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9080000000012

第12章 综合()(11)

三、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一)加强毕业设计课题的审核

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课题,不仅需要确定课题名称,还要明确毕业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重点研究的问题、应完成的工作等毕业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学院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向学生公布,避免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课题题目不合理问题。在学校近几年的毕业设计任务书的抽查中,普遍反映我学院的毕业设计选题合理,例如,在今年的抽查反馈意见中写到:“选题有一定工程、科研背景,并且与专业相符,多篇是软硬结合的题目,如‘带有Lon 接口的80c196智能接点的研究’、‘基于ARM9平台的硬件系统设计’、‘基于单片基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设计’ 和‘宽带光接收机接收单元电路的设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由于学业、就业等因素,难免出现需要变更或调整题目的情况。在过去的教学管理中,存在个别学院留档数据与实际毕业设计课题不符。为此,学院设计了“毕业设计题目变更审批表”,需要变更或调整题目的学生,必须填写此表格并经审批通过后才能实施。

(二)建议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及地点相对固定

通常毕业设计的指导形式较为灵活,许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并不固定。但我们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有的教师投入精力较少,几星期甚至一个月与学生见一次面,而学生的主动性又较差,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度与质量。也有一些指导教师,每一周或每两周与学生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见面,检查毕业设计的进度,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因此,我们建议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及地点相对固定,学院也可以帮助落实教室,做好日常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三)进行毕业设计中期答辩

在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工作中,采用学生全部答辩的形式,并且提供多媒体教室,要求学生用5分钟简介课题、需要完成的工作、目前进度和今后的安排,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提问。通过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毕业课题进展情况及学院的整体情况,学生通过答辩和与其他同学对比,可以对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为毕业设计的终期答辩奠定基础。而且,把发现的问题以文字形式向学生和老师公布,能够更好地把握今后毕业设计的方向,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学生认真准备答辩,珍惜这次在老师面前的表现机会,为毕业答辩也积攒一定的经验。另外,中期检查成绩占最后总评成绩的10%,也提高了学生对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的重视程度。

(四)重视毕业设计答辩组织及成绩管理

毕业设计答辩分两轮组织,力求整个过程严谨、公正。第一轮是小组答辩,第二轮是争优和争议答辩。第一轮是小组答辩,按学生题目、教师及学科方向分组,答辩教师由56名教师组成,至少其中3名具有高级职称。第二轮答辩,一是争优答辩,参加的学生是每组推荐为优秀论文的学生和自荐为优秀论文的学生,需要参加争优答辩确定是否为优秀论文;二是争议答辩,每组最后的12名学生参加,几年来教师和学生都反映,确定为毕业设计不及格的学生,确实是在毕业设计上投入精力较少、没有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学生。争优和争议答辩委员会的老师都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教授或副教授,而且不参加由自己所指导的学生的答辩。

而且,我们在毕业答辩前完成了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评分工作,并且不把这两页装订在论文内,在学生答辩结束后由学院负责粘贴在论文的对应位置。也就是说,在毕业设计综合评定前,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三部分成绩分别保存,保证了毕业设计成绩的公正。毕业设计成绩的各部分组成比例:中期检查成绩占10%,指导教师评分占20%,评阅教师评分占20%,答辩小组评分占50%。

(五)成立毕业设计教学督导组

2008年,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加强对其教学过程的管理工作,学院成立了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督导组,主要工作职责是,通过网上调查、实际巡视、专项教学过程(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检查等工作,对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的过程、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状态进行督促、检查、评价和引导,收集教师、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时向学院或学校反馈,促进学院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协助学院及时有效地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毕业设计教学资源和环境,不断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2008年3月底,毕业设计教学督导组对本科毕设开题报告情况进行了检查,共随机抽查了56份开题报告。检查结果表明,学院总体情况良好,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开题报告较重视,达到了学校的基本要求。但也有个别学生开题报告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出学生态度不认真,对毕设题目还未进行深入研究。少数同学的开题报告内容单薄,未按统一的格式撰写,希望接到反馈意见后认真改正。并将本次检查中良好的3位学生的开题报告以邮件附件的形式发给所有学生,供学生学习。

2008年4月,毕业设计教学督导组对本科毕业设计中期答辩情况进行了检查。

(六)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毕业设计检查小组

配合毕业设计教学督导组的工作,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毕业设计检查小组。毕业设计检查小组组长是团委的年级辅导员,小组成员每个班级一名。参加小组成员学习成绩优秀,多是直博或保研的学生干部,对待工作负责,认真踏实,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威信。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存在任何通过自身努力不能克服的问题,可以通过毕业设计检查小组向学院反馈,以便尽快得到解决,并协助毕业设计教学督导组开展工作。

四、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经验,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后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作为高校的本科教学管理部门,必须深入研究,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及监控措施。

参考文献

[1]刘玉萍.毕业设计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5).

