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崛起的宁夏新闻出版业
19042100000008

第8章 新闻出版业的体制机制改革(2)

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基本要求。必须妥善处理好各类关系。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改革的速度、力度与干部职工的可承受程度相适应。

第二节图书出版业改革

2009年,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按照推进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着力解决“小、弱、散”问题,提高文化产业集中度的思路,全面整合宁夏出版、发行业资源,将宁夏人民出版社及其所属的2个副牌社(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阳光出版社)和4个期刊社(《宁夏画报》《少年读者》《周末文汇》《新魅力》)整体转为企业,与宁夏广电总台的大地音像出版社、自治区教育厅宁夏教育书刊发行公司、自治区新华书店系统、银川市新华书店以及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监管20%国有股的宁夏博誉印刷物资公司一起划转合并,组建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一、整体框架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限公司是国有独资的实体投资经营性公司,独立法人企业,注册资本2亿元。集团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为集团公司法定代表人。集团公司领导班子现由5人组成,其中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1名;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3名;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1名。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图书、期刊、音像、数字、影视、互联网等出版物的策划、编辑、制作、印制、复制、出版、发行为主业,兼营出版物资供应、职业人才培训、广告设计制作、网络数字传媒,并向其他产业延伸的现代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集团公司以资产为纽带、项目为依托、市场为手段,统一规划、经营、监督、管理所属子公司产业发展。各子公司根据各自经营范围,在集团公司指导下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目前,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下设7个职能部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资产财务部、出版业务部、项目融资部、党群工作部、纪检监察室;3个分公司:教材中心、校对中心、物业公司(后勤保障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在母子公司构架内,有10家全资子公司:宁夏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阳光出版社有限公司、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宁夏黄河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宁夏黄河期刊传媒有限公司、宁夏黄河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宁夏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宁夏黄河书刊发行有限公司、宁夏黄河艺术广告装饰有限公司、宁夏教育书刊发行有限公司;2家控股公司(51%):《宁夏画报》实业有限公司、宁夏黄河文化实业有限公司;1家参股公司(20%):宁夏博誉印刷物资有限公司。

宁夏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要出版发行政治、经济、哲学、历史、人文、民族、辞书类图书,为综合类出版社,承担公益性出版任务;阳光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要出版发行社会人文、艺术生活、青春励志、科技生活、少儿教育类图书,为综合类出版社;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要出版发行教育文化、教材教辅图书;宁夏黄河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要开发出版经营电子、音像类制品;宁夏黄河期刊传媒有限公司主要开发经营《新魅力》《财经天下》(由《少年读者》改刊)《名汇Famous》(由《周末文汇》改刊)杂志和其他多种经营业务;宁夏黄河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集团公司数字化建设,开发经营数字化文献出版资源,网络、移动出版及新媒体开发,兼营数字网络工程设计施工等业务;宁夏黄河艺术广告装饰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图书期刊装帧设计制作、图书文化产品展陈设计施工,兼营广告设计制作传媒等业务;宁夏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将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华书店系统和银川市新华书店现有人员、业务和资产合并划转集团公司,主要经营各类图书销售;宁夏黄河书刊发行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出版物发行业务,兼营其他出版社出版物发行业务;宁夏教育书刊发行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教材、教辅的发行销售业务;《宁夏画报》实业有限公司主要出版发行《宁夏画报》杂志,开展其他多种经营业务。集团公司拥有各类出版社4家,期刊4种,书店29家。集团公司总人数846人,其中正式在职在岗职工752人,内退94人。

二、改革措施及成果

(一)内因外力共驱动,改制重组同步行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规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新闻出版总署对地方出版改革必须于2009年12月31日以前完成的要求,在改革配套政策的强有力支持下,在前期扎实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保驾护航下,一个月之内,宁夏人民出版社就完成了转企改制的三项标志性工作:2009年12月17日,宁夏人民出版社73名事业编制干部职工全部填写了《劳动合同书》,并与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劳动合同,上报自治区社保局办理养老保险统筹和个人资金账户,进行身份转换;2009年12月25日自治区编委下发文件核销了宁夏人民出版社事业机构和全部123名事业编制;自治区国资委出具了2亿元的注册资本证明,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批复,2009年12月21日在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黄河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工商营业执照(2011年变更为“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公司成立后,紧抓改革不放松,在搭建集团公司母子体系的基础架构、全面驶入企业化运营轨道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抓住有利机遇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牵引发展活力。先后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教育出版社、中华书局、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签署了合作协议,创建了5个新的体制联合体。广泛挖掘聚集区内出版资源,与宁夏社科院以及各高校、各中学、各职业学院、各市分别研究建立新的出版统筹联合体,卓有成绩地扩大和强化了本地区出版资源的统筹和统配。与伊朗穆斯特法出版社建立了图书“走出去”的体制联合体。充分借助重组和体制联合体的优势,创新联姻思路,不断引进先进理念,为提升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在业界的影响力和出版主业水平、形成核心竞争力、提高图书产品附加值、形成主业战略发展优势汇集了强大支撑力。

