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崛起的宁夏新闻出版业
19042100000032

第32章 期刊出版业(8)

创刊30年来,《六盘山》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不会变:一是纯文学品质不会变,即有反映当代人民群众在创造幸福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鲜活而生动历程的小说作品,有反映大众情怀和对土地、生命、社会进行深刻体验和心灵探讨的散文佳作,有充分展现汉语魅力、意象清楚、指代明确、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不无病呻吟的诗歌精品,有独特艺术见解、运用独特艺术视角,对文学作品或文艺现象进行探讨和纯学术争鸣的评论作品。二是培养扶持本地作者不会变,即在一年六期将近一百万字的发稿量中,本地作者的作品占到60%,刊物成为“西海固作家群”的主阵地和训练营。

二十三、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刊号CN64-1062/D,创刊于1998年,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政令、宣传政策、指导工作、服务社会的政务性公开刊物。集中、准确地刊载:自治区政府规章,自治区党委、政府文件,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文件,选登自治区地方性法规,国家法律、法规,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和国家部委文件,自治区领导指导政府工作的重要讲话,自治区政府人事任免、政府大事记、自治区经济数据等。在政府公报上刊登的规章文本为标准文本,与正式文件具有同等效力。在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的行政理念下,《宁夏政府公报》架起了政府与百姓之间一座连心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前身为《宁夏政报》,创刊于1950年3月,为内部发行刊物,由宁夏省人民政府主办。出刊45期后,于1953年停刊。1959年复刊,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1960年再次停刊。1987年10月再次复刊,直到1993年12月30日前为“内部发行、无偿赠阅”,月发行量为800册。1994年起改为“内部刊物、公开征订”,月发行量近千册。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宁夏政报》正式在国内公开发行,实行免费赠阅,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到2003年,发行量为3000册。2005年,政报由月刊变为半月刊,开本由16开变更为大16开本,每期36页。目前,《宁夏政府公报》每期发行6800册,每期48页。2008年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宁夏政报》创刊以来,自治区领导十分关心政报工作。1994年,《宁夏政报》编发出版100期之际,原自治区主席白立忱(现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为政报题词:“传达政令、交流信息、服务基层、促进工作”。1996年,原自治区副主席周生贤(现任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在调研我区水利工作时,要求农业部门关心《宁夏政报》宣传发行工作,对政报工作给予了很大支持。自1996年以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每年召开一次公报工作会议,对公报编辑发行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008年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时,自治区主席王正伟题写刊名,对做好公报工作提出要求并给予很大的鼓舞。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后,《政府公报》充分发挥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主渠道作用,推进栏目创新,丰富刊载内容,拓宽赠阅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在职能发挥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起,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nx.gov.cn)正式开通了网络版,实现了与纸制公报同步发行,方便广大群众浏览、下载,保证公民更快捷地获取政府信息。

二十四、宁夏人大

刊号CN64-1042/D,创刊于2003年1月,由宁夏人大常委会主管主办,以创办精品刊物为目标,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要求,充分发挥人大宣传阵地作用。

《宁夏人大》创刊于2003年1月,其前身是1980年1月由宁夏人大常务委员会创办的内部刊物《人大通讯》,共出刊162期。1992年7月更名为《宁夏人大建设》,至2000年12月共出刊105期。2001年1月更名为《宁夏人大》,内部刊物。2003年1月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变更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

《宁夏人大》编辑部作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现有财政全额拨款在编人员4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编辑2人),合同制编辑1人。这些年来,《宁夏人大》由内刊赠阅到公开发行,由公报编印形式到四封彩色印刷,由赠阅时的800份到目前订阅10000份,由仅向各级人大代表订阅到走进自治区1475个农家书屋。2008年5月,《宁夏人大》改为全版彩色印刷后,版式更加灵活,色彩更加多样,并且通过更新栏目设置、拓宽稿源渠道,不断增强了刊物的美观性和可读性,刊物质量进一步提高。

《宁夏人大》为了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编辑队伍,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切实增强编辑部人员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事关政治原则问题上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大事面前不糊涂、关键时刻不动摇,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确保刊物在政治上不出任何问题。

