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纳家户回族文化产业开发研究
19051500000011

第11章 回族文化资源概述(5)

回族的伊斯兰教信仰,深刻影响了其精神层面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观念。回族是一个非常重视道德伦理和自身修养的民族。伦理道德本身关涉人的存在原则及其生存关系,因此,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就是人与自己所崇拜的对象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就人与自己的崇拜对象而言,道德的基本问题是人怎样认识和崇拜自己信仰的对象。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涉及个人、群体,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如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民族、社会,以及不同集体、民族、社会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等。正是为了正确处理或调整这些关系,在相关的人类群体中遂形成了与之相应的伦理道德原则、标准和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伊斯兰伦理道德亦不例外地要解决真主与其信仰者穆斯林之间、穆斯林个体与个体之间、穆斯林与赖以生活的自然界和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伊斯兰教世界观认为,人类社会源于真主,人与真主的关系是一种被创造者和创造者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真主的创造物,真主是宇宙万物的拥有者和监护者。因此,真主就是一切道德的源泉。按照伊斯兰教的基本伦理规范要求,穆斯林通过自己对真主信仰的表白和具体的行为体现,对真主法度的服从和遵循,是博得真主喜悦和完善自我价值的善行和美德。在这个基础上,回族穆斯林把信仰、行为和善恶报应视为整个道德规范的核心。传统上,绝大多数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所涉及的精神、物质、伦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回族穆斯林的行为紧密联系。“六信”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具备“六大信仰”的人就具备了伊斯兰教伦理道德的基础,对回族穆斯林而言,概莫能外。信仰真主,就是相信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恩养者和唯一的主宰;是全能全知、大仁大慈、无形无象、无所在又无所不在、不生也不被生、无始无终、永生自存、独一无二、实有超然的。回族对真主的信仰和认识必然引出对真主造化的天使、真主降示的经典、真主差遣的使者、真主确定的后世复生及前定等的认识和信仰。“六大信仰”构成伊斯兰教抑或说回族穆斯林信念伦理的先验层面,即穆斯林对真主的思想认知,回族强调知、信、行、诚、恒。与这一先验层面对应的经验层面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实践规范,即通常所说的念、礼、斋、课、朝“五功”。回族特别强调“信与行”。“信与行”的伦理价值取向就是“赏善罚恶”,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体现伦理道德的内涵。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回族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在真主面前人人平等、人道主义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回族的人际关系原则,主要以公正、行善、诚实为蓝本。公正、善行、诚实是回族道德行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的认同基础,因此,回族在实践中的道德行为必须是善良、诚实和公平合理的,只有这样的道德行为才能证明回族所仰赖的道德理念的正确性。

在回族的人际和集体观念中,个人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也不能危及集体的利益。个人自由与社会制约必须统一,无限的个人自由必然导致对他人自由的剥夺。强调:在根本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统一的,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发展的。在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同时,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回族伦理道德提倡的敬主、人伦、尊长、孝悌、诚信等优良传统,是回族同胞的良风美俗,一直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白寿彝先生指出:“对回族来说,伊斯兰教是这个民族的一种民族形式。这不只表现在宗教思想上、宗教生活上,而且表现在社会生活上、家庭生活上。”“伊斯兰教的信仰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回族的风俗习惯。……伊斯兰教文化对穆斯林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婚姻家庭、生儿育女、饮食卫生、丧葬殡埋、节日庆典以及道德行为等等,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回回穆斯林东来过程中,在未形成民族共同体之前,作为单个穆斯林须严格遵守《古兰经》、圣训中的教规、教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形成以后,宗教的习俗也就演变成为民族的习惯。历史表明,如今回族风俗习惯方面保持的一些民族特点,从来源上来说,大都是从伊斯兰教规、教律上演变过来的。”

