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9080000000100

第100章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41)

关键词:网络 道德 马克思主义 哲学 教育

一、序言

当前加强互联网道德建设已经是一项紧迫任务。互联网道德规范的制定,网站和网络内容的管理,自然由相关部门来执行。然而,管理得再严密,百密难免一疏;道德规范制定得再美好,网民视而不见就是一张废纸。因此,硬件监管并不能完全禁绝网络道德失守,必须辅之以软性监督。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当网民打开计算机看到不健康的画面,并想进行不道德的操作时,在最后关头让他们改变主意,甚至做到使他们不致产生邪念。这是艰巨的工作。但是如果我们能分析清楚网络道德失范的一些内在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构筑网络道德的最后防线。因此,本文就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提供参考。

二、网络道德失范的一般表现

网络道德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最近两次特别引人注目的事件是“艳照门”事件和“小学生遭恶搞”事件。“艳照门”事件当然反映出个别艺人的道德问题,但是当艳照广泛流传时,却反映出互联网的可怕力量和窥探隐私的道德问题。“小学生遭恶搞”则“以真假难辨的事实,行道德判断之高标,聚匿名不负责之群众,暴普通人之隐私”。这两起事件都反映了网络时代的典型特征:传播速度快,参与人群多,参与者匿名。

互联网上其他不道德行为还有谩骂、造谣、说谎等。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最近在博文中指责互联网上“谩骂多得离奇”。作家池莉在关闭博客前写了个声明,称“博客像一个没有篱笆的院子,大家‘高度自由’ 地乱窜”。今年的两会上就有人大代表指出,在网络上,“一个中学生可以说自己是成功的企业家,一个服务员可以说自己是大老板,在网上披露他人隐私,诋毁、谩骂似乎也成了家常便饭。”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曾表示,针对目前网络上出现的谩骂、造谣现象,北大考虑修改师德条例和学生守则,将不在网上谩骂、造谣等规定写入学生守则,以此规范北大师生的网络言行。无论北大是不是会修改师德条例和学生守则,可以肯定的是,网络上的不道德现象已经很严重了。

三、网络道德失范的哲学分析

(一)网络世界的道德受现实道德状况影响

网络道德失范只是以更激烈的形式反映了现实世界的道德失范。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巨大转变,先前的道德准则失去了原有的规范作用。以权谋私、腐化堕落、金钱至上、弄虚作假、欺诈欺骗迅速蔓延。在这种环境下期望网络道德水准超过现实道德,显然是不现实的。相反,由于网络的特殊性,网络道德会比现实世界的道德更糟糕。

(二)网络的远程性导致网民容易忽视自己行为的道德后果

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很少会拿一个小孩的幼稚来取笑,更不会恶搞一个孩子的幼稚来取乐。因为孩子就在人们面前。当面对面站着时,人们不仅看到面前的孩子,而且还意识到这是一个小孩,意识到小孩是容易犯错误的,是无辜的;同时还意识到自己是大人,不应该和孩子一般见识。

但在网络世界,由于这个可怜的孩子不在面前,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屏幕和其他网民的煽动性言论,这样就没有意识到那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因而也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比这个小孩更大、更成熟的大人。发帖不是为了给自己看,也不是给那个可怜的孩子看,而是给网络中的其他网民看。所以,这些人在回帖、评论、转帖时,没有想到那个不在场的小孩的幼稚特性,只想到屏幕上出现的其他网友的恶搞态度,因而没有进一步思考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应不应该这样做,就让网络舆情牵着往前跑。不在场的东西就没有考虑到,这是抽象思维缺乏的表现。如果我们的教育能让人习惯独立思考,习惯以理性指导自己的行为,网络世界中人云亦云的人就会少一些,网络暴力也会少一些。

(三)网络的匿名性导致网络道德比现实道德更容易败坏

网络和现实世界的另一个重大不同,在于网络中的人隐去了他的真实信息、真实身份,因此网民能够以他人的名义说话。如果他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他就会恣意妄为。当失去监管之后,就说一番假如用真名实姓不敢说的话,这说明这类网民知道现实世界的道德,但内心中并不认同。现实世界中由于监管的权威,他不得不遵从。一旦监管消失,他就抛弃了那种道德准则。这提醒我们,仅仅是道德条例的灌输,仅仅告诉人们何者正确何者错误,是远远不够的,道德必须让人们能够真正地认同。

匿名就为所欲为,这是背叛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及其道德。它表明,或者这些人对日常的自我及其道德不满,或者知道眼下的行为会给日常的自我抹黑,所以匿名行动。如果是前者,说明这些人需要重塑自我和道德;如果是后者,说明这些人并没有把日常自我当作真实的自我,而只是当作在别人眼中的展品,只要在别人眼中看来是高尚、纯洁就行,因而这些人也需要重塑以恶搞真实的自我。不管是哪种情形,这些人都需要借助哲学的帮助,真正认清自己的所思所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网络的丰富信息导致网络道德更易失去标准

一个人在网络世界中不遵守现实世界的道德守则,可能不仅仅是因为失去了监督,而是因为他根本就不赞成现实世界的道德观,但迫于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屈服。在网络世界中隐去一切社会压力之后,他就暴露了原来的道德观。因此,网络世界不仅使道德能否深入人心的问题变得艰巨,而且还面临着各种道德规范互争雌雄、一较长短的问题。

