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畜类养殖·如何科学饲养肉犬
19076400000041

第41章 犬传染性肝炎是怎么回事?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循环障碍、肝小叶坏死、肝实质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核内出现包涵体及出血时间延长为特征。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犬的一种常见的疾病。

(1)病原。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属于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DNA型。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犬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病毒的抵抗力相当强,在室温下可存活10~13周,在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在土壤中经10~14天仍有致病力。

(2)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季多发。各种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犬均易感染,但多见于1岁内幼龄犬。病犬和带毒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犬主要通过病犬的呕吐物、唾液、鼻液、粪便和尿液等分泌物和排泄物经消化道感染,此外,也可以外寄生虫为媒介传染。康复犬可获得终生免疫,但病毒能在肾脏内生活,经尿长期排毒。

(3)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6~9天。发病初期,病犬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眼、鼻有脓性分泌物;病犬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持续1~6天后,一般出现“马鞍”型体温曲线。渴欲明显增加,甚至出现两前肢浸入水中狂饮的现象。呕吐、腹泻,粪便中带血,齿龈出血,病犬血凝时间延长,如有出血,往往流血不止,若呕吐物和粪便中带有血液,多预后不良,病犬常在1~2天内死亡。触摸腹部有疼痛感。在恢复初期,常见角膜混浊,呈白色乃至蓝白色的角膜翳,数日后角膜翳消失,称此为“肝炎性蓝眼”,但也有少数病犬部分或完全失明。

(4)诊断。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很难做出诊断,确诊需进行特异性检查。

(5)治疗。发现病犬及时隔离,进行适当治疗。病初可用犬五联高免血清作皮下注射,每次10~20毫升,隔日1次,共2~3次;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40毫升,维生素C 250毫克或三磷酸腺苷(ATP),连用3~5天,并口服肝泰乐。此外,还要采取对症治疗,如呕吐、腹泻时可用“克痢神注射液”或“肝保”散剂,有保护肝脏、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及止吐、止泻等作用。本病血凝时间延长,易出血不止,因此应注射止血敏、安络血等。

(6)预防和控制。①定期接种疫苗;②自繁自养,严禁与其他犬混养,发现病犬及时隔离治疗;③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犬的抗病能力;搞好犬舍卫生,定期用0.2%~0.3%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对犬舍及用具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