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9080000000047

第47章 教学模式改革()(26)

11.创新型人才一般都富于挑战精神和坚强的毅力

创新本身就意味着向某种存在挑战,探索意味着风险和困难,挑战精神是人们创新勇气的源泉,坚强的毅力是通向创新成功彼岸的心理品质条件。

在这11个参量之中,第1、2两个参量的权重最高,是社会主义创新人才成立的充分条件,在评价创新人才中具有一票否决的效力。36项是创新人才评价的必要条件,虽然具备了这4项特质的人不一定就是创新活动的成功者,但缺少了这些特质就很难获得创新成功。后5个参量表征的是创新人才所具有的创新能力高低的量度,他们虽然不是创新型人才成立的充要条件但却是必要保证。这11个参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容性关系,相互支持的关系,因此只有从这11个方面进行系统评价才能得到相对科学、合理的结论。

三、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

创新型人才有着某些共同的特征,但其成长的足迹却往往各不相同。在这些不同的成长经历之中,经过仔细研究仍然能够找到其中的共性,发现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人常讲“条条大路通罗马”,创新的成长模式并不唯一,也不可能唯一。通过对近现代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的个案考察,从中归纳出如下5种类型,亦即创新人才成长的5种模式或规律。

1.经验累积型

从感性到理性,由经验到理论,这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根据创新型人才的评价标准,其中具有充分性的标准是“在创新活动中具有超常的绩效”。人常说“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这些道理同样适用于创新活动。通过创新实践认识创新活动规律,在创新活动中不断解决各种问题的经验,不断校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经历了各种成功和失败之后,对创新所要求的心理品质和知识结构、能力储备进行不断的有意识的自我调整,形成了自己的创新个性,因而能够在常人看似无问题处发现问题,针对同一个问题有能够在常人未想之时提出新的创意,表现出超常的创新绩效。历史上的各路名家之中,可称为创新型人才的几乎都是依靠经验积累而不断走向成功的。

近代以来的3次科学技术革命过程中涌现出的着名科学家和发明家当中,从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到康德、达尔文、迈尔和门捷列夫,再到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等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巨匠,从瓦特到爱迪生、贝尔,再到奥本海默这些技术大家,他们即便大多数都受过高等教育,但却没有那一位受过专门的创新教育,因为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只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作为创新教育范畴的创造教育思想也只是20世纪40年的产物。他们之中几乎每一位都是多产的科学家或发明家。他们的多产表明了他们超常的创新绩效,同时也表明了他们依靠创新实践积累了超常的创新经验。

200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名列前10位的富豪之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只有4名,专科毕业2名,其余4名则都是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些具有超常绩效的富豪们属于创新型人才,而他们的创新能力显然并不与中国的学历教育成正比,更何况我国的学历教育本身存在着创新品质教育缺失的现实。这些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显然不是教育的直接结果,而是在主动有时可能是在被动的情况下,依靠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最终取得成功的。

创新型人才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成长规律,没有创新教育同样会有创新人才的涌现,事实不能否认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却能够说明创新实践经验的积累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即便是深谙创新理论知识的人,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不去进行创新实践,也永远不会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

2.环境历练型

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越的生活环境容易使人变得懒惰,相反,恶劣生活环境容易激起人的斗志,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的不同,有时甚至决定了他们的成长轨迹。创新型人才成长也不例外,个案研究可以证明,特殊环境的历练是一种与经验积累模式同属于实践性质但又有所不同的创新型人才成长模式。经验积累型模式,并不考虑人的生活环境的优劣,不论什么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是受过职业训练的专业人员还是知识不多的普通民众,只要你肯于创新实践,不怕失败,将创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形式,最终都能够成为创新人才。环境历练型模式,是一种被动性的,无奈中不得不同环境抗争,依靠自己的努力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在改变生存状态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创新实践,积累创新经验,形成应有的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最终在获得奋斗成功的同时成为公认的创新型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专家郭应禄,出生于1931年,由于社会环境条件使他在该读初中的年龄才上小学,3年后上初中,26岁考上当时的北大医学院。他的一生在赶超的心态中一路走来。“文革”期间夫人遭到迫害,患上了精神病,他一边照顾两个孩子和一位精神病夫人一边努力工作,不放弃任何一个实践机会,在创新实践中一步步走向成功。他出版了中国泌尿外科奠基性着作,获得多项发明专利,而且有几项是美国专利。

他搜集了自孙思邈用葱叶作为导尿管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手术器械,并建立了极其专业的泌尿外科技术发展博物馆。郭应禄院士能够成为当今中国泌尿外科第一人,实属环境历练成才之典范。

3.范式效应型

范式一词本是用来定义科学革命的专用词汇,其本身的含义是指在科学活动中能够对其他问题的解决或者其他学科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的事物,诸如观念、理论、方法、事实等。

这里所谓的范式效应,是指一位被社会公认的创新人才的成长经历,甚至一个成功的创新案例,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创新示范,进而使更多的人走上创新之路,并从效仿起步最终成长为创新型人才。因此,我们将通过效仿创新人才的品格结构、思维方式及挑战精神,并在创新实践中取得成功的人的成长模式,称为范式效应型创新人才成长模式。

