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演艺业
表演艺术行业是现代文化产业中最具有多元发展和产品衍生潜力的原创型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表演艺术业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有所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多元化发展,现代演艺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和成功案例。比较典型的有:一是以旅游地实景为依托打造的实景演艺,如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印象系列;二是以著名旅游中心区为依托打造的特色演出,如深圳的“世界之窗”;三是以剧院为依托打造的室内戏曲精品,如改制后的北京歌舞剧院;四是以会展中心为依托的巡回演出,如上海世博会的巡回表演。其中,以实景演艺与文化旅游的融合最具创意、最为典型。《印象·刘三姐》是全球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艺,被誉为“与上帝合作之杰作”。《印象·刘三姐》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和现代声、光及舞美等技术为一体,实现了大型山水实景演艺与旅游的完美结合。这种实景演艺和旅游的“联姻”模式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好评,并引发了如《印象·西湖》《印象·丽江》《印象·海南岛》及《印象·大红袍》等系列旅游产业与实景演艺业融合的商业热潮。
多次选用非专业的当地农民参与表演,使演出更加淳朴自然,切合当地民风。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印象系列”实景演出在商业领域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从2004年第一场“印象”上演以来,“印象”一部接一部。《印象·刘三姐》自2004年3月20日首次正式公演以来,至2010年演出2000多场,仅2009年就演出497场,观众达130万人,年演出收入超过2.6亿元。《印象·丽江》自2007年摆脱亏损后,演出收入逐年倍增,2009年演出900场,共有140万人观看,演出收入超1.5亿元,净利润7300万元。《印象·西湖》于2008年公演,当年就实现利润2700万元,2009年利润达到4300万元,同时扩大了当地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老百姓的个人收入。据《印象·丽江》的总经理徐涌涛介绍,《印象·丽江》的演出团队共有500多人,其中大部分为当地农民,有不少还来自边远山区。演员工资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起了很大作用:2009年演员平均月工资为2500元,主要角色能拿到4000元,远高于当地1000元的平均月薪;一个海拔3100米的彝族贫困村庄“23公里”,靠着喂养《印象·丽江》演出时的100匹马,全村20多户一举脱贫致富,全村年收入80万元,人均家庭年收入增加40多倍。像《印象·丽江》一样,实景演出的大场面中,演职员阵容都很庞大,《印象·刘三姐》演员700人,《印象·西湖》演员500人,《印象·大红袍》演员450人,“印象系列”演出直接解决了近3000名演职员的就业,创造了演出收入。“印象系列”实景演出推动和促进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起到了极大的拉动作用,其中对旅游产业的推动当居首位。
“印象系列”实景演出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印象系列”实景演出,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展示与创新,利用当地的民俗、民情、民歌,从表演内容到表演形式都体现着当地的特色。各个城市、地域的不同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元素都被融入了每一场“印象系列”演出中。文化产业是文化与产业的结合,“印象系列”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其正视了“印象”在作为产业的同时,更是一台文艺演出,必须重视和强调它的艺术文化性,强调艺术创作。“印象系列”品牌的树立,首先抓住了国内知名导演这个名牌为其造势,也充分利用了演出地的地方“名牌”。每台实景演出的演出场所所在地,以及歌舞演出中表现的主题元素,本身就是名牌。桂林山水、玉龙雪山、丽江古城、西湖、海南岛、武夷山等,均是中国旅游的名牌;刘三姐、广西山歌、大红袍等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代表,有的是世界文化遗产,有的是世界自然遗产,有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都是当地的名牌,中国的名牌,乃至世界的名牌。把这些名牌元素融入到“印象”实景演出中,极有力地推动了“印象”品牌的传播。“印象系列”就是有意识地将艺术创作、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创造出的经典文化产品。它既是文化,又是产业;既是艺术欣赏,又是旅游项目;既吸引了来到当地观光的旅游者,也赢得了想要了解当地文化、民俗风情的人们。
