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进入东北地区较晚,往往是聚族聚村迁徙,这样就形成了东北地区的回族大姓,如铁、脱、左等大姓,还有麻、段、杨、李、从、丛、户、刘、赵、回、应、辛、代、尹、伞、韩等姓。这里的从、丛、户、伞等姓氏,是西北乃至中原地区少见的。
总之,各地回族姓氏的构成,反映出回族姓氏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内涵。
回族的艺术文化也异彩纷呈。通常,艺术文化包括工艺、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种类。回族的民间工艺尤以雕刻见长,有砖雕、木雕、石雕、玉雕、葫芦雕、金银雕等。雕刻艺术也可以归入物质文化中,这里将它归为精神文化,是要着重讨论其中所反映出的回族的艺术智慧。
砖雕是中华民族雕刻艺术中的瑰宝,凝聚了中华民族从历史到今天精到的艺术智慧与审美情结。回族砖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宋、元时回族先民们所建清真寺和墓地的建筑中,如元代所建的杭州真教寺大殿砖砌的墙面上伊斯兰风格的砖雕,非常精美,显示了回族先民高超的砖雕艺术。明清以来,回族在吸收汉族传统砖雕艺术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回族砖雕艺术成熟于明清,能工巧匠辈出,作品多姿多彩,雕镂精细,构图严谨,立意新颖,形象生动,古朴多姿,富于极强的想象和表现力,主要用于清真寺、拱北以及民居建筑中,它既具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又和整座建筑浑然一体,以景托情,幽雅飘逸,具有强烈的生活趣味、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特别是临夏回族砖雕有很高的声誉。
木雕也是各地回族主要的建筑装饰之一,内容多为《古兰经》及“圣训”的各种阿拉伯文书法、几何与花卉图案等。许多建筑物的藻井、门窗、柱梁上多有构思巧妙、刀法细腻的木雕,融古朴、精巧、高雅为一体。
回族的石刻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以从唐宋时期的回族先民时期算起。广州、泉州、扬州、海南等沿海地区的著名港口城市,留下了大量的穆斯林石刻、石碑和碑铭。时至今日,回族石刻艺术依然焕发出生命活力。2002~2006年,陈广元大阿訇手书石刻《古兰经》,选用泰山基石为材料,将《古兰经》30卷114章全文镌刻在高1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板上,共用石板528块,总面积264平方米,总重量约26吨。该石刻《古兰经》历时较长、工程浩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已成为中国回族石刻中的瑰宝。
回族的玉雕、石雕、葫芦雕等方面也有很多成就。清末民初以来,不少回族除经营玉器、珠宝买卖外,还设有玉器加工作坊,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珠宝加工作坊以北京牛街最为繁盛,大的作坊有几十人,小的有一二人,制作玉器以摆件为主,大件如鼎、炉、茶具、花鸟、人物,小件如戒指等饰物。
回族的石雕以宁夏的贺兰砚最著名。贺兰石大多为蓝紫色,间或嵌有绿色,艺人们巧妙的因石构图,使色彩与图案和谐地融为一体。有的砚石上雕有山水、花鸟、龙凤等,千姿百态,精美可爱。贺兰砚具有发墨、存墨、护毫、耐用的特点,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甘肃洮砚齐名。
葫芦雕是回族的又一雕刻品种,也以素称“回族雕刻之乡”的临夏葫芦雕最有名。临夏葫芦雕题材丰富,图案有人物、山水、花鸟、竹石等,约有上百年历史。采用针雕技法,一粗一细两根钢针,大针勾勒,小针刻画,使雕葫芦艺术日趋完美、光彩夺目。其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家种葫芦,讲究大小均匀;主要采用晒泡、上光等特殊工艺在其表面精心绘制人物、民族风情、山水图案,配以名人诗文而成。回族马少宣的内画壶艺术在清末至近代曾名噪一时,素孚众望。
过去由于种种限制,大多数地区回族妇女的服装尚暗色,重朴素,不做过多的装饰,因而回族妇女对美的追求就在刺绣与剪纸上得到发展,从小就养成了学刺绣与剪纸的习惯,而且代代相传。如今这种传统得到发扬,甘肃临夏等地带办起了民族刺绣厂。刺绣与剪纸的题材,也从几何图案、植物花卉、阿拉伯文,发展到动物鸟兽甚至人物造像等领域。刺绣中包含伊斯兰文化元素,风格独特,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回族聚居区,特别是山区,回族姑娘们常常以刺绣比聪明、争手巧、看本事,视刺绣为一种吉祥的艺术。回族刺绣多见于日常生活用品,包括衣服、腰带、裙子、围裙、汗巾、手帕、枕头、钱袋、针线荷包(针扎儿)、花鞋、裹肚、肚兜、袜底等各类布制品,民间使用十分普遍。近年来,地处宁夏中部的海原县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传统回族刺绣产业。2010年创建刺绣剪纸创业街,采取“基地+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创业街为龙头,让广大农村妇女把在炕头从事的针线活儿推向市场,产品主要销往北京、新疆、福建、山东等地,部分产品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各刺绣剪纸企业年生产各类大型刺绣作品1万件、绣花鞋垫10万双,工艺品达8万件,实现年产值3200余万元,作品《五福瓶》《红色六盘》等广受国内外顾客好评。
剪纸与刺绣一样,回族妇女从小就学会剪纸,并以此衡量妇女的聪明与才智。回族剪纸以窗花最为普遍。人们为了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用红纸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在窗上张贴,既喜庆又美观,表达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希冀人寿年丰等美好的愿望。剪纸是深受回族妇女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窗花等剪纸的题材,过去较为狭窄,仅限于花卉、动物、几何图案,现在已扩展到人物、故事等,比较活泼、自由,源于生活,寓意丰富。除了在四角的“角花”,以及折剪的“团花”之外,剪纸的轮廓都没什么限制,但尺寸都不大,以免影响照明。常见的题材有“”字、纹样、喜鹊、凤凰、鸳鸯、老虎、狮子、梅花、夹竹桃、寿星,还有鸡、牛、羊、民间故事图案等,造型活泼,明暗适调,剪纹流畅,整体感强,富有装饰性,又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回族的剪纸除窗花外,还有墙花、家具贴花、门花等,也用做刺绣图案、皮影图案等。