网络中各种道德准则冲突激烈,原因在于网络的丰富信息使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去了权威性。由于网络的发展,道德权威的来源可能不再是学校而变成了网络。以往,道德的权威来自学校,因为教师就是知识的权威。现在,网络成为独立的知识和信息中心。博客的发展改变了单纯一所学校一间课堂的教育方式。现在我国博客作者约有3094万人。博客给网络带来丰富的知识和信息,但由于鱼龙混杂,其间也包含很多荒唐错误的思想。互联网是国际互联的,国外的各种思潮也蔓延在网络中。如果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时,教师教导的道德也就丧失了道德的权威。所有这些最终会对广大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网民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五)网络的开放性导致网络道德比现实道德更容易出现差错

网络的开放性包括两方面:一是网络中的信息是开放的,谁都可以提供,谁都可以浏览,但其真实性却很可疑;二是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网络中的讨论。开放性使得网络上的谩骂、谣言、谎话成为可能。这种开放性还使有时出于道德义愤的行为导致道德失误。比如,前两年网络上出现过“铜须门事件”和“恶毒后妈事件”,这两起事件都肇始于不真实的信息,但大部分网民却出于道德热情参与其中,对当事人及其家人的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大部分参与其中的网民都抱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就是要让道德败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群众的口诛笔伐洗净这些丑陋的社会现象,然而结果却是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网络暴力。网络中真假难辨的信息可以说是罪魁祸首;不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隐私的现实道德失范也难逃其咎。因此,网络中更需要慎思明辨的理性头脑,更需要尊重他人和他人隐私的道德习惯,才能在面对网络信息时做到三思而后行。

四、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构筑网络道德的最后防线

上面的分析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现实世界的道德失范导致网络道德失范;二是现实世界的道德已经摇摇欲坠但还坚持着,在网络世界中终于倒塌。因此,我们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一方面改变现实道德状况,一方面防止现实世界的道德堕落在网络世界中表现出来。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理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现实道德的危机可以分成两种:一是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但偏偏按错误的方式行事;二是人们真的很迷惑,不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第一种情况反映出从前的道德教育在网络时代表现出来的不足:如果人们只是半真半假三心二意地接受道德教训,而不是真心实意地拥护,它们在网络中可能就毫无影响。所以,网络世界呼唤对道德的真心拥护。人们之所以不能真心拥护那些高尚的道德原则,原因在于人们不知道正确的道德准则是不是真的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来说,就是人们怀疑,真善美是不是统一的。但如果仅仅说一句“真善美是统一的”,并不能让学生真心相信这个命题,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用理性的分析方法来阐明真善美统一的原理。然而这部分内容通常不被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点,甚至在高教社最新的教材中给删掉了,这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非常不利。对于第二种情况,更加应该用理性的方法,分析并指出错误世界观的错误所在,阐明正确世界观的正确所在,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让学生走出道德迷惘困境。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习惯

既然很多网络不道德行为的产生,都和网民不能独立地进行理性思考有关系,那么改善网络道德,就应该寄希望于当网民独自面对网络时,能够正确地思考,理性地分析。所以,除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一些基本内容外,这门课还必须把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理性思考习惯,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样,当遇到教师和课本没有谈到的问题时,学生就能以自己的理性找到正确的答案。比起从课堂的灌输中获得的道德原则,学生自己以理性找到的道德原则,对学生来说更加真实可信,自然就会获得更多的表里如一的遵从。

目前很多学校的讲课还是照本宣科,甚至一些督导人员要求讲课不能脱离书本。这种灌输式讲课在网络时代是绝对不可行的。现在中国的大学主要是工科大学,虽然号称大学,其实只不过是几个工学院的拼盘。真正能培养学生以理性精神分析社会问题的课程,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这门课不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的精神和清晰现实的头脑,就等于我们拱手把学生送给在网络上流传的千奇百怪的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应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在网络暴力中网民狂热地参与道德批判,这种参与道德的劲头,是我们的道德说教的课堂教学所缺乏的。既然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网民愿意积极参与,我们的教育应该借鉴这个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引入一些网络或者社会热点问题供学生讨论。只有通过学生的热情参与,才能发现在学生原来的道德准则和道德情感中,可能存在一些非道德的成分,才能引导学生改正。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应该用理性的研究引导学生的好奇心

与从前教师授课的单纯性相比,现在的马哲课必须和隐藏的敌人作斗争。这些隐藏的敌人是学生在网络上看到的各种思潮。学生对这些思潮难辨善恶好坏,而且由于年轻人的好奇心,往往学说越是古怪荒唐,他们越有兴趣。那些错误的学说和思潮也是以貌似有理的面目出现,对学识不深、见识不广的学生很有迷惑力。关闭互联网,禁止BBS 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会让学生更多猜测,更多好奇。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正视这些思想,揭露它们的错误,从而以理性的力量挽救那些处于迷惑中的学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当然不是救治网络道德的万灵药,但如果我们改革目前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热爱真理的精神,那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有理性、守道德的好学生、好公民。当他们独自注视屏幕、无人监督、面对诱惑时,我们就能期望他们是文明的网络公民。

参考文献

[1]郑莉.“网络文明”失守的道德隐忧.工人日报,2008-3-19.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再思考──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一些体会

王宁西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100044)

摘要:增强教育教学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调整、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从教学实效性的内涵着手,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提高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实效性 理论联系实际

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发展的生命所在,也是近20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调整、改革过程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06方案的普遍实施,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建设面临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必然会面对许多新的问题。长期以来,广大教师为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一直在尝试进行各种方式的教学改革,包括开展讨论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这就使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