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武威通志·古浪卷
19072100000008

第8章 经济(2)

二、统计

(一)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统计业务由建设科管理。1953年3月设立统计科,专管统计工作。1958年12月,随着古浪县建制撤销,并入天祝县统计科。1961年12月恢复管理建制后,统计科由经济计划委会管理。1963年7月,设立统计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统计局陷于瘫痪,统计业务由生产指挥部管理。1974年2月,统计业务归经济计划委员会管理。1980年10月,恢复统计局。

(二)统计管理工作

政府统计局(科)是全县的统计执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统计检查监督职权。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古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咨询,实行统计监督;对各乡镇和各单位、各部门的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业务检查和监督;对统计资料实行分级负责、分层管理、统一保管、专人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对统计报表由县统计局、乡镇人民政府和单位、部门负责统一管理;严禁滥发报表,对末经县统计部门批准或者备案的统计报表,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填报,并检举揭发;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各主管部门制发的统计调查表,定期进行清理,已不适用的及时修订或者废止;对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等违反统计法律、法规,构成犯罪的人员,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国民经济的年度发展情况,根据上级统计部门的规定项目和具体要求;诸如全县基本情况、农、林、水、牧、气象、农业现代化、工业、交通、邮电、财政、税收、金融、粮食、基本建设、物资供销、劳动工资、文教卫生等进行统计和汇总,从而全面、系统地反映清楚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为县委、政府制定决策和计划、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对政策和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统计检查和监督。

三、审计

(一)机构

1984年3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审计局,审计局工作由县长直接领导。下设县审计事务所。

(二)管理工作

审计局成立后,积极慎重地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审计的主要项目是:行政财务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定期审计、农业资金审计、财税金融审计)、企业财务审计、内部及社会审计。至2005年底,共审计1051个项目(单位),查处违纪违规金额210万元;查处损失浪费金额184万元,促进增收节支524万元,严肃了财经纪律。

第三节工商行政管理

一、机构

古浪县工商行政管理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古浪县商务分会办理工商各项业务。

民国十九年(1930)根据商会法规,改组为主任委员制,设商务会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2月,县人民政府设立工商科负责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并在大靖、土门、龙沟堡设立人民商会。1964年11月,成立工商行政管理局。1966年并入商业局为工商行政管理股,1979年5月恢复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市场管理

清代、民国时期,古浪县市场主要分布于古浪、大靖、土门、龙沟4处,尤其是土门、大靖市场,“商业盛于县城”。商务会对商号、店铺、小摊贩的开业、转业、歇业和价格、度量衡器以及各种摊派费用,进行统一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2月工商科对古浪、土门、大靖、龙沟4个市场进行整顿,成立商会外,又增设小桥、泗水、双塔3个集市网点。1955年全县的私营工商业822户,从业人员905人,资金25.6017万元,市场成交额8.6648万元。1956年完成对私营工商业户的社会主义改造,将棉布、国药、饮食、旅店、百货、蔬菜等6个行业、444户私营工商业者实行了公私合营,占被改造者的94.58%。1958年至1962年上半年,大批工商业者下放农村,城乡集市贸易关闭。1962年8月,贯彻中央关于“整顿、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放古浪、土门、大靖、黄羊川、十八里铺等市场。是月27日成立县市场管理委员会。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集市贸易和个体工商户受到猛烈冲击,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彻底关闭与取消。1979年重新开放了古浪、土门、大靖、裴家营、黄羊川5个农贸市场和泗水、海子、干城、新堡、黑松驿、十八里铺、双塔、永丰滩、横梁、定宁、龙沟等11个农贸市场网点,市场活跃,物资流通。1990年,全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共管理有工商企业338家,从业人员10966人,注册资金5485万元;个体工商户2691户,从业人员5593人,注册资金457.61万元;市场成交额1150万元,收取市管费15.2万元,向国家纳税31.1万元,完成向灾区人民捐款0.44万元,向亚运会捐款0.35万元。1992年,全县共有综合消费品市场8个,年成交额1800万元,1993年年成交额2080万元,1995年年成交额4701万元,1996年,综合消费品市场发展为10个,年成交额5500万元,1997年年成交额6128万元,1998年全县共有综合消费品市场10个,农副产品专业市场1个,年成交额6600万元。