回族由于信仰伊斯兰教,所以许多人有学习阿拉伯文及其书法的传统。同时,又由于说汉语写汉字,学习汉字书法也是回族人民的传统,而且同样源远流长,书法名家辈出。同中国汉字书法一样,有“伊斯兰装饰艺术的孪生姐妹”之称的阿拉伯文书法,也是世界上最优美的书法艺术之一。经字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伊斯兰教经典文字组成的书法作品,它是中国穆斯林创造的一种传统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在书写技巧上集阿拉伯书法与伊斯兰艺术于一体,兼收汉字书法中的布局、格式、间架、笔法、墨迹、印章等,既有阿拉伯书法的风姿,又体现了汉字书法的内涵意境,使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交相辉映,珠联璧合,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具有中国风格的回族阿拉伯经文书法艺术。
自元代以来,随着回族人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回族的文学艺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出现了如高克恭等一批绘画艺术大师,在中国文学史、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绘画艺术人才辈出,为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回族绘画艺术在近现代也是强项,回族画家不仅在国画,而且在油画、版画、水彩画等画种中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当代回族画家人才辈出,遍及全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交流的潮流进入国际画坛,受到中外观众的称誉。
回族的音乐舞蹈,与其他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等相比,差距虽然很大,但也有本民族的一些特点。就舞蹈来说,早在唐代,回族先民就跳西域乐舞。元代则更加重视这一文化传统,专门设立了回回乐舞机构,并且由回回人自己掌管,使回回乐舞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宫廷舞,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到了明代,回回乐舞大胆汲取汉族舞蹈营养,取长补短,融合发展为回族民间广泛流行的舞蹈“回回舞”。清代以后回族的舞蹈受到摧残,但从现在回族民间的一些舞蹈和根据回族民间舞蹈素材加工整理的一些反映回族人民生活的舞蹈来看,回族的舞蹈有一定的潜力,只要加强引导、挖掘、整理,还是能够取得成绩的。如现在宁夏回族民间流传的“踏脚舞”“汤瓶舞”;云南的“田龙舞”;甘肃的“念舞”“坐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流传的“落莲花”“碟子舞”“耍场”等,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耍场”“踏脚”源于武术。回族素有习武健身的习俗,男子表演“耍场”“踏脚”的舞蹈动作带有拳术的特点。“汤瓶舞”表现伊斯兰教礼拜前用汤瓶壶盛水净身,做“大净”或“小净”的习俗,舞蹈中还常出现模拟汤瓶的形象,故有此名。“口弦舞”也叫“坐舞”,是宁夏回族妇女们跪坐地上拨奏口弦表演的舞蹈。“沐浴舞”为创新的舞蹈形式。在新疆回族聚居地区,由于长期受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当地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艺术的影响,当地回族还创作出了一些地方性的回族舞蹈。如《尕妹子送哥》《莲花落》《狩猎舞》《八大光棍》《八字大开头》等,其中的舞蹈动作也受当地其他民族的影响,有摇头耸肩、耸肩拧头挤眼、打响指、单手或双手抚胸行鞠躬礼等。新疆的许多回族民间艺人还经常参加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不仅会唱维吾尔族民歌,还会跳维吾尔族舞蹈。潜移默化的影响,变化和丰富了回族舞蹈的某些动作,也增加了热烈豪放的气质。
回族的音乐包括民俗音乐和宗教音乐等。宗教音乐主要以经堂礼拜诵念为主,旋律优美,声音动听。民俗音乐最具代表性的是“花儿”,以莲花山“花儿会”最为出名。回族艺人韩生元、马汉东、马成英是目前的花儿传承人。花儿植根于黄土高原,其生命力旺盛,是汉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劳动生产中创造的民间歌谣,是西北高原上特有的民间艺术瑰宝。在西北地区,一年一度的松鸣岩、莲花山花儿歌会盛况空前,人们或引吭高歌,或低声吟唱,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情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回族还保存和制作了许多乐器,如火不思、胡琴、牛头埙、口弦、羊头弦子、咪咪子、萧萧子、索勒、角笛、三环、环镲、环鼓等管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
回族具有强健、勇武、好锻炼、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崇武尚勇是回族的一个显著特点。自古以来,凡回族聚居的地方大都有尚武的习俗,并世世代代相传。回族武术内容丰富,门派繁多,既有中华武术的传统项目,也有富于独特风格的本民族项目,它们都是在吸收其他民族武术精华的基础上,将中华武术各门各派融会贯通,结合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和风俗习惯,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钻研和实践,逐步形成、丰富、完备和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