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纳家户回族文化产业开发研究
19051500000015

第15章 纳家户文化资源禀赋(1)

纳家户作为典型的回族古村落,在历史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厚的回族文化资源,是一个能够全面体现回族文化特征的集合体,一个回族文化的符号。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伊斯兰文化元素为一体的纳家户清真寺建筑艺术,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的家族历史名人……构成了纳家户回族文化资源无可比拟的稀缺性。朔色长天,大漠风光,九曲黄河,阡陌纵横,古老的引水灌溉工程可以和都江堰水利工程媲美,纳家户回族文化在这片地域上生发养成,地域文化更成就了其无穷的魅力。

第一节回族文化资源类型

什么是文化?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多种定义。1952年,美国的两位文化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合作撰写了《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一书,统计从1871年到1951年的80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1种之多。从1951年到现在,文化的定义肯定又增多了,有近300种。

中国是文明古国,在古代,“文”“化”两字各有其义,两字连接起来使用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周易·系辞下》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即以文教化。孔子极力推崇周朝的典章制度,他曾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这里“文”已经有文化的意味。但真正将两词联用的则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一文中说:“圣人久居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在《补亡诗·由仪》中云:“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梁昭明太子萧统在《昭明文选》中将其注释为:“言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德加于外远也。”南齐王融《曲水诗序》曰:“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从这些最古老的用法上看,中国最早“文化”的概念被理解为统治阶级的施政和言法,是与“武功”“武威”相对立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文治”如果从词的产生来看比“文化”出现得还早,多指借助“礼乐制度”所进行的社会治理。“教化”即培养人,教育人。总的来说,在古汉语中,文化就是以伦理道德教导世人,使人“发乎情止于礼”的意思。而用“文化”翻译“culture”,始于日本学者,这时候的文化交流,已掩盖了两者语意上的区别。钱穆认为,中国的“文化”偏重于精神方面,这时多少也认同了“culture”中的有关耕种、养殖、驯化等含义,将文化置于一定的生活方式之上。

西方社会对于文化的理解以18世纪为界,前后有很大的差异。据英国文化史学者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考证,受启蒙运动人文主义观念的影响,从18世纪末开始,西方语言中的“culture”一词的词义与用法发生了重大变化。他说:“在这个时期以前,文化一词主要指’自然成长的倾向‘以及根据类比人的培养过程。但是到了19世纪,后面这种文化作为培养某种东西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文化本身变成了某种东西。它首先是用来指’心灵的某种状态或习惯‘,与人类完善的思想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后又用来指’一个社会整体中知识发展的一般状态‘。再后是表示’各类艺术的总体‘。最后,到19世纪末,文化开始意指’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自由竞争时代的人们认为:文化的存在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当人和自然进入结合过程时,人不仅认识了自我,而且人与人之间将形成一定的关系。

比较而言,中国《辞海》对文化的定义为国内学术界普遍接受: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

资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资源一词又称“财源”,即资财之源,财富之源。《辞海》对资源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从广义上来说,资财、财富实际上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自然的,二是来自人为的。所以,资源可以分为两个范畴:一是自然界赋予的自然资源;二是人类劳动创造的各种资源,即社会资源。从自然演进史和发展史可以看出,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进入生产过程的各种物质。随着人类社会科技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包含的种类不断扩大,自然资源一般指地球上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资源,但通常只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环境中对人类有益的资源。社会资源是指人类自身通过劳动提高的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社会资源包括的项目越来越多,除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外,科学、技术、信息和管理等日益成为重要的资源。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是互为对象的,都是有待于开发利用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两大物质要素。

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或文化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文化资源也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其中,社会资源是文化资源的主体部分,文化内容的生产主要源自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通常作为文化生产的条件而存在,其重要性远不及社会资源。当然,对某些文化生产来说,离开自然资源,其生产会成为无米之炊。如雕塑、篆刻等行业的发展就离不开大理石、玉石等自然资源的支撑;同样,一些旅游景点如果离开自然景观及其所处的自然条件,那些动人的神话传说只能成为传说。文化生产的主要自然资源是大理石、玉石、水晶石、贝壳等自然材料,以及旅游景区的自然景观和天然环境等自然条件。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不断拓展和加深,一些原本并非文化资源的资源逐渐被纳入文化资源范畴之列,如树根、椰子壳等长期一度被用来作柴火烧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们都被用作旅游纪念品的基础材料。文化生产的社会资源主要有教育、科学、文艺、道德、法律、风俗、信仰,以及其他从社会上后天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等,这些资源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

