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武威通志·古浪卷
19072100000007

第7章 经济(1)

第一节生产关系与经济体制变革

一、封建土地

明嘉靖(1522~1566)时古浪有屯地62229亩;清顺治二年(1645),有耕地393695亩;据民国22年(1933)6月统计,全县有398879亩耕地,占地百亩以上的有1635户,21600人,有地202699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0.82%,人均有耕地9.38亩;占地50亩至99亩的2469户,有地194376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8.73%,户均占地78.73亩计,人均有土地11.38亩;公有地1804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45%。

二、社会主义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1年10月1日至1952年3月20日,顺利完成了全县4个区25个乡98个行政村的土改工作。共划定地主1109户,计10806人;半地主式富农140户,计305人;富农446户,计5192人;小土地出租者335户,计1863人。得到土地等胜利果实的贫农、雇农和缺地少地的中农共15501户,占当时农村总户数的88.28%。

1953年全县共建成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08个。1955年底,将108个老社合并和扩建为99个,入社农户6288户;1956年7月底,全县共建成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62个,入社农户19566户,完成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入社后由合作社集体经营,一律取消土地报酬,由公社统一使用,社员无权出租和转让。第一个人民公社,于1958年8月23日成立,不到20天时间,全县建成10个人民公社,下设110个生产大队,146个生产队,农户全部入社,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社会主义改造后,全县土地实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三、农村土地承包

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开始于1979年,曾经历了包产到组、大包干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发展过程。承包形式:“三定一奖”作业组(定土地、产量、报酬,超产奖减产罚)。

“大包干”作业组,包产到户责任制,定额管理与小段包工责任制,专业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责任制。1981年底,全县已普遍实行了这种包干到户责任制。1998年成功完成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费由原来的“三提五统”收费改为农业税,2003年及2004年两次进行减税,2005年,彻底免除了农业税和特产税,并按期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和良种补贴,鼓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四、企业改制

企业改革始于1979年5月,主要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开征固定资产税,实行流动资产全额信贷等国家管理企业的方式改革。1985年开始,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扩大,企业相继有了生产计划、产品购销、资金使用、价格制定、横向联合、工资奖金、劳动人事等方面的自主权。1986年,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1988年,开展第一轮承包经营,县汽车站、印刷厂、农造厂、面粉厂、食品厂、饲料厂、针织厂、砖瓦厂、纸袋厂、综合厂、地毯厂、缝纫二部等12户国营、集体工业企业进行承包经营。1990年继续新一轮承包。1995年,县上从组织、体改、经委、商业、粮食等部门单位抽调人员开展“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印刷厂、糖酒副食公司由国有企业改为有限责任公司,砖瓦厂、塑料厂由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古浪水泥厂兼并县农造厂,购买式兼并二轻集体企业县纸袋厂塑编生产线。1996年水泥厂又托管了黑松驿水泥厂,古浪县氰氨公司托管了古浪县电石厂。商业企业进行多次撤分组合,派生出许多新企业。

1997年初,武威地委、行署出台《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整体负担养老、整体买断产权、整体安置职工、一步改制”的改革思路,全县国有城镇集体工交商流企业均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改革。规模大的如水泥厂、化工厂、医药公司、百货大楼等企业改制为有线责任公司,规模小的一些企业如榨油厂、地毯厂、汽车运输公司、食品厂等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大部分商流企业任实行租赁承包经营。

2001年2月,古浪县委根据武威地委、行署有关文件精神,做出《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制的实施意见》,从相关部门单位抽调人员入驻企业改革工作组,进行产权置换、职工身份置换,以国退民进为目标,以出售为主要形式,以出让、划转、破产为补充,实现了国有企业的改制。其中整体出售的有制药厂、直滩煤矿、二轻供销公司、糖酒副食公司、汇发有限责任公司、金鑫公司、面粉有限责任公司、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分块出售的有古浪宾馆、化工厂、饮食服务公司、煤炭公司、物资公司、靖海公司、综合贸易有限公司;划转的有古浪水泥公司、古浪医药公司、砖瓦厂;出让的有氰氨公司、地毯厂;抵贷返租的有榨油厂;破产的有印刷公司、食品厂、亚麻厂、工业品公司。共置换职工身份2393人,发放安置费1141.2万元,退还职工集资529.5万元,清发拖欠工资433.1万元,清交各项保险费434.3万元。

