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9080000000037

第37章 教学模式改革()(16)

三、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自主学习始终以培养独立的学习者为最终目标,要求学习者掌握自我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材料、评估学习进程和结果等一系列的技能。自主学习有3个主要特征:一是自发的学习,自主学习者对于学习的选择是出于自身的需求(生存的、兴趣的、寻求尊重的,等等),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周围人群和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主动介入的特性,这远远不同于传统学习中学习者的被督促、被组织和被制约;二是自由的学习,自主学习者对所学专业、学习方法、资源、时间、节奏等有着充分的选择空间,整个学习过程如何进行基本由学习者根据现实状态自主控制,不必顾及其他人或团体的态度,这远远不同于传统学习中学习者的被动接受模式;三是自律的学习,自主学习者由于在学习中获得了主体需求和客体对象(指学习的目标、内容、形式等)的最大一致,他既是学习目标的确立者、学习计划的制定者,又是学习过程的管理者,因此对外界的依赖性相对较弱,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约束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最终实现学习目标。这远远不同于传统学习中学习者对教育者和教育环境的过度依赖。

当然,上述自主学习的3个特点是自主学习的理想状态,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并不乐观,我国当前的现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学习中的被动学习状况:第一,表现在学习目的上,由于入学选择的盲目性与被动性,大学生在入学初普遍存在一种“不知学什么”的困惑;第二,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学习在过程上集中表现为以课堂学习为主,机械记忆、缺乏热情、僵守教条、食而不化是其主要特征;第三,在学习效果评价中,被动学习表现为不能学以致用、考过就忘和考试作弊等。

(2)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猛增,师资力量严重紧缺,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相对减少,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任务显得十分紧迫。

(3)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培养学生具备独立于教师和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高科技社会的需求,显得十分必要。

(4)素质教育的思想已经得到广泛认同,社会要求教育能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使其得到发展和优化,全面塑造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提高个体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5)教学部门和教师对自主学习不同程度的忽视也是一个不利因素。高等院校被习惯性地、含糊地划分为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等类型,其背后的逻辑起点显然对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不够重视。

(6)学校教育大多强调整体性,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对学生要求过分统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正常发展。这与当前教育事业大力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相悖。因此,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学习心理、学习能力等综合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后天习得的,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育者是大有可为的。

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可行性条件

实现自主学习有两个必要前提,即学习者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具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前者是主观条件,后者是客观条件。有没有相应的客观条件,客观条件如何,成为实施自主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客观条件

(1)大学实行学分制为学生自学提供了可选择的弹性空间,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实现,在学习课程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来选修一些自己喜欢的课程。大学的学分制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2)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给予人们全新的学习观念,教师由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的提供者转变为教学信息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可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各种教育资源,自助选择学习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完成相关学习。特别是数字化的图书馆和各种专业文献数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3)大学生经过多年的知识储备,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思维方式,为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工具基础。同时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已趋成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这种成熟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心理基础。

目前大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上述客观条件基本具备,但是若使自主学习真正可行,还必须使大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

(二)主观条件

(1)要具备一定的元认知能力,也即大学生自己要“能学”。自主学习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这种评价基于学习者的原有经验。如果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没有发展起来,就不可能对自身认知活动进行认知,也就不可能进行自主学习。

(2)要激发自己内在的学习动机,也即大学生自己要“想学”。现代心理学认为,与自主学习有关的内在动机性成分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价值意识、目标定向、学习兴趣等,学生在这些动机性成分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将直接影响其内在学习动机水平。显然,如果大学生在上述诸方面表现出消极的特点,也不可能做到自主学习。

(3)要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也即大学生自己要“会学”。学习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学习策略,它适合于任何学科的学习,如分解学习目标、管理学习时间、理解学习内容、调控学习时的情绪等;另一类是具体的学习策略,适用于具体的学习内容,如做笔记、复述、列提纲、作小结等。