二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编辑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了把每一位编辑培养成能独立完成各类新闻稿件的采访、摄影、撰写、修改、编辑、审校等工作,前几年,针对编辑部新进人员对人大工作和新闻工作不熟悉的实际,专门聘请了3名熟悉人大工作、文字水平较高的退休老干部进行传帮带。近两年,采取交流座谈的形式,在每月的组稿会上,对上期组稿、校稿和审稿中发现的问题,尤其是涉及人大工作稿件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辅导、交流,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人大新闻稿件的准确度,在编辑部形成了新同志在传帮带中成长,老同志在传帮带中提高,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良好格局。

三是树立精品意识,不断提高办刊质量。首先,严把征稿关。要求投稿者撰文必须言简意赅,富有新意,对千字文章给予高稿酬,力戒空泛冗长。其次,严把编审关。对所征稿件中准备选用的稿件,从篇章结构到段落文字,都进行字斟句酌和反复修改,和作者共同商量,直到满意才发稿。第三,严把校对关。严格按照“三校一读”原则认真校对,即采取编前校、单独校、相互校等方式相结合,努力降低校对差错率。第四,严把图片质量关。对每期图片报道,从图片的筛选,到版面的设计、色彩的搭配,都要精益求精,力争把每期图片报道都办成精品。

创刊9年多来,在历届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在社会各界及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宁夏人大》不断成长壮大。在总结自身办刊经验的同时,努力学习兄弟省份人大期刊的成功做法,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宣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节科技类期刊

一、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刊号CN64-1006/N,创刊于1980年,由宁夏大学主管主办。刊物立足本地,展望全国,注重学术性,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生物学、地理学、工业技术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研究报告、简报、快报等学术论文,力求客观、及时、有效地反映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各学科的前沿水准与最新成果,以实现刊物的学术水平与当前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相适应,同时以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三种载体形式出版。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的师生、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核心期刊。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创刊,季刊,大16开本。编辑部现有采编人员5人,4人为本科以上学历,1人为专科;职称正高2人,中级2人,初级1人。刊物是经中国最大的图书进出口机构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推荐、介绍、精选并直接向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发行的当代中国重要学术研究期刊和中国高校较有影响的自然科学期刊之一。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发的许多重要学术论文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工程索引》、美国《化学文摘》、美国《数学评论》、美国《现代数学出版物》、德国《数学文摘》、英国《动物学记录》、“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全球信息网络(WWW)数据库”检索录用,并被确定为《全国报刊索引(科技版)》《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地理科学文摘》《中国国土资源文摘》《中国地理》(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地质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重要文摘期刊的固定引用期刊。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5版)在2004年和2008年确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首批刊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选定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等联合开发的“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CSTA)数据库”首批刊源;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固定引用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选用的中文科技期刊;1998年被《全国报刊索引(科技版)》选定为核心期刊;1999年加入“ChinaInfo(中国信息)网络资源系统《电子期刊》”,被列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ChinaInfo集纳科技期刊群同步上网的500种学术核心期刊之一,并同时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期刊网”遴选为首批全文收录期刊,入选《中国报刊总汇信息库》;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连续多年获奖。1989年以来先后15次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学技术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科技厅,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全国社科学报民族系统联络中心、中国北方期刊奖评奖委员会、教育部科技司等评为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奖、宁夏优秀科技期刊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奖、宁夏科技期刊质量评比二等奖、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奖、贯彻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优秀奖、宁夏科技期刊编校质量评估第一名、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宁夏回族自治区一级期刊、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首届全国民族地区自然科学版“十佳”学报(期刊)、宁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第二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宁夏最佳科技期刊、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网站。

近年来,《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加强制度建设、队伍(编辑、作者、审稿专家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狠抓其政治质量、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环保质量;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力争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密切结合宁夏大学的重点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学校和地方学科学术梯队建设以及与地方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西部特色学科建设,在为宁夏大学和地方学科建设服务的工作中彰显出了自身特色,为地处祖国西部的宁夏大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民族地区自然科学科技事业和各项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宁夏工程技术

CN64-1047/N,创刊于2002年3月,由宁夏教育厅主管,宁夏大学主办。办刊宗旨:及时向社会报道和宁夏产业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交流经验和探讨问题的场所。是工程技术类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