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晚情续语:一位老师的教育期待
19069600000016

第16章 家庭教育与儿童成长(4)

李嘉诚很少给儿子零花钱,而是常常鼓励儿子勤工俭学,自己挣零用钱。所以,李泽钜和李泽锴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杂工、侍应生。有一段时间,李泽锴每个星期日都到高尔夫球场做球童,背着大大的皮袋跑来跑去。尤其可贵的是,李泽锴还把挣来的钱拿去资助有困难的孩子。

李嘉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社会捐赠方面始终都是大手笔。这源于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他认为子女教育中99%的内容都应该是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做成功的人,而好人首先是善良的。这就启示我们:一个健康的孩子好比一棵树,必须以善为根,才能结出善良之果。善良的感情及修养是人道精神的核心,作为家长,应当从小就把善良的根植入孩子的心中。

(二)钱学森夫妇率先垂范,让孩子“有样学样”

钱学森夫妇从不给孩子上政治课,而是用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影响孩子。有一次,家里的炊事员很郑重地对钱永刚说:“你父亲是个有学问有文化的人。你看你父亲每次下来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炊事员的这一番话,让钱永刚记在了心里。他从此向父亲学习,至今保留着吃饭穿戴整齐的习惯,因为他理解了什么是对人的尊重。

钱永刚回忆说,20多岁的时候,他曾经问过母亲:“你和爸爸好像从来没管过我们兄妹?”妈妈温和地说:“你不是很聪明吗,你不是会看吗?”钱永刚一直铭记着此话,看着父母亲如何去做,来对照自己的日常行为,检讨自己。

钱学森夫妇没有专门去教孩子如何去做,而是先为孩子做出为人处世的榜样,让孩子“有样学样”,耳濡目染,在“不教”中实现最好的家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拿出事实给人看,正面的事实引导人,甚或反面的事实鞭策人,而不是对孩子说一套,自己做的是另一套。以自己不能身体力行的道理去教化孩子,是没有说服力的,也是没有教育效果的。这正是钱学森夫妇教子行为对人们的有益启示。

尾声:用父爱的脊梁撑起孩子的半边天空。

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长久而深刻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细致入微、潜移默化的过程。未成年人教育专家孙云晓老师强调:良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家庭良好的亲子关系除了血缘关系外,更多地体现在父母对子女的影响(重要的是行为示范)和彼此都能认同的教育关系。而这些关系都和谐的家庭,父母双方教子功能的发挥就是正常的,处于良性运行状态。这种家庭,对孩子的成人培养和成才引导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长期以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流传得很久远了。我们对母爱倾泻的话语实在已经太多了。其实,仅有母爱的人子的心性是绝不会健全的。要知道父亲以“无形的脊背”给子女以呵护和力量,有父爱的孩子,会将腰板挺得耿直。

我们期盼着父亲功能缺失的家庭,能早日让缺席的父亲回到家教的位置,为缺少父爱的孩子撑起另外的半边天空,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心灵大厦,让孩子享受厚重的父子之爱和亲子教育。

年轻的父母们,当你们把如山的父爱注入孩子的灵魂,把如海的母恩流进孩子的血脉,父母的双重情怀,就好似如歌的行板,犹如温情的画卷,为你的孩子描绘了未来的蓝图,你的孩子就会一路欢歌,幸福的长大成人。

家庭教育需要追求“慢”的艺术

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有一个为许多人所认可并经常提及的观点:“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的,教育者需要花费许多“水磨工夫”,才能使儿童“潜滋暗长”。鲁迅先生打过一个比方:“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它对于教育也是适用的。教育快不了,慢工出细活。有的时候似乎可以快一点,而一些深谙教育之道的人却宁可把这节奏、步伐放慢下来。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竞争日益激烈,不少父母怀着望子成龙的愿望,大行“快”教育之道,期望孩子早日成才,及早在社会上站稳脚跟。于是刮起一股速成的家教之风,其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早教”;二是“早慧”。

