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武术的主要项目有散打、长兵、短兵、拳术,包括对练、器械、拳术等几十种。回族喜练查拳、黑虎查拳、弹腿、华拳、洪拳、炮拳、八极拳、心意六合拳、回回十八肘、黄鹰架拳、六角式、廿四式、老架拳等。这些项目既有中华武术的共同特色,也有与回族风俗习惯紧密相连的民族特色。其中十路查拳、十趟弹腿、回回十八肘、汤瓶七式拳,均为回族独有的拳种,有“回回拳”之称。此外,通臂劈摇拳、关东拳以及明末广为流传的回回十八肘、汤瓶七式拳等,创始人均为回族。这些拳术均以其劲力别致、技法丰富、风格独特而风靡拳坛,为各族人民所喜爱。
器械方面,除习练刀、枪、剑、戟、棍、鞭、锤、钩、铲、斧等一般器械外,回族练的杆子鞭、索来拐、龙爪钩、五虎群羊棍、阿里剑、查刀、查枪等,在汉族武术中均少见,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杆子鞭,又称西域鞭,系一齐眉棍上缚一绳索,索端系一钢镖,镖重约750克。据武术家口传,这种杆子鞭和五虎群羊棍均与回族牧马放羊有关,分别由牧马鞭索和放羊棍脱胎演化而成。
阿里剑,又称“鱼尾剑”,双尖双刃,尖处宽于把柄处,剑身两面俱刻有阿拉伯文字。据传此剑原名“祖勒飞卡尔”,是第四任哈里发阿里配用之兵器,是圣人穆罕默德在战场上缴获并转送给阿里的。
龙爪钩,形似龙爪,系由回族屠户翻牛羊肉的钩子转化而成。
回族的体育活动和健身项目也有特色。如花式跳绳,每年秋收罢,场院出清时,花式跳绳便进入高潮。可单人、双人跳,也可集体跳,不同年龄的人都能参加。
“赶牛”是牧童戏耍时互相游戏的一种方式,游戏失败者负责照看所有参加游戏的人的牛群,其他人玩。
方棋在宁夏南部山区各县农村尤为盛行。下棋者捡来小砖瓦块、石块或干羊粪作棋子,蹲在田埂地头或墙角房檐下,在地上画一横7行竖8行的长方形“棋盘”即可开赛。
拔腰,比赛时,俩人侧身弯腰搂抱对方腰部,并使劲将对方抱起,如果有一方使对方的两脚离开地面,则为获胜。
另外,掼牛、爬木城、掷子等都是有趣的民间游戏活动。
在元朝时,回族天文学家将阿拉伯天文学介绍到中国,为中国天文历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267年,以杰出的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为代表的回回天文学家在北京建立了观象台,他们带来了大批的回回书籍和阿拉伯天文仪器加以研究,创造了许多新颖的中国天文仪器,制造了混天仪、方位仪、斜纬仪、平纬仪、天球仪、地球仪和观象仪等7种天文仪器,用来观测天象,观测昼夜时刻,确定季节,其科学研究的程度和仪器的技术都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扎马鲁丁制造的地球仪,填补了中国天文学方面的空白,使中国第一次有了自己制造的地球仪,为中国人否定“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树立环球思想观念起到了启蒙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1271年,元朝政府正式在内蒙古正蓝旗建立了回回司天台,任命扎马鲁丁为台长(提点),主要通过运用科学的天文仪器观测天象,编制回回历。最早的回回历可以追溯到唐朝,据《新唐书》记载:“《九执历》度法六十,周天三百六十度,无余分。”这与中国历法中贮存器天三百六十五度有出入。根据明清两代天文学家的考证,《九执历》就是回回历法,因此可以说,《九执历》是唐朝来华的穆斯林对中国历算的首次贡献。到了961年的宋朝,安徽回族马氏的先祖、天文学家马依泽应宋朝皇帝的邀请从西域来到中国,编修新历法,以纠正中国原有历法,并将阿拉伯占星术中黄道十二宫的方位及太阳入宫日期的推算方法引进中国天文学,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于963年四月修成《应天历》。《应天历》分六卷,分别为《历经》《算经》《五更中星历成》《昼夜日出入立成》和《晷影立成》等,这是第一次系统地将阿拉伯历法引进中国的尝试,据《宋史》卷六八《律历志》,此法在中国历法中首先引进星期制度。元朝时期,曾一度使用金朝的《大明历》,但该历法与实际天象多有误差。扎马鲁丁在至元四年(1267年),参照阿拉伯历法编制了《万年历》进献元政府,元世祖批准颁行,该历在当时的中国社会通用了14年。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各国穆斯林通用的阿拉伯太阴历,即伊斯兰历,在中国穆斯林中流传通用。