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了解回族
19043900000097

第97章 中国回族的“普埃布洛”——甘南临潭西道堂尕路提大房子研究(1)

马平

民族学工作者无不知晓“普埃布洛”和“长屋”,“普埃布洛”是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普韦布洛人”所居住的一种梯形平台式城堡民居建筑,西班牙语中意为“村庄”;而长屋(又称大房子)则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同一氏族成员的公共居所,它因人类社会开始定居时多建长形房屋集体居住而得名。但无论怎样叫法,它们都属于一种某个人类群体集中生产、生活的居住建筑空间形式。

在民族学资料中,世界各国历史上以长屋、大房子形式作为集中生产与生活标志的民族颇为多见,除了北美的普韦布洛人以外,其他各大洲一些民族当中也有类似的居住形式,例如在亚洲就有泰国的哈尼人、越南的塞当人、缅甸的克钦人等。在我国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有独龙、基诺、拉祜、景颇等民族,直到近现代甚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仍然保留着长屋、大房子的居住生活形态。

使用长屋、大房子——这类公共房屋作为居住形式的民族,通常认为是处于比较落后的原始公社制或原始公社制残余社会时期的民族,其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而中国的回族,一般认为是比较先进的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其生产力水平较为发达,因此回族似乎与长屋、大房子这类居住形式无涉。在我国民族学资料记载中,事实上迄今为止尚未见到这类专门性的研究成果问世。

有意思的是,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的伊斯兰教西道堂,历史上曾出现过13座回族的大房子。大房子内的穆斯林群众,曾经过着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集体生活,并且延续了数十年之久。如今,虽然这13座大房子由于各种原因仅在尕路提村保存下来1座(其余的则只保留了若干断垣残壁),但是我们透过对这座大房子的建筑及其昔日内部社会、经济、宗教生活形态的考察,依然可以从中窥视到回族社会经济历史上的重要一页。笔者曾先后进行过两次实地考察,愿意将这在民族学界鲜为人知、更为大多数读者闻所未闻的情况公之于世,并请专家学者指正。

一、大房子的建筑形态

中国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既是其民族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民族精神文化。不同民族的不同精神文化因素,直接或间接地构成了不同民族民居内在与外在形式的物象特点。临潭县尕路提村的这座大房子,即充分表现了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回族穆斯林的宗教精神和文化特点。

尕路提村的大房子所在地曰古战乡,距临潭县城约5公里。古战一作“古尔占”,据云因其地系古战场而得名,附近仍保存有一土寨子曰“古占寨”,相传是明代洪武年时所建。此地当数川之会口,背倚牛头山,山川交错而构成一个中央小盆地,又名古战川,尕路提村则位于古战乡以西约1公里处。

古战乡为临潭县西部屏障,旧时此地主要居民是汉族,1938年随著名历史、地理、民俗学家顾颉刚到此考察的历史学家王树民先生,曾调查记录当地有“居民一百一十七户,均汉民”[1],主要是明代屯垦戍边者后裔。此地南、西、北三面数里之外便是藏族居住区。

民国32年(1943年)西道堂教下丁而力、丁昌明等2户人家迁居尕路提村,购置良田,沿山放牧,发展农牧业。次年即1944年,临潭县伊斯兰教西道堂第三任教主马明仁依据该道堂的一贯宗旨,决定在尕路提建造一所供其教下集体生产、生活的大房子。在此之前,西道堂已经建成类似的大房子10座,其中最早的卓洛大房子始建于民国5年(1916年)。

尕路提的大房子是由当地的藏族、回族和汉族工匠共同建造的,藏族工匠擅长于建造藏传佛教的喇嘛寺院,因此厚重的墙体工程便由藏族工匠承包,而其余的木作、泥作则由本省康乐县的回族工匠马师和本县店子乡的汉族工匠李师共同完成。尕路提的这座大房子是在工程巨大而施工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共历时2年、耗资白洋5万多元才建造成功。

(一)大房子主体建筑外部结构与布局

根据我们的实地测量,这座大房子坐北朝南,倚山而建。整幢房子为四合院式二层楼房,外形犹如一座城堡,雄浑威严,坚实耐用。大房子的下层外墙无一窗户,上层外墙窗户亦很少。窗户较少,显然是出于封闭保暖性,防盗御匪安全性考虑。大房子的建筑材料以土、木为主,其特点又如当地人所云“筑屋之善者,外不见木,内不见土”[2]。大房子墙以版筑法(即夯制法,民间又称干打垒)使用当地黏土做材料制成,其底厚为1.5米,顶厚为0.8米。外墙亦即是楼房的后墙,墙体高大、厚重、坚固。大房子正面外墙东西宽28.6米,侧面外墙南北长31米,正房顶高9.1米,厢房顶高7.5米,房顶宽7.8米。楼上的正房(即北房)共5间,后墙恰好骑在后院的山坡上。正房是整个建筑群中的主体,房间高大宽阔,每间内径宽3米,进深5.15米,面积为15.45平方米,正房外的前檐横长15米,进深4米,面积为60平方米;东西厢房比正房要小一些,内径宽2.67米,进深4.1米,面积约为10.95平方米。大房子院内为天井,东西宽14.3米,南北长16.3米,面积约为233平方米。

