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晚情续语:一位老师的教育期待
19069600000027

第27章 读书札记与序言点评(6)

一是鲜活的教学案例

如果说理念是集子的灵魂,那么案例就是理念的载体,是理念的外化形式。集子中的案例经过分类选编共包括八个专题:1、研究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2、研究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3、研究性学习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学生参与教学是研究性学习过程的核心;5、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探究;6、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发展;7、教师是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8、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这样分类,力图使这些案例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新课程丰富的理念,显示出教师指导研究的策略和学生探究的策略。读着这些案例,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实验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学生探索发现的生命灵性,并启示人们,要真正理解新课程和研究性学习就必须深入研究鲜活的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去感悟、总结。

二是先进的教学理念

集子的编辑试图用事实来阐释理念,用教师们乐于接受的案例来解读理念,使其更有启迪、生发的作用。如庙台中学谢生俊老师的《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仿佛是在讲儿童数学游戏,而说的是有效开发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生活世界建构数学模型的探究过程,是用通俗的故事阐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

三是具体的指导策略

理论的价值不在于理论自身,而在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集子中的案例不仅为我们揭示了科学的课程理念,而且还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实践的行动策略。这些策略有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的策略,也有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各种策略。这是最宝贵的,因为,这些策略不仅验证了本课题的选题意义,也说明了在初中各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价值和推广的可能。因而,这些行动策略恰恰是课程改革一线教师最需要的。

当这本案例集即将问世时,我们以为:作为我市第一本跨校教师的教学案例集,不仅使广大一线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有了借鉴,而且会对中小学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提供新鲜经验,因为教学案例是一种新的教师文化,是广大教师所拥有的、喜爱的。

掩卷深思,这本案例选编,可能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这些案例毕竟是老师们积极探索的结果,因为它反映了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的本质特征。

让课程回归到生活世界

——教师案例点评

编者按语

下文是作者为《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策略研究教学案例集》第一部分的8篇教学案例写的点评。这一部分的主题是“研究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8篇案例分别是:1.太西四中高西君《不同居住环境差异调查报告》;2.太西四中董玉湘《花好月圆话中秋》;3.庙台中学谢生俊《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4.石嘴山市四中明辉《小小百鸡宴》;5.石嘴山市九中于芝敏《课外写作的快乐》;6.庙台中学刘学成《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7.石嘴山市九中陈范华《在模拟生活中学英语》;8.庙台中学周素萍《关于平均速度的有趣实验》。

案例蕴含的教育理念和学习策略

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是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是人生发展的基石。人只有在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中认识自然、理解社会,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本专题中的8个案例正是体现这一课程理念的鲜活事例。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将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因设置在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上,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研究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

儿童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社会、他人发生联系。现实的生活世界,不仅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而且会使学生产生许许多多问号,进而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在走进现实生活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的课程,满足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使他们明是非,辨善恶,树立正确的处事态度,同时在与同伴、成人的交往中掌握沟通的技巧,学会做人、做事。案例1中的生物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居住的环境,开展小区居住环境的调查、分析、研究;案例2中的语文老师启发学生搜集中秋节丰富的资料和月饼广告,调查月饼种类和节前促销活动,交流中秋节的感受,探究中秋文化的丰富内涵;案倒3中的数学老师指导学生把最常见的三种农作物果实带入课堂,研究三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案倒4中的劳技老师指导学生设计以鸡和鸡蛋为主的菜谱,搜集相关图片、资料,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劳动的辛苦;案倒5中的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实际参与自制水果罐头和蕃茄酱,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感受,使学生的写作成为直接表达生活感受的乐事。

2、研究关注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

研究性学习不仅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而且还必须关注儿童可能的生活。这种关注将满足人的更高的精神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可能生活是一个人意识中去实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相比较,可能生活是更具有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生活。它关注的是人的更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案倒6中诱导学生预测自己身高;案倒7中启发学生想象快乐的周末活动;案倒8中组织学生测速度、量路程、画跑道的活动都是联系学生可能的生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

本专题案例蕴含的学习策略有以下几类:

1、从学生的已知引出研究的问题

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是一条学习原理,是教学成功的有效策略。案倒1正是注意从学生的已知引出研究的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生物课的学习中已经有了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从学生头脑中的这些环保意识和相关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活及周围小区的环境现状,巧妙地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环保知识,产生了浓厚的探究、调查兴趣,为完成全部调查研究任务形成了动力因子,从而使学生在调查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围绕“锚”组织教学或研究

“锚”指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是向学生提供的一个共享的知识背景,有助于学生与其他成员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围绕“锚”教学或研究,关键是要设计好“锚”并把握好“抛锚”的时机。所谓设计“锚”就是为所要研究的问题确定一个范围,这个范围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和知识确定切入问题的角度或方向。如案倒2中教师以过中秋节为共享的知识背景,在节前3周布置3项活动内容:搜集中秋习俗、中秋活动、中秋诗词的相关资料,探究中秋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学生广泛深入的研究创造了宽松的氛围。可以看出教师对“锚”的确定及选择“抛锚”的时机都是恰到好处的。

3、提供向上攀登的“支架”

所谓支架,也叫“脚手架”,即在学生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搭上台阶,每一个台阶就是一个支架,整体形成一个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引发学习者对问题深入探究、理解所需要的。为此,要把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探究一步步引向深入。如例3中,从二元一次方程到三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分步对问题进行研究。①未知数的个数及处理方法;②题目中有几个相等关系;③列出三个方程后为什么要组成方程组。这样一步步将学生分组摆放蚕豆、玉米、黄豆形成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数学应用的阶段,建构了三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图式。又如例6中,教师用“你想知道自己未来的身高吗、怎样预测身高、身高的值和代数式的值的关系等”3个问题巧妙引导学生在探究中理解了学习内容。

4、把知识结构化的策略

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把知识结构化”指新知识获得后,必须像图书馆的图书一样,要按一定方式组合排列,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结构化、网络化。这个过程是知识整合的过程,更是学生深入探究理解的过程。如案例4中学生围绕鸡和鸡蛋搜集图片、资料,设计菜谱,在讨论交流之后,教师深入引导学生总结了“美食”的四个特点:营养丰富、颜色迷人、香味诱人、可口好吃。这种色、香、味、营养俱佳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将零碎、分散的食品(菜谱)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对学生日后运用这种学习策略很好帮助。

5、实践探究感悟体验策略

通过亲自实践探究产生感悟和体验。这个过程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案例5中,为了改变学生对写说明文没有兴趣的状况,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探究食品罐头制做过程,在学生有了感悟体验后,再引导写相关的说明文,达到了“不吐不快”的写作境界,作文水平的提高则是情理中的事。

《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策略研究教学实录集》

序言

教学实录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真实再现和过程记录,具有真实性、动态性、内隐性的特点。真实性指教学实录的内容应当和原授课的情境相吻合,具体再现师生的活动全过程;动态性即从教学实录的叙述中能反映教学的发生、发展、发现的动态变化情况和思维碰撞、认知交锋的生动场面;内隐性指授课者的教学观念、设计思路、教学艺术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都隐含在实录的叙述之中,需要阅读者凭借文本通过对实录的解读去领悟和感受。

这本课堂教学实录集,是从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策略研究》四所实验校教师提供的教学实录中选取的33篇,反映了初中各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授课情况。从教学实录特点的视角来认识这些教学实录,一是它真实地记载了参研教师努力探索在不同学科中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丰富情境;二是它反映了教师以全新的教学观念和多种指导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合作,发现、感悟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三是这些实录从多角度折射出授课教师科学的研究态度、合理的教学设计以及有效的引导艺术,给读者以启迪。

从便于阅读考虑,《教学实录集》分成文科类、理科类、艺术信息技术类三个部分来编辑。每个部分按学科编排,体现了纲目清晰的特点。在每篇教学实录中,包括: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课后点评四方面内容。教学目标的准确适度,教学过程的科学严谨,教学策略的恰当有效,课后点评的提炼概括,集中反映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意识、教学过程设计、师生运用策略以及本节课值得借鉴的方面。

自然,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这本教学实录集作为一项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仅仅是一次尝试,难免有不尽人意和需要完善的地方。读者如果带着分享的心情,用真诚对话的方式去静心解读,不仅能发现其中一些幼稚之处,或许更能从中得到启发,引发出新的感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