(三)、集贸市场建设

1979年到1986年的8年间,分别对古浪、大靖、土门、黄羊川、裴家营5个集市贸易市场进行了规划、设计,以国家投资和群众集资相结合的办法,筹集资金进行建设。1979年建成了古浪集贸市场9800平方米,投资93.6万元。1990年有固定工商户200户,摊位360个,上市主要商品为布料、服装、百货、蔬菜、瓜果、肉食、饮食等,日上市8000多人,年成交额620万元,税收10万元,市场管理费收入1.6万元。发展的到1998年,市场建筑面积353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168万元。土门市场建于1980年,市场占地面积3710平方米,建筑面积2929平方米,投资257.6万元。1990年有固定工商户290户,摊位320个,上市商品主要有布料、服装、日用百货、蔬菜、瓜果、肉食、农副产品、糖、酒、烟、副食等,日上市5000多人,年成交额170万元,税收2万元,市场管理费收入1万元。1993年登记时为马路市场,1996年投资修建为正式的露天市场。发展到1998年市场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282.6万元。大靖农贸市场建于1979年,市场占地面积22173平方米,建筑面积12650平方米,有棚顶1120平方米,投资204.8万元。1990年有固定工商户154户,摊位400个,上市主要商品有布料、服装、日用百货、农产副品、烟酒糖茶、蔬菜、瓜果、肉食、副食、五金交电等,日上市5300人,年成交额294万元,税收8万元,市场管理费收入3.05万元。1996年至1997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发展到1998年,市场占地面积111279平方米,建筑面积5025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1110.8万元,其中自有资金5万元、集资1105万元。黄羊川市场,建于1984年3月,市场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投资4.9万元。1990年有固定工商户62户,摊位135个,上市商品主要有布料、服装、日用百货、农副产品、烟酒糖茶、副食等。日上市1200人,年成交额50万元,税收2万元,市场管理费收入0.9万元。发展到1998年,市场占地面积7866平方米,建筑面积5631平方米,建设总投资10.16万元,其中自有资金6.11万元、集资4.05万元。裴家营市场,建于1986年,市场占地面积512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投资2.5万元。1990年有固定工商户25户,摊位37上,上市主要商品有布料、服装、日用百货、农副产品、烟酒糖茶、瓜果、蔬菜等,日上市1560人,年成交额16万元,税收0.3万元,市场管理费收入0.15万元。发展到1998年,市场占地面积3812平方米,建筑面积2813平方米,建设总投资10万元。海子滩农贸市场,1993年11月27日登记,马路市场。市场占地面积:16464平方米,建设面积:2472平方米,建设总投资30万元(全部为集资)。发展到1998年,市场占地面积16464平方米,建设面积1286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4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6万元、集资34万元。泗水农贸市场,1993年11月27日登记,马路市场。市场占地面积820平方米,建筑面积286平方米,建设总投资2.2万元(全部为集资)。发展到1998年,市场占地面积2918平方米,建筑面积2386平方米,建设总投资14万元。干城农贸市场,1993年11月27日登记,露天市场。市场占地面积3328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总投资14万元。发展到1998年,市场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70万元。

四、工商登记

(一)、国营企业与集体工商企业

清代、民国时期,本县对各种工商企业的开业、歇业、并业、转业的登记和管理均有规定。

民国27年(1938)县政府就颁发有《工商行业登记规则》,依此进行登记,颁发营业牌照。

1964年共登记有国营、集体企业18户,分支机构35个,从业人员284人。1966年5月以后,工商企业登记管理工作中断。1979年5月8日恢复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职能,恢复工商企业登记管理。1980年至1982年先后完成了对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企业的普查登记工作。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发执照的国营、集体工商企业69户,分支机构212个,从业人员1893人,注册资金2205.5万元。1989年实登记工商企业298户,从业人员10495人,分支机构427个,注册资金4985.5万元。截止1996年底全县累计发展工商企业761户(法人企业177户,营业登记584户),注册资金10920万元。其中:国有企业242户,集体企业488户,联营企业18户,股份制企业13户。2000年底全县累计登记各类工商企业584户,注册资金14827万元。2005年底全县累计登记各类工商企业405户,注册资(本)金17732万元。其中国有企业89户,注册资金5353万元;集体企业220户,注册资金3406万元;股份合作制企业7户,注册资金194万元;有限责任公司89户。

(二)、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

民国35年(1946)振育镇(今土门镇)登记的私营商号有元亨昌、庆丰和、福盛源、天庆亨、元顺昌、元亨兴、万裕泰、德举隆、矿和成、振兴周、世丰亨、通德永、瑞成涌等46户,山货铺店30多户,行商驼队17户,779峰。瑞泉镇(今大靖镇)登记的商号有玉泉涌、泰来喜、天泰永、富远明、生陆堂、永盛昌、积成兴、永茂源、天泰合等48户,山货铺店40多户,行商驼队11户,547峰。1953年对全县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第一次全面普查登记,共发证853户,其中商业488户,手工业305户,个体摊贩60户。

1955年1月7日到26日,城关私营工商业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或合作化,27日县人委举行批准大会。相继又在大靖、土门、龙沟、双塔等集镇也对私营工商业者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或合作化。1964年登记有个体商贩65户,从业人员65人,摊点54个。1979年,全县登记发照个体工商户599户,从业人员1008人,注册资金23.9万元。1990年12月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691户,从业人员5593人,注册资金457.61万元。2005年底,全县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3783户,从业人员6804人,注册资金6677万元,累计发展私营企业105户。

五、物价

在民国以前物价均为自由议价,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尤其是粮食、蔬菜、肉食等价格,因丰收和歉收,旺季或淡季而时有起落。工商业者乘机压价收购,高价出售,造成谷贱伤农,使人民生活因物价涨落而发生困难。民国23年(1934)古浪县主要粮食的价格为:小麦每市斤法币二分九厘,黄米三分厘,青稞一分六厘,豌豆五分三厘,大米一角二分五厘。在民国时期价格管理工作由县商会负责,主要任务是调整价格之间的衔接、平衡、争议。民国37年(1948)以后,国币贬值,金融秩序混乱,境内壹圆银圆可买得小麦四斗至八斗(160至320市斤);160市斤小麦可换得幅宽1尺,长2.4丈的凉州本布1匹。本县特产发菜,每市斤收购价民国21年(1932)为法币四角九分,22年(1933)为四角二分七厘,23年(1934)为三角零四厘,民国24年(1935)为三角三分一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古浪县执行计划价格。各种价格的制定和变动,均按国家统一价格政策规定进行,以保证物价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粮食、油料收购价格,是按品种、质量,实行分类定级,分级分等和交通运输条件定价。其他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价格,一般是在国家统一价格的指导下,根据当地生产和供销情况,有涨有落,议购议销,高进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