1839年,德国柏林大学解剖生理学家施旺,以施莱登发现植物细胞的过程和方法为范式,并将植物生长的多样性在微观结构上却存在着同一性(细胞)的观念用于研究动物的微观结构,发现了动物细胞,进而发现了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的在微观结构上的统一性,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细胞学说的形成。普朗克把牛顿将伽利略关于宏观物体运动三定律和开普勒关于天体运行三定律进行数学模型整合,提出万有引力模型的过程为创新范式,整合瑞利-金斯和维恩分别提出的两个关于能量辐射的波长分布公式,同时以汤姆逊发现电子的创新思路提出了能量子概念,成功地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关于能量辐射的密度公式,解决20世纪初物理学领域的一大难题,并由此创立了量子力学,引起了物理学革命,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革命性发展。

4.教育培养型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渠道,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上述3种模式并不排斥各种教育制度和体制对于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但是同样无法否认的是,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体制,特别是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不同,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效用大不相同。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创造教育到20世纪70年代目标明确的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对于培养大批创新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中美教育的比较研究得知,中国的教育主要是教给学生“是什么”,而美国教育则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和“怎么做”。这其中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用是不言而喻的。迄今为止,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总共有7位,其中6位是在物理和化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一位是在文学领域有独到建树。值得注意的是,这7位之中有6位受过美国教育的熏陶,只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兴建是在国内接受正规教育,但却是在法国以法籍作家获奖的。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的创新教育体制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性。

所谓教育培养型模式,是指创新教育是当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渠道,而不是那种以传授现成知识或者劳动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创新教育首先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宗旨,针对创新型人才的评价标准,并将其分解为相应教学环节的直接实现目标,使学生不仅掌握有关创新活动的理论知识,得到创新思维和个性品质的训练,还要结合专业课程进行创新实践。通过创新教育培养的创新人才,在具体的创新实践中将表现出应有的理性,因而具有更高的创新效率,更是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这种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可大大缩短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周期,进而反过来促进社会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乃至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5.自我修炼型

上述4种创新人才成长模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被动性。今天,时代赋予每一个社会成员以创新的使命,与此同时,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渴望成为创新型人才。谁都不能否认教育培养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捷径,但是创新教育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要的。这就使自我修炼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一种可能而又现实的选择模式。

所谓自我修炼型创新人才成长模式,是指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社会评价标准,对照自己的相应素质和能力水平,找出差距,主动、积极地加强某些方面的修炼,并在创新实践中不断检验,使自己的创新绩效达到超常水平的过程。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并获得惊人的成功;华罗庚并未受过科班训练,却成为我国应用数学领域的魁首;恩格斯中学毕业却通过自我修炼成为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大师;爱因斯坦的创新才能得益于他在思维方法和哲学、数学及音乐领域的自我修炼。没有人不去承认,那些各行各业的自学成才者们,他们的成才模式无一例外的属于自我修炼之类。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只要你渴望成为创新型人才,都可以通过自我修炼实现梦想。

四、社会主义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而创新活动是指人们对客体对象进行变异,并使之进步、发展的社会活动。客体对象的实在性,要求创新主体具备务实精神和创新意识及自信的品质。创新过程的变异性即新颖性,要求创新主体具备创新思维和关于客体对象的尽可能多的知识。创新成果的进步、发展即先进性,要求创新主体具备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和价值观,以及进行具体价值判断的方法和能力。创新活动的实践性,要求创新主体不仅具备正确的实践观念,还要具备与客体对象相应的实践技能。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创新活动的社会性,要求创新主体不仅具备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还要具备与人沟通、交流,以及推展自己的能力等。因此,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标体系应建立在创新活动对创新主体所要求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总和之上。

以此为基础,根据党和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要求,结合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当我们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设定为创新型人才的时候,那么次级目标应包括创新观念、创新品质、创新精神、科学文化知识和创新能力5个基本方面。每一个方面的基本构成要素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3级目标。其中,创新观赖以形成的基础要素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竞争观和发展观;创新品质表现为自信、自强、怀疑、求变、图新和坚忍不拔;创新精神表现为求真、务实、挑战、迎战、求新与合作;知识层面包括科学、技术、文化、经济、社会和人文知识;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包括创新思维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转移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交流与沟通能力。同级目标作为上一级目标实现的基础要素,它们之间的正向相干和协同作用是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由此可以得到定性表述的目标体系树状结构图。

这既是一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体系,也是一个以创新能力培养为轴心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体系。虽然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大学生为对象的创新教育目标体系及其教育模式构建,但是这一目标体系同样适用于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博士生和研究生教育。不同层次教育对象,反映在目标体系中的不同之处在于知识储备的量和质的不同,没有其他差别。本文关于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是以这一目标体系的合理性假设为前提的。

不论在何等层面上,教育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技能训练的过程,一个品质塑造的过程,归根结底是一个育人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模式的设计和构建必须具有动态性。目标体系是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方式选择的根据,又同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两两相交构成三维静态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引入时间维度,就可形成一种四维动态模式。时间维度的单向不可逆性,既表示教育过程的不可逆性,又表明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当与时俱进,随着科学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创新和发展。