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这座大房子的总体设计都呈棱角分明、四平八稳之势。但是在某些局部上又略作变化,以打破四方形建筑的呆板布局。例如大房子朝南正面外墙墙体略矮,只有一层房子多的高度;而两边则为两层楼房的外墙,形成高低错落之势。朝南正面居中有一座大门,做成门楼形状,上覆青瓦,大门两侧外墙上方镶嵌着两个硕大的圆窗,与大门相互衬托,犹如一张嘴巴、两只眼睛。东西北面的房顶,一律做成平顶但略带坡度,向院内排雨水(通过院内的排水道将水排出),北面的正房更高出两边的厢房1.6米,即利于采光,又在造型上产生一定的起伏,从而在视觉上形成良好的效果。总之,大房子的整体造型给人以端庄沉稳、新颖别致以及布局紧凑之感。

大房子的两扇大门较为坚固,穿过大门洞又有正门,此门平时不开,一般进大门后即向右(东)或向左(西)通过偏门进入院内,也可以通过东南角或西南角的木制楼梯直达楼上。大门里的正门只有在迎接贵客或举行宗教“尔麦里”时才打开。楼上楼下除南面外,东西北面均采用明柱出檐的形式,尤其正面4根长柱挺拔耸立,似有力撑千钧之势。楼上柱与柱之间装饰有雕花木栏杆,正房前檐下的栏杆内侧还设有一排宽面、低座的硬木长条椅,平时可供人休憩,凭栏观景。

(二)大房子主体建筑内部结构与布局

尕路提的大房子总计有大小房间54间,其中楼上楼下正房(北屋)各5间,东、西厢房各16间,公共厨房2间。

初来乍到的客人进入大房子参观,徜徉于院里院外、楼上楼下,往往会产生一种叹羡不已的感觉。整幢建筑群,大量的使用木材——木梁、木椽、木柱、木楼梯,木门木窗全部采用木刻雕花,楼上楼下各个房间内以及前檐走廊均采用木制地板,不仅隔潮防寒,而且清洁卫生。据大房子内的老人们回忆,当年为建造这所大房子光木料就拉了100多车。大量使用木料,显然是得益于当地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木料而价格极其低廉的缘故(据资料表明,西道堂过去曾经拥有9个林场,7万多公顷森林,所以建房造清真寺,无不大量使用木料做建筑材料)。但凡木制部分,当初修建时均以清漆油饰过,有的局部木制部分因位于避光遮荫处,所以至今保存仍然基本完好。近年大房子内的居民曾经打扫过一次卫生,将多年的灰尘、污垢清除以后,许多木制部分都显露出当初的油饰本色来。

楼上一组5间正房是整个大房子的主房,也是这幢建筑群中装饰较好的组房间。虽然年代已久,但仔细观察,仍然能看出当年这套房间的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正中的1间是过厅,有4扇门,平时只开2扇,客人多时可将4扇门全部打开。入过厅从两边分别进去,各有1间客厅,再向里各有1间卧室。我们看到1间卧室保留至今仍然基本完好的隔扇门,古色古香,门框上饰有精美的镂空木雕,图案为葡萄、花卉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大房子楼上的这组正房,采光通风效果极佳,宽敞明亮。据老人们介绍,客厅过去存放《古兰经》,卧室通常也不住人。实际上这套房间成为教主来乡庄下榻时专设的客厅、起居间,抑或是有尊贵的宾客来访需要留宿时才打开使用。由于这些因素,这套房间在大房子内部的居民心目中成为整幢大房子中最尊贵的房间。住在大房子内的妇女除了经常礼拜、带大净的老年妇女可以入内以外,年轻妇女尤其是产妇或身上不带大净者,平时都主动地回避。目前,这套房子分给了农民丁树义,因为他过去学过经当过阿訇,大家公认为是有“尔林”的人。但他并不使用,夫妇俩、母亲与孩子都住在邻近的厢房里,实际上对这套正房只是担负保管、打扫的责任而已。

