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钩规划方案研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其根本目的在于调整城乡建设用地之间的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城乡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扭转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同步增长的不利局面,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实现城进乡退的土地利用格局。因此,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需求区域)与农村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供给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案的确定则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技术关键(周小平、黄蕾、谷晓坤等,2010)。基于这样的判断,本章在分析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及利用效率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建设用地供给的条件以及前文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时序安排进行研究以确定规划方案。
1、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趋势
本规划中的城乡建设用地主要是指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独立工矿用地之合集。据相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2002~2009年间湄潭县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具体情况如表6.1所示。
2009年标准时点地类数据与2008年末变更调查面积有较大出入,其中:建制镇增加了424.06公顷,农村居民点减少了249.51公顷,采矿用地减少了252.73公顷。
农村居民点面积减少的原因是:
(1)2009年标准时点地类数据和2008年末变更调查的统计口径不一致,根据2009年标准时点地类数据规程,居民点的绿化面积达到了上图面积,被调绘为林地,而在2008年末变更调查中,该部分林地属于农村居民点,这是农村居民点减少的主要原因;
(2)在2009年标准时点地类数据中,根据统计湄潭县农村居民点的数量有所增加,这个符合多年来湄潭县的经济发展现实,单个的居民点的面积在减少,这个是农村居民点减少的原因之一。
建制镇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湄潭县多年的城镇建设的发展;采矿用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此2009年标准时点地类数据和2008年末变更调查的概念不一样,2009年标准时点地类数据的204采矿用地仅指采矿用地,原来的204中工厂、办公用地和职工宿舍用地被转换成相应的202或203,这是采矿用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湄潭县2002~2009年主要城乡建设用地类型的面积
年份 建制镇用地 农村居民点用地 独立工矿用地
2002 193.61 5636.71 339.17
2003 205.89 5626.47 341.47
2004 205.89 5633.82 342.72
2005 206.15 5636.52 342.72
2006 206.02 5639.59 349.10
2007 - - -
2008 206.02 5649.95 353.71
2009 630.08 5400.44 100.98
注:2005~2008的数据来源于各年的土地变更调查,而2009年则采用的是更新调查数据。
影响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目前国内外没有统一方法用来确定一定时期所需的城乡建设用地量;把城乡建设用地分解成各地类,再把各预测面积累加起来,这是目前建设用地量预测常用的思路和方法,地类分解预测法可以明晰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内部变动机制,更容易把握影响某种地类面积的相关因素,因此,预测较为可信和准确。
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城镇建设用地总量需求预测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土地利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无论从面积上还是从构成上都将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城镇化水平将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相应增长,城镇规模将不断扩大。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计算公式如下:
SU=P ×R ×Au/10000
式中,SU——规划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P ——规划期间人口总规模;
R ——规划期间城镇化水平;
Au——规划期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平方米/人)。
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现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平方米/人) 规划调整幅度(平方米/人)
>;60~≤80 增0~10
>;80~≤100 增、减0~10
>;100~≤120 减0~10
>;120~≤140 减0~15
>;140 减至140以内
资料来源: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
湄潭县2009年建制镇面积630.08公顷,城镇人口18.69万人(总人口48.54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5.8%),人均建制镇用地33.7平方米/人。其中,县城建成区从1988年的不足2平方千米,居住人口不到3万人,到2008年建成区(老城区、新城区、绿色食品加工园区、黄家坝镇区四个组团)已达7.2平方千米,人口达7.8万人。根据《湄潭县“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2015年小城镇承载的人口总规模达到15万人。根据《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湄潭县城要按中等城市的规模来规划建设最终要形成城市人口规模为20~30万人的遵义市次中心城市。根据前面的预测,湄潭县2020年的总人口将达到52万人,城镇化率将达到48%,城镇人口将达到25.48万人。根据湄潭城镇规划布局,湄潭县的城镇建设主要集中在湄江——黄家坝一带和产业较为集中的重点镇。未来的县城包括湄江镇和黄家坝镇,县城面积将大大扩大,县城功能分区将不断完善。另外,加快小城镇发展速度,尤其是有产业作为支撑的乡镇建设,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体现特色、突出重点、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原则,集中发展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乡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随着湄潭县城镇化的发展,预计2020年的人均建制镇用地将达到50平方米(允许调整幅度为0~25平方米),根据公式测算,得到湄潭县规划期内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为1248公顷,比2009年增加617.92公顷。
