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睡眠是金:失眠不可怕,书中有办法
19067900000020

第20章 学习与睡眠(2)

4.初中学生的睡眠

学生睡眠严重不足,初中学生也在呼吁。

武汉市六中学生陈孜说:不知何时,所有的课本、练习册都已写上“初三下学期”字样,这一切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每天早上7:15到校,晚上8点放学,回到家继续做功课,每天近16个小时学习;更意味着电视、逛街、购物、聚会等与我无缘。

我的生活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呢?

道理很简单,我已是中考备考生了。

然而在这每天如同钟摆一样的生活里,我最想做的是什么?

我将直言不讳告诉你:“我是多么想睡个好觉呀!”

每天16个小时的学习,让白天与黑夜区分不再有意义。每天望着天边的启明星出门,夜晚披着月光踏上归途。已成为我一成不变的生活节奏。

其中留给我睡觉的时间,却一压再压地缩成了7个小时。

日复一日地延续下去,神经仿佛被磨成了细细的一根弦,实在不忍再撩动它。

每天回家仍是一大堆作业在等待我去处理。

我想着马玉涛唱的民歌,苦笑道:“钟呀!你可要慢些走呀,再慢些走呀。我呢,可要快些写呀,再快些写呀。”处理完作业通常便是22点、23点钟了。

哎,我是多么想睡个好觉呀!

有一战友,曾担任一家医院的院长,其爱人是护士长,两人都是医务工作者,自然知道孩子身体及睡眠的重要性。

夏天的夜晚,孩子下自习后,回到家里还要做作业。成堆的作业,做着做着趴在桌上睡着了,一会儿又惊醒了……冬天的晚上,孩子回来做完作业后,坐在被窝里还在背单词,背着背着睡着了,一会儿又惊醒了,再接着背……孩子在学习吗?没有,孩子有时睡着了。

孩子在睡觉吗?没有,孩子有时在做作业、在背单词。

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已经成为尖锐的矛盾。

下自习后,孩子又要复习,又非常需要睡眠,孩子有什么办法呢?

家长既希望孩子睡眠充足,又希望孩子学习好,但家长有什么办法呢?

如此的矛盾,如此的难办。孩子既没有学习好,也没有睡好觉,还会因为睡眠不足,而影响第二天及今后的学习。

在我们进行的初中学生睡眠调查中,普遍认为睡眠非常重要,是一种生理需要。有90%的家长非常关心,经常督促孩子睡觉。只有10%的学生睡眠是自己掌握。有6%的学生有过失眠达5小时的经历,学生的梦境大多与学习压力有关,只有极少数学生睡眠中无梦,认为睡眠不足者占86%,感到睡眠严重不足者占12%。

5.高中学生的睡眠

1997年高考前夕,新华社四川分社收到一封高考学生的来信,信中讲述了高考给他们带来的紧张、烦躁和忧虑。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教育界长期以来未能解决问题:应试教育如何向素质教育转化。

他们每天的睡眠不足6小时。

新华社记者熊艳的调查情况属实:学校的寒假只放了7天。

11,,学习。

星期六全天补课,星期天下午补习。

学生头脑每天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间超过12个小时。

学校开设的心理咨询室里,初三、高三学生去的最多。

一位初三女班主任告诉记者,初中毕业班的合格率、优等生率等指标,致使学生苦、老师也苦。老师超负荷的教学,使她睡眠不足、神经衰弱。

有位班主任说,他从初一到高三,发现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他班上的学生知道爱因斯坦、牛顿,却不知道李素丽、孔繁森。

有的尖子生甚至不解的问老师:“我怎么越来越傻了?”

看着这些精疲力竭的学生,老师的心里在流泪……他们强烈呼吁:废除违背教育规律的应试教育体制!尽快实行“愉快教育”式的素质教育。

他们呼吁:还我们健康的身心,还我们健康的个性。

我们要挑战21世纪,我们要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现在的学生课程够多了,作业够多了,学习参考资料够多了……为了尽可能保持学生的睡眠,我们家长和学生不要再增加学习负担了,不要再增加学习时间了。

