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晚情续语:一位老师的教育期待
19069600000014

第14章 家庭教育与儿童成长(2)

2.运用修正教育法的四个步骤:

(1)阻止错误行为。家长先冷静,以引起孩子注意,再给出明确的指令。如,你马上回到房间去写作业;立即把电话挂掉。

(2)说明处理办法。给出的处理办法能帮助孩子在行为和结果间建立联系,结果必须是负面的,让其承担后果。如,你必须在星期六上午12点前把作业做完,否则不能到电脑上玩游戏!

(3)描述你的希望。用清楚、具体的语言表达希望对方怎样去做。如,希望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先保证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才可以玩电脑,学习是自己的事,不能老让父母监督你!

(4)实践你的要求。用实践帮助孩子记住教训,避免再犯同类错误。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不会重复犯同类的错误!

(三)自我控制教育法

1、自我控制教育实施的时机

自我控制教育即教育孩子在他生气的情况下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对事物做出反应。实施的时机是孩子十分生气时,公然表示对家长的反抗或明确拒绝家长的合理要求,或者大吵大闹,扔东西甚至威胁家长。如:孩子打完疫苗有点不舒服,就找借口不写作业,不去上学,家长提出要求,他公然拒绝,发脾气,摔东西。

2.使用自我控制教育法的步骤

第一步,“冷却”处理。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告诉孩子他什么地方错了,语气应该是冷静平淡的,模糊的或带有判断性质的语言于事无补,还会适得其反;当孩子生气或烦躁不安时,可以用“移情”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理解。“移情”意味你对孩子的感情表示了关心和理解。这样父母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孩子的行为上而不是自己的情绪上,借助“移情”,帮助孩子冷静下来,恢复平静。应当注意的是,“冷却”需要时间,家长先要保持冷静,孩子才有可能尽快冷静下来。这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最简单的做法是家长离开“事发现场”,使自己的情绪“冷却”下来。

第二步,“连带”指导。

讲清孩子下次应当采取的改进做法。这时家长应当多使用“与……相反……”的句式。比如,与你大吵大闹和爸妈顶嘴,相反,你不如到房间去看一会书,或告诉妈妈你受了什么委屈,才很生气……

每次自我控制教育的交流结果要让孩子懂得,当愿望不能满足时,学会用危害最小的方式来发泄怒气。

自我控制教育的关键是“冷却”,而“冷却”需要时间。父母离开现场一会儿,给双方一个冷静下来的机会,连带指导才能进行。家长务必注意,孩子错了,立即采取强硬办法,令其马上改正错误是两败俱伤的。

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首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家长要努力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反复体会,不断总结经验。核心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以民主、宽容、耐心、细致的态度关心孩子的点滴进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因为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

当代家长教子心理透视

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除了物质环境、人际关系环境、家庭文化背景的影响外,家长的教子心理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起着正面或负面作用,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尤其对青春前期和青春期的孩子影响会更大。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既有强烈的独立愿望,又缺少必要的自立能力。父母们习惯用传统的观念理解孩子,更习惯用自己当年的成长经验来对待孩子,忽略了社会生活氛围(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信息便捷、文化价值多元、生活水平上升)的巨大变化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这不仅成为亲子间沟通的障碍,而且会强化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冲突。我们将家长的这种教子观念称为“成人本位”,其具体心理表现为:有恩于子、借子圆梦、长辈尊严等。这些教子心理表现在父母的日常教育言行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而家长们却并不自知,因而有必要做一番心理透视。

一、有恩于子心理

在当前社会和学校强调感恩教育的背景下,这为许多家长有恩于子心理的萌生提供了土壤。不少家长摆出一副“我有恩于你”的架势,或者向孩子表白自己工作的辛苦,挣钱供孩子上学多么不易,或者抱怨物价频涨,孩子开销太多,家庭经济入不敷出,生活紧张。家长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为了你,我们付出了多少多少,又为你创造了什么什么条件,而你却不懂得父母的心。有些母亲还会把自己塑造成牺牲者的形象,她们常向孩子倾诉:“为了你的学习,妈妈连电视都不看,连朋友、同学聚会妈妈都放弃了。因为你,妈妈都操碎了心,都累出了病……”她们之所以把自己塑造成牺牲者的形象,想以此来打动孩子,让孩子听话,使孩子懂得对父母感恩。

