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大地上的各个兄弟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丰富和壮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回族自形成之日起,就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集于一身,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积淀了丰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这是回族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也是发展回族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本。
第一节回族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物质文化直接反映着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是人类一切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以感知的、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是具有物质形态的文化事物,包括居住社区(乡村、城市)以及服饰、饮食、建筑、交通、生产工具等,是文化要素或文化景观的表现方面。
社区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它实际上是宏观社会的具体化延伸或表象化再现,是一个微观社会。民族社区就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少数民族居民为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即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域。从文化层面上来说,居住在这个区域内的主要是少数民族,他们在文化特征上与主体民族汉族存在着差异,在某些文化元素上还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整个社会的关系结构体系尽管在性质上是相同的,但不同民族区域具有各自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分并因此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中国不同地域时空中的民族社区。民族社区是完整社区的一个部分,它以少数民族为主体构成小型社会,少数民族社区既可以是单一少数民族的,也可以是多个少数民族的。同时,民族社区是一个文化概念。民族社区概念表示的是建立在民族识别和民族分野基础之上,以少数民族社会成员为主体的,以民族社会成员共同的地缘和紧密的日常生活为基础的民族区域性社会。民族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民族社区内长期形成的,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表征该社区成员特有的行为特征和倾向性的相对稳定,因此,民族社区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它是一定民族社区内的一种具有高度认同和共同、一致特征的社区文化,是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的行为系统,有着明显的居住形式、特殊的语言、特定的经济体系和社会组织及某种信仰和价值观念,特定的民族社区文化是本社区居民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同时也强有力地约束着民族社区居民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回族大分散、小集中,遍布中华大地,可以说,回族是仅次于汉族的中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之一。回族大多与汉族等其他兄弟民族比邻而居、相与共处,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交往十分密切而深入,这也使回族在全国各地都分布有规模不等的社区,并从历史到今天,从城市到农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回族社区文化,成为具有鲜明民族性、地域性的社区文化资源。“翻阅中国伊斯兰教史,可以看到伊斯兰教无论是传入中国,还是在中国各地传播开来,大都是以名城、名镇为重点的。例如广州、西安在唐代,泉州、三亚、杭州、扬州、北京、开封、阿图什、喀什、和田在宋辽时期,定州、大同、济南、昆明、库车在元代,南京、河州、济宁、西宁、同心在明代,乌鲁木齐、兰州、银川、呼和浩特和天津、上海等城市在清代、民国等,都是伊斯兰教在中国传入传播棋局中的重要棋子。”