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崛起的宁夏新闻出版业
19042100000046

第46章 农家书屋建设(1)

第一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意义与标准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为农民提供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2003年新闻出版业在总结多年来图书下乡、农民文化服务各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设想,先后在甘肃、贵州等西部省市做了两三年试点,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通过试点,人们普遍感觉到,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是政府为农民办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2006年在中央下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市场运作发展”的要求,支持农民群众开办农家书屋。2007年3月13日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下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总体思路、组织领导、实施方式、建设要求等作出了明确的阐述和说明,成为指导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的纲领性文件,极大地推动了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开展。2007年3月17日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6月20日总署印发《关于做好农家书屋工程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启动了农家书屋工程规划编制工作。2007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把农家书屋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实施的五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明确了要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要求,与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相结合,稳步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明确提出到2010年建成农家书屋20万个,2015年基本覆盖每个行政村。2007年8月27日总署召开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标志着农家书屋工程全面推开。

一、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的经济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日增。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而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就是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主要意义有以下三点。

一是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要求。农家书屋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群众“买书难、看书难”的状况,为他们送去丰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活跃精神文化生活,为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是农家书屋建设是党以人为本,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理念的具体体现,目的在于培育广大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并使之占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重要阵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道德价值规范作用。

三是农家书屋建设是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而发挥智力作用。文化是应该人人享受的,农民也一样。图书在农村还很贫乏,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和城市还有一定差距。农家书屋工程是农民权益得到保护的体现。

二、农家书屋建设标准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第三章建设标准与要求明确规定:农家书屋的出版物由政府统一配备,每个书屋图书一般不少于1500册,品种不少于500种(含必备书目),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并具备满足出版物陈列、借阅、管理的基本条件。农家书屋的房屋由当地解决,应充分利用村委会、村党组织活动场所、村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不搞重复建设。目前尚无公共设施的行政村,亦可利用村级学校、村民闲置住房等农村现有设施办书屋,因地制宜,综合使用,方便群众。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应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将各级各类送书下乡项目纳入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在保持原有名称和渠道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出版物,完善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第二节宁夏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概况

一、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试点阶段

按照《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宁夏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于2007年7月23日正式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同志担任,副组长由自治区政府郑小明副主席担任。与中央八部委相对应,宁夏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宁夏新闻出版局、宁夏文明办、宁夏发改委、宁夏科技厅、宁夏民政厅、宁夏财政厅、宁夏农牧厅、宁夏人口和计生委组成。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宁夏新闻出版局,宁夏新闻出版局朱昌平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宁夏新闻出版局出版与印刷发行处人员为工作人员。领导小组于2007年9月20日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宁夏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方案》及《“十一五”期间宁夏农家书屋工程规划》。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经过充分调研,确定了2007年十家农家书屋首批试点村(具体见下表)。

宁夏首批试点村农家书屋建设情况一览表

按照《宁夏农家书屋试点建设方案》的定位,10个试点书屋在选点上采取差异性选点,使得试点结果具有普遍意义,真正达到试点目的。因此,10个试点行政村既有基础条件较好的,也有基础条件较差的;试点书屋既有设在已具有一定的文化设施的公共场所,也有依托农户的。在硬件建设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每个书屋严格按照出版物配置标准进行配置,首批建立的10个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统一配置各类出版物1630种,其中,图书1500种3000余册,报刊30种,VCD光盘100种。同时配备相应书架。

10个试点书屋均使用专项资金建设。其中,中央财政下拨建设资金16万元,自治区划拨配套建设资金4万元,总建设资金20万元。宁夏农家书屋工程按照政府采购办法,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自治区新华书店积极参与书屋的建设工作,成为10个试点书屋的中标单位,并为固原市彭阳县新集镇张湾村捐赠了一个农家书屋。书屋管理人员按照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由党支部、村委会等各级基层组织推荐,经过培训后上岗。

2008年5月8日,宁夏农家书屋工程启动仪式暨宁夏首批农家书屋建成揭牌仪式在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乡廖桥村举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姚爱兴宣布宁夏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正式启动实施。冯炯华副主任和姚爱兴副主席为宁夏首批农家书屋揭牌。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局长朱昌平代表宁夏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在揭牌仪式上讲话。启动仪式后,全区首批10个农家书屋正式对村民开放。2008年8月,我区农家书屋试点通过了全国农家书屋督导组的检查。