有时,家长的这些言行,可能会使孩子感动、听话,但父母内心的这种有恩于子的意识如果经常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反复刺激孩子,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负罪感”,认为自己是一个“负债者”。对于长辈,他必须通过言听计从,通过“感恩”等来为自己“还债”,否则他是一个没有良心,不孝顺的孩子。现实生活中,有负罪感的孩子长大后会采用自暴自弃的态度来度过自己的一生。

家长的这种教子心理源于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家庭文化观念,集中反映在《孝经》中子女对父母的耳提面命,百依百顺,忍辱负重,死而无悔。我们并不抽象地否定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孝顺,“百德孝为先”,自有其道理,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现实中的教子问题需要父母们能从“成人本位”的角度转变到“儿童本位”的立场,家庭教育方能实现亲子之间的相互依存,共同成长,因为父母和子女本是同生共长的生命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先后之别。

在近一个世纪前,鲁迅先生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就说过:“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力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反观今日父母的教子心理,听听先生的告诫,能不引发我们深刻的反思吗?自然先生的呐喊至今似乎还是空谷足音,人们尚未应和他的心声,赶上他的脚步,所以在潜意识中,父母仍以为抚养、教育子女都算得上是一份“恩情”,必须让孩子牢记于心,懂得感恩,并付诸行动才行。

我们认为,首先,陪伴孩子成长,教育好子女,乃父母之应尽的义务,是责无旁贷的。如果父母切实尽到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不尚空谈,注重实际,真正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做出表率了,再来谈感恩的事也为时不晚。其次,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教导的过程,应当是情理相容、润物无声的过程。天长日久,孩子自然会有感受,自然会心生感动,随着孩子的成长,感恩的幼芽必然会从孩子的心中萌发。到那时感恩是孩子发自内心的,源于他灵魂的净化,得益于他人格的成熟,是真正的水到渠成,纯粹的真情表达,并不需要成人的说教和煽情。

二、借子圆梦心理

有些家长,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因为各种原因,或者中途辍学,使学业未竟,或者没有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走了成人教育的路子,心中不免留下了许多遗憾,总觉得自己生不逢时,难遇良机,便感慨颇多。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就觉得自己的生命有了延续,自己当年没有实现的大学梦想,有了补救的希望,孩子就是自己的圆梦人。每年暑假,高中招生,大学录取的热谈充斥街头巷尾,便一次次点燃起这些父母心中那圆梦的烈火。他们便千方百计为孩子的择校投资。为了追求优质教育,他们贷款、借债,往大城市购房,不惜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父母无法陪孩子异地读书,便动员爷爷奶奶去当后勤部长,和孩子同甘苦共命运,以求孩子不负父母之望,考上重点大学,圆了父母的大学梦。

在借子圆梦的家长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理念,即孩子的私有化。他们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缓,是自己的圆梦人,所以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青春、精力和财富都投注到孩子身上,进而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的荣辱得失与自己息息相关,孩子的成绩好是自己教育的成功,而成绩不好则是对自己人生的最大否定,与孩子进入胶着状态,这是亲子关系(实为人际关系)进入不健康模式的开端。

一旦形成这种亲子关系,家长就会事事管束孩子,时时限制孩子。孩子和父母几乎到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地步。这样,你的孩子的自主意识、独立品质会逐渐消减,最终影响到人格的健全。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儿童和青少年都是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体,发展性、多变性和可塑性是他们心理上的最大特点,所以周围环境的种种变化都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而这种影响中,亲子关系又显得极为重要。借子圆梦的父母实际上将正常的亲子关系用一种畸形的心理力量加以扭曲,使孩子的成长失去了自主发展的空间,违背了青少年成才具有变通性的规律,其后果是孩子处于被动发展的压力下,不能良性发展,健康成长。

