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了解回族
19043900000136

第136章 白崇禧将军对抗日的贡献——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斗争胜利60周年而作(3)

白崇禧在担任“回协”理事长时,发表了不少宣传回族人民抗日救国、爱国爱教的文章。抗日初期以当时“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理事长身份发表了具有“施政纲领”性的《中国回教与世界回教》讲演。这篇讲演分为六个部分,其中“二、三、四”部分就是对回教救国协会成立的使命(救国兴教)、组织和中心工作,提出原则指导。1938年10月白在《回教大众》第二期发表了《民族解放战争中回胞应有的觉悟》一文;第二年元月在《回民言论》创刊号发表《敬告全国回教同胞》,号召回族同胞起来抗战,揭露日寇暴行。3月又发表《抗战的形势》。7月份又在《回教论坛半月刊》发表《抗战两年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创刊,白崇禧连续在会刊上发表《中国回教今后的展望》(1卷1期)、《抗战第三年纪念双十节之特殊意义与努力》(1卷2期)、《敌人战略的演变与吾人之对策》(1卷3期)、《动员回教精神》(1卷5期)等。1940年元月至2月,白崇禧连续又在会刊上发表文章:《从湘北胜利说到今后应有的努力》《争取最后胜利之第一义》《如何推动战地的党政》《组织国际反侵略势力》《悼念黄花岗烈士》《反侵略与回教文化》《最近的抗战形势》《革命青年应有的修养》《国际形势与抗战形势》《向胜利的前途迈进》(2卷6、7期合刊)、《如何支持抗战》(2卷8、9期合刊)、《兴教与救国》(2卷12期)。白崇禧在文中提出若干唤醒回族同胞觉悟、积极抗日,提高穆斯林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文化教育素质的主张。

白崇禧在文章中提倡爱国爱教,纠正“争教不争国”的糊涂观念。白崇禧在《回教大众》创刊号发表的《要用信教精神挽救中国民族的沦亡》一文指出:“我们是回教的信徒,同时也是中国国民,既然我们都是中华民族一员,所以要一方面发扬宗教的精神,一方面要对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负起相当的责任。因为本身和中华民族有了密切的联系,那么民族的生存,就是本身的生存,民族的灭亡,就是本身的灭亡,所以要团结精诚,坚定意志,去求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务使中华民族能够不断地在世界上繁荣滋长。”他还说:“我们要正确认识的,就是宗教信仰与政治信仰相配合,宗教利益当以国家利益为依据。”“我们回教自遭满清摧残之后,有不敢过问政治的趋势,所以有些回胞抱‘争教不争国’的观念,这是错误的见解。必须要使每个教胞都知道,有国家才有宗教,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主权不能独立,宗教也就失去了保障。犹太人宗教意识是很浓厚的,但是国家被灭亡了,希特勒给在德国的犹太人五百马克,驱逐出境,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大学者,也不能容身于德国,只得流亡到美国去。……我们教胞‘争教不争国’的谬论,自不能再容许存在,以贻害国家和宗教的前途。现在已不是满清专制时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犹太的灭亡可为殷鉴。”[25]“争教不争国”观念,是把“教”置于一切之上,其要害是“重教轻国”,它与伊斯兰教倡导的“爱国是伊玛尼(信仰)一部分”的宗旨大相径庭,相距十万八千里。白崇禧进行鞭挞是正确的,没有国家或国家主权不能独立,宗教也就失去了保障。国家丧权,宗教也难存在,这可以说是一条古今中外的定理。不过白的“爱国”很明显的是“信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政府”。

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白崇禧与共产党合作共同抗日。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军阀,在抗日问题上,与共产党能互相合作,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九一八”事变后,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军阀是主张抗日的,他们对中共1935年8月1日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中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表示赞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非常不满。基于这些原因,1936年1月,桂系军阀与广东军阀陈济棠联合发动反蒋抗日运动,得到中共的支持。同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桂系拥护中共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1937年6月抗战前夕,桂系与中共签订了联合抗日协议。当时张云逸受中共中央委托,作为党的全权代表到广西与李宗仁、白崇禧等谈判,协议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问题,恰好此时,四川军阀刘湘也派代表张可斯到广西,与桂系联络迫蒋抗日。经过多次讨论协商,桂系和四川代表同意中共代表提出的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最后达成了川、桂和中共联合起来,迫使蒋介石抗日的纲领草案。其主要内容是:巩固和平统一,实现民主政治;召开国防会议,充分接收各方面抗日领袖主张;树立抗日旗帜,扩大宣传;开放民众运动,改善人民生活,释放政治犯;努力促进国民会议制宪运动;各抗日力量彼此间团结互助;成立共同纲领之机构[26]。至此,桂系与中共便达成了联合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协议,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到来作好了准备。

全国抗战开始后,白崇禧出任国民党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9月国共两党重新实现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2月13日南京沦陷,国民政府暂迁武汉。当时中共代表团周恩来等长驻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也在武汉成立。周恩来在武汉期间,直接或间接通过在桂系内部工作的谢和赓(中共地下党员)和刘仲容(白崇禧秘书,与中共接近的人士)经常与李宗仁、白崇禧联系,互相交换抗战情况,并对桂系的作战计划提出建议。甚至白崇禧的军事演讲稿也由谢和赓根据周恩来的意见进行修改。李、白对毛泽东、周恩来的军事天才和渊博的学识甚为钦佩。程思远在回忆录中写道:“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副主席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把它向蒋介石转达,蒋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取得周公的同意,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27]1938年初,广西学生军500多人路过武汉开赴鄂豫皖前线抗日时,白崇禧要程思远去请周恩来给他们作抗战形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