明朝上层统治者十分重视回回天文历法,回回天文学和回回历法有重要地位。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政府正式设置回回司天监,将元时上都司天台的工作归司天监,回族天文学家黑得儿、马德鲁丁、马哈麻父子等人到司天监工作。洪武三年(1370年),改司天监为钦天监,下设天文、漏科、大统、回回历四科。马沙亦黑、马哈麻兄弟二人从事观测和研究,还制造过浑天仪,他们多次出使西域,不仅为促进中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还利用出访时机,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天文资料,正是靠他们的勤奋观测、知识积累,为后来译著回回历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诏谕马沙亦黑、马哈麻等回族天文学家译回回历书,马哈麻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译出《天文书》,马沙亦黑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译出《回回历法》。《天文书》系波斯天文学著作,这部书的翻译,第一次将西方有关星象的要领以及20个西方星座名称介绍到中国。《回回历法》根据阿拉伯天文学的计算方法,充分利用马沙亦黑等天文学家的观测结果以及元朝时搜集的资料加以综合编译而成。《回回历法》中所运用的许多天文数字都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明朝天文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回回历法》的参用达270余年,这是马沙亦黑等天文学家对中国历法的重大贡献。
回族在历法方面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国历法的发展,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编制《授时历》,就直接参照了回回历法,并参考了由回回人引入中国的《积尺诸家历》48部、《速瓦里可乞必星纂》4部、《海牙剔穷历法段数》7部等众多的天文历法资料。为此,后人曾评价说:“郭守敬所凭的实测,大部分是回回的遗产,实集中回历之大成”,正是由于吸收了回族天文学家引进和创造的历法成果,《授时历》能够使用360多年。20世纪以后,丁子瑜、马以愚、黄明之、胡继勒、马复初、马坚等回族穆斯林学者又著述了《寻月指南》《回回历》《天方历源》《环宇述要》《伊斯兰历源详解》《回历纲要》等天文历法著作,这些著作的问世,是新的历史时期回族穆斯林对中国天文历法史作出的重大成绩。另外,随着回回天文学、历法传入中国,回回数学也同时被回族科学家引入中国。在《元秘书监志》的“回回书籍”一项中,就列举了众多的算术书、几何书,其中有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15卷、《几何学》17卷、《算数》8卷,这些书籍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数学的发展。此外,郭守敬在《授时历》历算中采用的弧三角形法,以及我们今天仍在运用的算术数码,是回族引入的阿拉伯数学,这些都填补了中国数学的空白,是回族穆斯林对中国数学科学的贡献。
回族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产物。金元之际,回族医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涌现出与回族药物有关、集阿拉伯医药学与中国传统医学为一体、具有中国回族特色的大型综合性医药医著《回回药方》等。从《回回药方》所载方剂来看,在药物剂型的运用方面,既有中国式的丸、散、膏、汤,又保存有阿拉伯式的芳香挥发药、滴鼻剂、油剂、糖浆剂等。回族医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民间疗法。
回族拥有非常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说唱、传说、歌谣、故事、诗歌、谚语、歇后语等。其中,回族内部交流使用的词汇,是最明显的特征。
