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入党培训教程
19065800000024

第24章 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2)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还在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和监督制度建设上进行了新的进一步的探索。在监督制度建设方面,先后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关于中共中央纪委、中共中央组织部巡视工作的暂行规定》、《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体系;把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财务公开,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依法有序推进。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十六大后开展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2004年11月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全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2003年发起了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的活动等。

总之,党风建设的与时俱进是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党风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尽管这一方略在理论、制度、实践上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党风建设中去逐步解决。但是,不断完善党的作风建设方略,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对于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是极其重要的。

二、坚持党的优良作风的重大意义

党风问题的实质是党群关系问题,党群关系在党执政前决定着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成败,执政后决定着党的领导地位的巩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党的领导作风、工作作风、思想作风的好坏,关系着党的事业兴衰。

(一)党风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纲领、路线、政策的贯彻执行,从而关系到人民利益的实现

我们党的立党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纲领、路线、政策,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在于人民的利益。但是,党的纲领路线要付诸于实践,要变为人民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就要靠全党,靠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有一个良好的作风去贯彻实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有一个好的作风,就能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政策,顺利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如果党风不正,就会出现对党的路线政策阳奉阴违,或者歪曲执行,或者搞形式主义,这必然会损害人民利益。当人民利益受到侵害时,人民对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的认可度就会降低。

(二)党风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决定着人心向背

党风是一个政党的党员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共同行为特征和品格。从党员个人来说,作风优良,会使党员个人具有极大的人格影响力,使周围的人因为被他极大的人格力量所征服而信任他、拥护他。从政党整体来说,优良的党风对人民群众具有强烈的政治感召力和人心凝聚力,使得人民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接受党的主张,跟着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周恩来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优良党风的杰出代表,周恩来同志的崇高品质使他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把许多著名的人士吸引到共产党中。正是无数党员的优良作风、党员的英勇牺牲精神,赢得了人民的极大信任和支持,我们党才获得了执政的合法性。今天,我们党已经执政五十多年,党在革命时期赢得的民心基础,不可能永久支撑党的执政,需要我们党不断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续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这特别需要有一个好的党风。这就是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强调的:“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三)党风好坏影响到社会风气和社会稳定,对党的事业成败关系极大

在现代社会中,政党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中心,对全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就说过,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着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党风正,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密切,人民群众就接受党的主张,并以共产党的优良党风为榜样,改造中国社会的陈腐观念和旧的道德习俗。因此,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仅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而且在人民中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改变了全民族近代以来的精神面貌,对当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树立和提倡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王铁人精神,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风尚新道德的确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基础上,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创业、与时俱进的新作风,极大地影响和推动着全社会的思想解放,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整个社会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涌现了许多像孔繁森、张鸣岐、吴天祥、李素丽等一心为群众办事的好党员、好干部。可以说,没有党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新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倡导,我们就不可能取得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辉煌成就。正是党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发展,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拥护党的改革开放路线和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党执政的合法程度。

第二节党的优良作风的基本内容

建党以来,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好作风、好学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我们党历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从党的历史上看,什么时候理论和实际结合得好,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因此,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事关党的事业兴旺发达。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重视学好理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充分认识学好理论对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的重要意义。我们只有通过学习理论,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分清理论是非、政治是非的能力,提高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学习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要联系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联系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国际国内形势,联系改造主观世界的实际,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历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能够创造新民主主义理论,找到农村包围城市这一道路,很重要的是对中国的国情有深切的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的一环就是调查研究。“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31]“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重视调查研究,正确地开展调查,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功。

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群众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我们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

我们党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领导人民胜利前进,首要的问题是必须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的利益。“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32]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动力源泉。要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关系,坚决反对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和“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和行为。共产党员和党的组织不能只顾个人或本单位、本地区致富,还要关心和帮助其他群众或其他地区致富。共产党员更不能以权谋私,不能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而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否则,就违背了党的宗旨,就没有资格做一名共产党员。

总之,能否密切联系群众,是关系到党的宗旨,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实现的大问题。党必须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不断地清除缺点和错误,从而使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日趋成熟,把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健全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使党的组织永远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方法,反对自由主义的态度和作风。我们党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针和方法,这就是要严格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凡属人民内部矛盾,都要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批评是手段,教育是目的。对于一切有损于党和人民利益的缺点和错误,一定要无情地揭露和批评,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尽可能地帮助犯错误的人弄清所犯错误的性质及其原因,找出改正的办法。同时,批评要注意原则,注意方式方法,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对于被批评者来说,要正确对待批评,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欢迎批评和帮助,同时要进行认真的自我批评,不回避,不掩饰,努力改正。

四、艰苦奋斗的作风

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克敌制胜的法宝。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现在,我国经济总量扩大了,物质条件比过去改善了,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人民的生活还不富裕,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情还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即使我国将来进一步发展了,综合国力更强大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仍然不能丢。还要看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也是一种精神状态,能够起到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形成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率先垂范。领导干部中是勤俭节约之风盛行,还是奢侈浪费之风泛滥,对社会风气会产生重要影响。“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提倡勤俭节约,廉洁奉公,带头恢复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各项工作中都要贯彻勤俭节约原则,精打细算,严格把关,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