回族的生活性节日、宗教性节日、家庭节庆活动、生产性节日等,也都与伊斯兰教有关。

一般而言,中国回族三大节日是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这既是宗教节日,也是民族节日。除此之外,回族还有其他的节日,如阿舒拉节和登霄节、姑太节等;还有一些历史中基于某个历史阶段而发展起来的节庆,如亡人节等。中国回族的节庆习俗,既有城乡特性,又有丰富的地区特性,同时还有教派门宦的特性。

开斋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中国穆斯林俗称开斋节。开斋节原为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后来成为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回族的斋月是伊斯兰历9月,回族人习惯称之为“莱麦丹月”。由于开斋节用伊斯兰历,因此,开斋节日期每年都不一样。同时,回族各教派门宦中,入斋和开斋的时间也不完全相同。但无论如何,封斋都要够一个月。

古尔邦节 开斋节过后70天,也就是伊斯兰历12月10日,即朝觐的最后一天就是古尔邦节。“古尔邦”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等。每年一度的古尔邦节,是回族穆斯林最隆重和热闹的盛大节日。

圣纪节 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相传穆罕默德于伊斯兰历纪元前51年3月12日(公元571年4月21日)诞生于阿拉伯麦加,归真于伊斯兰历11年3月12日(公元632年6月8日)。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历3月12日,因此,回族一般合称“圣纪”。回族对这一节日比较重视,以此来表达对圣人的怀念。国外的伊斯兰教徒一般都过“圣纪节”,为纪念穆罕默德的诞生而举行。

姑太节 姑太节又叫“女圣纪”和“法图麦节”,在每年的斋月14日,即伊斯兰历9月14日,是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第四任哈里发阿里的妻子法图麦。她端庄淑静,回族穆斯林妇女尊重她的德行,一般都称她为“法图麦太太”或“圣姑太”。这个节日主要是回族妇女举行,有些地方的回族妇女以自己的行动来学习她,在她的纪念日里,回族妇女集纳钱粮,选择一个住宅宽敞的回族家里,架几个特大铁锅,煎油香或炸油香,请阿訇念经祈求真主,赞颂圣女的美德,视之为自己的楷模。之后,让全坊的男女老少一起来吃。

阿舒拉节 阿舒拉节在伊斯兰历每年1月10日举行。阿舒拉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十”,一般指希吉来历1月10日。相传伊斯兰教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虽发生在不同历史年代,但都是在这一天里。这一天,安拉用泥土造化了人祖阿丹,又用阿丹的肋骨为他造化了配偶哈娃,同时也创造了田园和火狱;先知努哈建造了诺亚方舟,带着那些归信安拉的人登舟,躲过了洪水滔天的灾难,并在世界上各种动物和禽类中各选一对载在船上;安拉在这一天从异教徒的冲天大火中拯救出先知易卜拉欣等。因此,把这一天看作神圣的日子,视之为吉庆和尊贵的日子。什叶派穆斯林将这一天视为悲痛、不幸的日子。据说,680年的这天,阿里之子侯赛因被倭马亚王朝所杀,这一天什叶派穆斯林身穿黑衣丧服,痛心疾首,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后来发展为阿舒拉节。节日当天,穆斯林要诵经、赞圣,聚众喝豆粥。用各种豆类熬成的粥,叫阿舒拉饭,云南回族穆斯林称为“稀饭节”。

另外,回族穆斯林还过登霄节。登霄是阿拉伯语“米尔拉吉”的意译,原意为“阶梯”。据说先知穆罕默德在传教第12年某夜,由天使吉卜利勒陪同,遨游七重天。由此,伊斯兰教以教历7月27日夜为登霄节。登霄节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举行礼拜、祈祷,以示纪念。这天晚上人们睡觉都比较迟,一般都要听开学阿訇讲“瓦尔兹”。