过去乡庄的负责人,通常也就是大房子里某一个家族的长者,则使用楼下的正屋。其余的小家庭,一般都住在东西厢房,东西厢房的房间通常以两三间或三四间为一个独立单元,由堂屋、卧室组成,可由每一个家庭单独使用。房间里的墙壁上,过去大多镶有壁柜、壁橱,可以放置物品,家具也都是配套齐全的。

大房子的2间公共厨房,分布于楼上的正房两侧较为隐蔽的地方,一边一个。厨房面积较大,1957年以前,大房子内的人们尚实行集体共餐的制度。据老人们回忆,平时公共厨房只用其中一个,到了举行重大宗教礼仪活动——“干尔麦里”时,来宾较多,一个厨房便不够使用,于是就启用另外一间厨房。厨房设施如锅灶、面柜、水缸和常用炊具,一应俱全。据主人介绍,仅当年的一口大铜锅,一次就可以煮两头牛的肉。时至今日,由于不再过集体生活,各家各户都在家中设有独立的小厨房,单另起伙,因而公共厨房的使用率已经大为降低——除了举行宗教活动和来了客人偶尔动用以外(笔者去考察时,这个厨房又启用了,妇女们在里面忙碌着,房梁上赫然挂着几扇牛肉)。

大房子内过去设有专门的库房,分别储藏粮食、肉食以及其他物品。现在由于不再过集体生活,已经取消了这种公共库房,粮食、肉食、物品的储藏改为各家各户自行处理。

大房子的公共厕所设在二楼西南角,它突出于这幢建筑物以外,也是上下两层。上层有木板铺地,中间留有一个长方形蹲坑,粪尿排于其下。这个厕所的下层位于外院一角,便于随时清理。它的性能优点显而易见,一是脚下清爽,卫生净洁,二是通风良好,较少异味。

除了南面的正门以外,在大房子的背后,也就是北面还有一个后门。后门较小,设在二楼正屋西侧,穿过一个小的过道,便可以出去到达后院。

(三)大房子附属建筑物结构与布局

大房子的附属建筑物不少,它们分布于后院与偏院里。

后院较之偏院为小,它位于大房子的北部。因为依山坡而建的缘故,后院地形较高,而与大房子的二层地面取平,人们从二楼出来便到了后院。后院过去也有很高的围墙,仅有一个向西开的小门,不知何时这个小门已经被拆除,围墙上开了两个豁口,变成人们外出或上厕所的通道。

后院过去的主要功能是堆放柴火、饲草。

后院过去在山坡崖下曾经挖有两个大的菜窖,大房子内过集体生活的人们一年所食用的土豆、胡萝卜、白菜等,都储藏于此。每年秋天储藏的冬菜,往往可以吃到来年初夏。后来集体生活停止,大菜窖无用了,遂废弃填平。我们注意到,在公共厨房和各家厨房内一角,有以后挖的小地窖,供各个小家庭储藏冬菜时使用。

偏院位于大房子的东侧,它的面积较之后院大2~3倍。偏院地势较后院低,顺着山坡下去,就到了平地上。偏院有两个门,在大房子的东侧开了一个门,院门较大,可供马车、牲畜通行。另有一个侧门。

偏院是畜圈、库房以及停放大车的所在。过去在偏院的东侧建有19间平房,是存放工具、农具的库房。偏院的后部,过去还建有7间楼房,楼房上层是堆放饲草处,楼下是畜圈,大房子农民牧养的牛、马、驴、骡、羊等都圈养于此处。但是,偏院内的这19间平房和7间楼房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据说拆于1958年。

过去,农民们使用的大轱辘车,老人们回忆起在1957年时曾经有24辆之多。在现场人们可以看到,这种大轱辘车的车轮子和排子是可以随时调换的,人们根据农活之需要,卸下不用的车排子,换上适用的车排子。车排子依据用途可以分为庄稼排子、柴草排子、粪车排子等。据说这种大轱辘车一直使用到1981年,以后人们用上了小胶轮车,现在又有了手扶拖拉机,沿用了可能有千百年的大轱辘车终于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磨坊也是大房子的重要附属建筑物之一,但是磨坊是一个例外的情况,它不设于大房子附近,位置较远——距离大房子约5公里的地方。磨坊是一座木制的小房,造于小河之上,房内置一盘石磨,以水为动力驱动石磨转动。

二、大房子的社会形态

西道堂13个乡庄中的每一个乡庄,既隶属于西道堂的管理之下,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其内部虽然人数不多,但也有维持其正常运作的社会机制。尕路提大房子的情况亦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