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宁夏设施特种果树栽培技术
19054800000012

第12章 设施草莓栽培技术(3)

(二)开始保温的时期和休眠的抑制和打破

不论是促成栽培还是半促成栽培和超促成栽培,除选用已满足需冷量、完成花芽分化的幼苗外,其关键都是确定开始保温的时期及休眠抑制的打破,这些技术措施是设施栽培比较关键的内容。

1.开始保温的时期

一般来说,同一品种,开始保温的时期越早,成熟和采收就越早。开始保温的时期不同栽培方式要求不同,不同品种要求不同。同时,在四种栽培方式中,开始保温的时期和采收期不同,开始保温时期还可根据本地气温提前或延后。另外其还受设施类型和覆盖方式的制约,不同设施类型保温效果不同,同一设施不同覆盖方式其保温效果大为不同。

2.休眠的抑制和打破

在促成栽培中,由于低温和短日照的要求,易诱导草莓休眠。因此,在促成栽培中,抑制休眠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半促成栽培中,保温开始时期,草莓正处于休眠时期。因此,打破休眠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休眠的抑制

诱导休眠的条件是低温和短日照,而抑制休眠的条件则是高温和长日照。但是,高温长日照给予的过早会影响花芽的分化,给予过晚,草莓已进入深休眠的时期,抑制休眠比较困难。因此抑制休眠的时期必须合适。

①日照

光照的长短和光质对休眠都起着重要作用。从9月底开始每天给予16小时的光照,既能抑制休眠,又能使花芽分化良好,提高其产量。光照中断和间歇照明能起到16小时光照的同等作用。

在实际栽培中,红色光和近红外光的混合光(白热灯)作为光照处理的光源是十分有效的。单独使用红色光或近红外光,对休眠和成花的作用不同。红色光有利于叶的伸展,但抑制花芽的分化,而近红外光则有相反的作用。

②温度

高温是抑制休眠的重要因素。在促成栽培中,既要考虑休眠的抑制,又要不影响花芽的继续分化,尤其是要使腋花芽的分化顺利进行,昼夜温度必须适当。据研究,白天26℃~27℃,而夜间维持12℃~13℃的温度范围,对抑制休眠和腋花芽的分化都是有利的。

③赤霉素

赤霉素具有抑制休眠和打破休眠的作用。长日照处理促进了内源赤霉素的产生。外源赤霉素被吸收后具有与内源赤霉素同样的作用。赤霉素处理后,其效果第三天即可用肉眼看到。其施用浓度因休眠深浅而不同,休眠浅的品种浓度低一些,休眠深的品种浓度高一些。一般适宜的浓度在5~10ppm范围内。

(2)休眠的打破

低温短日照诱导草莓休眠。而进入深休眠的草莓,需要满足对低温的要求时才能觉醒。在基本满足低温要求的前提下,高温、长日照、赤霉素对打破休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①温度

草莓打破休眠的温度在13℃以上。温度越高、效果越好。打破休眠的有效温度范围可分3级,即13℃~18℃,18℃~27℃,27℃以上。它们打破休眠效果的比率为1∶2∶3。30~35℃的高温不仅有促进打破休眠的效果,而且能防止植株矮化。

②日照

对打破草莓休眠的日照长度的界限还不十分清楚,但是13.5小时白炽灯的光照和11小时左右的自然日照,都具有促进打破休眠的效果。另外,光照中断和间歇具有与16小时光照同样的效果。

③赤霉素

赤霉素不仅有抑制休眠的作用,而且也有打破休眠的作用,其浓度为5~10ppm在保温后10周内喷1~2次,即可起作用。休眠浅的品种一般用5ppm的浓度即可,如“春香”“丰香”“丽红”“静香”“女峰”等,而休眠深的用10ppm,如“宝交早生”、“全明星”、“哈尼”等品种。

由上述可见,不论是促成栽培,还是半促成栽培,在保温后,给予高温、长日照和赤霉素处理是一项必须首先要实施的技术措施。

七、设施栽培管理技术

(一)施足底肥,进行土壤消毒

草莓是喜肥作物,要达到每亩产2000~3000kg产量水平,必须保证施纯氮11kg,磷18kg,钾13kg以上水平。在定植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优质圈肥5~6方,或腐熟鸡粪3~4方,或饼肥200~250kg,并加施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10kg,或草莓专用肥50kg。底肥在定植前15~20天均匀施入,翻耕园地2~3遍,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防止烧苗。整地作畦,一般采用高垄栽培,南北垄向,垄距90~100cm,垄面宽50cm,垄沟底宽25cm,要注意垄面水平一致。

