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9054000000014

第14章 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树立全球战略眼光和合作共赢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第五十三节深化国内区域合作

积极推进与外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合作,不断夯实合作基础,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努力形成三大合作圈。

毗邻地区合作圈。充分发挥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共同发展联席会议机制作用,以能源化工金三角开发、呼包银经济区建设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为契机,重点深化宁夏与三省区在能源、化工、冶金、服务业、扶贫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能源金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呼包银经济区建设,实现陕甘宁革命老区共同繁荣发展。

西部经济合作圈。西北区域,积极促进疆煤进宁,加快推进黄河上游经济区建设,全面加强与新疆、青海、甘肃在劳务、能源、化工、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等领域的合作与开发。西南区域,加强与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在特色旅游、特色农产品、文化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合作,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东中部地区合作圈。发挥宁夏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在经济、技术、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快建设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平台,探索与东中部地区政府、开发区、战略投资者和中央直属企业合作共建开发区、园中园、托管园区,积极吸纳东中部地区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促进我区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高技术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化升级。

第五十四节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立足宁夏,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努力形成开放与发展新优势。

扩大对外贸易。主动适应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加快调整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加强新材料、生物医药、羊绒制品、机电、信息软件、清真食品等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巩固扩大欧美日韩等外贸市场,积极开拓中东、西亚、北非、南美等新兴市场,切实做大对外贸易规模,形成海外进出口贸易网络。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促进传统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引进一批跨国公司在我区设立生产基地、投资公司、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鼓励外资以合资、合作、参股、并购、特许经营、租赁等方式参与我区商贸、旅游、金融、文化、卫生、环保、农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与经营。积极稳妥地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优化贷款投向,提高贷款使用效率。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收购国外优良资产,开展跨国生产和境外加工,规避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市场。大力发展海外工程承包,积极承揽国际工程设计与项目施工,提高国际劳务输出,支持本土企业参与境外土地开发。

第五十五节打造面向穆斯林世界开放的前沿阵地

发挥宁夏回族穆斯林文化优势以及与阿拉伯世界先行交往优势,加快建设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国际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平台,发展面向穆斯林世界的经贸文化合作,努力将我区建成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

搭建一个平台。办好一年一度的“中国(宁夏)——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中国(宁夏)——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高峰会议”和“中国(宁夏)——阿拉伯国家文化艺术节”,搭建中阿双方国家级、国际性、永久性的经贸、能源、投资、金融、旅游和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合作新平台。

建立两项机制。建设宁夏清真食品认证中心,升级宁夏清真食品认证标准为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尽快实现与国际清真认证标准(Halal)接轨,形成国内统一、国际认可的相互认证机制;制定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的产业标准,形成规范有序、双方认可的产业准入准出机制。

建设三大基地。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集散基地。加快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研发、生产、销售,扶持出口龙头企业,建设中国(宁夏)——穆斯林国家青年创业园、中国(宁夏)——穆斯林国家清真产业国际工业园,大力发展清真产业集群。依托宁夏国际空港物流园区,建设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建设中国小商品交易中心、清真食品交易中心、国际穆斯林商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发展集保税仓储、保税出口加工、物流服务、境内关外国际集中采购的物流中转基地,把宁夏建设成为中国清真产品进入穆斯林世界、世界穆斯林产品进入中国的枢纽。国内外产业转移承接基地。适应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以项目对接为纽带,努力改善发展环境,鼓励各市县与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沿海地区、战略投资者和中央直属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承接组团式产业转移。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合作的人才培育基地。适应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需求,强化国际经贸、法律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办好宁夏大学阿拉伯语学院和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研究院,开展阿语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支持宁夏大学等院校走出去开办孔子学院,拓展与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的文化、科技和教育合作,把宁夏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阿语培训基地、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研究中心以及国内外穆斯林学生学习和培训基地。

建设四大中心。经贸文化交流中心,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开展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各类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鼓励双边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积极开展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方面的交流合作,逐步将宁夏建设成为中阿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与文明对话的主阵地。文化休闲度假中心,建设世界穆斯林文化博览园、世界穆斯林民俗村、世界穆斯林友谊广场、世界穆斯林历史博物馆,形成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中心。阿拉伯国家投资承接中心,积极引进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金融机构和有实力的企业来宁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合作,吸引保险、担保等机构来宁发展非银行金融业务,积极稳妥推进与阿拉伯国家金融机构业务试点,把宁夏作为承接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投资的重要平台。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设计、加工和博览中心,研究开发适宜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包装,依托银川、吴忠等地清真产业园区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加工业。建设中阿经贸论坛永久性会址、中阿博览会国际博览中心和阿拉伯国家外宾接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