(4)要有较强的意志控制水平,也即大学生自己要“坚持学”。以考诺为代表的意志学派认为,再强的学习动机也无法取代意志控制在自主学习进程中的作用。一般说来,大学生在学习之初都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机,但是随着学习的进行,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学习困难和干扰,如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身心的疲劳、情绪的波动和外界因素的干扰等,这时候学习动机的推动作用会逐渐减弱,需要学生用意志的力量努力来控制自己,坚持学习。

五、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措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出真知,一个人的才干不是天生的,成就的取得,要靠后天的努力学习,特别是自主学习。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在元认知策略方面,基本目标是提高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水平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自我监控策略、自我指导策略、自我评价策略,其中自我监控策略在自主学习中尤其重要。教师在学生自我监控策略学习方面,可以通过言语指导、提供具体的案例教学训练等方面来帮助学生学习。

(二)在学习动机方面,基本的目标是促使大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内部动机,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及人生追求

教师在学习动机方面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向学生提供各种榜样人物,包括一些着名的经典榜样人物和在学生身边的平凡的具体榜样人物,向学生介绍、描述榜样人物的成就、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信息;二是尽可能多地向学生提供正反两面的具有激励作用的关于社会现实的信息,如社会的发展趋势、人才市场的竞争情况等,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机会,从而形成内部学习动机。

(三)在认知策略方面,基本的目标是继续加强大学生在认知策略方面的训练

有研究者将认知策略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概括为以下7条:激发学生学习认知策略的内在动机;按照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规律教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教授认知策略;每次只教少数的策略;指导学生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让学生与同伴一起练习认知策略的运用;长期系统地教学。这些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在大学教学中也是基本适用的,但大学生自身在认知策略的习得方面无疑将比中小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意识,相应地也承担更多的责任。

(四)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师生角色模式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改变教师重知识灌输、轻技能培养的做法,实行因材施教,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其思考。把学生看作有独立个性的人,把知识传授看作学生与教师的双边互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自主学习绝不是没有教师的学习,恰恰相反,教师在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变为以指导、帮助为主;学生要改变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依赖性过强的习惯,改变对知识的渴求仅局限于课堂所学内容的习惯。积极进行师生互动,参与教学,使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做什么,实现怎样的目标。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做法,既注重学生自我负责、自我提高,又防止学生由于疏于管教而放任自流,在两者之间找一个平衡点也是我们教育界应该长期关注的课题。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帮助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和激发,比如,通过需要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主动地去探求答案。当学生能从多方面感受到自己的作用和进步时,他们的学习热情会被极大地激发。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景提供指导和帮助,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对课程产生兴趣也许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学生长久地维持这种兴趣,并最终形成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因此,来自教师的长久关注和热情鼓励及较高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而我国教师大部分在这一方面还有待努力。

(六)培养学生的独立和合作精神

自主学习绝不是个人的学习,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对他人的依赖越少越好。实践表明,学习者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解决自身的问题,更快地提高自己,因此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在人格平等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开动脑筋,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自觉地承担学习责任。通过鼓励学生自己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找材料,设计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分析学习活动,适时提出合理建议,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例如,通过小组活动,进行合作协商与讨论,使群体的智慧和思维共享。

(七)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利用能力

现代社会的信息量非常大,我们不可能了解所有的知识,因此信息的利用能力成为我们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大学数字化、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可获取的信息资源丰富,数量巨大,获取方式更方便快捷,这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有关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学习。教师可采取设置一定的问题或题目等方式,让学生有的放矢地通过查询、整理相关信息资料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器和指示灌输的对象。学生可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各种教育资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完成相关学习,特别是数字化的图书馆和各种专业文献数据。同时,学校要优化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方便快捷地查找和获取资料,完成自主学习。

六、总结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正以成倍的速度递增,面对如此庞大的知识体系,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既是他们的任务,又是今后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法国的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所以,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习得,将有利于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与能力,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将有利于他们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红艳.自主学习[OL].httP://www.PeP.com.cn/200406/ca442342.htm,2008-03.

[2]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李祖祥,姜永杰.论大学生的“学习自由”.现代教育科学,2004(2).

[4]金宏艳.浅析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6(4).

[5]翁波,周清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基础和实施条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6).

[6]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