分乡镇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根据湄潭城镇规划布局,湄潭县的城镇建设主要集中在湄江——黄家坝一带和产业较为集中的重点镇,因此,城镇用地的需求量主要集中在以湄江镇、黄家坝镇为代表的县城、重点城镇内。根据上面城镇人口总量和城镇用地需求总量的预测结果,将人口与用地需求分解到各个乡镇。分解的主要依据包括:人口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镇发展状况,具体采用的方法是群组决策方法,由专家和群组根据各乡镇的发展状况评估,确定每个乡镇的比例和规模。其中,湄江镇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区域,城镇人口将达到11.6万人,规划人均用地采用《镇人均规划标准》的相关规定,取人均60平方米,城镇用地预测需求量为696公顷,增量为317.24公顷。其次为黄家坝镇,该镇作为湄潭县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片区和工业基地,规划城镇人口将达到2万人,城镇用地增量为62.87公顷。其他乡镇的预测结果如表6.3所示。
湄潭县分乡镇城镇用地需求量预测
乡镇名称 现状建制镇(公顷) 2020年城镇人口(万人) 2020年人均城镇用地(平方米/人) 2020年城镇用地需求量(公顷) 2020年城镇用地增量(公顷)
湄江镇 378.76 11.6 60 696 317.24
永兴镇 45.68 1.4 45 63 17.32
复兴镇 17.28 1.2 40 48 30.72
马山镇 22.21 1.2 40 48 25.79
黄家坝镇 57.13 2 60 120 62.87
鱼泉镇 14.51 1 40 40 25.49
高台镇 17.23 1 40 40 22.77
(续表)
乡镇名称 现状建制镇(公顷) 2020年城镇人口(万人) 2020年人均城镇用地(平方米/人) 2020年城镇用地需求量(公顷) 2020年城镇用地增量(公顷)
茅坪镇 20.72 1 40 40 19.28
兴隆镇 20.23 1 40 40 19.77
西河乡 0.08 0.4 30 12 11.92
洗马乡 1.97 0.4 30 12 10.03
新南乡 0.18 0.6 30 18 17.82
石莲乡 2.12 0.4 30 12 9.88
抄乐乡 0.09 0.4 30 12 11.91
天城乡 0.05 0.4 30 12 11.95
林场与茶场 31.78 0.96 36.4 34.94 3.16
合计 630.02 24.96 — 1247.94 617.92
农村居民点需求量预测
根据1999~2009年湄潭县有关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数据,运用LINEAR模型和COMPOUND模型,可以得到2020年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方法一:LINEAR模型
运用有关数据,得到一次线性方程:y=5626.9+2.7732x(式中y代表预测年份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x代表序数化的年份),R2=0.840,sigf=0.001,高度相关,预测可信度比较高。
计算得出,201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5646.32公顷,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5660.18公顷。
方法二:COMPOUND模型
运用有关数据,经过软件模拟得到方程:y=5659.4+7.038ln(x)x(式中y代表预测年份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x代表序数化的年份),R2=0.836>;0.8,sigf=0.001,高度相关,预测可信度比较高。
由此得到,2015年农村居民点的用地面积为5678.35公顷,到2020年用地面积为5698.55公顷。
综合上述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可以预测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情况,到2015年将达到5662.35公顷,2020年为5669.37公顷。
湄潭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情况预测 单位:公顷
模型 2010 2020
LINEAR模型 5646.32 5660.18
LOGARITHMIC模型 5678.35 5698.55
均值 5662.35 5679.37
工矿用地需求量预测
工矿需求增量预测包括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矿产用地。工矿用地需求量预测公式如下:
SI =GDP(I)/AI /10000
式中,SI——规划期内工矿用地增量(公顷);
GDP(I)——规划期内工业增值;
AI——规划期单位工矿用地增加值指标(元/平方米)。
根据湄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到2020年,该县工业增加值达23亿元。根据上述公式,并结合第二产业在2010年和2020年的比重和政府指标,《湄潭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预测湄潭县2006~2020年工矿用地的增加量为161.88公顷,因此,本报告预测到2020年的工矿用地需求量为262.82公顷。
城乡建设用地预测结果汇总
根据上述预测模型和相关指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615.52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278.83公顷,独立工矿用地增加161.84公顷。根据《湄潭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提供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表,将规划文本中的2006~2020年数据减去2006~2010数据,得到2010~2020年的规划指标。将上述分乡镇预测结果与《湄潭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相比较,可以发现,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缺口,尤其是以湄江镇、黄家坝镇为代表的重点乡镇,城镇化和工业化带来的旺盛用地需求不能通过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来满足。
湄潭县城镇及工矿用地供需缺口分析(2010~2020年)
城镇用地(公顷) 工矿用地(公顷)
需求增量 规划指标 缺口 需求增量 规划指标 缺口
湄江镇 317.24 282.38 34.86 54.30 9.14 45.16
永兴镇 17.32 21.66 ?4.34 8.83 1.43 7.4
复兴镇 30.72 6.89 23.83 4.41 0.72 3.69
马山镇 25.79 12.3 13.49 5.12 0.86 4.26
黄家坝镇 62.87 37.28 25.59 30.20 5.23 24.97
鱼泉镇 25.49 5.49 20 3.91 0.67 3.24
高台镇 22.77 7.96 14.81 3.89 0.66 3.23
茅坪镇 19.28 4.89 14.39 3.27 0.55 2.72
兴隆镇 19.77 8.32 11.45 4.89 0.82 4.07
西河乡 11.92 6.86 5.06 4.03 0.68 3.35
洗马乡 10.03 6.55 3.48 3.94 0.66 3.28
新南乡 17.82 6.66 11.16 17.95 3.13 14.82
石莲乡 9.88 9.94 ?0.06 10.18 1.76 8.42
抄乐乡 11.91 5.59 6.32 3.18 0.54 2.64
天城乡 11.95 5.53 6.42 3.77 0.65 3.12
林场与茶场 3.16 0 3.16 0.00 0 0
合计 617.92 428.3 189.62 161.88 27.5 134.38
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区域时序分析
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