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加强纳家户文化生态保护
纳家户是一个由回族历史文化传统、自然环境、经济形态等各种要素构成的综合体,按照通常人们对“文化生态”的理解,这样的综合体可以称为“文化生态”:即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文化生态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在纳家户回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中,保护好纳家户回族文化生态是十分重要的。
加强纳家户文化生态保护,首先是保护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客观要求。文化的多样性,就像生物的多样性一样重要。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在1997年11月第29届大会上指出:“人类的身体健康离不开保护生物多元化,同样,人类的精神健康也离不开保护文化——语言、意识形态和艺术——的多元化。”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第三十一届会议上,通过并发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不对等的文化交流也以更快的速度推动着文化变迁。在两种异质文化的交往过程中,出现了不对等的交流,许多原有的文化风貌悄然发生着变化,从衣着、建筑及生活方式到语言文字等许多当地固有的传统文化被逐渐冲淡甚至同化。西方强势文化对他国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甚至有涵化的危险。当今世界各国市场上,随处可见美国的“三片”(薯片、芯片、大片),世界上的不同国家文化都与外来的类似“三片”的文化间互相摩擦和融合。“三片”渗透市场的背后隐藏着强势文化对其他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的瓦解。从长远的角度看,这加剧了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倾向。“它不言而喻地意味着我们的文化统一了,但同时又更贫乏了:在亚洲、非洲、欧洲丰富的传统中如此之多的多样性都消失了。”在国内,以传统文化艺术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已经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而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更是处于边缘地带。故此,专家呼吁像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云南等少数民族众多的省区,特色的文化艺术亟待抢救或保护。如果世界各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都统一于一个模板之内,人类社会就没有未来可言。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接连召开了以文化多样性为主题的高层国际会议,起草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以促进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和行动计划。中国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的签约国,当然有义务为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承担相应责任。
在文化生态保护中,人是最重要的。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分布着为数众多的水乡古镇,它们多以水建镇、以水成市,创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具有较高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古建筑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说起江南古镇,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大概离不开“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象。的确,小桥流水的自然风光、岸边浣衣的人家、沿河叫卖红菱的伙计,充满江南水乡的韵味。1984年,陈逸飞先生以周庄古镇双桥为主题的油画作品《故乡的回忆》问世,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原本默默无闻的水乡周庄迅速蜚声海内外。从此,以周庄为代表的一批江南古镇陆续走上旅游开发的快车道。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加速发展,江南古镇这种世外桃源式的生活与人们渐行渐远了。古镇之一的乌镇,采取“真空式”发展模式:开发商迁走原始居民,臆想营造了所谓的“原始风貌”。“梦里水乡,旧时江南”的场景一度散失。学者们呼吁:“文化的载体是人,失去文化的载体,古朴的巷道、潺潺的流水、富足典雅的高宅深院、简朴素淡的普通民居,则无异于一堆传统建筑的遗骸。只有古镇居民和居民的真实生活才为冰冷的环境赋予了无限活力。”
根据丽江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丽江古城内留守的纳西族原住居民已经越来越少,男女结构、年龄结构逐渐失衡。男女比例为2.7∶1,一直生活在古城的纳西族年轻人只占到总人口数的18%。丽江古城的纳西族几千年来能保有自己的文化,能够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一席之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纳西族有一个健全而强大的母系阶层,现在随着大量年轻姑娘外出打工,古城男女比例失去平衡,这一母系社会结构遭到破坏,对古城文化的伤害尤为严重。
