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研究生学风实录——自然情境下的互动与归纳
19079900000023

第23章 结语

2.自身的因素

于同学在学校与其他同学交流较少,也较少参加学校和学院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他性格内向,不愿与他人交流和交往。他这种性格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家庭原因造成的(父母的影响),也可能是本身性格如此(天生的因素)。这种内向的性格使得于同学不能很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在生活中出现困难也不愿与其他同学分享,这时候,他就会通过其他途径寻求心理上的满足。

网络在此时就成为他沟通外界、发泄内心的途径,因而造成他上网成瘾。

3.外界的忽视

于同学产生此类问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和同学们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忽视了对他进行正确引导。于同学身边的同学与其沟通、交流相对较少,对其生活和学习状况不太了解,缺乏沟通和交流,一方面使得他所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使他无法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朋友间的关怀;另一方面,也造成班级内部同学之间缺乏相互沟通理解,为学生工作的开展埋下了隐患。

建议

这类学生的案例很普遍,很多学生都有上网成瘾的现象,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引导,导致沉迷网络,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解决这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家长进行引导

很多在校大学生沉迷网络或产生其他问题,都是由于没有家长在身边。在家期间,有家长在身边督促、引导,很多学生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但是到了大学和研究生之后,身边都是同学,就导致了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的出现,甚至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在工作中发现问题之后,可以及时与家长进行联系。通过家长对学生进行慢慢引导,帮助学生改掉不正确的生活习惯。

2.辅导员及时沟通,加强平时与学生的交流

很多学生的问题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问题的出现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在平时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多了解学生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并给予解决。在问题出现之后,也不能一味地责怪同学,要及时检查自己的工作,更加关注和关心出现问题的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要时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导学生要相互了解、相互爱护,让同学之间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克服困难。

3.积极求助于一些专业机构

当学生出现沉迷网络或其他问题之后,有些学生的问题已经相对严重,这时候,如果辅导员已经没有能力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就需要求助一些专业机构,比如心理咨询、青少年教育中心等。很多学生出现的问题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这时候就需要专业的人员对学生进行开导和引导,帮助他们走出这些心理问题。辅导员要及时与这些专业人员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状况,做好辅助工作。

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把高校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高校也十分重视学风建设。学风在师生的学习、成长、发展,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保证教育质量,贯彻教育方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学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优良学风的形成是学校、教师、研究生等不同群体、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只有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相互联动,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培养更加紧密地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全面推进学风建设的目标,从而保障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本书以北京部分高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对他们的学风现状及对学风建设的看法、认识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形成加强研究生学风的建议。由于时间等客观因素,本书尚未针对更多的高校和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教师的调查也需要进一步深入。今后还需对研究生学风进行导师、管理者层面的研究,形成不同视角的全方位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