在中国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在中国旅游经营尚未高度精致化的背景下,“印象”这一商业项目无疑具有创新性。
以《月上贺兰》和《回乡婚礼》《花儿》等为代表的回族歌舞剧是近几年宁夏打造区域文化品牌的有益探索。《月上贺兰》作为宁夏第一部回族舞剧,自2007年首演成功后,在区内巡演百场,在全国15个城市巡回演出17场,并走出国门赴国外演出,成为宁夏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区域文化精品,实现文化向经济价值转换的探索。2009年12月,继《月上贺兰》之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中卫市委、政府的支持下,由中卫市委宣传部组织专门人员对花儿进行了挖掘整理,将花儿音乐融入戏剧,创作编排的大型花儿剧《回乡婚礼》在银川首演获得成功。该剧以花儿歌词为格律,以花儿音乐为主要表现形式,将生活情景与花儿歌舞相结合,艺术地再现了回族独特的婚姻习俗和婚礼仪程。其原生态的花儿唱词、如诗如画的舞蹈美、浓郁的民族风情,极富艺术感染力。《回乡婚礼》在北京首场演出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得到了观众的普遍好评,之后它将作为一个新的文化创新品牌,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并将走出国门。由宁夏歌舞团出品的大型民族舞剧《花儿》,将宁夏花儿、回族舞蹈和浪漫爱情故事融为一体,通过精彩的舞蹈和音乐语言,塑造了回族歌手花儿不畏强暴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一经推出,不仅在宁夏当地广受好评,还到北京进行了公演,并受邀赴上海世博会演出。这部大型回族舞剧中的群羊欢舞、回族踏脚、花儿歌会片段等堪称舞蹈经典。贯穿全剧的花儿曲调,精致华美的回族服饰,回族踏脚的粗犷动感,背景屏幕上的宁夏风光,无一不是宁夏地方特色的展示。
目前,回族表演艺术已越来越多地走出宁夏,走向全国,呈现在全国观众的视野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宁夏回族花儿精彩亮相。2009年,舞剧《花儿》的部分章节作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组成部分以独特的魅力打动了无数观众。2010年至2011年,由宁夏主打的回族花儿《尕妹妹》和回族舞蹈连续登上春晚,作为春节晚会中的一个亮点,标志着回族表演艺术开始从民间走向大众,从边缘走向主流。以回族花儿和舞蹈等为代表的表演艺术已成为宁夏的文化品牌。宁夏在回族表演艺术上的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良好的开发氛围,也为回族表演艺术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华回乡文化园也已成为宁夏回族表演艺术创新成果得以展示的园地和荟萃回族民间艺术的演艺平台。2009年9月,第七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在园区举办,来自青海、新疆、广西、西藏等省区的13支代表队参加歌会。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倾力打造的文化精品之一,在展示回族花儿歌唱艺术魅力的同时,扩大了回族花儿的影响与知名度。2009年以来,作为宁夏回族文化创新的大型歌舞剧《月上贺兰》入驻中华回乡文化园,两年已演出193场,接待外国使团、国家有关部委、各省市区领导以及中外游客6万余人次。《月上贺兰》的进驻,为回乡文化园提升了文化内涵和品位,增强了魅力和吸引力。这也是宁夏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与旅游业携手、联姻,市场化运作,共同对外推介展示的成功尝试。
《月上贺兰》是中国首部大型原创回族舞剧,是近几年回族表演艺术创新的成功典范。从创意到上演历时3年,总投资700万元,编剧、导演、主演、音乐、艺术总监等主创人员都是国内著名艺术家,其中有孙萍、赵大鸣、张千一等。100多名演员分别来自北京、宁夏、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舞剧《月上贺兰》讲述了古丝绸之路上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反映回族在宁夏形成、发展的历史,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有机交融、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历史。《月上贺兰》舞剧形象地展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品质,立意高远,蕴意深厚,音乐雄浑悠远,舞蹈飘逸遒劲,剧情跌宕起伏,舞美华丽高雅,极具民族风情,是一部彰显回族历史文化的艺术精品。