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武威通志·古浪卷
19072100000011

第11章 经济(5)

(三)、树种资源

全县树种共有30科54属145种,可分为3种类型。其中经济树种有2科5属64个品种。优势树种有青海云杉、油松、落叶松、二白杨、小叶杨、青杨、新疆杨、沙枣、沙棘、榆树、桦棒。

(四)、古树名木

土门照子树

土门柏

台古柏

土门上大树

土门下大树

宝塔寺古柏

永丰堡古槐

左公柳

张家墩古杨

西山堡古杨

民权山湾古杨。

(五)、绿化

古浪在民国15年(1926)以前,植树造林基本上是农户自发的。民国15年(1926),县政府依照中央政府实业部所颁法规,开始组织育苗种树,并提出沙漠沿线大量植树以障风沙。19年(1930),县苗圃由原10亩扩大到80亩,并在4月4日作为植树节,发动机关、学校、农民植树造林。25年(1936),驻军马步青部,派树栽、拉民夫,在县境内南从乌鞘岭起,北到双塔大墩止的甘新公路两旁,以株距5尺和5杨夹1柳的规模栽成了护路林,并在古浪、土门、大靖青云学校四周植树,仅土门青云学校四周就栽植杨、柳、油松2000余株。36年(1947),县政府制定植树育苗实施办法,国民义务开荒植树66.66亩,造林1.104万亩。据统计,31年(1942)至38年(1949)的8年间,全县共植树82.59万株,成活31.82万株,造林5448.4亩。1950年到1990年的41年中,全县共累计造林96.64万亩,其中国营占80%,年均造林2.36万亩;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4.65万亩。1999-2001年期间,古浪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重点县,三年完成人工造林7.38万亩,封山(沙)育林40.5万亩。至2005年,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8.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5.2万亩,配套荒沙滩地造林13.2万亩。以国道312线、省道308线、县级公路“十条”路为主,完成通道绿化150公里。以三北四期工程为依托,以治沙为重点,采取封管造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了黄沙梁、白板滩、双槽沙、北沙窝等重点风沙口。4年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80多万人(次),义务植树4800万株,尽责率达95%以上。

(六)、林木种苗采种与引种情况

1、引进重点树种

1998年以后,林技中心及马路滩林场、海子滩林场等先后从全国各地不断引进一些林木新品种,主要有银新杨,为速生丰产用材树种。毛白杨,海子滩林场、景点工程古浪指挥部伐根嫁接栽植,生长迅速,水肥条件要求高。二倍体毛白杨,人工诱导培育而成,2001年海子滩林场从陕西引进,速生丰产用材树种,生长良好。三倍体毛白杨,人工诱导培育而成,2001年海子滩林场从陕西引进,速生丰产用材树种,生长良好。金枝柳,县林技中心2000年从陕西引进。在县城、川区各乡镇栽植,生长良好。金丝垂柳,2000年海子滩林场从陕西引进。

在县城、川区部分乡镇栽植,生长良好。樟子松,1999年海子滩林场从东北引进。生长良好。还有国槐、白柳、榆叶梅、复叶槭、连翘、水曲柳、紫叶小檗、水蜡、女贞、俄罗斯大果沙棘、文冠果等。

2、采种育苗情况

采种:年采种量1.1万公斤,总计采种16.5万公斤。其中:花棒5200公斤,白榆600公斤,柠条1200公斤,沙枣4000公斤。

育苗:2005年本县有苗圃3200亩,1991-2005年15年间,年均育苗710亩,共生产花棒、沙枣、白榆、新疆杨、二白杨等树苗10200万株,年均产苗量680万亩。

(七)、经济林

1、栽培区域

果树栽培主要集中区域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双(塔)景(泰)公里以北的灌溉农业区。海拔1550米至1800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充足,四季气候适宜,最冷月平均气温—10.3℃,生长期的4月至10月,平均气温高于13.5℃,年≥10℃的积温3000℃,平均每天日照8.2小时以上。水利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果品着色好,含糖量高,味香甜醇厚,同国内其他果树生产区的条件对照,确是最适宜的优质苹果产区。

2、品种资源

本县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据旧志载:早在明清时代就有绵苹果、红果子、楸子、软儿梨、长把梨、杏、桃、葡萄等品种种植。60年代初,开始引进红星、红冠、红元帅、金冠等优良品种。据1983年林业资源调查,全县果树有2科5属59个品种。

3、栽培与产量

1949年,全县有苹果、梨、楸子、杏、桃、枣、葡萄共11847株,年总产量26.06万公斤。其中梨5800株,总产量17.4万公斤;杏4821株,总产量6.03万公斤。

50年代杏树发展较多。60年代从东北、河南、青岛、兰州等地引进了芹川、红祝、红元帅、黄元帅、鸡冠、红冠、红星等苹果品种和鸭梨、苹果梨等梨品种以及杏、葡萄等方面的优良品种,经过选育推广,形成了以“三红一黄”(红元帅、红冠、红星,黄元帅)为主的优良品种体系。到1966年,全县果园面积达3087亩,其中国营371亩,集体2711亩。70年代由于管理不善,人为砍伐等因素,果园面积有所减少,据1979年统计,减少到2595亩,产量下降到19.35万公斤,比1949年减少25.73%。