(二)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合理密植,促进顶花芽发育

定植于设施内的草莓秧苗,必须采取无病苗建立专业苗圃。苗圃生产田比例为1∶5。亩苗圃春季定植原种苗2000株,繁殖系数为25~30,8月份可产合格秧苗5~6万株。苗圃母株要采用去花蕾、压匍匐茎等措施,栽植时要选用4~5片叶的青春苗定植,老化苗和不足3片叶的幼弱苗不宜用。设施栽培草莓壮苗的标准是:根系强大,叶柄粗短,成龄叶4~7片,新茎粗0.8cm以上,苗重20~40g,无病虫害。

草莓设施栽培定植期,是根据顶花芽分化程度而定,一般幼苗有50%植株花芽已分化,即可定植。采用上述方法育苗,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定植,花芽分化率可达75%左右;且此时多阴雨天气,容易成活,有利于顶花芽发育。至10月中旬后气温变凉,有利于腋花芽分化。从不同时期定植试验结果看,8月5日和8月10日定植日光温室草莓,其冬前叶片分别达到7.8枚和6.2枚,花序达到3.4个和3.1个,株产达172g和180g,但一级果只占46.2%;而8月15日、20日、25日定植的植株,冬前叶片数分别为5.4、4.8和4.2枚,花序数分别为2.8个、2.4个和2.2个,株产量分别为221g、218g、215g,一级果分别为65.4%、72.5%和72.3%;而8月30日定植的植株,其冬前叶片数只有3.4枚,花序数1.6个,平均株产170g,一级果60%。过早定植造成植株老化,侧花芽过多,形成丛状新茎,影响通风透光,坐果率低,果个小,产量不高。

定植时使草莓秧苗弓背朝向垄沟,使花序伸出后落在垄坡上,有利于通风和采收。定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过深苗心易被埋住,造成秧苗腐烂,而且扣棚后易感染芽枯病,过浅根部易外露,造成植株早衰。

(三)适时保温,防止矮化

适时扣棚保温是设施栽培草莓的关键技术,促成栽培和超促成栽培应掌握在植株顶花芽分化以后,将要进入休眠之前开始扣棚保温,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开始保温,一般来说当夜间气温降至10℃左右即开始保温比较理想,这时草莓花芽已分化,植株还未进入深休眠。保温过早不利于腋花芽分化。

(四)喷施赤霉素、打破休眠

设施栽培草莓要在扣棚保温后尽快破膜提苗,即在地膜上割一小口将植株提至膜面,并剪除枯黄老叶。扣棚1周左右开始萌芽时,喷一次5~7ppm赤霉素,每株用量为4~5ml,喷施要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重点喷苗心。在半促成栽培中,扣棚早的应加大浓度至10ppm,对反应迟钝的品种需连续喷两次,间隔时间为7~10天,防止植株矮化。采用赤霉素处理可以打破休眠,促进花芽分化发育,有利于花梗和叶柄的生长,增大叶面积,并有促早熟和增产作用。但超量施用,造成枝徒长,影响坐果率,故要禁止超量施用。

(五)温、湿度的调控与植株管理

1.温湿度调控

温度的调控与管理是草莓设施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萌芽展叶期要控制在15℃~25℃,最低不低于-5℃以下,萌芽展叶后至开花前,白天维持在26℃~30℃,夜间不低于12℃~15℃。开花期白天维持在20℃~25℃夜间不低于8℃~12℃。果实膨大期至果实成熟期,白天维持20℃~22℃,夜间不低于8℃。要特别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高于30℃,应及时通风。此期较低温度有利于颗粒成熟。若遇特殊寒流天气应保温,必要时可用临时性加热炉加火增温。

在开花期,当空气湿度高于80%以上时,影响授粉受精,适宜的授粉湿度为30%~50%,所以为了降温降湿,宜在中午放风3~4小时,气温高时,可延长放风时间。降湿也有利于防治各种病害。果实发育期要特别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最好采用滴灌,垄沟漫灌时一定要防止水浸果实。

2.植株管理

(1)保温开始至开花前管理

开始保温后,设施内温度应控制在30℃以下,除通风降温还可灌水降土温,注意防止各种病害易引起幼芽、新叶、花萼、花蕾尖端组织焦枯。此外还有萎黄病、萎凋病、炭疽病、白粉病、芽腐病和芽线虫螨类发生,应及时喷杀菌剂和杀虫剂防治。