回族在中国的土壤上形成,最后选择汉语为民族的共同语。但在宗教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又夹杂着大量只有在内部交流时才使用的词汇或短语,其中突出的有:第一,阿拉伯、波斯等外来语汇。例如朋友称“朵斯梯”,仇敌称“杜士曼”,礼拜称“乃玛孜”,星期五聚礼日称“主麻日”等。第二,汉语阿拉伯语搭配(或汉语+波斯语)。汉文经书称为“汉克塔布”,竹笔称“竹改郎”。第三,纯属汉语而另有含义。如,亏心——指处境困难、可怜(汉语指感觉到自己的言行违背良心);计较——指严格律己(是褒意词,而汉语原意常作贬意词,表示患得患失,个人考虑太多);看守——指品德修养,遵经办事(汉语原意含守卫、监视、防范的因素)。此类语汇要谨慎使用,穆斯林乡老十分重视,如有回族青少年到寺里沐浴,把“水房”称“澡堂”,就会引起反感,受到斥责。特别是回族经堂语中,有很多被赋予新意的汉语词汇,如:教生——回族对跟随先知穆罕默德的自称(意思是跟随先知的教徒或民众);知感——深深感谢(对真主表示,如“知感主”);参悟——指宗教修身中静思默想。
小儿锦,是回族中广泛流行的一种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的拼音文字。回族自从在中国形成以后,为了尽快掌握汉语,刚开始他们运用自己早已熟悉的阿拉伯字母把汉字的音、义一个个拼出来,加快对汉语的学习和熟练程度。小儿锦是用拼音文字拼写汉语的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文字。目前,发现最早的小儿锦实物是西安大学习巷的一通碑文。该碑文按后跋的纪年是伊历740年,即公历1339年7月9日至1340年6月26日间。碑文的撰写者是用阿拉伯文字拼写的“金善福”。由此可见,回族很早就开始使用这种被后来称为“小儿锦”的文字了。明中叶以后,回族的经堂教育兴起,教师在教授课程时,主要使用汉语。由于大部分学员不识汉字,就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把所讲的内容以及对有些教材的注释都记下来,然后在课余时间反复学习、掌握,有的就将注释写在原经典著作上面。在长期的经堂教育中,回族习惯把原教材称为“本经”,把加注的阿拉伯字母叫“消经”(帮助消化本经),也叫“小经”“小儿经”(音变为“小儿锦”)。中国的回族、东乡族、撒拉族都在使用它,留存的文献资料也极其丰富,大抵可分为:宗教问答类,如甘肃临夏刊印的《伊斯兰信仰问答》;宗教经文(读本)类,如宁夏地区的《杂学》;阿拉伯语语言学习类,如马良骏大阿訇所著《阿语基础注解》;工具书类,如上海穆民经书公司出版,李殿君著《中阿双解字典》。新中国成立后,回族当中还有不少用小儿锦编写的宗教读物。一些阿訇在参加会议时,用小儿锦作记录,有的还用小儿锦写信、写日记等。在20世纪80年代,西北地区的回族还用它来写书信,特别是用以写密信,使小儿锦成为特定场合回族内部交流的一种文字。
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民族的整体发展和提升。一个民族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是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引领民族与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先锋队。一个民族精英人物的素质、眼界、胸怀及其对国家、社会、民族的贡献,也折射出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的状态与标高。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凌烟阁中,回族人民作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无论是历史还是今天,都为中国社会的各行各业输送了一批批富有影响、作出了宝贵贡献的精英人才,并为回族在中华大地上的发展与进步发挥了不同的历史性作用。回族的精英人物可以分为政治精英、爱国将领、革命先驱、御侮英烈、名家学者、社会贤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各方面人才,如杰出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世界著名航海家郑和,爱国将领左宝贵,革命先驱马骏,著名思想家李贽,史学大师白寿彝、杨志玖,语言学家和翻译家马坚,等等,他们是回族人民的骄傲,是回族的精神支撑,也是值得挖掘、宣传、学习、开发的名人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