进入80年代后,随着各种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建设三红一黄”苹果基地的决定,成立园艺技术工作站进行技术指导,国营园林场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一些企事业单位积极营造果园,特别是农户在自己的责任田、自留地里围墙建园,栽植果树,到1990年全县果园面积达1.89万亩,果品产量达88.4万公斤,其中苹果园1.65万亩,总产量72.6万公斤,分别占全县果园面积、产量的87.5%和82.1%。1985年11月,甘肃省农业厅在兰州召开全省优质水果鉴评会议,对全省各地选送的60个苹果样品进行了鉴评。古浪县产的红星、红冠、黄元帅总分名列全省第一,并参加全国鉴评。1985年11月,国务院农牧渔业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优质水果评选会,共评选出43种样品为1985的度优质水果,古浪县大靖林场所产的金冠苹果与四川省茂汶县所产金冠苹果并列第一,农牧渔业部颁发了优质农产品证书和奖杯。1993年,古浪县又一次组织选送所产的金冠苹果参加了在泰国曼谷举行的“93泰国杯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展览会”,古浪金冠苹果获得银奖并被颁发了奖杯、证书。这一年,古浪县果树面积已达3.85万亩,果品总产达到350万公斤。果树品种发展到80多个。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品质,园艺站工程技术人员先后从天津、郑州等地引进苹果新品种金冠145、新红星、超红、魁红、津轻、嘎拉、毛利斯等,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马路滩林场率先引进元帅系列短枝形品种美国蛇果,富士系列果树新品种,美国红提、黑提葡萄新品种等。到了1997年,全县已有挂果经济林面积6万亩,年产果品总量6000万公斤,年总产值6000万元。2000年以后,金冠、元帅系列品种市场价格低靡,果树生产效益滑坡,果树面积有逐年减少趋势。

四、畜牧

大家畜

民国24年(1935),全县有大家畜1.37万头(匹),其中马占总头数的10.95%;骡占有6.28%;驴占40.88%;牛占14.59%;骆驼占7.3%;羊猪0.2万口。到了民国36年(1947)全县大家畜结构已变为马11.37%;骡6.66%;驴23.89%;牛39.55%;骆驼18.52%;羊4.4713万只,猪0.84万口。1949年全县有大家畜3.48万头(匹),其中牛占50.29%;马占10.05%;驴占34.20%;骡占3.74%;骆驼占1.72%。1969年全县有大家畜6.396万头(匹),其中牛2.53万头,占39.2%;马0.85万匹,占13.3%;驴2.22万头,占34.6%;骡0.61万头,占9.9%;骆驼0.19万峰,占3%;羊21.31万只,其中绵羊14.92万只,占总羊数的70%;猪3.75口。1979年全县有大家畜6.56万头(匹),较1969年稍有增长。1989年,大家畜发展到7.29万头(匹),其中牛1.27万头,占17.42%;马0.64万匹,占8.78%;驴2.73万,占37.45%;骡2.51万头,占34.43%;骆驼0.14万峰,占1.92%。2000年大牲畜7.32万头,2005年大牲畜存栏7.45万头。

家禽

1949年饲养鸡2.14万只,1958年5.75万人,1962年减至4.92万只,1974年8.45万人,1989年38.54万只,2005年41.5只。

第七节水利电力

一、水利

(一)、机构

民国末年,县政府建设科管理水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建设科管理水利工作。1956年,成立水利科。1962年成立水利局。1970年改为水电局。1991年11月,撤销水电局,分设水利局。

(二)、水利工程

1、水库:曹家湖水库位于县城东南14公里处,因库址在曹家湖而得名(曾用名人民英雄湖水库),是拦洪、调蓄、养殖综合水利工程设施。水库于1958年4月25日开工兴建,1959年5月竣工,并在1962年10月,1975年3月17日至1979年,进行了2次除险加固。1994年至1997年进行了改建,甘肃省计划委员会、甘肃省水利厅批准立项,拨发以工代赈和财政配套资金195万元,发展粮食和农业专项资金7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资金215万元,灌区人民自筹资金65万元,加宽加高了主坝,改建了左右副坝、溢洪道闸室,加长了输水洞,新增库容190万立方米,新增保灌面积6000亩。水库总集雨面积403平方公里,总库容达91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22万立方米,年均蓄水2480万立方米,死库容7万立方米,属小(一)型水库,四级工程。

十八里堡水库位于县城南13公里,水库因地处十八里堡乡境内而得名,属小(一)型水库,四级工程,防洪按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防震7度。工程于1970年11月15日开工兴建,1973年10月竣工;又于1975年9月至10月间对输水洞进行了灌浆补强;1981年5月至1982年11月对溢洪道进行了加固处理。

柳条河水库位于县城西南18公里的天祝、古浪两县交界处,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拦洪、调蓄、养殖的综合性水利工程设施,属小(一)型水库,四级工程。水库于1978年4月开工,1982年竣工。上游集雨面积34.5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110.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7.25万立方米,防洪库容36.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70.95万立方米,死库容3.05万立方米。

大靖峡水库位于县城东75公里,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养殖的中型水库,三级工程,设计抗震标准为8度,防洪按10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水库兴建工程于1959年1月开工,1960年7月6日竣工。

花庄峡水库位于大靖东南7.5公里的花庄峡峡口,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的小(一)型水库,四级工程。上游集雨面积172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132.4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16.72万立方米,死库容3万立方米,防洪库容99.4万立方米。

石节子水库位于西靖乡,上游集雨面积80平方公里,总库容54.5万立方米,为小(一)型水库。水库于1969年兴建,1972年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