节日习俗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回族的日常节日还包括生产性节日、生活性节日、亡人纪念日等。生产生活性节日如每年春耕开始的时候,宁夏吴忠、灵武一带的回族都要首先过尔曼里,然后开始春播。亡人纪念日如西北、西南一带纪念清朝时被清王朝血腥屠杀惨死的数百万回族人而举行的尔曼里。西安回族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七过“乜贴节”,以纪念清同治年间被左宗棠残酷镇压的回族先烈。在今中亚的楚河流域,“每年5月17日,在中亚回族的’营盘‘马三奇乡,举办有上千回族群众参加的活动,过’尔曼里‘,悼念已故的回族先人,寄托着回族人民的哀思”,同时5月17日被定为东干族的节日。甘肃临潭回民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九有“舍西德忌日”。云南“滇西、昆明等地还有纪念清代被屠杀殉难同胞的’亡人节‘”,一般都是将腊月初三定为亡人节,这天人们聚于清真寺和坟山,由阿訇诵经,并讲述事件的过程,节日气氛悲壮、严肃。还有由于1920年的宁夏海原大地震使得这一带大量的回族人亡于震中,以后每年逢农历十一月初七,当地的回族人或在家里“倒油”追念亡人或去万人坟上坟,或在清真寺干“尔曼里”,在清真寺做礼拜为亡人祈祷,以表达对亡人们的怀念。

教育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代代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回族的民族教育也是回族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中国回族的教育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荣辱兴衰的发展进程而逐步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得失并兼的千年中国本土化历程中,打造起了民族文化传承和抵御同化的坚固“防御甲胄”,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备、特色鲜明的民族教育形式——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

广义的教育指人的社会化过程,及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各种手段获得文化的过程;狭义的教育则指学校教育。教育在本质上不仅是对人的培养和个体的社会化问题,还在群体意义上表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就回族而言,回族教育还包括其他非正规教育的成分,如白寿彝先生所说的,回族教育“包含着传统的家庭教育、手工业的师徒传授、经堂教育、新式学校教育”等各种形式。有的学者还指出,“从内容上讲,回族教育包含道德品质、科学知识、宗教礼仪、风俗习惯、劳动技能、特种工艺、医药医术等方面的训导、培养和传授“。

回族教育的发展和传承方式,从历史到现在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形式。家庭教育是回族教育的原初形态,它是客居的穆斯林群体在中国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中,实现伊斯兰文化传承的自觉选择。回族家庭中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作为一种非正规的私人教育,是家庭中的长者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所实施的教育。回族自古就重视家庭教育,尤其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将家庭教育视为每个父母的职责。如果说家庭教育是非正规教育,那么早期的清真寺经堂教育则可以说是相对的正规教育。中国回族穆斯林宗教教育制度为明朝嘉靖年间陕西伊斯兰教经学家胡登洲(1522~1597年)所开创。他有感于”经文匮乏,学人寥落,既传译之不明,复阐扬之无自“的现状,在家收徒讲学,倡导学习经典。从其二传弟子开始,教馆从私家移入清真寺,在寺内招徒授经。课堂一般设在清真寺的厢房,因讲授经籍为主而称经堂。清真寺延聘阿訇担任经师,称开学阿訇。学员的食宿费用等多由教坊教民供给。学员多少则视阿訇的学识声望,以及教坊的经济能力而定。这种中世纪伊斯兰教寺院教育与中国传统私塾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因适合中国穆斯林社团发展的急切需要,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回族宗教教育制度。胡登洲倡兴的宗教教育改变了父传子受、师徒单传的传统方式,吸引各地穆斯林”负笈载道,接踵其门而求学“。他的学生代代相承,分布全国,带动各地清真寺纷起效法。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各地因课程内容和教学特点的不同,形成风格各异的学派。早期,西北地区以冯养吾、张少山为代表,形成精而专的陕西学派。明末清初,常志美、李延龄、舍起灵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设帐讲学,授徒众多,形成博而熟的山东学派。清代中叶,在马德新、马联元倡导下,云南出现中阿并授的新学派。在新疆地区,经堂教育大多为小型分散的私塾形式。穆斯林聚居的城镇,有专门设置的宗教学校麦德赖赛,或附设清真寺内,或单独建校。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均有该地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