保温开始前,要求第一腋花芽已完成分化,保温开始后,第二第三腋花芽继续分化,但在土壤水分充足及基肥被大量分解时,会使腋花芽形成侧芽(分株)或匍匐茎,从而减少腋花芽的数量。故保温后避免过量肥水,保持土壤适度干燥,有利于花芽分化和发育。顶花序抽生后,在其两侧选留2个粗壮侧芽,其余侧芽及匍匐茎均摘除,有利于集中养分,提高果实质量及产量。

(2)采收开始后的管理

①及时补充营养,防止早衰老

设施栽培草莓,开始采收时期正是侧芽分化、发育和顶花芽开始结果,幼果膨大、成熟的并存期,需要大量营养,并因气温低,根系吸收能力减弱,易造成植株早衰,影响产量及品质,所以在顶花序的第一果采收后,应及时施追肥,并重视根外追肥,及时清除黄叶、老叶、畸形果,以减少消耗。

②促进授粉受精,重视保温和降温

设施栽培最大问题是冬季低温不足,除了造成果实发育缓慢,更主要是授粉受精不良,造成畸形果和无效花增多。因此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天气状况,白天掀膜通风,降低温度,以利于花粉飞散,促进授粉。即使寒冷天气,也要开门通风,下午在棚温较高时闭棚保温,以提高夜间温度,促进受精,提高坐果率。

(3)春季管理要点

重视植株管理,防止徒长。促成栽培草莓一般顶花序的果实,2月下旬可以采收完毕。这时植株因气温回升而恢复生长,而新叶、腋花芽、侧芽、匍匐茎陆续抽生,为了集中营养供果实生长,防止植株郁闭而徒长,应将采完果的花序、老叶、病叶及多余侧芽(这时一般选3~4个侧芽)摘除。此外,因气温回升,棚温增高,易发生新叶、新芽、花萼、尖端焦枯等生理病害。大棚双膜覆盖于3月上旬可解除小拱棚的保温措施,通风降温。

(六)肥水管理

草莓根系较浅,应根据墒情及时浇水,最好采用膜下滴灌效果最好。在草莓不同生长期要进行合理追肥,定植成活后,于8月底9月初进入速长期时,每亩追施草莓专用肥10kg,或磷酸二铵7.2kg加尿素4kg。越冬前植株停长期,每亩追施草莓专用肥15~20kg,或磷酸二铵10kg加硝酸钾5kg。在花前、果实迅速膨大期、匍匐茎大量发生期进行追肥,每亩追施草莓专用肥25~30kg,或者复合肥20~25kg,再追施少量尿素。

(七)放养蜜蜂,辅助授粉

在日光温室、大棚密闭的条件下,风速极小,不利于花粉的传播,往往授粉不良出现畸形果。为提高果品质量,每亩需放2~3箱蜜蜂,每箱4~5框,蜂数10000只以上,让其辅助授粉。多在开花前5~7天把蜂巢移入室内,放置在西南角,箱门面向东北角,让蜜蜂有较大的飞行空间。蜂巢前置一饮水盘。进入花期后即进行放蜂,每天在通风降温后打开蜂箱门,为防止蜜蜂外逃,棚膜的通风处可加盖纱网。放蜂区与未放蜂区比较,坐果率增加15.6%,产量增加19%,好形果重量所占比率增加6.8%,畸形果数减少8.5%。

八、综合防治病虫

草莓果实柔嫩且花期长,要特别强调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如栽植无病毒苗,定植时不要过密,及时去除老叶,防止浇水过量,注意放风降温。搞好设施内外卫生,采用无滴薄膜,设施消毒等。避免高温、高湿、高氮、大水及过旱。开花坐果期及果实发育期最好不用药剂防治。防治白粉病、灰霉病、芽枯病疫病等主要在花前用药,可用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10~12天喷一次,连喷3次,注意对棚膜和墙壁进行表面喷雾灭菌消毒。也可用百菌清烟熏剂或速克灵烟熏剂预防。

主要害虫有:蚜虫、螨类、卷叶虫等。防治方法有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亩用量8~15g,兑水45kg喷雾对蚜虫有特效。螨类可用20%的来扫利2000倍液,或1%的阿维菌素类制剂2000~3000倍液喷雾,15%达螨灵乳油2500~3000倍液,重点防治越冬代各虫态。对地下害虫如金针虫、蛞蝓、蛴螬等,可用50%辛硫磷800~1000倍液浇灌土壤。

九、采收、包装

采收时要求草莓果面全红,成熟度过小,影响草莓风味,成熟度过大,不耐运输,因此要掌握在9成熟左右采收为宜。

采收后分级包装,一般塑料小包装每盒0.5kg,即一级果每盒装8~10个果;二级果每盒装13~16个果;三级果每盒装17~22个果。大包装箱及小包装盒必须有通气孔,以防霉烂果,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