(二)紧盯市场出精品,固本强基挺主业

以做强出版、挺拔主业为核心任务,强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坚持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本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并重的原则,大力强化精品意识、责任意识、经营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入挖掘优秀文化资源,精心策划选题,精耕细作。

在传统出版领域,围绕“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群众”调整出版结构,确立了回族优秀历史文化类、宁夏地域历史文化类、政治经济类、文学艺术类、科学普及类、“三农”类、青春少儿类、教材教辅类、辞书类、“走出去”类图书等十个方面的出版战略和格局,大力实施重点出版工程,着力打造精品图书,策划出版了一大批深受读者喜爱、具有广泛影响的市场精品图书。特别是《中华民族文化丛书》(57种)《新青年》(简体横排典藏本12卷)《中国粮食问题》《新编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中国汉族通史》等大型出版项目即将面世,中国回族报刊集成《月华》(影印10卷本)已出版发行,在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华传统美德校本教材国学系列丛书”《论语》《孟子》《弟子规》《千字文》《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等在中小学课堂成为一大亮点,先后重印5次,总印数达11万册,成为宁夏境内销售量最大的本版图书。新版图书品种从改制前年最多出版590种发展到1002种,自费书的比例逐年下降,市场书的份额逐年加大。2009年原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图书(含电子图书)2927种,比2008年增长104%;完成图书造货总码洋1.86亿元,比2008年增长26%;出版总码洋2.04亿元。2010年集团公司出版图书1630种,图书造货总码洋2.18亿元,比2009年增长17%;出版期刊3种,全年发行总册数190万册,发行码洋2840万元;复制磁带81种69.55万盒,码洋486.85万元;出版音像制品17种7.1万张,码洋142万元,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出版总码洋共计2.52亿元,比2009年增长23.53%。2011年集团公司共出版图书1975种,比上年增长21%,出版总码洋3.34亿元,比上年增长32.5%。

在“走出去”领域,加强同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出版界的交流与合作,疏浚版权贸易和产品输出主渠道,做足特色输出,充分挖掘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历史特色的出版资源,全力打造“回族优秀文化出版第一品牌”和中国图书走向穆斯林国家的最大品牌,出版了《清真食品认证管理知识读本(阿英汉对照)》《古兰经译注(阿汉对照)》《于丹〈论语〉心得(阿文版)》《中华回族爱国英才(阿文版)》《孙子兵法(波斯文版)》《回族民间传说故事(阿文版)》《中国回族民俗学(阿文版)》《清真在我身边(阿文版)》《中国伊斯兰建筑艺术(阿英汉对照)》等30余种输出方向明确的特色图书。先后与埃及、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马来西亚等国出版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有7种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图书输出。在“2011宁洽会曁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期间,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承办了作为其分论坛的“2011宁夏国际穆斯林出版机构版权贸易洽谈会”,与来自20个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37家出版机构签订了版权输出协议,达成输出版权图书意向217种,达成出版战略合作协议23项;同时启动了“阿拉伯语十年千部经典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和“中阿双百经典图书互译出版工程”。

在数字出版领域,以互联网出版、手机出版为突破口,强力推动出版业态由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传媒转型升级,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建成了集团公司门户网站——“黄河出版传媒网”,在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出版研究院对全国2000多家出版发行机构设立的网站进行综合测评后,黄河出版传媒网排名第35位,被评为2010年最具发展潜力出版网站。与本区电信运营商合作,全力打造《手机读者》数字期刊出版业务;多渠道充实“黄河网上书店”内容,目前网上可供销售书目13000多种;“数字出版网络传媒系统及应用平台”建设项目获财政部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为集团公司实现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网络传媒综合发展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对现有图书资源进行数字转化,大力发展电子书业务。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期间,将一套由总理题词的方正阿帕比电子书及数字图书馆系统——“中华数字书苑”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剑桥大学,其中收录宁版数字图书572种,西北42家出版社仅有5家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