在紧张的学习中,应尽可能地早睡,不要到晚12点才睡,尽可能在11点钟之前,10点最好,9点更好……

尽量做到坚持午睡。春眠不觉晓,夏睡不可少,秋季也午睡,冬季午睡更好。

尽可能多睡,星期六晚上尽可能早睡,星期天上午尽可能晚起,尽量把1个星期的缺眠补回来。

生命在于运动。除了上体育课之外,尽可能多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睡眠。

武汉市七十一中学学生程龙,在全国物理、化学等4项竞赛中独揽4金。

当程龙的优异成绩见报后,很多家长打来电话,询问这个神童到底有什么学习诀窍。为此,武汉晚报记者进行了跟踪采访。

程龙说:“刚读初一时,尽管成绩也不错,但就是心理素质过不了关,总是有点毛糙和紧张,所以每次考试总是有点遗憾。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参加了校篮球队,并成为核心队员。”

打篮球一年多来,程龙就像换了一个人,参加任何考试都很冷静,养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在学校,程龙是有名的“瞌睡虫”,晚上从来没超过9点睡觉,他说每天打完了篮球,特别需要休息。而休息好了,第二天学习就很有精力,往往事半功倍。

关于学习和睡眠的关系,北京大学2000级状元彭明慧的高考体会更深刻一些:

他认为:高考前紧张的复习对人的体力和精力都是很大的考验,要想自己在考场上那一刻能仍然充满自信,就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

疲劳战打不得,与其在课堂上伏案8小时,昏头昏脑,注意力集中不起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不如拿出时间去打篮球、听听歌、下下棋、睡睡觉。

复习不是比复习时间长短,而是比复习效果如何。

而效果来自精力,精力来自睡眠。

有这样一首歌:睡个好觉,做个好梦,有个好心情,才有好的风景。想一想,确实是这样,让复习挤占睡眠时间,的确是得不偿失。

重要的是投入的每一分钟,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而并不在于从睡眠那里剥削来的时间。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既要会学习,又要会休息,每天才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

6.大学生的睡眠

10年寒窗苦,金榜题名时。

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紧张而刻苦的攻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终于实现向往已久的梦想,幸运地跨进了大学校园。

小学的学习近似半机械式的。

高中3年犹如“牢狱”似的。

大学则不同:环境十分优美,条件大大改善,学习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灵活。

良好的学习条件,成就了那些向着研究生、博士生继续攀登的时代骄子;也成就了那些除完成了学业,并在多方面充实自己的社会骄子。

在操场上,在图书馆里,在教室里,从一届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热血青年身上,我们看到了祖国的未来。

但是,在大学校园内,也存在着一些不重视睡眠的现象。学校一般规定晚11点钟熄灯。但在熄灯之后,这些充满朝气的莘莘学子并没有安静下来,有些寝室开展的活动,甚至影响到其他寝室乃至整个楼层学生的睡眠。

现在,有一些条件好的学生在外租房。但租房的目的,不一定是为在晚上11点钟前熄灯睡眠,有的可能相反。

更有甚者,上网,看碟,看通宵电影(有些已被取缔)。

有部分学生在暑假、寒假没有离校。但在留校的日子,有些大学生往往过得没日没夜、“黑白颠倒”。概括地说,这些同学们是玩得多,吃得少,睡得少。

不按自然规律、不按作息时间生活,扰乱了自己的生物钟,降低了睡眠能力,对圆满完成学业,对自己的身体,对今后的工作,都是不利的。

7.毛泽东论减轻学生负担

学生负担过重,学生睡眠严重不足,学生在呼吁,家长在呼吁,老师在呼吁,教育部门在呼吁,但学生的负担却还是越来越重……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110周年之际,教育部相关部门举办了“毛泽东论教育”学术研讨会,重温了毛泽东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

1917年,毛泽东在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就对当时学校课程过于繁重的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判。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在1950年至1965年间曾多次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并指出:“课程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要有娱乐、游戏、打球和课外自由阅读的时间。”

“14岁至25岁的青年们,要学习,要工作,但青年时期是长身体的时期,如果对青年长身体的时期不重视,那很危险”。他认为:“青年人就要多玩一点,要蹦蹦跳跳,教育工作要适合青年特点,要充分兼顾工作、学习和娱乐、休息、睡眠两方面”。

1965年7月3日,毛泽东在给中宣部长陆定一的信中写道:“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1/3。”

12月21日,毛泽东在杭州会议上指出:“现在这种教育制粱、菽、麦、忝、稷,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怎样交换,身体搞坏了,真是害死人。”

2002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普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的速度、耐力、爆发力、柔韧性等体能素质和肺活量持续下降,高中学生近视率超过70%,农村学生的健康水平较低。

毛泽东始终认为“减负”问题,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毛泽东的这些讲话,我们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每一个老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会感到那么的温暖,那么的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