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阶段

自2007年10个农家书屋试点工作顺利完成后,宁夏农家书屋工程办公室认真总结了试点经验,为进入下一阶段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2008年2月15日宁夏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编制2008年农家书屋工程实施计划的通知》(宁农书办发[2008]02号),要求各市新闻出版局切实落实十七大“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精神,积极推进我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随即下发了农家书屋增报计划拟分配方案(见下表)。

宁夏2008年各市农家书屋增报计划拟分配表

各市新闻出版局依据《宁夏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方案》(宁农书办[2007]1号)精神,根据《宁夏2008年农家书屋拟分配表》,加强调研,充分利用农村现有基础设施和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做好拟建书屋的摸底定点工作,核实每个拟建农家书屋行政村的基本情况,合理安排2008年建设数量,保证实施计划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

为确保农家书屋的建设质量及中央财政补贴,宁夏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在原规划的基础上,2008年宁夏农家书屋申报总量增加500个。各市新闻出版局按照2008年农家书屋建设拟分配数,认真填写《2008年农家书屋建设申报表》,书屋所在地均为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汇总各市申报表,编制了2008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项目申报文件并上报新闻出版总署,经总署批准,2008年宁夏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项目为200家。

2009年6月30日,200个农家书屋全部建成,并开放运行。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每个书屋配置标准为:图书750种,复本2本,共计1500册;其中《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在编外地版本图书525种1050册,占图书总量的70%;自选外地版本图书35种70册,占图书总量的5%;宁夏本版图书190种380册,占图书总量的25%。各类图书所占比例大致为:政治经济类4%,科技类48.2%,生活类10%,文化类26.8%,少儿类10%,综合类1%。报刊30种,订期为一个年度,其中外地报刊21种,占报刊总量的70%;宁夏报刊9种,占报刊总量的30%。电子音像制品100种,其中外地音像制品90种,占总量的90%;宁夏音像制品10种,占总量的10%。其他相关设施:每个书屋配置全金属书架4个,农家书屋金属标牌1块,《农家书屋借阅制度》标牌1块,《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标牌1块。

书屋出版物及相关设施配置全部按照政府采购办法进行招标。招标结果:自治区新华书店为外地图书、音像制品、报刊的中标方及供货方;宁夏人民出版社为宁版图书的中标方及供货方;银川鑫银达钢制品办公家具有限公司为书架、标牌的中标方及供货方。按照供货合同要求,供货方自合同签订之日起20天内将所供货物配送到每个农家书屋拟建点行政村。

200个书屋的建设均使用专项建设资金。其中,中央财政下拨专项建设资金320万元,自治区财政划拨配套建设资金80万元,总建设资金400万元。通过政府招标采购,建设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如下:

由上表可见,2008年度200个农家书屋建设项目工程政府招标采购总预算4,368,000元,开标实际使用建设资金3,562,444.80元,节余437,555.20元。每个农家书屋使用建设资金17,812.22元。

为做好农家书屋资产交接工作,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于2009年5月11日下发了《关于做好农家书屋资产交接及管理工作的通知》,并附《宁夏农家书屋资产交接验收表》,对交接工作提出了市、县(区)、村三级签收的具体要求。2009年6月8日至6月12日,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组成检查督导组,对全区22个农家书屋进行了抽样检查。抽样率10.5%。合格率95.38%。

2009年7月,宁夏农家书屋工程办公室编制了2009~2010年度建设项目计划,经总署批准,同意我区2010年建设农家书屋1100个。宁夏新闻出版局随即向各市下达了建设任务,其中,银川市182个、石嘴山市81个、固原市300个、吴忠市391个、中卫市146个。要求各市在2010年4月23日1100个新建农家书屋全部正式挂牌启用对村民开放。1100个农家书屋是按每个书屋2万元建设资金招标。每个农家书屋配置标准为:图书1443种1505册;电子音像制品100种;报刊24份(4月1日起订,订期一年)。每个农家书屋配送全金属书架4个、农家书屋金属标牌1个、KT板《村民借阅须知》牌1个、《农家书屋管理员细则》牌1个。

2010年3月25日至4月20日,供货方将所配送的出版物、书架、标牌及《宁夏农家书屋出版物配置目录》全部送到拟建的行政村。各市新闻出版局严格按照《宁夏农家书屋出版物配置目录》及《农家书屋资产交接验收表》,认真做好资产的交接、点验和监收工作,并将出版物按规定分类排列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