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9080000000169

第169章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34)

[7]赵晓晓.高校研究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8]刘桂荣.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2004.

[9]苑文英.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深化学科教学改革[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

[10]张进清.深化教学改革,培养“能教会研”的创新型人才[J].高教论坛,2003.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探析

李远慧,郝宇欣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0044)

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表明了我国以会计准则为主体的会计规范体系的正式形成,这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所涉及的会计职业判断,并提出了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若干教学对策。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职业判断 教学对策

一、引言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由于新旧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较大差异,作为高校的会计教师,我们与企业财务人员一样,成为新企业会计准则学习的主力军。然而,与企业财务人员不同的是,我们学习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目的是更新知识体系,将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变化理解、掌握之后再传授给学生,是为了培训大量的达到准入标准的人员。从学习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范围与深度上看,显然高校会计教师比企业财务人员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对从事会计专业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二、新会计准则下会计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为导向

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表编制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给了会计人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要正确认识、掌握及执行会计准则,不仅需要会计人员转变理念、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底,更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涉及的会计职业判断很多,表现突出的有如下几个。

1.重要性原则的运用需要职业判断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这里的重要性只是一个原则说明,至于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并没有明确定义,在实际业务操作中,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

2.会计要素的确认需要职业判断

新企业会计准则采用经济利益观对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会计要素进行定义,引入了经济利益流入、流出的概念。其中:在资产、负债的定义中采用“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经济利益“预期”会流出企业的定义方法,而且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采用了“很可能”的提法。这里的“预期”、“很可能”的概念应用,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要素确认时必须进行会计职业判断。

3.现值计量属性的运用需要职业判断

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货币时间价值中的现值概念,现值是指预计所产生的未来现金净流入(出)量的折现金额,在折现金额的计算过程中需要一个合理的折现率,而这个折现率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也是企业在购置或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这里的“未来现金净流入(出)量”、“资产特定风险”、“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给会计人员提供了一定的职业判断空间。

4.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需要职业判断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计量属性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从而成为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大特点。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领计量。这里的“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判断标准,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各种市场状况和其他情况进行职业判断。

5.计价方法的选择需要职业判断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资产的多种计价方法,但没有对其选用标准作出具体规定,如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会计人员只能在工作中运用自身的职业判断,在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选择适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的会计处理方法,以使会计信息能更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6.会计估计需要职业判断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估计作出了规定,如企业应于期末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但对计提比例并没有明确规定,需根据历史资料并结合债务单位当前的还债能力来判断可能发生多少坏账,进而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计提比例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企业整体状况的公允表达,这就需要会计人员作出正确的判断。对存货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所产生的损失,需要进行估计;对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在处置时可能产生的净残值,也需要根据其性能、磨损程度、技术发展情况等因素确定;还有收入确认中的估计等都需要会计职业判断。

7.资产减值中需要职业判断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测试中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提供了更科学可行的确定可收回金额的方式。“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是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此外新企业会计准则提出总部资产的概念,并规定按照相关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的方法。总部资产的显着特征是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完全归属于某一资产组。这里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界定,需要会计人员进行相应的职业判断。

可以看出,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实施中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会计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研究型大学的会计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既有别于高等职业教育,又有别于一般性的本科院校,应该是在培养学生基本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提供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后劲,具有能够逐步成为企事业单位高级会计人才的素质。因此,会计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三、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教学对策研究

(一)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意识

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反映。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制度变迁的要求,需要强化教育观念更新,应当把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会计专业教学的各环节,贯穿到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在会计教学中,可将对学生职业判断意识的培养,穿插于需要运用职业判断的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中。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具备职业判断能力的优势,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会计职业判断?为什么要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它给相关利益主体带来什么影响?这种渗透可以使学生牢牢树立职业判断意识,时时养成会计职业判断的思维习惯。

(二)提升会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教育

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是不可能的。有观点认为,目前会计本科专业教育理论教学过多、实践训练较少。实际上,理论教学不是太多,只是理论教学导向和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相脱节,导致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较差。因此,会计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要做到概念清晰、条理分明、内容连贯、突出能力、培养素质。在会计理论教学中,重点讲解业务处理中如何进行思考和思考的原则,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思维方法,形成基本的会计思想,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判断标准和原则,同时也为学生进行创新提供基础。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文献阅读”专题研究和“自主创业设计”专题研究的运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获取专业信息资源,对学生进行分析方法示范。在不断交流和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水平。

(三)探索使用有益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会计职业判断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在会计教学中,运用实物演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以及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在会计课堂教学中,涉及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相关内容时,可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如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来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而企业选用何种方法涉及会计职业判断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企业结存存货计价、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有何影响,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对问题的原因及本质进行分析,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讨论,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为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和多角度的范例。当然,案例的选择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难易程度和占用时间等方面要符合教学要求。另外,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案例讨论再到总结,各个环节都要有精心的设计方案。如讲授财务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后,安排案例分析讨论课,利用企业的会计报表分析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课前先将案例材料分发下去,让学生根据学习的理论及查阅的资料自行分析,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分别扮演财务经理、成本核算员、销售经理等不同角色,并由各小组选出代表阐述观点,持不同观点的小组可以对不同角色和小组的观点提出质疑,进行课堂辩论。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强化职业判断能力的实践训练

大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会计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践不仅可以验证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获得书本以外的职业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增强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职业判断能力。教师应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实践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在低年级段我们开设“会计模拟”、“账务实践与会计信息系统”、“成本会计模拟”、“管理会计模拟”等系列实验课程,通过校内实验室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例如,通过手工会计模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通过电算化会计和ERP 环境会计模拟实验则可以让学生掌握现实企业管理环境下会计核算的操作方法等。校内的模拟实训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模拟实训毕竟只是演习,与实际情况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且无法包含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因此在高年级段,我们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与专业实习课程,加强与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给学生上岗实习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五)强化法规制度和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判断的前提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只有在职业道德约束下的职业行为才是一种值得信赖的行为,才能树立职业的形象。无论是制度性会计信息失真还是非制度性会计信息失真,都同会计判断,尤其是和道德判断相关。因此,在日常的会计教学中应当加强诚信教育,重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将职业道德充实进教学内容。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如“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准则专题”、“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纳税筹划”等,并在最后一个学年通过安排专业类的系列讲座来向学生介绍职业道德约束下的会计政策职业判断与选择等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