这些内地名城、名镇都是中国回族穆斯林聚居的社区,基本上能够作为回族穆斯林聚居的典型社区,也是回族物态文化资源得以呈现和挖掘的重要地方。“实际上,无论是对阿力麻里、黑城这些遗迹名城的研究,对一些省市范围内的名城的研究,还是对名镇(如河南开封朱仙镇、甘肃临夏三甲集镇)、名村(如云南通海纳家营、宁夏永宁纳家户、云南个旧沙甸、河南沁阳水南关)、名街(如北京牛街、山西长治回回一条街)等的研究,都会展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从而给我们带来一种新的历史文化享受。”这些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及其相应集市的典型回族社区,表现出回族丰富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文化特征及其内涵。
回族的大分散、小集中,使回族的生计习俗富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特征。回族的生态习俗是入乡随俗,随“地”而安。在中国,无论是沃野千里的平原,还是崇山峻岭的山区,都有回族与兄弟民族比邻而居。所以,回族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千差万别,回族的生计方式也与居住地相互适应。回族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历程中,形成了重农重商、农商并重的经济传统,因此,回族的生计习俗中农业和商业习俗十分丰富。同时,在新疆的天山南北、青藏高原东部地带的回族,受当地牧区自然社会环境和兄弟游牧民族生计方式的影响而逐步形成了农业、商业、畜牧业兼营的地方生计习俗文化特征。而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回族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业生计习俗。生活在海南岛三亚大海边的回族,则形成了经营渔业的历史传统。
服饰是物质文化的表征之一。服饰的作用,一是保护身体,冬着棉服,夏穿单衣,这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客观必然。二是装饰的作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三是具有信仰的因素。回族去清真寺或过民族节日,需头缠戴斯塔尔、穿准白、穿麦赛海袜子,妇女搭盖头等,这构成了回族服饰的民俗特点。且根据性别形成了男子服饰和女子服饰,根据年龄形成幼儿服饰、成年服饰和老年服饰,回族女性服饰还分未婚服饰、已婚中年服饰和已婚老年服饰,宗教职业者也有独特的服饰等。
回族男子服饰及配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回回帽 男子戴无檐小白帽,亦称“礼拜帽”。回族在礼拜叩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戴无檐帽行动更为方便,遂发展成为一种服饰习俗。回回帽的颜色,通常有白、灰、蓝、绿、红、黑等,有的是纯色,也有很多带伊斯兰风格花边或图案、文字的,如星月图案、阿拉伯文的“真主至大”“清真言”等,可根据季节和场合的不同选戴,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居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的,但最寻常的还是白色帽,材料一般选的确良、涤卡、棉布等布料,也有用白棉线钩制的。黑色多用平绒、棉粘毛毡、花达呢等材料,用毛线钩织也可。此外,用牛羊皮革制作的帽子也很受欢迎。
戴斯塔尔 “戴斯塔尔”系波斯语音译,意为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长头上缠的布。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色、黄色毛巾或布料缠头。相传穆罕默德在早期传播伊斯兰教时,头缠戴斯塔尔礼拜。戴斯塔尔长度一般为9尺或12尺。缠头时有许多讲究,前面只能缠到前额发际处,不能把前额包到里面,这样不利于叩头礼拜;缠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长吊在后背,另一端缠完后压至后脑勺缠巾层里。过去回族头缠戴斯塔尔的较多,现在多数回族群众习惯戴白帽,清真寺里的阿訇、满拉和常去寺里的乡老们则缠头的比较多。
麦赛海袜 “麦赛海”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皮袜子”。又称麦赛袜子,一般用薄的牛皮制成,洁净光亮,结实耐用。如果穿上麦赛袜子,可以免去小净中的洗脚程序,用湿手在袜子的脚尖至脚后跟抹一下,即等于洗脚。所以回族穆斯林一般比较喜欢麦赛袜子,尤其是北方穆斯林老人冬天习惯穿用。过去麦赛海袜子都是自己缝制,现在一些地方则有专门加工的工厂。
准 白 “准白”系阿拉伯语音译,意即“袍子”“长大衣”。这是回族满拉、阿訇和老人喜爱的服装,一般选用黑、白、灰等颜色的棉布、化纤或毛料制作,有单、夹、棉、皮四种,其款式近似长大衣,但一般都是制服领口。回族男子还喜欢穿白衬衫、白高筒布袜、白布大裆宽松裤等。