明智的做法是父母根据孩子的爱好和现有基础,激发其兴趣,引导孩子自己去编织梦想,鼓励孩子不断努力去实现理想。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将和孩子一起成长。时代在发展,每个人所面对的社会都是不同的。父母和子女生活在跨度20多年的社会,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向父母们提出了重新学习的任务。父母只有立足当下的社会,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审视社会,在学习用科学方法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在孩子成人成才的同时,父母也将完成自己的第二次成长。这是一个亲子共同成长的双赢过程。

三、长辈尊严心理

生活中有句俗语叫“熟人不讲理。”在某些家庭中,父母们为了让孩子听话,好好学习,常常以长辈尊严来管束子女,动辄对孩子训斥、责罚。这正应了“熟人不讲理”的生活常识。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父母时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很聪明,但不听话,很难教育,光去哄没有用。于是在长辈尊严心理的驱使下,家长的教育往往表现出强迫、恐吓和责罚的行为。

强迫。父母不了解孩子的生活,不清楚孩子的兴趣,喜欢读什么书,和谁是好朋友,更不知道孩子目前学习的课程有什么困难,他在班级中表现如何,只是强迫孩子做这做那。马上要考试了,父亲要求孩子,星期六晚上必须做1套语文卷子,1套数学卷子,而根本不问孩子有哪些作业要完成,需要复习哪些功课…..,.包括孩子放学回到家的时间,家长都严格限制,要求几点之前必须到家,而不问孩子在学校和班级有什么活动。

恐吓。父母喜欢用大话来恐吓孩子,以此想使孩子服从、老实,不出去惹事。常听家长训孩子,你再不听话,考试再考不及格,我们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给……或者一气之下威胁孩子,再不按时完成作业,到外面疯玩,小心我打断你的腿……

责罚。个别家长在权威意识的支配下,专制、蛮横地对待孩子。如果孩子反复犯错误,老师请家长去学校。家长一气之下便用打骂的方式惩罚孩子,使孩子非但没有机会认识错误,相反将孩子逼进不思改正、顶牛到底的死胡同。这些经常受到家长责罚的孩子性格会变得古怪、孤僻,对亲情淡漠。当情绪失控时,便会用暴力来宣泄内心的苦恼和愤怒。试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能快乐生活、幸福成长吗?

当审视上述家长的教子心理时,我们不禁为这些父母们痛心,也为他们的孩子惋惜,不禁想到了台湾作家刘墉先生的教子故事。

亦父亦友读懂孩子的心灵

在孩子眼中,刘墉不仅是一位严父,更是一位亲密的朋友。一次儿子刘轩弹琴,刘墉感觉弹错了个音,随即要求儿子改正,但刘轩坚持说没错,刘墉气得重重地拍了儿子的头,说:“你小子弹错了,还狡辩,真是错上加错。”刘轩委屈地哭了。事后,刘墉发现是琴谱印错了。于是,他内疚地掏出5元钱给儿子,说:“这是给你的精神补偿费。”儿子收下钱后退回2元给父亲,说:“爸爸,你打得不够痛,应该物有所值。”刘墉很受感动,为自己的专制和蛮横感到羞愧,并为儿子的真诚和善良感到高兴。

从此以后,刘墉体会到只有放下家长的身份,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才能接近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世界。为了和孩子更好地沟通,刘墉学会了上网聊天,滑旱冰,甚至如何扮酷,穿牛仔裤。

刘墉先生正是秉持了一份儿童情怀,才会有亦父亦友的所作所为,也才取得了教育子女的成功。无独有偶。说到这里,我们又想到了作家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和冯骥才的《父子应是忘年交》。不必细究文章的具体内容,只看标题,我们便似乎感受到了一股清新的气息。相信越来越多的人赞成、支持与践行这种理念,称道这朴素的儿童情怀和民主意识。无怪乎当今许多亲子关系融洽的家庭中,孩子戏称父亲叫“大哥”,称母亲为“大姐”;也有高中生称他们的老师黄玉松为“松哥”。这一切无不洋溢着浓浓的平等观念和亲密的儿童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