文化资源的社会性与自然性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自然资源再优质、再美丽,也需要人们去挖掘和发现,并且为更多的人来欣赏而需要付出艰辛劳动(如铺路、修桥等)才能成为文化产品。同时,如果没有自然的物质条件,人们也很难生产出各种文化产品来。如果没有造纸的原料,就生产不出各类纸张来,作家和画家就难以写出、画出各种脍炙人口、异彩纷呈的文学作品和书法绘画作品,而且世代传承、流芳千古。

文化是社会发展与人类创造的才智在历史上所达到的水平,它既体现在物质财富中,也体现在精神财富中。对于文化的特性和结构,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学科有不同的表述和看法。为了便于理解和解读文化资源的基本分类,对回族文化资源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描述研究及其认知路径,我们这里采用主流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的“三分法”分类主张。

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人类自古以来有三个敌人,其一是自然,其二是他人,其三是自我。罗素的这句话有相当的永恒性的意义,我们可以把它延伸而说明“文化”。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面临了自然的困境。人类为了克服自然这个敌人,所以创造了第一类的文化,我们可称之为“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也就是指工具,以及衣食住行所必需的东西,以及现代科技所创造出来的机器等。人类借这些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得以克服自然,从而取得生存所必需的东西。其次,人类为了克服第二个敌人——他人,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以维持社群的生活,所以创造了第二类文化,我们可称之为社群文化或伦理制度文化,就是道德伦理、社会规范、社会制度、典章法律等。人类借社群与伦理文化得以从事社会生活,构成复杂的人类社会。最后,人类为了克服第三个敌人——自我,也就是克服自己在感情、心理、认知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忧虑与不安,因而创造了第三类文化,我们可称之为精神文化或表达文化,那就是艺术、音乐、戏剧、文学等,以及更重要的宗教信仰,人类借这些创造以表达内心的种种感情与心理状况,并借这种表达而得到满足与安慰,进而维持自我的平衡与完整。

因此,我们可以把文化的内涵罗列如下:(1)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因克服自然并借以获得生存所需而产生,包括衣食住行所需之工具以至于现代科技。(2)社群文化或伦理制度文化:因社会生活而产生,包括道德伦理、社会规范、典章制度等。(3)精神文化或表达文化:因克服自我心中之困境而产生,包括艺术、音乐、文学、戏剧,以及宗教信仰等。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人类文化整体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或层面。文化系统的层次性和结构整体性告诉我们,虽然物质文化是人类直接作用于自然的产物,直接影响自然;制度文化根源于人的社会性,规范并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精神文化表达人的精神境界,因而具有平衡自我的功能。但人类以文化的手段和方式对付“三个敌人”,并不是简单的三个层面文化与“三个敌人”的各对各的斗争,而是人类以其文化整体,即三个层面文化的综合作用对付“三个敌人”,协调三种基本关系。人类文化是一个整体,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自身三种基本关系的统一方式。

在人类以文化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发展中,当代人类的观念文化正在进行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心态创造;制度文化正在进行人类和平相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世态创造;器物文化正在通过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和建设绿色景观、进行保持生态平衡的物态创造。这是人类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目的目标的“三态”创造。它以全方位的文化创造(更新)——人类文化的绿色革命昭示了人类文化的新境界,同时也映射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走向。

在现代意义上,文化就是人化,即人类所造成的一切。具体讲,文化是人类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它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人类虽然也是动物,但却是唯一具有长远思考能力的动物。有了这种思考能力,人类才能超越自身器官的物性功能去改造(和适应)自然,调整(和创建)社会,这种改造调整的痕迹即表现为人类在其外部世界的文化成果。与此同时,人类的长远思考能力也因这种作为而得到改造,形成人类独有的精神文化成果。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度(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关于文化资源的分类,目前主要有:

云南县域文化资源分类 云南县域文化资源划分为文化生境、物化载体、社会组织、节祭礼仪、文艺及手工业和文化人物六类。

山西文化资源分类 在山西的文化资源评价实践中,把文化资源区分为可度量文化资源和不可度量文化资源两类。可度量文化资源是指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来具体计量其瞬间价值的资源类型,如历史文物、建筑、工艺品等;不可度量文化资源是指不能用现实价值来衡量的资源类型,如民俗、戏曲等。

旅游资源分类 2003年10月,中国认定实施了首个旅游资源分类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进行划分,此分类即可描述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又可描述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将旅游资源的结构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个层次。共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共155个类型。每个层次的旅游资源类型有相应的汉语拼音代号,具体分类见表3-2。

关于回族文化资源的分类,目前还缺乏深入的研究。这里,我们依据回族文化资源的特点,借鉴国内关于文化及文化资源的不同分类方法,将回族文化资源分为三类,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具体的分类如表3-3所示。文化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文化中的各个层次之间、类型之间是互相渗透的。比如,物质文化中有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中也有物质文化,两者是无法明确区分开的,每种分类方法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本项目也只是对回族文化的类型分析作尝试,也算为后期的相关研究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