一、家长的“早教”行为

“早教”,顾名思义,即提前对孩子启动教育,希望孩子及早成才,早点在社会上立足。其具体表现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孩子还不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入学年龄——6周岁,就提前让孩子入小学。有些父母,让不足6岁,甚至5岁的孩子入学。校方不同意,就千方百计去改户口,托关系,虽然孩子提早进了学校,但在认知心理、生理发育、生活自理能力上都比其他孩子差。久而久之,孩子学习吃力、作业完不成,自我管理失控。这时,家长便大帮其忙,代孩子写作业或经常给孩子送课本、文具等,甚至有家长到学校替孩子做值日。到了小学高年级,这些孩子,已经处于班级的“弱势群体”。有位有经验的高中班主任曾向笔者讲,这些提早上学的儿童,进入高中后,由于心智发育比同年级其他孩子迟,在升学压力下,学习日渐困难,犹如强弩之末,一路走低。另一方面是父母自己对幼儿期的孩子提前讲授小学的课程。比如辅导孩子认字、写字、阅读、写话,让孩子提前学习英语(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英语),或要求孩子演算加减法,甚至背乘法口诀表等等。这种做法,在短期内也许有效果,但却违背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幼儿期孩子的成长,重要的活动是各种游戏。他们需要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去观察小鸡、小鸭、小狗、小兔等动物,需要去拼积木、折纸、涂鸦,同小伙伴玩耍、打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国家庭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更精辟的论述:“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总的来说,他们是——好游嬉的;好奇的;好群的;好模仿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成功的;喜欢别人赞许他的。”总之,从幼儿到小学阶段孩子的认知活动体现出非理性的特征,即“感性”的特点。因此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是违背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不利于儿童成长。

有儿童教育专家指出,6周岁的儿童是他们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到7周岁,才是儿童学习数学符号的最佳年龄。这从另一角度证明了幼儿期学小学课程在认知上并不可取。现行幼儿教育纲要中明确提出“保教结合”的原则,幼儿园没有明确严格的学习目标要求,同样说明了这一点。

二、家长的“早慧”行为

除了“早教”行动之外,也有家长采取了急功近利的儿童“早慧”行动。其表现是,孩子刚入小学不久,便利用双休日,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辅导班、特长班,尤其是艺术类(声乐、器乐、绘画、舞蹈)、体育武术类、外语班和奥数班。相当多的孩子要上两个班,挤占了双休日的大量时间。笔者曾在当地的群众艺术馆遇到一位孩子的外祖母,她在等候接外孙女。闲聊之中,才知道她的外孙女报了三个班,星期天从上午到下午分别要上美术班、英语班、舞蹈班。作业只能在星期六全部作完,孩子没有同小朋友玩耍的时间,很辛苦的。更有甚者,有的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便给孩子报了奥数班,高深的教材,大量的练习,严格的训练,孩子从小开始就要经受题海的考验,幼小的心灵何以承受!就奥数班的问题,有不少教育专家和儿童心理学家提出过质疑和批评。然而在家长们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和部分名校的升学热炒中,始终降不了温。难怪有人呼吁:“还孩子童年!”

儿童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家长能做到的,只是在适宜的季节(生长时段),提供发芽的条件:温度、水份、养料,他们自己就能发芽,慢慢长大。而适宜的季节如同是儿童的年龄。不到发芽的年龄,企图人为地提早催生发芽,必然危害稚嫩的生命。然而也有明智的家长懂得儿童的成长规律。家长郑实曾宣言:还给孩子享受慢的权利。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理智的爱。在追求快的世界里,一定要给孩子时间,允许他们犯傻,允许他们把自己天性中的东西表现出来,允许他们就是自己。让他们慢慢成长,并慢慢体会自己的成长。

三、对“早教”、“早慧”行为的反思

冷静地看,“早教”、“早慧”现象并非始于今天,乃是社会竞争激烈和应试教育驱动下产生的一种家庭教育现象。从家长的内心讲,这种情况是年轻的父母们盼望子女早日成才、一厢情愿采取的教子行为,实在是一种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急功近利,试图抄近路、走捷径的做法,实不可取。