第二节计划统计审计

一、计划

(一)机构

50年代初期,古浪县无专门的计划管理机构,计划工作由建设科具体负责。1955年秋成立计划科。1956年改计划科为计划委员会,由县长兼任主任。1958年,又改为经济计划委员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计划委员会陷入瘫痪。1974年2月,县经济计划委员会恢复。1982年9月,改为计划委员会。1983年12月改为经济计划委员会。1987年3月,撤销经济计划委员会,分别设立计划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2000年改为计划局。2003年改为发展计划局。

(二)计划工作

古浪县计划管理机构坚持履行职责,力求全县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在三年恢复时期(1950年至1952年)认真执行了经济恢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使全县财经状况有了全面的好转。到1952年底,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112.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1105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7.1万元。粮食播种面积完成53.55万亩,粮食总产量完成3497.5万公斤。大牲畜养殖4.01万头,羊8.96万只。财政收入完成129.1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149.05万元。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较好地坚持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原则。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年至1962年),由于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计划严重脱离实际。到了“二五”时期末的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452.1万元,比“一五”末的1957年增加458.9万元,增长23%。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2409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43.1万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完成69.32万亩,粮食总产量完成2751万公斤。大牲畜3.96万头,羊12.6万只。三年调整时期(1963年至1965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实行“条条为主,条块结合”的计划体制,促进了经济的恢复。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1966年至1970年),在中央关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指导下,根据客观实际,确立“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粮食生产为主,多种经营为副,积极发展地方工业”的指导思想,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了,党政机关陷入瘫痪,全县计划和计划执行受到干扰,而广大农民却认真贯彻“农业学大寨”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加倍生产,使196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9407.35万公斤。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1971年至1975年),正值“文化大革命”的中后期,在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指导下,全县国民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措施是大力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兴办“五小”工业;大力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到了“四五”末的1975年,全县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完成2408.7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1950.6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458.1万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完成72.83万亩,粮食总产量完成4901.21万公斤。大牲畜6.01万头;羊15.56万只。“五五”计划,因受“左”的思想影响,一些指标定得过高而脱离实际,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当时的方针、政策和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调整。1979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要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五五”计划的后2年所要达到的目标重新作了调整,从而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摆脱了“左”的思想的束缚,开始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1980年,全县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完成4059.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3735.2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324.7万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完成80.05万亩,粮食总产量完成7036.14万公斤。“六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发展商品生产为重点,加快智力开发,推进技术进步,控制人口增长,确保国民经济全面稳定发展。在农业上,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通过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工业上,坚持“增强企业活力,挖潜改造,积极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在流通领域,“坚持改革方针,积极探索拓宽经营渠道,改变经营方式,繁荣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到“六五”末的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完成6299.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5679.9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620万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完成2.53万亩,粮食总产量完成7460.61万公斤。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1986年至1990年),全县经济计划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进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继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开发性产业,加快人才开发和群众致富的步伐,做到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同步发展,集中搞好骨干工程建设。”到“七五”末的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完成7669.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6029.6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640万元;乡镇企业有了新的发展,产值完成366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2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5.1万亩;粮食总产量完成7500.8万公斤。到“八五”末的199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9379.2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18368.21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1011万元;乡镇企业有了新的发展,产值完成366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0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5.8万亩;粮食总产量完成10901.8万公斤。到“九五”末的200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743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25945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31486万元;乡镇企业有了新的发展,产值完成863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0元;粮食总产量完成10901.8万公斤。到“十五”末的200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470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69152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8793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949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92元;粮食总产量完成12980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