坎 肩 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回族简朴、大方的民族特点。回族男女都爱穿坎肩,特别是回族男子喜欢在雪白的衬衫上套一件适体的对襟青坎肩,颜色对比鲜明,清新、干净、文雅,也显得利索干练。根据不同的季节,有夹的、棉的、皮的等坎肩,既可当外套,又可穿在里面。坎肩多带有精美的伊斯兰图案和各种花色。男子的青坎肩,在襟边、袋口处用针扎出明线,使衣服各边沿平挺工整,突出服装造型的线条美,同时,用相同的衣料做小包扣,显得雅致。皮坎肩选料颇讲究,要用胎皮或短毛羊皮,缝成后轻、柔、平、展。冬天穿上这种皮坎肩,再穿上一件外套,既轻便保暖,又不臃肿。特别是回民爱清洁、讲卫生,又有尚武习俗,经常要洗脸、洗手、洗小净、练武、干活儿,穿上坎肩既方便,又保暖。
布 鞋 传统回族男子的鞋,一般都是自制的方口或圆口布鞋,也有自制的凉鞋。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人现在到商店购置各种布鞋和牛皮鞋、凉鞋等,但忌穿猪皮鞋。农村男子的袜跟、鞋垫一般都是绣花的。回族老人有扎绑裤腿的习惯。
此外,回族对在清真寺念经毕业的满拉,举行“穿衣”仪式的,本坊的教民给他准备一身新衣服、绿帽、绿袍等。这一风俗起源于波斯(今伊朗一带),因为波斯即旧时的绿衣大食。北方回族冬天还用黑色棉布或狐狸尾巴做耳套,其外形似桃子,并绣有简单的图案。回族喜欢穿自己缝制的搭面子二毛皮大衣、老羊皮大衣。
回族女性服饰及配饰:
盖 头 盖头旨在盖住头发、耳朵、脖颈。回族认为这些部位是妇女的羞体,应该加以遮盖。戴盖头的习俗,一是受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在阿拉伯地区,原来风沙很大,水源较少,人们平时难以及时沐浴净身。为了防风沙、讲卫生,妇女们自己缝制了能遮面护发的头巾。后来许多阿拉伯、波斯商人把这种习俗带到中国。二是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古兰经》说:“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饰……”(24:31)中国回族女性也以头巾护头面,一般把头发、耳朵、脖子都遮蔽起来,久而久之形成了回族妇女戴盖头的习惯。妇女在戴盖头前,有的将头发盘在头顶,有的将头发盘在脑勺后,戴上帽子,而后再戴盖头。回族妇女的盖头,一般有绿、黑、白三种颜色,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已婚妇女戴黑色的,有了孙子的或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绿盖头显得清俊娇丽,白盖头显得干净持重,黑盖头显得素雅端庄。盖头大都选用丝、绸、乔其纱、的确良等高中档细料制作。在样式上,老年人的盖头较长,要披到背心处;少女和媳妇的盖头比较短,前面遮住前颈即可。回族妇女还喜欢在盖头上嵌金边,绣风格素雅的花草图案,看上去清新、秀丽、明快、悦目。如今有些青年回族女性的盖头也有了一些样式、色彩上的变化,显得更加活泼和大方。
大襟衣服 回族妇女的传统衣服一般都带大襟,装饰内容很丰富。少女和媳妇很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等,有的还在衣服的前胸、前襟处绣花,色彩鲜艳,形象逼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女装都是在右边扣扣子,纽子是自己用料子制作的。
耳环、戒指、手镯、大部分回族女子从小就要扎耳朵眼,七八岁时要戴耳环;同时,还喜欢戴戒指、手镯。回族妇女喜欢戴耳环,除了装饰以外,据说还能使人心明眼亮。回族有句顺口溜说:“姑娘眼睛亮,耳环子挂两旁。”眼部穴位对应在耳垂中央,戴耳环可以刺激耳部眼睛的对应穴位。戴戒指的讲究与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及等中东国家的穆斯林和中国汉族相同:戴无名指上表示已婚,戴食指上表示没有对象,戴中指上表示已有对象还未结婚。回族妇女也喜欢戴手镯。传说很早以前,有位回族媳妇养活着一个老婆婆,因为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她就到一个商人家去打短工,给人做饭。每次和完面,这位媳妇都舍不得洗两手,沾两手面偷偷回来洗掉给婆婆做面糊糊吃,这样可以勉强果腹。有一天,突然电闪雷鸣、乌云翻滚,婆婆和媳妇都很害怕,媳妇不禁忏悔不应该吃人家的东西,于是把手伸出去,把两眼一闭,心想让雷劈掉算了。一声响雷过后,媳妇睁开双眼,发现自己的双手不但丝毫未损,而且都戴上了金手镯。从此,回族媳妇戴手镯也成了孝顺老人的象征。有的回族女性没金手镯的,也选用银手镯、玉手镯等。
染指甲 回族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有的喜欢点额、染指甲。染指甲多用凤仙花。这个习俗也是由阿拉伯、波斯等地传来的,因为中国在汉朝以前没有凤仙花。张骞通西域以后,凤仙花也传到中国。凤仙花的阿拉伯名为“海纳”,周密的《癸辛杂识》对此有详细的记载:“凤仙花红者用叶捣碎,入明矾少许在内,先洗净指甲,然后以此敷甲上,用片帛缠定过夜。初染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洗涤不去,可经旬,直至退甲,方渐去之。或云此亦守宫之法,非也。今回回妇女多喜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