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崛起的宁夏新闻出版业
19042100000022

第22章 报纸出版业(5)

2010年,随着报业市场的发展,读者群体的进一步细分,《现代生活报》自收自支的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目前的办报方向与创刊初期的定位有所偏离,报纸的发展前景茫然。鉴于现状,根据宁夏报业集团多元化发展布局,按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经过深入调研,认真讨论和反复斟酌,本着科学调整结构,有利于走向市场和长远发展的原则,2010年10月《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申请将《现代生活报》变更为《优享生活》刊物,经新闻出版局同意上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通过,于2011年10月正式创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64—1071/GO,旬刊,刊物主要涉及消费者衣、食、住、行、娱乐等各个方面的消费资讯,主要面对18至45岁的高档消费人群。刊物将坚持立足宁夏、面向西部、走向全国的市场原则,致力打造宁夏乃至西部地区“生活资讯类第一刊”。

三、新知讯报

刊号CN64-0019,创刊于2003年,由《宁夏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以广大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科技战线的科技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新知讯报》的前身是1975年1月获准公开发行的《科学普及报》,由宁夏科协主办,旬刊,1983年改为周刊,1984年7月更名为《宁夏科技报》,为综合类科技报纸,以普及实用技术为主。2003年,《宁夏科技报》划归宁夏日报社主管主办,正式更名为《新知讯报》,刊期变更为周二刊。《新知讯报》分为农村版与综合版,每周二出农村版,周四出综合版。农村版旨在服务“三农”,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维,普及科技知识;综合版为文摘版。作为《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最年轻的系列报,也是自治区唯一一份面向“三农”服务的报业媒体,《新知讯报》以服务“三农”、宣传党的政策、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树立科学文明新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宗旨,并承担着党报农村版的服务功能。

由于服务“三农”有着极强的社会公益性,并受发行渠道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承担为“三农”服务的专业媒体普遍举步维艰。但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背景下我区广大农民对服务“三农”媒体的需求与现实存在的巨大反差,《宁夏日报》报业集团一直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努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充实报社的领导和编采力量,投入了力所能及的资金支持,改善办公、编采环境。自2005年至今,每年至少免费向农民赠阅1.5万份报纸,并积极配合自治区“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科技宣传周”“农博会”“设施农业建设”“抗震防灾宣传”等活动,先后出版了30多万份宣传专刊向农民赠阅,逐步扩大了报纸的影响面。

几年来,《新知讯报》积极探索“以城哺农”的发展途径,除了增加服务城市读者的版面外,还着力依靠提升“整合升值信息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增加经营收入。2009年开始,依托宁报集团承办“房车生活文化节”,先后开发了《会刊》《商品房导购图》《系列评选特刊》《观展指南》等系列产品,不但增强了展会的服务功能,每年都能取得几百万元的经营收入。同时,报社不断强化“服务性、贴近性、实用性”风格,根据新形势下对农服务的新要求、新变化,不断调整完善版面设置,加强宣传策划。先后开展了黄河金岸、创先争优、西部大开发、走进农企、精彩宁夏等系列报道,打造了“基层党建”“农民工之家”“乡镇风采”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栏目。

为加快发展步伐,尽快满足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新知讯报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积极联系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建设对农宣传阵地。2008年,经过积极努力,组建了“共建塞上新农村理事会”,自治区财政厅、科技厅、科协、商务厅、银帝集团等单位和企业加入理事单位,从资金、信息网络给予了多方支持,增强了报纸的服务能力;2009年,在自治区商务厅的大力支持下,抓住“农家店建设工程”的契机,使报纸进入了1000多家“农家店”,不仅扩大了覆盖面,还拓展了辐射终端;2010年,在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招投标,进入了2000多家农家书屋,成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基础报刊之一;2011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宁报集团的大力支持下,联合18家企业启动了“加强基层党建共建和谐社会”支农报捐赠活动,通过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报社和企业共同承担的形式,为我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捐赠《新知讯报》,使报纸覆盖了全区2308个行政村村委会。6年多来,报社发行3万多份,年经营收入近900万元,年利润从创刊初期亏损50多万元变为2011年赢利160多万元,成为自治区对农宣传服务的主要阵地之一。

四、法治新报

刊号CN64-0004,创刊于2004年2月27日,是《宁夏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宁夏唯一的综合性法治类报纸。《法治新报》始终坚持用法治的眼,关注社会民生,关注都市生活,因大胆的舆论监督,实用的法律服务,翔实可读的信息量,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和肯定。