鄂伦春族是典型的“森林民族”,“鄂伦春”是民族自称,意思是“山岭上的人”,也可解释为“使用驯鹿的人”。他们精骑善射,世世代代游猎在大小兴安岭,常年与山林为伴、与动物为伍,又被称为“兴安岭之王”和“森林马背族”。1996年,鄂伦春自治旗正式开始实行禁猎,鄂伦春人放下猎枪,走下山来聚居在城镇。但禁猎容易转产难,至今,部分鄂伦春人对现代社会仍不能适应,他们的生存发展依然存在各种问题。鄂伦春人面临的现状是,传统的游猎生活已经逝去,而新的生活又还不能适应。他们放弃了熟悉的生产活动,走下山来以现代化的方式聚居在城镇里,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逐渐放弃了民族的特长。一个最稀少民族渐渐失去了很多本应属于他的民族魅力。伴着快速推进的现代化步伐与对传统文化的怀念感伤,鄂伦春人感受到极大的迷茫和不安。调查发现,进入城镇以后,族人酗酒的比例上升,消极、绝望的情绪时常出现,非正常死亡现象增多。与此同时,大兴安岭渔猎文化随着鄂伦春族从森林的撤离而消亡。在1998年“第三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一位鄂伦春族的女知识分子向费孝通教授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问题:“人重要还是文化重要?”对此,费老的回答是:“文化是为了人才存在的,有人才有文化,文化是谋生之道,做人之道。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可用的自然条件来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实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目前,纳家户回族文化产业的开发虽刚刚起步,但一切均不能离开“纳家户”这一元素符号。纳家户的文化旅游业之中,“中华回乡文化园”、全国首个“中国回族博物馆”“中华回族第一街”“纳家小院”和即将落成的“纳家大院”等,无不以纳家户作为载体。作为有数百年历史的古镇,要始终秉持纳家户的“原真性”:清真大寺的古朴建筑、特色砖雕、各式饰品,深厚的穆斯林文化底蕴、悠久的民俗风情、回汉共处的和谐氛围……都是纳家户回族文化的响亮名片。只有这些文化形式回归到民众生活中去,遵循“有人生活在镇里”的原则,才能成为稳定的文化生态,回族文化产业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保护纳家户文化生态内容应该包括:
保持农、林、牧、渔等传统的产业形态。纳家户居银川平原腹地,得黄河灌溉之利,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它不仅是回族文化的原生地,也负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在文化产业的开发中,应该有意识地保护这种特色,使之不至于在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中消失。
保持当地民众传统的日常生活常态和文化艺术的多元一体化。文化细节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鲜明地表现在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回族的特色服饰、饮食方式和习惯、民居样式、建筑格局、木雕纹饰、婚丧礼仪制度、商业习俗以及宗教念诵中,纳家户回族引以为自豪的《穆罕麦斯》的念法,等等,都应得到保护。
保持纳家户回族方言文化的传承。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在本课题组的另一项成果《纳家户回族方言研究》中,我们对纳家户回族方言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以词汇为例,目前纳家户回族方言中还保存着一定数量的阿拉伯语、波斯语以及突厥语的词汇,但通过老派方言与新派方言的对比,其传承呈现下降趋势。方言词汇的退缩或消失,意味着纳家户回族文化丰富性的缩减,也意味着与其他文化差异性的减少。
实现纳家户回族文化保护需要多方努力。政府层面,首先要对纳家户回族文化生态保护起主导作用,针对纳家户回族文化生态保护,制定出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保护体系和发展策略。同时,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相互协调,共同为纳家户文化生态保护出谋划策。传承主体方面,不仅要保护老艺人,还要不断鼓励年轻人。对老艺人要进行普查,建立各自的档案,详细记载其掌握的技能和本人基本情况,承认老艺人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贡献。也可以通过授予称号、经济帮扶等多种方式鼓励更多的人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纳家户人也要增强民族文化自觉,主动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
纳家户文化生态保护与联合国倡导的文化“空间保护”是一致的。1998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对“文化空间”作出了界定:“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一件事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按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这个界定也被《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手册》所运用和阐释:“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通俗地说,凡是按照民间约定俗成的古老习惯确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举行传统的大型综合性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就是文化空间形式。如饮食、服饰、居住、语言、信仰、习俗、观念等就构成了类型多样、稳定有序、互动共生的整体。纳家户就是一种典型的回族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