[2]周晖.电气类专业毕业设计状况分析与管理思路∥杨肇夏.建设·改革·创新.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论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刘更新

(北京交通大学教务处,100044)

摘要:高等学校作为科教咨询服务业,其最终“产品”是通过教与学两个过程,向社会输送符合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建立并实施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运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核心思想,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需求,以人为本,以科学的发展观创新管理,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质量 质量管理 过程方法 组织 顾客 供方 服务

着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预言,21世纪是质量世纪,质量将成为占领市场的最有力的武器,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ISO 9000标准近20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ISO 9000现象,推行ISO 9000国际标准的热潮在全球各行业迅速蔓延,2000版ISO 9000族标准反映了当代质量管理思想、质量经营观念、质量改进方法的变革和发展。

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服务业主要输出的是“服务”,以提供劳务形式满足社会、个人的特殊需要。属于科教咨询服务业范畴的高等学校,实施质量工程有利于学校建立一个符合标准的质量体系,有利于规范学校的质量管理活动。

质量管理的核心——八项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其中不少内容与我国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相吻合。教务处作为高等学校制定教学管理的方针、政策并负责监督实施的重要职能部门,将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贯彻、运用到教学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建立一个持久运行的质量体系,并将质量管理贯彻实施到实际工作中,能确保学校教育服务质量体系的推动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下面就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与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组织”可理解为教务处、各学院及其他职能部门;“顾客”的定义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指在校就读的各年级学生。教育的最终“产品”是通过教与学两个过程,向社会提供符合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教务处应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前提,同时在政府教育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协调其他各职能部门,全面了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信息并进行有效分析,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制订更加科学的招生计划,使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从而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为构建和谐社会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二、领导作用

领导者建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最高管理者是“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在此指主管教学校长与教务处及各学院的教学副院长。领导在学校和部门的教学质量管理中起着决定作用,只有领导重视,各项质量活动才能有效开展。

教务处应按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求,组织其他职能部门建立满足自身内部管理需要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坚持以人为本,即必须紧紧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坚持以追求教育质量为核心,强调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

1.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应具备:

(1)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2)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3)确定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4)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测量和分析;

(5)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2.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如下几部分。

(1)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是由教学管理部门正式发布的总的教学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是实施和改进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推动力。质量方针提供了质量目标制定和评审的框架,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基础。

(2)质量手册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3)满足教学质量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

(4)确保教学质量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可以起到沟通意图、统一行动的作用。

三、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首先,主管领导应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确保教学部门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职责和权限的规定与沟通,对指挥和控制组织内与质量有关活动的协调及实现组织的教学质量目标至关重要。

(1)学校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即要求明确组织内各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并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学校内的职责、权限得到沟通,在明确了有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后,要求各部门和岗位之间通过各种方式相互了解有关职责和权限,通过沟通,使各自的职责和权限的规定更加合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效能。

其次,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包含着为他们提供支持的管理、监督、服务等部门管理人员的贡献。领导应对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等各方面的教育,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发挥创新精神,鼓励持续改进,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为其能力、知识、经验的提高提供机会,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而努力。

所谓员工能力,是指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人员的能力则可基于教育程度、接受的培训、具备的技能和工作经验等方面考虑,教务处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中各工作岗位、质量活动及规定的职责对人员能力的要求而选择能够胜任的人员从事该项工作:

(1)确定从事影响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

(2)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

(3)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4)员工应认识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其应有贡献;

(5)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

最后,教务处对从事影响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做到:

(1)确定从事影响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需求;

(2)对拟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使其具备从事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能力;

(3)对所有与教学质量管理有关的岗位人员培训及所采取的其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4)应使每一名员工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或工作对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各种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如何才能为实现所从事活动的质量目标作出贡献;

(5)保留每位员工的教育、培训、岗位资格认可和经验的适当的记录。

教务处及各级负责教学管理的领导应在学校内建立适当的、通畅的沟通渠道,各职能部门内及不同职能和层次之间全方位地进行良好的沟通,教务处根据沟通的内容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沟通方式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会议、布告栏、内部刊物、声像、电子媒体等,以达到促进各职能部门与各层次员工对质量管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