1982年3月,为推动“一五”普法工作,自治区司法厅创办了内部资料《宁夏法制报》,四开4版。1985年1月,《宁夏法制报》向全国公开发行。1995年,《宁夏法制报》成立创刊以来的第一个广告部,改为对开4版周报,广告业务交由银川宏强广告公司代理。1997年12月成立了广告发行部。1998年《宁夏法制报》改为对开4版周二报。2000年1月,创办了《法制周末》专刊。2000年6月,《宁夏法制报》改由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主管主办。2002年,与公安厅联合创办《公安周刊》。2003年12月24日,根据中央报刊治理办[2003]30号文件和宁夏报刊治理办[2003]01号文件精神,经自治区党委治理报刊散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宁夏法制报》更名为《法治新报》,划转宁夏日报社(2006年成立《宁夏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报纸版面为四开16版。报社现设办公室、新闻采访部、出版部、广告策划部。报纸更名以来,《法治新报》的发行量稳步增长,期总发行量由2000年的1万余份增长到现在的3.5万份,发行收入220万元。广告量逐年增长,2003年的广告收入仅为40万元,2006年广告收入达到了400多万元。2011年广告收入首次突破4万元大关。2007年6月至12月,《法治新报》与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策划实施了“创建平安宁夏,构建和谐社会”大型宣传系列报道。2005年至2007年,《法治新报》连续3年承办了“宁夏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2007年9月,《法治新报》举办了创刊(原《宁夏法制报》刊号)25周年庆典暨全国法制报总编辑峰会。2008年《法治新报》承办了“宁夏改革开放30年行业功勋奖”大型调查评选活动,引起了全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2011年通过策划主办“西部大开发平安宁夏行”“政法战线迎接建党90周年亮点100”“法治宁夏”大型采访活动、“2011年宁夏和谐放心消费环境创建单位(窗口)”等,提升了《法治新报》在政法部门、商界企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几年来,《法治新报》坚持改革与创新,通过策划大型活动,不断提高自身影响力,不同程度地扩大了本报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更好地体现“法治视野,民生情怀”的办报宗旨,《法治新报》每期都拿出6到8个版面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开辟《维权》《检法》《法援》《民情》《行风》《风采》《方圆》《警界》《说法》《大案》《银川一家人》《警魂》等栏目、专栏,更加明确了办报思路和方向:一是担负起宁夏政法战线的喉舌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努力提升《法治新报》在政法部门的地位和影响力;二是加大行政执法和普法宣传的报道,向广大读者提供法律援助,为百姓学法用法起到帮扶作用;三是采写和刊发的最新发生的自基层的法治新闻、民生新闻、法治案例,给广大读者提供可读性强的各类新闻和信息,在全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为宁夏的法制建设鼓与呼。

2006年,《法治新报》被中宣部、司法部授予“法制宣传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12月1日,荣获“法律监督在基层”主体宣传活动组织奖。2006年度中华环保世纪行—宁夏行动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组织奖。

2010年被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2009年度“政法综治宣传工作优秀奖”。2010年2月,被自治区“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授予2009年全区“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2月,被授予“全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中国报业协会、中国广告协会协办的“2010中国报刊广告金鼎奖评选活动”中,被授予“诚信奖”。

2011年被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2010年度“政法综治宣传工作优秀奖”。2011年《法治新报》政法部主任丁进芳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评为“2006-2010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全区第五届十大法治人物”。2011年广告部主任朱岱云被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中国报业协会、中国广告协会授予“中国媒体华表奖——经营管理人物奖”。2011年记者张怀民被自治区党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区万名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下基层活动先进个人”。

五、宁夏广播电视报

刊号CN64-0005,创刊于1984年,文化生活类报纸,周一报,四开60版,由宁夏广播电影电视局主管主办。以服务广播电视受众为目标,在宁夏传媒史上谱写过一段段辉煌:曾是宁夏除《宁夏日报》之外创刊最早的报纸;第一份彩色报纸;第一份自办发行的报纸;单期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报业第一利税大户……宁夏广播电视报社1995年荣获国家广电局和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

由于数字电视的广泛应用、新媒体的冲击,广播电视报的收视指南功能逐步弱化。都市报的异军突起,全国及本区报业的争先改版,使反映较为迟钝的广播电视报一步步走入生存艰难的尴尬境地。

2006年以至2010年,宁夏广播电视报社调整办刊思路,开拓创新,适时提出了差异化办报的思路,策划并成功实施和举办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如“感动宁夏”连续6年大型人物系列报道(60多个人物),“义卖报纸,爱心助学”暑期社会实践,“寻找青藏高原的宁夏脊梁”系列采访报道;“典藏中国,清真寺边的那些事”大型系列新闻报道;“宁夏全境行”系列报道,“宁夏广电五十年人物访谈”等,使《宁夏广播电视报》成为宁夏报业强有力的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