五军得知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合北上的消息后,遂决定率师北上,与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军会合,迎接中央红军北上。

1935年8月14日,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领导下,经甘肃静宁县境,向今宁夏西吉县境进军。8月17日,红二十五军沿西兰公路东进,攻占隆德县城,于当日连夜由杨家店翻越六盘山进入泾源。

8月19日下午2时许,红二十五军一部在徐海东副军长指挥下,与国民党三十五师一零三旅副旅长马应图部在瓦亭峡遭遇。经过激战,红军攻占马应图部多处阵地,迫使马部溃退。当天下午5时许,马部卞得云骑兵团一营增援到达瓦亭参加阻击。红二十五军主力拟夺路北上,只留少数部队牵制卞得云部骑乓,击伤卞骑兵2人,俘5人(次日放回)。红军主力进至泾源县蒿店、平凉安国镇一带,直逼平凉,并以一部兵力扼守三关口地区,切断马部瓦亭与平凉联系,决定进攻平凉。马鸿宾急忙由西峰镇赶至平凉亲自指挥,部署具体防务。马应图唯恐甘肃重镇平凉有失,急令步兵两个营长“定要冲过三关口,不能被红军隔绝,如果冲不过去,拿头来见”。马应图步兵畏缩不前,卞得云率骑兵侥幸冲出三关口,增援平凉,暂时稳定了马部恐慌混乱的状态。在马鸿宾忙于防守平凉之时,红军佯攻平凉,吸引马鸿宾部,并组织部队迅速沿平凉北原向东挺进。

毛泽东登高抒怀

六盘山闻名天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为挽救革命,从江西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5年,红军长征进入今宁夏西吉县境内兴隆镇单家集一带。10月6日,红军向六盘山挺进,当晚宿营于张易堡,此时国民党三十七军毛炳文部第八师二十二旅,已追至兴隆镇、单家集、将台堡一线,企图阻击红军翻越六盘山。

10月7日,中央红军决定翻越六盘山。当时,国民党三十七军毛炳文部紧跟红军之后,东北军骑兵第七师据守六盘山东麓阻挡于前,企图在六盘山东西两侧夹击中央红军。红军留小部队在堡子梁阻击,大部队经王套、后莲花沟,向六盘山急进。拂晓,一纵队登上六盘山顶。下午,陕甘支队陆续登上六盘山,站在六盘山顶,远山近景尽收眼底。走在前面的纵队指挥员林彪、聂荣臻、左权等站在山的顶峰,用望远镜察看地形和敌情,发现有一股敌骑兵从泾源县大湾向北进入青石嘴。不多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越过牛头山的一个壑岘也登上了山顶,听取了一纵队领导的汇报,立即命令召集一纵队各大队指挥员开会……

毛泽东身着蓝布长衫,手拄一根木棍,由于连日奔波,脸庞显得消瘦了许多,但精神饱满,气宇轩昂。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用棍子在空中指点比划着,对张闻天等同志说:“这里可观三省——甘肃、宁夏、陕西,我们快到陕北了!”说着,又慢慢站起来,望着无际的苍穹和鸣叫着南去的大雁,伸开右臂横向一挥,激情满怀地对大家说:“你们看,现在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景色多好呵!”接着又说:“你们发现没有,这座山很特殊,客观存在的走向和我们过去走过的大山不相同呀!这座山离祁连山不远,是个兵家要地,古代在这里打过很多仗的。”

登上六盘山时,毛泽东又给身边的同志们说古论今,从秦始皇讲到成吉思汗。在山顶上,毛泽东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用右手摘下军帽,自然而然地伸开双腿,一面眺望着远方,一面陷入沉思。他突然高兴地说:“这真是个好地方呀,以后可以好好地写一写。你们看,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多好啊!……”这时,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词的雏形在这里诞生。起初的词以自由体歌谣《长征谣》的形式出现,10年以后的1946年8月1日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时,毛泽东对《长征谣》作了较大改动,题目改为现在的《清平乐·六盘山》。1961年应宁夏人民之请,毛泽东重新手书《清平乐·六盘山》。

不一会儿,一纵队一大队队长杨得志、政委肖华,五大队队长张春山、政委赖传珠先后来到毛泽东身边。四大队政委杨成武和大队长王开湘随后骑马赶来。

毛泽东转过身来点点头说:“好,都来了,现在说一说。”然后指着山下一块地方说:“都看到了吧,隘口下边有个村子叫青石嘴,据确切情报,那里驻扎着东北军骑兵一个团,有几百匹马。别小看他,我们一定要消灭这股敌人,不然,他拦着我们的去路。”说着转身从警卫员手中接过两块大饼说:“都还没吃午饭吧?”大家点点头,毛泽东爽朗地笑道:“那好,分而食之,现在看来大概只有打下青石嘴,才好吃饭了。”说着将饼分给大家。毛泽东一边嚼着饼,一边说:“一定要消灭他们,搬开拦路石。一大队、五大队左右迂回,记着一定要迂回,由四大队直接冲锋!”然后又转过脸来,看着杨成武和王开湘说:“四大队是有名的英勇冲锋的红四团,要发扬你们的特点,动作要快,要猛要狠!”杨成武、王开湘立正敬礼,果敢地回答:“是!一定遵照主席指示,猛打猛冲!”

这时毛泽东从警卫员手中接过水壶,拧开壶盖,倒了一些水在壶盖里,递给身边的同志说:“你们每个人喝一口吧,喝完了,就去打,我在这里看着你们打!”随后,部队召开了动员会,便斗志昂扬地投入了战斗。四大队以飞快的速度,悄悄翻过垭口,正面接近青石嘴。一大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北迂回插进青石嘴北边,五大队从大弯五平迂回到南边,截断平固公路,形成了对敌人的钳形包围,敌骑七师十九团便成了瓮中之鳖。一声枪响,几个大队即刻向青石嘴发起猛烈进攻,一齐压向敌人。伴随着千百人的喊杀声和枪炮声,一刹那,红军战士冲进了青石嘴。这时敌人正在开饭,几百匹马系在村头来不及解,敌人被红军打死的打死,缴枪的缴枪。红军包围了向固原送军装、弹药的东北军何柱国骑兵门炳岳部十三团两个连,除团长胡竟先带几个人逃走外,其余100多人全部被俘。青石嘴战斗胜利结束后,红军用缴获的100多匹马驮着战利品,押着俘虏,沿着茹河向东进发。从此,在中国革命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骑兵队伍。

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万里长征,路过六盘山区时,沿途宣传和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号召各民族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当时,红军所到之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保护清真寺、拱北、道堂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不但赢得当地回族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而且撒下了抗日救国、反对暴政的革命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