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9054000000015

第15章 优化发展环境凝聚跨越发展强大动力

推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必须进一步优化发展大环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建立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机制,加强和保障公共安全,凝聚新跨越的强大动力。

第五十六节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全面推行自治区直管县改革,实施扩权强县。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宏观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强化政绩考核。健全科学决策和信息公开机制,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科学决策体系。

加快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依法规范土地有偿流转,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争端解决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快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农村产权制度,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积极探索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集体经济组织中资产所有权置换合作社股权的试点工作,保护农民财产权益性收入。继续推行农业经营方式改革,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和自由流动,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深化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基本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调整政府、企业、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推进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和支付保障制度建设,改革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健全城镇最低工资制度,提高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的保障。

深入推进所有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切实把国有资本投资重点放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扩大民间投资,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扶持培育一批有实力、上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鼓励有实力的社会法人和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重组,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以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中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快自治区、市、县三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落实中小企业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并扩大信贷支持,支持中小企业依法使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捐赠,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其依法参与公平竞争与公平交易的权利,不得歧视、附加不平等的交易条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中小企业可以平等进入。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创业基地建设。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特别是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比例。按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逐步扩大对市县政府尤其是对中南部地区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产品投资力度。加大对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优惠力度。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强化预算支出约束和预算执行监督,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全面扩大矿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开征环境税,进一步推进费改税等税收政策改革。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后评价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牢固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抓紧完善与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制及相关配套联动机制。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明确界定政府的投资范围,提高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比重,地方财政新增收入的三分之二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

深化价格和收费改革。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重点推进电价、水价、天然气价格改革,建成全区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改革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完善医疗、教育、住房等重点民生价格监管政策。探索建立体现公益性质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加强对高值医用耗材购销环节的价格监管,降低高端医疗设备检查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内部结构关系。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和住宿费标准,加强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降低或直接取消高中阶段择校费。

第五十七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监督,进一步发挥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依法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社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深化政务、厂务、村务、校务公开。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旋律,大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镇社区、学校和企业。尊重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坚决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加强国民国防教育,强化国防动员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动员应急应战综合水平。推进双拥共建,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十二五”规划实施提供政治动力和组织保障。

第五十八节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平安宁夏。加强执法监督,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的监督机制。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和司法权威。加强政法系统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建设,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力。

加强地方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法制体系。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建立健全控面兜底的矛盾纠纷调解网络。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突出的治安问题,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启动实施“六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形成遵法守法、依法办事的社会风气,为全面实现新跨越创造安定和谐、友好宽松的法治环境。

第五十九节加强社区和社会组织建设

充分调动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加快建立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模式。

大力发展民办非企业单位、各类基金会,规范社团组织的发展与监管,进一步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简化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社区基层社会组织的登记程序,实行备案制管理,适度放宽经济类、公益类和基金会的设立条件。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完善法律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探索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模式,创造社会组织健全发展的良好环境。

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把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加大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运行规范的社区服务体系,建立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使其承担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剥离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

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拓宽和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推动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共同维护群众权益,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切实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认真解决好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司法诉讼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第六十节加强公共安全建设

强化全社会的公共安全意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重点加强学校、医院等特殊部位防震减灾能力建设,提高设防标准和综合防御能力。加强对水利、气象、地震、农牧、林业、环保等各种灾害、事故预测预报和监测。开展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评估,加快构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森林火灾、救灾物资储备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实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加强黄河综合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蓄滞洪区建设和城市防洪。

建立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制和应急救援体系。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提高重大事件处置和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交通、消防等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强化煤矿、化工、建筑、交通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监管,有效遏制重大事故发生。到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0%,有效控制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