此剧的演出,不仅填补了宁夏回族历史文化表现形式的空白,而且结束了宁夏没有大型原创舞剧的历史,被列入自治区文化精品工程和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献礼剧目。自2007年首演以来,曾三次进京和奔赴国内16个城市巡演,还远赴埃及、卡塔尔访问演出。该剧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文化部“文华大奖”特别奖,入选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4年来,舞剧《月上贺兰》演出了近400场,收入上千万多元,观众达20余万人次。作为回族第一部原创舞剧,让全国人民知道了宁夏有舞蹈,宁夏有舞剧,并通过宁夏的舞蹈和舞剧了解宁夏。2010年10月,《月上贺兰》被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列入了旅游演出类《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
分析《月上贺兰》得以成功的原因,就在于编剧者匠心独运地艺术创意,以现代舞剧形式来展现回族历史。敢于创新、大胆创意并突出自身特色是《月上贺兰》给我们的最直接的经验。“表演产业是最注重内容原创性,也最依托创意获得发展的产业之一,从作品的内容,形式到制作、传播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创意与创新。”避免文化复制,就是要创新,在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打造异质性的文化产品和品牌。
因此,在未来纳家户回族表演艺术产业发展实践中,要在充分利用回族传统艺术资源的同时,在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等方面也要大胆创意,将传统资源赋予现代表现元素,展现区域回族文化个性和特色。就纳家户回族表演产业来说,最具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几个艺术门类,如,回族音乐艺术、回族舞蹈、回族服装设计展演、回族武术表演、各种回族民间的表演等,特别是要综合回族文化的元素,打造演艺精品,在创新中实现回族演艺产业的发展。
第五节文化博览业
文化遗产按物质形态可以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两类。有形文化遗产是指已经出土的和还埋藏在地下的各种可移动的历史遗迹,包括建筑、壁画、居落、石刻等,其中部分器物、建筑仍在使用。无形文化遗产大致分为表演类、技艺类、仪式习俗类、语言与口头文学类等类型,具体形式包括:戏剧、舞蹈、音乐、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他技能,民俗、祭祀仪式、传统习俗,语言文字、方言口语、口头传说以及传统形式的联络和信息。
有形文化遗产的可持续营运基本模式是展示,博物馆是典型的一种方式,与之相关的上下游文化产业有文博会展业、旅游业等;无形文化遗产也可以开展博物馆式保护和开发式保护。
回族服饰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研发与创新日益显露出市场潜力,并将配合宁夏文化走出去战略,成为宁夏回族文化向外推介的一张名片。2005年9月,第一届宁夏文化艺术节回族服饰展演大赛在银川市开幕,展出近百套回族礼服、休闲服、婚礼服等,是对回族服饰创新的一种有价值的探索。2007年9月,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文联主办,首届中国宁夏回族舞蹈回族服饰展演活动在银川举行,这是宁夏首次举办大型回族舞蹈和回族服饰展演。参加展演的回族舞蹈以反映回族生活、民俗风情、精神风貌为内容,服饰主要有生活装、职业装、礼仪服三大服装系列。2010年6月,在银川市阅海宾馆举办了银川市回族服饰展演,展示了职业装、生活装和艺术装三大类200件回族服饰。其展出的回族服饰,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时尚元素,色彩绚丽,缤纷典雅,带着浓郁的回乡风情,展示了回族穆斯林的精神风貌,彰显少数民族服饰的魅力。随着中阿经贸论坛落户宁夏,以及宁夏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动,回族舞蹈、回族舞剧、回族服饰、回族武术等艺术表演会呈现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中华回乡文化园内的中国回族博物馆已经建成并开始运营。这是目前中国国内唯一的中国回族文化习俗陈列展示场所,填补了中国回族历史文化系统陈列展示的空白。该馆平面呈“回”字形布局,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具备陈列展示展演、收藏保管、研究交流、接待参观四大功能。回族博物馆的回族历史文化陈列共分为五大专题,包括:回族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伊斯兰文明与人类文明的交往互动、中国回族的形成与其文化习俗特征、中国回族在华夏文明史上的贡献、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