青年学者刘铁芳告诫人们:在教育上,不要抄近路,走捷径,要让教育对象较为充分地经受从懵懂、混沌到逐渐开化、聪明起来的过程。米兰.昆德拉有一句名言:“世界是一棵长满可能的大树。”我国古人早就有“合抱之木,起于青葱。”的见解。在它还是青葱之时,给予它必要的阳光雨露、培育呵护也就对了,而不必主观地急急切切盼望它尽早长得高大粗壮,好去充当栋梁之材。

早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写的《爱弥儿》一书中就形象地阐明儿童的成长规律。他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又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卢梭的提醒和告诫并没有让当代的家长们清醒。曾几何时,少年大学生的悲剧至今乃会令人心酸和深思。

当代的许多有识之士也频频用它们的教子行为来阐述卢梭的观点。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在他写的一篇随笔《早熟》中,借牡丹的生长晓喻我们:“记得我有一天叫你到后园看前年种的两株牡丹吗?虽然当初一样大,但是去年开花的一棵,今年却比未开花的那棵瘦小了一倍;而后者今年所开的花,则比前者两年加起来的还多。是什么原因,使它们有那么大的分别呢?因为有一棵太早绽放,虽然抢了先,却也伤了本。”真正关心孩子,爱护子女的父母们,应当认清自己教育子女的责任,不要盲目地去做“抢了先,却伤了本”的事。

目前,我们对儿童的教育如何去定位呢?

应该是培养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而又普通平常的儿童,而不是神童、怪才或小能人等等。我们也注意到,“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有“成人成才”的提法,后来在定稿中改为“健康成长”。这一改动或许能引发那些期待孩子快速成才的父母们的新的思考!

作家洁尘作为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有她独到的认识,她说“养育子女,三分教,七分等。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应是一种身体力行的示范,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这样,孩子就像树一样,长慢一点,说不定质地更紧密细致。”(着重号系笔者加)我们认为,这里的“三分教,七分等”,即是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需要长期不懈地用自己的美好言行来影响孩子。这种耳濡目染的过程,就是“七分等”的过程,是一种漫长的渐进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孩子这棵小树日后方能质地更紧密细致,奠定人生厚实的基础。

孩子的责任心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家长教育孩子的目标是什么?仅仅是学习成绩好吗?

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强烈的责任感和健全人格,才是孩子成长的真正基石和根本。不能成人,怎么可能成才?

中国家长对孩子爱的程度在全世界是最突出的,然而这种爱却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有时甚至近乎残忍,因为家长视成绩如生命,只要求孩子学习好,却忽视了责任心的培养。

培养责任心,首先要培养孩子拥有一颗爱他人的心。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懂得爱的不是得到爱多的人,而是付出爱多的人。”

一位母亲讲他的孩子对什么都没有责任心,对学习不负责任。从孩子小的时候每次去麦当劳都是孩子吃,母亲坐在一边等。那天,她很饿,随手拿起一根薯条还没送进嘴里,孩子就夺了过去:“你为什么也吃?”母亲一愣放下薯条,心里很难受。

请教专家,建议改变方式:每周去两次麦当劳的,改为去一次,逐步减少去的次数。每次去母子分别买一份自己爱吃的。并不是大人非要吃,而是告诉孩子,不能独自享受。孩子和大人共享生活,他不会感到失落,他觉得与成人已经平等了。他认定自己是大人了,就会自觉学会对一切事情负责。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对学习有责任心了。

案例启示人们: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培养他们拥有一颗爱他人的心。这是他们成就人生,成就事业所必须的。

分析孩子缺乏责任心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孩子没有独立负责的机会。家长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致使孩子没有机会独立去做本该由他们负责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不但认为家长为他做事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还会用命令的语调指示家长。这种过度的保护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只有让他们独立了,他们才能懂得关心、体贴、尊重别人。

二是家长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对自己负责,如何对别人、对社会负责。孩子缺乏责任心,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其抱怨,不如采取措施,教会孩子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